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帝是只和皇后过夜吗?为什么?
清朝皇帝确实只和皇后过夜,清代皇帝的房事完全没有隐私可言,皇帝和皇后以及妃嫔的房事都归敬事房太监管理记录,整个过程都有太监在门外守候,侍寝过程不能随心所欲,不仅时间不能太长,而且不能和妃子一起过夜。
妃嫔侍寝的流程
妃嫔侍寝这个话题早已被大家热议多年,毕竟众多清宫戏,给观众们呈现了各种神奇的侍寝方式,更有很多民间传说,对此也有各种丰富的渲染。
清代妃嫔侍寝和其他朝代不同,不再是皇帝亲自登门,也不是随便传唤而来这么简单,整个妃嫔侍寝有一套完整的流程。
虽然皇帝是九五至尊,可是为了不违背祖宗家法,也得按部就班遵守,而妃嫔侍寝的情形要比皇后复杂得多,还弄得颇有仪式感。
- 第一步:翻绿头牌
妃嫔侍寝,其中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场景就是翻牌子,每日皇帝吃完晚餐,太监就奉上一个大银盘子,银盘里面盛了几十块绿牌子。
绿牌子是一种竹制的牌子,大约一寸宽,一尺长,上端被染成绿色,下端涂上白粉,所以又被称为绿头牌。
绿头牌正面书写妃子的姓氏,背面书写妃子简单的履历,除了正在患病和处于月信期间的妃子不进绿头牌外,其他的都要呈送给皇帝看,目的是为了让皇帝自由选择。
在翻绿头牌前,太监可能会对皇帝施加影响,如“某某妃近来身体欠佳”“某妃近来容光焕发”如此等等,都是变相的建议。
在皇帝举棋不定的前提下,这些建议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嫔妃们平时是不敢得罪敬事房太监的。
如果刚好这天皇帝很疲惫,没有兴趣,则对敬事房太监说一声“去”,也就是说:“滚一边去,朕今天没兴趣”。这时候敬事房太监则很知趣地离开。
而如果皇帝心情不错,有了兴致,则在银盘里拈出一块,将刻有这个妃子名号的牌子翻过来背面朝上,此谓“翻牌子”。
皇帝选中谁,谁就侍寝,如此可以想象,皇帝日理万机,能记住几个妃嫔的名字呢?每次数十个绿头牌呈上,皇帝顺手选择的也总不过是自己相熟的而且得宠的几个而已。
- 第二步:敬事房太监以“卷春饼”的侍寝方式送妃嫔入寝宫
皇帝翻完牌子,这表明皇帝愿意临幸这个妃嫔,递牌子的太监把牌子交给另外一个专门负责背妃子进寝宫的太监,就由太监到该妃子住所去传旨,请这位妃子做好准备,沐浴更衣,等着轿子来接。
当轿子来的时候,妃子上轿,然后被带到离皇帝寝宫不远的一间屋子脱衣服,太监用红色大锦被将沐浴干净的妃子裹住,由几个太监扛上肩背进皇帝的寝宫。
《清代野记》:“帝先卧,被不复脚,妃子赤身由被脚逆爬而上。”
出于清代皇帝高度的戒备心理,防止中途出现刺客,妃子必须一丝不挂地来到皇帝寝宫,到了皇帝的床榻前,需要去掉外面裹着的红色锦被。
此时,皇帝早已在龙床等候,皇帝的被子盖到踝关节,脚丫子露在外面,此时的妃子已经一丝不挂,被裹在一个大披风里。
