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站 · 御道 · 行宫——《长城踞北》密云卷连载5

妙笔今传

驿站 · 御道 · 行宫

作者:郭德昌  王敬魁

密云地区是中原出入东北、内蒙古的重要通道之一。早在先秦时期,国家就已修筑了“四大干道”,即今天我们所说的“太行山东麓大道”“居庸关大道”“燕山南麓大道”“古北口大道”。其中“古北口大道”不仅是历史悠久的南北交通干道、南北交通枢纽,还是北京城前身(蓟城)形成的根本条件之一,也是北京通往东北各省区的交通要冲和重要门户,故唐代以“北口”著称,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从军事战略意义上讲,不同朝代在密云地区置驿站、御道、行宫,不仅仅是山川地形和道路格局的选择,也有重要的历史成因。

一、驿站

历史上设置驿站之前,秦有“十里一亭”,汉初起才有了“三十里一驿”。宋、辽、金时期,因密云是三方北上南下的通道,辽代在密云曾设立金沟、古北口馆驿(馆驿包括亭、馆、铺、台,为过往官员提供食宿休息之地)。元、明、清时期,随着北京相继成为三个封建王朝的都城,密云的地理位置日益重要,因此,元、明、清三朝均在密云地区立驿(站)。驿为中央直属官府接待机构,站为军事情报与重要文书系统所专用,人们常将“驿”与“站”合称。

(一)密云驿(前身檀州驿,亦称凤凰驿)

根据《密云县志》(1998年版)载:“元(蒙古)世祖中统二年(1261)八月,置檀州驿。”此驿为元代在大都地区所建的重要驿馆。元代密云地区为檀州,明洪武元年(1368)十二月,复置密云县。故改称“檀州驿”为“密云驿”。

根据北京史志专家王灿炽考证,在《中国历代金石拓片汇编》(现藏于国家图书馆)书中载有“重建密云驿记”碑拓片,石碑原立于密云县城南门外土坡上。该碑镌刻《重建密云驿记》全文,文中记述:“密云驿,洪武十一年(1378)建于南关感化坊。”(此前清代历纂《密云县志》所记“始建洪武十三年”皆误)洪武十三年(1380),又改设于县城西南,称“凤凰驿”。至嘉靖年间,驿馆已年久失修,过往使客均不愿投宿。嘉靖四十二年(1563),山西闻喜人张守中“升任山东按察司盘事,整饬密云兵备”。张守中奉朝廷之命到任密云后,在积极修葺边墙、加强战备的同时,定夺呈请重建密云驿。重建工程始于嘉靖四十五年(1566)七月一日,竣工于九月五日,仅用二个月零四天就告完工。驿重建后分为驿馆和驿丞公署两部分。驿馆名曰“皇华馆”,有正厅、廊房、寝室、厕房、仪门、大门等27间。驿丞公署有正厅、寝室、厢房、吏房、监房、马厩、马神庙等22间。驿站呈“规模轩豁,气象尊严”之豪华规制。启用后随即约法六则:制定规章,加强管理,减轻民困,节省财用;下令严约禁暴,定额限取;火牌验实准行,不得假公营私;设置字号牌面,使之出入均平;又改照喂马粮石分派于马夫,众轻易举;将中火额定三等,使之分有尊卑,礼有隆杀。自此以后,“驿馆大各,应付有制,使者有如归之乐,平民无逃避之忧”,收到了省民财、减民力、均民力和无枉费的社会效果。

至清朝初年,曾裁撤密云驿,后又复置。根据雍正元年(1723)《密云县志》卷二“驿站”记载:“密云驿旧额马三十一匹,二马一夫,应支夫马工料银一千八百九十二两四钱四分零。遇闰加银一百五十三两六钱八分零,在本县地丁钱粮内支销。后康熙二十九年(1690)新增马十九匹、康熙三十四年(1695)续增马二十匹。二马一夫,共应支新续夫马工料银二千一百六十两四钱,按季赴守遭库内请领支结。于雍正元年(1723)奉裁马三十五匹,裁去工料银二千零二十六两四钱二分零。”至乾隆年间,密云驿有驿马八十一匹半的定额,半匹以驴代充。

