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投入,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利用本地资源打造的文化旅游和地方特色旅游已蔚然成风。近年,护家发掘、开发了王阳明的旅游资源。在水边往胡家沟方向过去的红岩脚,沿着崎岖陡峭的石壁,凿建了坡度很陡的公路,取名阳明凹。据说是王阳明被贬途经这里,看到高耸的石壁和深藏的沟壑,在洞中停留小憩,灵感突至悟出心学之道。这事引起我的兴趣。于是在假期中的某一天,我们一行到了红岩脚。站在水边向前方望去,熟悉的略带红色的石灰岩连绵的山岭在阳光下十分耀眼。每次从水边路过,看到标志性的红岩石岭,我都会想到剑门关那座雪白的石岭。红岩脚是一个隐藏在水边里面的小山村,这里民风淳朴,当地村民特别重视子弟读书,这个小村成了古蔺闻名的书香村庄。自四九年以来,这里考上两百多名中师中专和大学生。红岩脚下的桂香学校曾是傅华峰傅大人创办的学堂。我们沿着乡村水泥公路进去,转了一个大弯,突然发现公路坡度很大。公路旁边有几块指示牌,上面是关于王阳明的介绍。路边立了一块石碑,上书“阳明凹”三字,油漆涂得鲜红。路边有个小庙,还在修建。两壁高耸的悬崖之间流出一道泉水,显得清幽安静,像是缩微版的黄荆山水。回望刚走下来的公路,像是从云端铺下,建在悬崖边上,看得人心惊胆战。我们沿着红岩脚村子转了一圈,从山脚那侧回来,到梨子树往青山林场上去,左边是一个新建村民聚居点,右边就是新建的农家乐。农家乐的左侧塑有王阳明的像,给人以亲近祥和的感觉。沿着一个挂满风车的走廊过去,一个长满柏香树的山包上,是一个喝茶的凉亭和两间茶楼。最早知道王阳明,是心理学老师介绍“心之官则思”,政治老师讲辩证唯物主义,批评“心中有花,花方存在”的主观唯心主义。后来参加自学考试,学哲学和文艺理论,了解到一些有关王阳明的言论语录。知道“不是幡动,不是风动,而是心动”之类的巧辩,纯粹是为了考试,并没有真切体会。近年参与首师大传统文化教育课题研究,读了度阴山的《知行合一王阳明》以及浙江大学董平的《传奇王阳明》,方对王阳明有初步了解。王阳明原名王守仁,绍兴余姚人。父子皆学霸,其父王华是明朝状元,王守仁20岁参加乡试即中举人。虽在22岁和25岁时两次考进士不中,但28岁时参加礼部会试,获二甲进士第七人。
明武宗正德五年(1506年),宦官刘厪擅政,王守仁上疏论救,触怒刘瑾,被杖四十,谪贬至贵州龙场。路途中,刘厪派人追杀,王守仁伪造跳水现场迷惑杀手,躲过追杀,到了当时尚未开化的贵州龙场。
以后的事大家都知道了,这个名叫王守仁的被贬官员,在贵州龙场的山洞里反思自己的人生,悟出了与两宋正统理学不同的、被后世称为阳明心学的道来。
王阳明之前的程朱理学,倡导格物致知。其实格物致知并没有错,格物致知是讲穷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相当于现代的科学研究。但哲学是反映客观世界和人的心灵世界的智慧之学,从哲学的高度,还有超越于格物致知的人生智慧之学。于是,王阳明从自己的官场失败和人生经历中总结反思,豁然开窍,提炼“知行合一”和“致良知”之说。致良知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人要有良心。对于整个社会的每一个人,都需要有良心。良心是超于人性善恶之后的一种反思性认识。应该说,生活中大部分人是能将心比心有良心的,但仍有不少各阶层各界别的人,由于私欲存在和修养不够,内心并怎么不光明正大,是不敢正视自己的内心世界的。也正因为如此,致良知这一普通的事,显得难能可贵。知行合一用通俗的话说就是言行一致,不口是心非。按理,这是每一个家庭对孩子的基本要求,但随着人的长大,在社会这个大染缸里,不少人开始说一套做一套,说得冠冕堂皇,行为却自私贪婪,甚至人格堕落,违法乱纪。如果说,格物致知是追求知识的途径,那么,致良知就是反求诸己的内在自省。从人格修养上说,致良知是求善的根本。从掌握知识规律上,格物致知是求真的要求。换句话说,前者是道德的自我完善,后者是探赜求索的理性追求。很多人疑惑,王阳明被贬贵州龙场,是否经过古蔺?据护家籍人士王飞先生介绍,王阳明经过古蔺的事迹在高笠王氏家族的家谱里有记载。当然更多的人认为,王阳明路过古蔺的可能性不大,也暂时没有发现相关佐证的文献。我不是学历史的,历史要求史料真实准确。从文学的角度来看,王阳明到没有到过古蔺无所谓,他的思想几百年来影响中国人就足够了。其实很多风景名胜,不少是文人雅士的随意杜撰和地方人士的穿凿附会。从凡存在都有合理性的角度看,这当然是有利有弊,利指的是打造亮点吸引眼球,弊指的是出于功利目的随意虚构误导世人。对于学术研究和民间考证,要求严谨,言出有据,这当然是必要的。但对于很多像我一样的老百姓而言,有闲暇的时候到乡下走走看看,感受大自然的奇妙神工,呼吸新鲜的空气,聆听高山流水的欢快;或喝喝茶,听听蝉鸣,看麻雀在枝头跳跃,品尝乡村柴火鸡和石磨水豆花,顺便了解王阳明的生平事迹和心学主张。在休闲之余,反思自己做人是否厚道,做事是否对得起良心,努力做到不说谎话,努力做到言行一致,这未尝不是一件有意义的事。
文 | 罗大耳朵
图 | 罗大耳朵
投稿请加小编微信 | gltx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