太监们把妃子背到龙床前面,再扯去披风,妃子从暴露在外的“龙爪”这头匍匐钻进被子里,然后皇帝开始......此处省略若干字。
- 第三步:严格遵守侍寝规矩
皇帝和妃嫔同房丝毫没有自由,因为根据皇室规矩,除了规定妃嫔的侍寝动作,还对侍寝时间有了规定。
“敬事房总管与驼妃之太监,皆立候于窗外,如时过久,则总管必高唱曰:是时候了。帝不应,则再唱,如是者三。帝命之入。”
太监把妃子安置妥当以后,退出房外,和敬事房总管守候在窗外,敬侯妃子侍寝完成,这个时间一般是三十分钟左右。
当然,为了防止皇帝马上中风而死,时间都是有规定的,皇帝如果正在兴头上的时候,也会被太监催钟。
因为整个过程中,太监们就守在窗外,这不是因为他们有偷听的嗜好,而是祖宗规矩,这是他们的职责所在。
妃嫔侍寝时,敬事房太监会提醒皇帝不能太久,以免损伤龙体或耽误了上朝,时间只要稍长,总管就在外面高唱“是时候了”。
如果此时的皇帝兴致正高,装聋作哑,敬事房总管则再喊一次“是时候了”。而且还会用阴阳怪气的腔调大声诵读祖训。如果喊了三次,皇帝是不能继续装聋的,必须让太监进来,把妃子带走。
“帝命之入,则妃子从帝脚后拖而出,驼妃者仍以氅裹之,驼而去。”
侍寝以后,太监进入寝宫,妃子必须面对着皇帝,倒着爬出被子,对于皇帝来说,侍寝期间一直被打扰,虽然可以选择的妃嫔很多,但是就寝体验估计是很差的。
- 第四步:皇帝决定是否留子嗣
皇帝临幸完妃子以后,还有一个问题摆在他面前,那就是“留”还是“不留”。
去后,总管必跪而请命曰:“留不留?”帝曰不留,则总管至妃子后股穴道微按之,则龙精皆流出矣;
曰留,则笔之于册曰:“某月某日某时皇帝幸某妃。”所以备受孕之证也
太监抬走妃子以后,敬事房总管随后进寝宫请示皇帝,问:“留不留?”皇帝如果说留,妃嫔们会安然回去自己寝宫,太监就拿出小本本,记上某年某月某时皇帝宠幸某妃子。
一般来说,皇帝说“留”的可能性是最大的,毕竟哪个皇帝不希望自己枝繁叶茂,让嫔妃多多生子呢?
当然也有别的情况,比如皇帝宠幸的妃子家世令皇帝忌惮,或者其他原因,皇帝不想让妃嫔有孩子的情况下,便告诉太监:“不留”。
皇帝说完不留以后,太监就得采取措施了,太监们找准妃子腰股之间某处穴位,微微揉之,“则龙精皆流出矣”,这算得上是古代的人工避孕了。
一般这种情况下,都会避孕成功,倘若实在没成功,还会有下一步的措施,因为皇帝不让留的记录,敬事房的本子上也没有记录这次房事,是不被承认的。
整个妃嫔侍寝的流程大致是这样的,当然也有例外,如果皇帝住在圆明园,这个流程可以省略,皇帝可以随时临幸,但是,晚膳以后翻牌子这个流程还是有的。
有些皇帝难免会对皇宫内的侍寝“祖制”不满意,但是也没办法改变,于是想到了一个妙招,没事出去走走。
在紫禁城必须守祖制,出了宫就没必要了,往往选择在圆明园等不必奉行此制度的行宫进行规避。
这可能也是康熙、乾隆等皇帝总喜欢去避暑山庄、圆明园以及下江南的原因,毕竟在宫外,就不用遵守那一套束缚的祖制了。
清朝皇帝为何只和皇后过夜?