驿馆官员、使役设置及经费支出,根据清光绪七年(1881)《密云县志》载:“密云驿,国初省,寻复置,以知县掌之。旧颧夫马工料,自康熙二十九年至乾隆二十八年,代有增减。今存马三十五匹,夫四十名。岁支有闰银一千八百九十九两零,无闰银一千七百五十四两零。”

从民国三年(1914)《密云县志》编纂者按中得知,清末驿馆日渐衰落。具体表象为:乾隆年间,密云驿有驿马八十一匹半的定额,半匹以驴代充。同治以后,“驰驿轻减,又加历年倒毙,至光绪年间,裁至保留两成”,实际两成之数也不够。每马日给银七分九厘四毫七丝,每年支银也从三千陆佰余两降至二百余两。如此短少的经费,更加上官吏腐败,克扣驿费,造成驿马死亡后得不到补充,物品损坏后得不到修整,驿馆无法保证正常运转。

至光绪年间建立邮政,驿站日益衰落,驿马渐裁,驿递渐停,密云驿遂即裁撤。

(二)古北口驿(站)

古北口驿晚于密云驿。最早见于《元史·世祖纪》中的记载,元世祖中统三年(1262)闰九月“丁亥,立古北口驿”。又载,“中统四年(1263)春正月丙午,罢古北口新置驿”。由此得知,古北口驿设置还不到一年即被撤销,其因没有文字记载;时至明代筑古北口山城,设为密云后卫,才加强了守御力度,客观上也为复立驿创造了条件。因此,洪武二十七年(1394)六月,复置古北口驿。此见于《昌平山水记》载:“古北口有驿……洪武二十七年六月乙酉置驿,北平至开平,中路七百六十五里,十有四驿。”位于古北口城北头上营南门外。驿官员的配备也是据实需要而增减,根据《明英宗实录》记载:“正统八年(1443)三月壬辰……密云、古北口二驿相离路远,监收粮储不便,乞添设一官,固有是命。”从中得知,明代的驿除了接待过往官员使臣、传递公函外,还负有监督地方粮储职责。景泰二年(1451)十一月,古北口驿发生火灾,将军马、草料全部烧死、烧毁。据此,朝廷“命户部运折粮银一千两赴密云买草,给古北口驿饲马。以古北口驿火给军马草尽毁故也”。

此后加强了古北口驿,设驿丞衙署,根据《明宪宗实录》记载:“成化十年(1474),朝廷降监察御史张璲为直隶古北口驿丞。”设驿丞后,据《明史》记载:“驿丞,典邮传迎送之事。凡舟车、夫马……视使客之品秩,仆夫之多寡,而谨供应之。”其职能相当于县政府招待所所长。

1644年,清廷入关后,密云—古北口沿线关隘战略位置削弱,加之清御道的开通,裁撤了古北口驿。但因地理位置特殊性,又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复古北口驿并设理事同知署。又于康熙二十九年(1690)裁废驿丞衙署,置驿(邮)传道,位于古北口城北,设传道员之职,委以理藩院司员掌管,设管理站员外郎一人,笔帖式一人,掌蒙古各处驿递事务。康熙三十二年(1693),复置古北口驿,在古北口城内设驿同知公署。根据雍正元年(1723)《密云县志》记载:“新设额马五十匹,续增马二十匹,共马七十匹。二马一夫,每岁共应领夫马工料银四千二百三十八两七钱六分零。遇闰加增。古北口同知按季赴守道库内请领支给。雍正元年(1723)奉裁马三十五匹,工料裁半。”

康熙三十八年(1699),直隶巡抚于成龙上奏朝廷,以“密云、古北口、石匣等站,当热河之冲,需用车辆浩烦,请于各站内捐设车三十辆,每车一辆,马二匹,即以本站驿马演习备用。其车辆五年一大修,例领修价银二百四十两。三年一小修,例给修价银一百四十两”。

