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中国文物:原来是这样“流”出去的

百年前,中国1000多万件文物,从泱泱古董大国流失海外,在这海量文物的搬运路上,一位日本最大的中国古董贩子,走进了我们的视线...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称他为古董大鳄,或古玩巨子,总之他是中国破落皇族的金饭碗,一个在动乱中赚足钱的中介。山中商会是他的交易地。1894年他在纽约开设山中商会支店,后在波士顿、芝加哥陆续开设分店,1900年在伦敦开设分店,1905年在巴黎开设代理店。这家伙能走进这个行业,多亏古董老爹对他的培养。13岁时又拜入古董商山中吉兵卫门下,当了10年学徒,还入赘当了上门女婿,从此,山中定次郎带领山中商会在欧美、中国市场大展拳脚。

1901年山中商会在北京东城麻线胡同设办事处,当时的北京可是古董宝库,也是最活跃的交易市场,就在朝野更替的交叉口上,他吃到了恭王府这块肥肉。

1917年山中定次郎购入肃亲王300平米的四合院,作为山中商会北京支店,支店长是高田又四郎,包括日本店员4人,中国雇员15人。清朝被推翻后,亲王府溥伟与肃亲王善耆等人妄图复辟清室,不得不在1912年变卖家当,得到消息的山中定次郎伙同友人,来到恭亲王府观看这里的稀世珍宝。

1912年山中定次郎在恭亲王府正殿前合影他将此次“挖货”见闻记录了下来:宽敞的庭院有一排排藏宝库,有如意库、书画库、青铜器库等几十件,在库里能看到无数的翡翠珠宝,多得就像米店里的大米。

恭王府的后罩楼曾是和珅当年的藏宝库,但当时溥伟是否把宝贝放到这里尚未可知。这对于古董商来说可是天赐的商机,他洋洋得意地说:“任何古玩商的一生,都不会有这样的机会!”

最终,他买下恭王府除书画以外的青铜器、陶瓷、玉器、座钟等全部藏品,共花费山中定次郎34万大洋。

恭王府的藏宝阁据中日两国学者研究,溥伟售给山中商会的藏品约2000多件,几乎把恭王府的宝贝都掏空了。这次赌博行为也给山中定次郎带来巨大的辉煌。

狡猾的山中定次郎迅速将其运回日本,整理分为三批。一批运往美国拍卖,一批运往英国拍卖,一批留在日本和美国的古董店零售,剩下一些罕见精品由他自己独藏。

1913年美国艺术协会画廊将这批恭王府文物以“天下艺术至宝”为专题,印制了烫金的图录进行拍卖。拍卖结果轰动了美国,被认为是中国艺术的极品收藏,536件文物的成交额超过27万美金,这在当时可是破纪录的天文数字。

此次拍卖中有件顶级的西周青铜壶,被一位资本家弗瑞尔购买,同时他还竞得了商代晚期的青铜瓿。1894-1919年他共收藏了58件青铜器。将其陈列在华盛顿弗瑞尔美术馆,才让后人一睹这两件恭王府重器。

近几年山中商会经手的恭王府古董,重新回到艺术品拍卖市场,2010年香港佳士得成交了一对清乾隆紫檀座屏,拍出了3202万港币的高价。

4月19日,日本美协举办的五周年庆拍卖会上,象牙编织画珐琅宫扇就出自恭王府旧藏。

它通过山中商会进入日本,后流入古董商号不孤斋,又转让给长谷川兼三氏,现在估价66万人民币。

战争时期山中定次郎挖空恭王府古董,让他挣足了腰包。当时还有其他名门望族也因生活窘迫,被迫变卖家产。其中就有金融大亨、古董藏家沈吉甫,“九·一八事变” 时,他将收藏31年的所有文物都卖给了山中商会。

但山中定次郎并不是纯粹的古董商,他最为臭名昭著的行为是以金钱诱惑看守石窟的僧人,盗劫、破坏山西天龙山石窟佛像。

1918年日本学者关野贞找到这里,并将考察报告公布于世。山中定次郎闻讯后,分别于1924年和1926年,两次返往天龙山石窟,共砍下40多个佛头,装成箱送到日本。山西太原天龙山石窟现貌,它于东魏、北齐、隋唐开凿,共有造像500余尊,佛雕、壁画等1144处。1932年11月,山中商会在日本东京美术协会举办了“世界古美术展”,并将这批天龙山石佛公开拍卖。