清朝入关前,盛京皇宫居住场所比较少,只有中宫清宁宫以及关雎宫、麟趾宫、衍庆宫、永福宫,大政殿和崇政殿这两大殿并没有床榻。
所以清朝入关前,皇太极有时候住在中宫,有时候也去妃嫔的暖阁中过夜,并没有单独传召妃嫔来侍寝。
到了清朝入关以后,紫禁城内各楼堂殿阁多达九千多间,除了后妃居住的东、西十二宫以外,皇帝本身也有自己的住所,比如富丽堂皇的乾清宫或者养心殿,因此才有了传召侍寝的制度。
清朝皇帝只能和皇后过夜的制度并不是清朝首创,而是顺治实行的“拿来主义”,是从明朝学来的,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三点:
- 皇后是六宫之主,为了凸显皇后的特殊地位
皇后一般是皇帝在位时期的正妻,或者是直接迎娶的,即所谓“由大清门入者”,这样的皇后是母仪天下的正宫娘娘,和皇帝是夫妻关系。
皇后侍寝的情形却和妃嫔侍寝完全不同,相对来说,更加人性化,皇后和皇帝同房,不仅没有时间限制,而且还可以和皇后过夜。
《清代野记》:帝与后交,敬事房则记其年月日时于册,以便受孕之证而已。
皇帝和皇后每次行房一次,敬事房的太监都得记下来年月日时,只需要准确记录皇帝和皇后同房的时间,以备日后怀孕时核对验证。
皇后作为后宫之主,自然是后宫佳丽三千中的大姐大,理所应当享受其他人无法享受的特殊待遇,比如和皇帝过夜的权力。
在侍寝上优于其他妃嫔,这样才能显示出身份高贵,说到这里,你们是不是可以理解,为何后宫中的女子一心想当皇后了呢?
- 为了皇帝安全着想
清朝皇室规矩是皇帝只能和皇后过夜,不能和妃嫔过夜,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为了皇帝们安全着想。
被翻到牌子的妃嫔,在去见皇帝前一丝不挂,相信这样的场景大部分人在文学或者影视作品中看到过。
据说明代嘉靖皇帝自打被宫女谋杀未遂以后,后世的皇帝们对龙床上的女人开始起了防范之心,再也不敢通宵留着过夜了。
民间也曾传说“吕四娘刺雍正”,话说当年雍正帝大兴文字狱,江南名士吕留良被掘坟戮尸,吕留良的女儿吕四娘乔装打扮为秀女,怀揣利剑,趁着侍寝的机会,刺杀了雍正。
这当然是民间传说,但是清朝皇室们总结了历朝历代的教训,出于对皇帝安全的考虑,规定妃嫔毕竟是“卷春饼”的侍寝方式,而且皇帝不能和妃嫔过夜。
相对而言,皇后要比妃嫔的安全系数要高得多,毕竟皇后作为正妻,连带她的家族也和皇家有着千丝万缕的利益关系,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所以皇后伤害皇帝,基本是不存在的,这种情况下,皇后和皇帝过夜要安全得多。
- 防止皇帝沉迷女色,荒废朝政
皇帝身居百花丛中,但凡定力不够,很难不流连六宫,继而荒废朝政,妃嫔众多,而皇后只有一个,而且皇后一般是出身贵族,大多端庄敦厚,知书达理,优雅又高贵,皇帝只和皇后过夜的情况下,基本上断绝了大部分皇帝沉迷女色的可能,也能有效防止皇帝荒废朝政。
为了让后世子孙不至于沉迷女色,清朝皇室可谓用心良苦,可是精力旺盛的皇帝们自然对老祖宗定下的这些规矩不满意,但是祖宗之法又不能随便变动,于是也只能遵从了。
结语:
综上所述,清朝皇帝只能和皇后过夜,这是清朝祖制,皇帝不乐意,也得接受,因为这样做不仅是为了保证皇帝的安全,也是为了防止皇帝沉迷女色而荒废朝政。
虽然清朝的侍寝制度很完善,尽可能保证了皇上的安全,不过真执行起来,皇帝也是苦不堪言,不能随心所欲,皇帝后宫有佳丽三千,旁人虽羡煞其艳福齐天,但是身为九五至尊的皇帝,连房事这点隐私都也不能“隐私”,叫人情何以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