康熙三十九年(1700)裁驿,设驿传道署,位于古北口上营南门外。衙门占地约6670平方米。院内设有大堂(即问事堂)及东西侧科房共10间,后院还有6间为内宅。东院有马号10间,院内还有一间房是马王庙。大门口外,四棵古槐分列两边,对面有一大影壁,影壁上画着松树,上吊金印;树下有一只猴,名为“封侯挂印”;旁侧画着一只状似麟,但不是麟的“贪”,这只“贪”有15米长,张着血盆大口,一只蝙蝠正向口内飞去。这幅画寓意为警示官宦不要贪赃枉法,取“贪福得祸”之意。传道署除担负传递圣旨奏报文书,还兼管承德府属平泉州、滦平、丰宁、赤峰等县满蒙八旗事务。雍正元年(1723)驿马奉裁,而站车亦停止修补,后于光绪年间驿传道署裁撤,并入霸昌道,传道署改称驿传站。直至民国初裁撤。

(三)石匣驿(站)

石匣驿始设于明洪武十一年(1378)。有“先有石匣驿,后有石匣城”之说[石匣城建于明弘治十七年(1504)]。

根据《昌平山水记》记载:“其驿,自会同馆东北六十里为顺义驿,七十里为密云驿,六十里为石匣驿。先置在今城南一里许。宣德四年(1429)密云中卫奏为河水所啮,徙焉。”驿址由城南迁徙城东,见于《明宣宗实录》载:“徙密云中卫石匣驿。先是,驿舍为水冲决,卫奏其地正当潮、塔二河合流之处,不可复置,去东北一里许有地高旷,请徙于彼。上命行在兵部遣人覆视,以为宜,遂从之。”自此以后,石匣驿遂由城南迁往城东。根据《昌平山水记》和《明宣宗实录》记载得知,此前《密云县志》(1998年版)所记“……明洪武十一年(1378)仍在县城设驿站,宣德四年(1429)徙石匣城东,名石匣驿……”为误,理由有三:其一,石匣城建于明弘治十七年(1504),故不存在驿站由县城迁徙“石匣城东”之说;其二,所谓“石匣城东”,源自成书于明末清初的《昌平山水记》,且正如书中所载“宣德四年(1429)密云中卫奏为河水所啮,徙焉”,是指由石匣“城”南迁至“城”东,顺理成章;其三,因明宣德四年(1429)先于建城(1504)75年,故无“城”而言。综上所述,石匣驿并非由县城迁移至此,而是先于石匣城所立。

同古北口驿一样,清朝初年,裁撤石匣驿。直至康熙三十年(1691)复置,据《中枢政考》记载,石匣裁驿设站。石匣站日常管理以石匣县丞(似今副县长)掌管,直到清末县丞召回密云知县止,后由知县掌管。其官员、使役等设置及支出为:“原设额马二十五匹、续增马二十五匹,新增马二十匹,共马七十匹。二马一夫,每岁共领夫马工料银四千六百三十六两三钱,遇闰加增。石匣县丞按季赴守道库内请领支给。雍正元年(1723),奉裁马三十五匹,工料裁半。”此次裁减后,石匣站仅存马三十五匹,夫五十六名,岁支有闰银二千二百十八两七钱零,无闰银二千四十八两零。驻石匣县丞召回密云后,有关驿站一切事务,均由密云知县掌管。直至清末,石匣站也日渐萧条,据光绪《顺天府志》记载,石匣驿有马匹三十五匹,马夫三十一名,轿夫七名,驿皂三名,兽医一名。直至民国初,同其他驿站一样,随着邮政业的兴起,石匣站裁撤。1958年,因修建密云水库,其遗址淹没于库区。

有着“招待”与“中枢”职能的馆驿、驿(站),虽在当时社会起到了一定作用,但也加重了人民的负担,袭扰着沿途黎民的生活,尤其给边关驿站差役、兵役们带来无尽艰苦:若遇“八百里加急”军报(又名“跑报”),出关时,驿士穿着黄袍,在马上“嗷——嗷——”高声喊叫,马脖子上戴着串铃,每个串铃都有拳头大小,哗铃响声传及百米之外,猝(累)死人、马不足为奇。文书晚到一天杖八十,再晚到翻倍处罚;因书信延误而遭战事失败须处以绞刑。直至清光绪年间,驿制崩坏,违误驰递,清政府于光绪二十二年(1896)三月二十日正式建立国家邮政机构,提出“裁驿归邮”。迟滞十余年,密云县才建立密云地区的邮政系统,但因隶属于直隶省也未立即停止驿制,与邮局并存,直至1913年民国北洋政府宣布裁撤全部驿站。至此,自辽代至清末民国初年,在密云地区存在了千余年的驿(站)驿递,最终退出了历史舞台,遗憾的是现无一处遗址存在。

