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二三事及驳演义之误
周瑜字公瑾,汉代庐江郡舒城(今安徽庐江县)人。他出身江淮名门望族,其祖周景在汉献帝西迁长安后曾位居三公之一的太尉。据《三国志.裴松之注》中记载:周景之弟周晖声名远播江淮间,他得知董卓入京为乱后,聚仆从徒众意图前往洛阳迎接当时在洛阳为官的周景回舒县避难,以至于招致董卓忌恨而特地派刺客邀击他们。周瑜之叔周尚曾担任丹阳(丹杨)郡太守。由此可见周氏家族在当时巨大的影响力。
周瑜年少成名,风流倜傥,故有“周郎”之誉(汉代对年轻俊美者美之曰郎)。其更是与靠镇压农民起义军起家的一代枭雄 孙坚之子孙策相友爱,结为“总角之好”。弱冠之时周瑜就曾担任地方官吏居巢长。后来孙坚战殁,孙策率父亲残部借机离开袁术南下争夺扬州之地。周瑜响应他的号召,率家族士众与孙策部会和,先后一起破走扬州各部割据势力,平定江东地区,为后来的吴国大业奠定了基础。后来孙策与周瑜分别娶了乔公的二国色天香的女儿大乔与小乔。时人有言“曲有误,周郎顾”,可见公瑾熟悉乐曲,精通音律。不可不谓是少年得志,功成名就,实在是个事业有成,修养又高的好青年。
曹操率军南下,荆州刘琮举州投降,破走刘备之江夏。江东群臣惮惧曹军军力,主张归顺曹操。周瑜与鲁肃力排众议主战,劝说孙权联合刘备抗击曹操并与黄盖使得苦肉计在赤壁大破曹军,随后又率部破走江北曹军驻军,领军攻城时不慎中毒箭负伤,大伤元气,不久因病去世,享年三十又六。其中精彩故事想必大家再看过《三国演义》皆可道来。然而其人已殁,而其名反而受诬,实为演义所误。
俗话说“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何也?皆知《三国演义》讹误颇多,虚假充盈,多违历史事实。而今人置枉之诸直,以周瑜气量狭小,容不得诸葛孔明才干超他而屡屡作恶计且屡次受挫,最后被诸葛用计气死……实在是贻笑大方。
首先周瑜是一代儒将,昔人四川大文豪苏轼在其大作《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有“遥想当年,小乔初嫁了…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将 取得赤壁之胜的大功臣周瑜刻画为雄姿英发的儒将。当时的人读《三国志》而洞悉历史真相,以周瑜为赤壁大战的指挥者,起到了决定胜负的作用。不想明清时代的人不学无术,空拿演义当正史,屡屡有人大叹,以苏轼误将原本属于诸葛亮的“羽扇纶巾”错用在了周瑜身上。由此可见各代风尚之不同。明中叶罗贯中作《三国演义》而其后之人流连于钩栏瓦舍之间不知踏实为学,不肯读《三国志》,悲乎。
再有《演义》污蔑周瑜心胸狭窄之事实属无稽之谈。《三国志.周瑜传》有载孙家老将程普不满周瑜年少为都督而位在其上,于是多般为难周瑜,而周瑜待之如初,尊视他等。被感化的战场武夫程普吐言“与公瑾交,如饮若饮醇醪,不觉自醉”周瑜在病重后推荐鲁肃代替他掌兵权。由此看见周瑜的心胸是如何宽广,岂是后人所污蔑的那样,处处与诸葛为难。
再有孙尚香之嫁于刘备,实为孙权为与刘备交好而采取的政治联姻。《演义》妄加其丑于公瑾,使人发指。故鲁迅有“太奸,太伪”之叹。
古人多有讹误,今人更是糊涂,许多人空由“庐江舒城人也”而断定周瑜为尽安徽舒城县人。而实际上据我考证,汉代的舒县不在今之舒城县处,乃是今安徽庐江县西。
《后汉书.光武纪上》有“围宪于舒”,下有李贤注“(舒县)故城在今庐州庐江县西”《大清一统志》从李贤之说。结合《左传》定公二年杜预注“庐江舒县西南有桐乡”的记载来分析。桐乡即是古桐国之所在,约在今安徽桐城县或偏北之地,则位于汉晋时代的桐乡和龙舒城东北之舒县故城。约在今庐江县西边,李贤所言当是。而杜佑《通典》等诸书以汉代舒县与唐宋舒县为一处的说法为误矣。此非为地域好坏论调,实为探本溯源。
今人庐江人好大喜功,造周瑜墓于县城东门,称此处乃是周瑜之墓所在,实在是可笑。殊不知周瑜之墓只当在长江之南而断不可在其北(庐江县在长江之北)。周瑜病逝之时,曹操与孙权隔江为战,曹操控制江北大部,而孙权则以长江为险处于守势,今庐江县之地乃是四战之地,孙权如何愚笨到将定国大将安葬在曹军的家门口待其掘墓鞭尸?此其一也。
再有周瑜帅家族徒众随孙策南下后,庐江县地几易其主且多与孙氏为敌,周瑜家族自当早已随之迁徙到江东地区了。即是如此,则周瑜更无回葬桑梓之义了。《三国志》在周瑜去世后,有记载“丧当还吴”,可知当时的周瑜必是安葬在江南地区了。
其三者,周瑜死后。其子孙后代不器,不为孙权所重用,且屡屡犯错,一贬再贬,以至于有些人被流放到今江西南都地区。以后再无周氏家族之记载,由此可见周瑜死后不久,原本辉煌的周氏家族就败亡了,后世子孙更无能力将先公之墓迁回本已陌生的桑梓了。若言庐江周瑜墓乃是衣冠冢乃是上策。
庐江周氏家族最终还是在乱世里没落了,然 英姿雄才的周公瑾足以使之长载史册。
斯人已往,然其文为士则,行为士范,令思慕其人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