2008年纽约佳士得秋拍上,有一尊“天龙山第十号窟西壁主尊佛首”,被山西商人徐星以600万抢回。历经七十余年,终于回到了中国的故土。

它正是当年山中定次郎盗出境的,曾在1943年美国政府一场拍卖会上,被当地藏家沃特莫莱斯竞得。

山中定次郎在中国淘宝历时30多年,最后因日本战败厄运临头,山中商会三家分店被美国政府查封,没收后于1943年公开拍卖,这位古董巨鳄从此一蹶不振走下历史舞台。

民国30余年,是中国文物流失的最重要时期,在千万文物流失路上,还有很多像山中定次郎一样的商贩,把中国古董带到世界各地。在日本美协五周年的拍卖会上,我们看到了这些藏家的中国古董。

(0)

相关推荐

  • 山中商会

    山中定次郎13岁那年安达定次郎作为学徒进入了当时大阪颇有名气山中吉兵卫商店,迈出了日后成为大古董商的第一步.1894年在纽约开设古董店,之后在波士顿.芝加哥陆续开设分店,1900年在伦敦开设分店; 1 ...

  • 3000年“宝鼎”曾流入日本,价值不输司母戊鼎,日本却开价16亿

    确实后母戊鼎是中国绝对的国宝级文物,是国家博物馆中的镇馆之宝,后母戊鼎也是迄今为止最重的青铜器,在我们外人眼中似乎后母戊鼎绝对是所有青铜鼎中最为贵重的,没有之一. 其实也不是绝对的,在国家博物馆中还有 ...

  • 不少中国文物:原来是这样“流”出去的...

    百年前,中国1000多万件文物,从泱泱古董大国流失海外,在这海量文物的搬运路上,一位日本最大的中国古董贩子,走进了我们的视线... 山中定次郎像 称他为古董大鳄,或古玩巨子都ok,总之他是中国破落皇族 ...

  • 大英博物馆的中国文物,珍贵的让人心痛

    中国流失国外的文物多达164万件,被世界47家博物馆收藏.其中大英博物馆是收藏中国流失文物最多的博物馆,收藏中国文物多达2.3万件,长期陈列的约有2000件.收藏的中国文物囊括了中国整个艺术类别,跨越 ...

  • 盛世传承—极致之美,惊艳世界的“中国文物”

    很多时候,我国古代文物之美无法言表,用再多的辞藻来形容都是苍白无力的. 到底哪些古代文物可以称作""极致之美"?今天就列举一些,只能让大家欣赏很小很小一部分,还有太多太多 ...

  • 中国文物艺术品如何流向英国

    来源:秋水音韵 16世纪之前精致的中国外销瓷零星传入欧就曾引起贵族的追捧.1517年葡萄牙开僻好望角通往印度的航道到达中国广州以后,越来越多的中国外销瓷开始运销欧洲,之后各国的东印度公司源源不断往欧洲 ...

  • 大英博物馆的中国文物,美到心痛!

    中国流失国外的文物多达164万件,被世界47家博物馆收藏.其中大英博物馆是收藏中国流失文物最多的博物馆,目前收藏的中国文物多达2万3千多件,长期陈列的约有2000件,收藏的中国文物囊括了中国整个艺术类 ...

  • 中创文旅与小红书、中国文物交流中心达成三方合作 引领博物馆直播新风潮

    近日,北京中创文旅文化产业集团(下称"中创文旅")和小红书.国家文物局直属单位中国文物交流中心达成三方深度合作,将围绕"流动的世界艺术博物馆"系列IP内容,在小 ...

  • 中国文物鉴定已走进死胡同:未来方向在哪里

    收藏家聚乐部 收藏家自己的家园! 3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最近几年,关于用那种鉴定方式来准确鉴定文物的争论持续了很多年,文物体制内的考古派.博物馆派.学院派等各派各说各有理,此起彼伏,你仿唱罢,我方登场 ...

  • 中国文物最大的危机:不是流失海外,而是......

    今天中国文物面临的重大危机,并非所谓文物外流,而是文物的作假与卖假. 从金缕玉衣.汉代玉凳,以及许多其他的例子,我们看到文物鉴定权威,一个个地被赝品骗过.击倒.这些权威与其弟子都是各大博物馆把关的干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