二、御道

清代,为便于皇帝乘舆往返于北京—热河(承德)—木兰围场之间,在北京通往东北和内蒙古的交通要道的基础上辟出皇家专用御道。而御道密云段起自密云城,终至古北口,总长60千米。

(北)京热(河)御道,是清朝皇帝使用时间最长、修筑最好、风景极为优美的路线。而御道密云段有东、西两条线路:一是经密云境内的梨园庄、王各庄、密云县城、南省庄、石匣、瑶亭出古北口;二是因这条线雨季常常泥泞难行,又改为经密云县十里堡、刘家庄行宫、罗家桥行宫(南省庄)、石匣、瑶亭村行宫、南天门,出古北口。

(一)御道状况

清代的御道不过是乡间小路加宽的土道。皇帝从密云出城过九松山、南省庄、石匣时还要渡过潮河浮桥,因而有记载曰:“每岁秋狝木兰,乘舆过此,例造正副浮桥以渡。”而“九松山、南省庄、石匣”今没于密云水库,已无迹可循。

清政府对御道的养护很为重视,建有“道班”及其养路制度。根据光绪七年(1881)《密云县志》“巡幸”中记载:“御道自畅春园至古北口二百四十八里为六班,至梨园庄入县境,至穆家峪为第四班,至南千里(南碱厂)为第五班,至古北口为第六班。每班设有工部章京一员,笔帖式二员,会同地方官修筑道路。”道班的设置确保了御道正常通行。

(二)御道逸事

历史留在御道密云段许多传闻逸事。其中康熙亲事农耕的故事为人津津乐道。在康熙年间,一天,康熙皇帝前往热河离宫,正值“小暑”节气,当行至石匣城南时,见不远处有一农夫正在谷子地里扬鞭赶着牲畜耠青(用犁头将土翻开培垄在作物的根部,起保墒、助长、抗风灾的作用)。按规制,随行羽林卫队应先赶走农夫,但康熙禁止驱赶,反而远远走下銮驾,便衣前行,只携钦差慎行一人,来到农夫跟前,询问农事、生计。询问后,不承想康熙帝还从农夫的手中要过耠犁,让农夫指导着耠起青来,直到汗流浃背,在钦差、农夫的一再劝阻下才肯作罢。

康熙帝亲事农耕,感慨万千,便欣然作《石匣营》诗一首:

青岭横峰荫薜萝,时方小暑绿新荷。

蒲编诗兴光岩穴,虎士桓桓扣角歌。

钦差慎行目睹主子康熙爷亲历农耕的情景备受感动,也挥毫洒墨赋《目睹圣上石匣亲履耕田有感》诗一首,其中咏道:“羽林分仗立,耕叟执鞭随……事传千载盛,恩岂一夫私。”也许是康熙帝感动了苍天,这年风调雨顺,此地五谷丰登。康熙帝回銮不久便命大臣拨款,于康熙三十二年(1693)在石匣城原有常平仓的基础上,又建了龙庆仓,彰显了“康乾盛世”的繁荣景象。

三、行宫

密云境内,从辽代至清代曾建有六处皇家行宫,其中,辽代两处、清代四处。

辽代建于密云县城南的两处行宫:

