你拼不了钱,又拼不了资源,却要孩子快乐成长,凭什么

胡子宏生命日记(652)

你拼不了钱,又拼不了资源,却要孩子快乐成长,凭什么

文:胡子宏   图:网络
1

眼下又到了幼升小、小升初和中考的时候,很多家长就择校问题绞尽脑汁。

每逢择校,比的就是硬实力了。或者,你很有钱,学区房和户籍等资料早就备好。或者,你的关系够硬,孩子的大舅在教育局任职。或者,你家孩子是年级前几名。或者你家孩子足够优秀,奥数金牌拿了一大堆,英语证书拿了一大摞。

顶不济的,也要让孩子有应试能力,想到著名的民办中学就读,就要在人家的招生考试中考个高分。

这一下,没有家长提及减负了吧。减负减掉的是学生的课业负担,还有学生的应试能力。在时下的中国社会里,考试无言,分数说话。

有一句话说得很好——在一个并不理想的环境里,做一种过于理想化的设置和操作,这可能是导致家长们怨气冲天的根本原因。

一方面,社会阶层越来越固化,那些社会低阶层的人谁没有做着遥远的财富梦?另一方面,又在喊减负,削减孩子们的学习时间,如此一来,为了减弱应试教育竞争的惨烈,实际上把一批孩子沦为牺牲品。

哪些孩子容易成为牺牲品呢?父母忙于生计没有时间陪伴孩子学习的家庭,那些没有学区房的家庭,那些人脉关系差的家庭,那些收入少的家庭。

偏偏是,越是这些家庭,其中的某些人,越容易听信“快乐成长”的谎言,对孩子的学业缺乏倾力投入,对孩子的成长也要“顺其自然”。等到升学的关节点上,很快,这些孩子就成为别家孩子升学率的分母。

2

对于平民子弟来说,在受教育的过程中,每一个目标都应该是实打实的。远期目标,用不着很辉煌,你觉得什么样的谋生职业比较理想,那就去考取相应的学校。

譬如,你想让孩子将来做三线城市的一个中学老师,那就要让孩子考上一所双一流序列内的师范大学;或者,考上一所本科一批录取的大学,然后考取研究生。

难度大不大?很大。也许你日常看不惯某个飞扬跋扈的学校老师,但是想获取那样的工作,首先要让孩子考取本一大学。在河北省,2017年的本一录取率是20%,那么,如果你家孩子上小学,班级里有50人,那么,你就要让孩子保持在前10名。

如果你家孩子想做科学家,那就更有难度了。想做科学家,那就必须考上双一流的名牌大学,然后要考研,最好到博士,才有机会分到科研机关。经过几十年的磨砺,最终成为科学家。如果你家孩子上小学,这时候,你就要让孩子保持在前五名之列。要知道,通往科学家的道路,在名牌大学之前,还必须有一所好初中、好高中。

想让孩子谋取理想中的职业,过上你设想的幸福生活,在他的少年儿童时期,几乎不可能做到所谓的快乐成长——除非,你像我这样,把刻苦学习视为孩子成长中的快乐。

因此,关于教育,没有什么理想化的过程。每一个孩子的成长,实际上就是竞争的过程,要甩开身边很多喜欢喊口号、喜欢谈理想,但在行动上又非常慵懒的人。

甚至,这个过程中,必须要注重做好一道题,背下一个单词,上好每一节奥数课。所有的细节积累得完美无缺,才可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但是,现实中,偏偏有人喜欢用虚幻的目标去代替实打实的目标。有人总是喜欢用“快乐成长”来掩盖过程的残酷性。

所谓的快乐成长,其实是一个过程,而不是结果。如果你享受轻松的过程,那就没有资格去享受满意的结果。就像一场马拉松比赛,你可以懒散地去跑,但是肯定不会享受第一方队赢得的喝彩。

更有些人,用某些文学性的语言,对孩子的成长进行了不着边际的比喻。譬如,我的微信公号里,就有人留言说:教育目的是培养人,要面向全体。不是光培养精英。有的学生可能是草,有的学生可能是花,有的学生可能是树。要让草点缀春天,要让花播撒芬芳,要让树成为栋梁。这才是教育的真谛。绝不能歧视、偏爱学生,给他阳光,给他雨露,给他养分,让他们茁壮成长!

这样的话,听起来那么富有诗意,对吧。可是,对某一个家庭来说,有什么价值呢?此人提到,有的学生是花,有的学生是草,那好,那他断定自己家孩子是草吗?如果离开了自己家的孩子,空谈所谓的教育,我看他就是弱智,他操的是教育部长的心。

3

我很赞赏一批家长,即使接到了身边某初中的通知,依然带着孩子学奥数,期望考取更高端些的民办中学。

这个世界上,真正的成功者,其实就是20%,上述拥有进取心的家长,实际上,已经带领进入了20%的行列。俗话说,死鱼随波逐流,活鱼逆水而上。敢于陪伴孩子冲击某个目标的家长,他们的孩子,才有机会成为20%的成功者。

那些真正有实力的权贵和富贵家庭,往往并不强调孩子的快乐成长。眼下的富二代和官二代,很难出现那种违法乱起没有出息的纨绔子弟。

在财富上胜出的家庭,他们的孩子多数也会在教育上胜出。像刘强东捐助给母校中国人民大学的千万元助学金,竟然发放不出去。这是因为,中国人民大学几乎没有寒门弟子的位置。事实上,越是名牌大学,寒门弟子的数量越是稀少。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家庭综合实力的体现。在学区房、关系够硬、教育资源等要素上,在陪伴孩子对学习的投入上,富人阶层已经远远超过了平民阶层。因此,在小学到高中,12年的持久竞争中,平民子弟逐渐地就会落后。

当然,任何事都不是那么绝对,任何学校都有寒门子弟逆袭的例子。有资料曾经证实,那些20%成功者群体之内的5%,就是实现了社会阶层逆袭的奇迹。他们靠的是什么,是刻苦学习,是学业上的永不减负,甚至,还牺牲了很多生活的乐趣和个人的爱好。他们只是瞅准了目标,去拼高考试卷的那些道题。

我们80%的家长,其实属于不成功的群体。但是,依然要激励孩子,摆脱父辈身处的这80%,努力踏入20%的成功者行列。

你没有学期房,关系不够硬,那就要陪着孩子去考第一,去获得奥数的金牌,去或者英语竞赛的证书。这是80%群体家长中唯一的一线曙光,是命运关上所有的门之后,给孩子们留下的一扇小窗。如果你意识不到这一点,连小窗也懒得打开,留下的只能是沮丧和社会阶层的继续固化。

你拼不了钱,又拼不了资源,却要孩子快乐成长,凭什么?无论我们的国家多么强盛,但具体到每个家庭,孩子的成长,却永远要经受残酷的竞争。国与国之间在博弈,人与人之间何尝不是如此?你家孩子没学历,没技能,只是在年幼的时候享受了快乐成长,那么,成年后,他凭什么本事去跟别人博弈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