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九九 | 贸院的食堂二楼
关于贸院食堂,诸位一定都留着无法磨灭的记忆。以至于“七二五”大聚会时,特意安排大家在食堂再次聚首,重温当年在这个圣地就餐的氛围与盛况。
贸院食堂是一座上下二层的白色建筑。建筑坐北朝南,正门两侧都有楼梯,可以拾级而上,进到二楼。平时食堂就是食堂,到了周末或者重要节日,二楼就变成了举办舞会和文艺演出的场所。
大聚会那天,我再次从食堂前走过。尽管由于风雨剥蚀,食堂外墙已多处褪色,但是靠近她的那一刻,仿佛仍然能听到遥远的时光那头传来的人声鼎沸,优雅的舞曲旋律。
八十年代,是一段特别令人缅怀的时光。空气中似乎都洋溢着昂扬,自由,奋进的氛围。
这种氛围恰好和我们那时的青春律动和谐共振,所以在贸院时的我们,真的无愧于王蒙老先生“青春万岁”中的描绘:
所有的日子,所有的日子都来吧!
让我编织你们!
用青春的金线,和幸福的璎珞,编织你们!
………
浩大的世界,样样都让我们好惊奇。
从来都兴高采烈,从来都不淡漠。
眼泪,欢笑,深思,全是第一次。
......
当然,我们经历的很多,王蒙老先生都没有提起,或者没好意思提起。我们开始大胆起来的初恋,我们对尼采和黑格尔的好奇,我们在宿舍水房吟唱齐秦的“我是一只来自北方的狼”,我们在贸院广播站播放纯英文歌曲,我们周末乘坐95路公交车去南大天大参加舞会,......这些,王蒙老先生都无法预先写进书里。
那是一个浪漫主义盛行的时代。而所有那个时代的浪漫与精神图腾,有一多半都镌刻在食堂二楼的每一个角落。
食堂二楼,你不仅仅是一个大学食堂的二楼而已!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整个那个时代的欢乐,激情,创造,纪念,讴歌,自由与辉煌,都在这一层楼的空间次第开放,尽情挥洒。
它是学校历届同学释放艺术与激情,缔造趣味与经典,风雅与时尚的沃土。
食堂二楼也是贸院广播站的驻地。
我在那里度过了一段美好而惬意的时光。
那时候的马建军老师,还是那么的帅气,年轻,充满活力。
我至今仍然记得,每当广播站熟悉的开播曲响彻贸院,就是下课后大家饥肠辘辘,奔向食堂的时候。
我永远不能忘记,我曾播出的音乐曲目介绍“鹧鸪飞”。
难忘这些灿若星辰的名字:刘宏,柏芳,张昶,詹英男,安小鹏,郝辉,韩志颖,孙宝玲,路宏松.....
这些广播站的同门师兄弟姐妹们,后来成为了终生的挚友。
食堂二楼是我比较喜欢去的地方。一是因为食堂一楼比较拥堵,虽然我“挤饭”的本领也算不错,但是每逢去得晚,或者二楼回民食堂卖包子,我都会不辞辛苦,拾级而上。
回民食堂,顾名思义是专门为学校回民同学开设的食堂。回民同学就那么些个,可想而知食堂窗口排队的情况。我非常享受那种很少人悠哉悠哉排队,不争不妒的待遇。
感谢回民食堂的叔叔阿姨,在看到我之后露出一脸惊讶后,依然大方宽厚地把饭卖给我。也感谢回民同学们,厚道地容我站在他们的队列,偶尔和他们分一杯羹吃。
我至今不能忘记二楼回民食堂的包子,虽然天津以包子驰名世界,但是我还是觉得回民食堂的包子是当时世上最好吃的包子。虽然通常皮儿的口感有些硬,但是里面馅儿滋味浓郁独特,一口咬下去,满嘴都是油,其中滋味胜过劝业场狗不理包子百倍。
每当我有幸买到二两包子,拿回宿舍,一边坐在窗台上,望着不远处贸院湖面上荡漾的微波,和湖旁边茂盛的芦苇荡,一边慢慢享用包子,就是我最幸福的时刻。虽然后来我不再碰荤腥,但是那段记忆仍然永存心底,永志不忘。
食堂二楼还是新年或圣诞文艺演出的主要舞台。各年级,各系的学生会,都会在这里排练节目,演出。经常会碰到人头攒动,熙熙攘攘的场面。
无论台下,还是台上,大家都一如王蒙老先生所描写的那样,“从不淡漠”,演出,观看,样样都让我们好惊奇!
是啊,人生的浪漫,很多都在“惊奇”二字里面!
明代刘梦龙也深谙其道,所以给他的书以“拍案惊奇”命名。如是,当每每都很颓唐,失去了对人情万事的新奇,就失去了真正的风流倜傥。人生真正的暮年也就来临了。
这里曾记录了我学校生涯中戏剧舞台创作和演出的高光时刻。
对于人生厚度和深度的认识,盖始于斯。
虽然是学着弄,闹着玩,但是正是那种纯粹的“惊奇”心,引领着我们的青春,走向盛大与辉煌。
食堂二楼,我们最终长揖作别的地方。
青春的大幕从这里拉开,也从这里合上。
难忘毕业季,难忘留念册与签名衫,难忘那个遥远的不再回来的夏日。
有时候,我也很纳闷。为什么那样一个不是很豪华,很宽敞的食堂二楼,会成为我们青春的T台。
一度时间我曾恍然大悟,或许恰恰是因为它是八十年代的食堂二楼。
那个时代的风华,以及作为那种风华的载体,恰好被时代安置在那样一个平台上。
好像草原上忽然一阵风吹来,草木低垂,格桑花迎风摇曳,才露出漫山遍野的牛羊。
时代的敕勒川,贸院的食堂二楼,我们欠你一个长揖。
愿你在天的精魂,得享贸院学子长久的忆念。
2021-9-22 中秋
于山西朔州
文:丁九九
编辑:肖宁
审校:姚黎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