华林、天柱行宫位于今密云区城南十五里黍谷山上,始建于辽昭圣帝之母萧绰太后(935—1009)摄政时期。据民国二十七年(1938)《密云县志》记载:“县南十五里黍谷山大辽造亭台河池游赏。”当时,萧太后经常从析津府(今北京)往来大定府,檀州(今密云)是必经之路,而黍谷山冈峦起伏,植被茂密,景色宜人。据史载,萧太后进住天柱宫,随行官员住华林宫。两座行宫修筑了层层楼台,游廊回绕,花红草绿,显得既典雅幽静,又有豪华气派。行宫外松荫蔽地,古柏参天,池水盈盈,殿亭建筑金碧辉煌。每当盛夏,萧太后喜欢在松荫下纳凉,后又建了避暑殿,更为壮观。萧太后在此避暑时,顶盔贯甲的士卒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戒备森严。王公大臣举止端庄,宫娥侍女行走如云,给黍谷山增加了许多宫廷气派。自从建华林、天柱行宫之后,黍谷山更加美丽,不少文人墨客在此留下墨迹。

华林、天柱行宫今已成为历史,现仅存有残墙遗迹。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在旧址旁栽植了纪念林,并建有纪念亭。

清代建于密云县境内御道上的四处行宫。

刘家庄行宫位于今密云区穆家峪镇刘林池村西,距密云城1000米。始建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有房58间。康熙四十八年(1709)增建,有房387间,占地面积6万多平方米,行宫正门朝南,门两侧有一对汉白玉石狮和一对上马石,宫前有假山,四面宫墙为黄色琉璃瓦顶。正门两侧各有一门。行宫内外有1000多株松树和柏树,松青柏翠,鸟鸣不绝。行宫建筑主要有正殿、佛室、东室、西室等配殿,均为黄色琉璃瓦坡脊,皆掩映在林荫下。正殿、佛室及配殿楹联皆康熙帝御笔。正殿东室联曰:人家烟见翠微里,天宇晴开碧嶂头。佛室联曰:香云偏满华岩界,甘露长滋福慧田。后殿额曰:远翠云林。东室联曰:最宜观处皆成画,于暂闲时辄咏诗。西室联曰:迳幽仍隐绿,窗启乍来青。又联曰:康功北部桑麻里,爽气西山襟袖间。

刘家庄行宫置太守、太监各四员,巡兵、鹰手、苏拉各30人。

据史载,康熙皇帝一次下榻刘家庄行宫时,留下“御门召见农夫野老,垂问晴雨粮价”的佳话。可见康熙皇帝能够深入老百姓中间,关心其生计情况。

清康熙帝、乾隆帝下榻刘家庄行宫还分别留下多篇诗词歌赋。

罗家桥行宫位于今密云水库潮河区域淹没区,距密云城东北15千米处。行宫坐落于原罗家桥村(后改为南省庄),始建于康熙五十一年(1712),有房74间,占地3万多平方米,由正殿、西室、佛室等组成。正殿西室联曰:千畦香扑黄云遍,列嶂屏施碧霭横。佛室联曰:照海慧珠通眼藏,霏空法雨涤心源。皆为康熙皇帝御书。

罗家桥行宫置太守、太监二员,苏拉、鹰手、巡兵各20人。

行宫附近有座山,山上有九株松树,相传为六朝时吉祥物,山上广安寺的长老济宁和尚视之为珍迹。济宁和尚自幼出家,博学多才,能诗善画,且气度不凡,有仙风道骨神采,很得乾隆皇帝的器重。乾隆皇帝每下榻行宫,都要去会一会济宁和尚。谈笑间,问起广安寺所在的山为何山?济宁一笑,答道:“此处风光虽好,只是山小无名。”乾隆道:“此处水秀山清,大好的风光岂能无名?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大师仙风道骨,所居之山无名岂不可惜!”济宁道:“陛下过奖。既然陛下喜爱此处风光,诚请陛下御赐一名,可否?”乾隆欣然,面对茂盛粗壮的九棵松树便亲题“九松山”。

乾隆帝在此除御笔题名“九松山”外,还先后作诗两首咏九松。另因罗家桥行宫地处潮河岸边,还曾留下《临潮河诗》一首。

白龙潭行宫位于今密云区太师屯镇白龙潭景区内,距密云城30千米。始建于乾隆四十六年(1781),有房18间,占地1万多平方米,是目前密云区境内唯一保存完好的皇帝行宫,距今已有200多年。

行宫为四合院式,房顶镶金黄色琉璃瓦。门前建有高大的影壁,影壁外有一条河流过,河名道人溪,也称十里道人溪。行宫门前的十里道人溪上架有花岗岩石桥一座,桥下溪水潺潺流过。行宫围墙墙顶也是镶金黄色琉璃瓦。行宫东院是下寺,下寺有房13间,同行宫连成一体。行宫外有五龙祠和龙泉寺等庙宇。

乾隆皇帝曾在龙泉寺前坊座上留下墨迹。南面额曰:石林水府。北面额曰:普泽沼灵。联曰:宅胜境而灵,川渟岳峙;润群生者广,云行雨施。

皇帝多次到白龙潭观赏风景和祷雨,并留下墨迹。清朝光绪年间在白龙潭行宫旁建了御碑亭,亭内的碑文主要是康熙、乾隆、嘉庆三帝的诗作。特别是乾隆帝还曾派人到白龙潭“祷雨辄应”。在一次“甘霖大霈”之后,清廷拨万金修复白龙潭,使风景更加优美。

1986年,白龙潭被密云县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白龙潭被北京市列为北京新十六景之一,名“龙潭漱玉”。

瑶亭行宫位于今密云区高岭镇瑶亭村(曾称姚汀庄、要亭、姚汀),距密云城40千米,始建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有房58间。康熙四十八年(1709)增建,有房387间,占地面积6万多平方米。此行宫坐北朝南,宫门南有两个月牙形花坛,旁有两株国槐,往北有一座石桥,汉白玉桥栏石柱,桥下是自西向东流淌的护宫河,河水涓涓,连绵不断。桥头有甜水井和苦水井各一眼。从桥头到行宫南门约100米,两旁各一行6米多高的松柏。桥东有四行垂柳,春风拂动,婀娜多姿;桥西有四行杨树,微风吹来,婆娑作响。宫门两旁各有两株杨树,再往两旁是洋槐,每到四月,春风和煦,花香飘满宫内外。行宫四面宫墙为山石砌成,墙顶有两块平放青色方形磨砖,上抹拱形灰脊,南墙外东西两角有一对石狮。宫院整体为边长225米的正方形。行宫正门在南墙正中,起脊两坡,镶黄色琉璃瓦,坡瓦为灰色圆筒瓦,双层飞檐,两扇大门为朱红色木门。进入宫院,有200米甬路通向大殿,两旁青砖路牙,中间鹅卵石铺成,甬路两旁侧柏成墙,两旁各有三排洋槐树。大殿两侧各有两株古柏,两米多高,古朴青翠。大殿东侧有一座青石假山,周围有油松、杨树及花草,行宫东侧有石桥。行宫墙外有高大响杨树,鸟语枝头,常年不绝。行宫主要建筑有正殿、佛室、后殿、东室、西室等。

正殿东垣联曰:正喜轩窗无俗韵,更当风物报新秋。西室佛座联曰:彼岸同登通筏喻,即心有契悟灯传。右殿处檐额曰:周赏远豁。东室联曰:智水仁山观物妙,礼园书圃养天机。西室联曰:寥廓澄虚宇,威迂露远峦。皆康熙皇帝御笔。

瑶亭行宫置太守、太监各四员,巡兵、鹰手、苏拉各30人。

乾隆皇帝下榻此宫曾留下《乾隆六年瑶亭行宫晚作诗》《乾隆八年瑶亭行宫叠旧韵》《临白河诗》等诗作。

清朝末年,日渐衰落,各行宫开销已成问题。行宫内太守、太监、苏拉等官、职员的饷银不能按时发放,曾有行宫内官员用宫内器物与当地百姓换取粮食和菜蔬现象,又怕朝廷发现后追查,于是,有的就千方百计地向百姓往回索要。

时至1949年,刘家庄行宫、罗家桥行宫、瑶亭行宫只有残墙断壁、古树和石碑等尚存。1984年,作为旅游景区,白龙潭进行了总体开发复建,行宫易名。

书名:长城踞北  密云卷

作者:北京市政协教文卫体委员会

        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

        北京市密云区政协

出版社:北京出版集团公司

           北京出版社

ISBN 978-7-200-13701-9

出版时间:2018-02-01

定价:88.00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