柠檬微趣排队IPO:业绩依赖单一游戏,月活用户持续下滑|IPO研究院
靠《宾果消消消》一款产品能撑起上市梦吗?
出品|每日财报
作者|刘雨辰
日前,深交所官网披露北京柠檬微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柠檬微趣”)最新招股书。柠檬微趣本次拟公开发行新股数量不超过1700万股,募集11.5亿元,招商证券为保荐机构和主承销商。
据《每日财报》了解,北京柠檬微趣成立于2008年,以做社交平台应用开发起家,2009年转型制作社交游戏。2014年,柠檬微趣推出《宾果消消消》消除类游戏,迅速引爆全网。但遗憾的是,这款游戏目前依然是柠檬微趣最为倚重的收入来源,侧面反映出公司在近几年并没有取得什么进步。
自2017年首次递交招股书已经过去三年,柠檬微趣依然没能圆梦。事实上,自2017年吉比特成功登陆A股后,便再无游戏公司成功突围,从2014年至今更有10家游戏公司冲刺A股失败,目前只剩乐元素和柠檬微趣仍在排队当中。
正是基于这样一种现状,不少游戏厂商扎堆前往港交所上市。据《每日财报》不完全统计,从2018年至今,共有13家公司成功于港交所挂牌上市,中手游、心动、祖龙等大中型企业均在其列。
与游戏行业整体向上发展的情况不同,柠檬微趣在过去几年的盈利能力持续下滑,似乎有一种被时代所抛弃的感觉。
据招股书显示,2017-2020年上半年,柠檬微趣营收分别为3.88亿元、3.32亿元、3.48亿元、1.12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101.04%、-14.43%、4.82%、-39.78%。
营收增速放缓,甚至在2018年及2020年上半年出现负增长。而同期柠檬微趣净利润分别为8997.32万、9820.19万、13841.14万、4290.82万,同比增长分别为47.7%、9.15%、-69.01%、-28.77%。
2019年及2020年上半年,柠檬微趣净利润连续出现大幅负增长的态势,上文已经提高过,在经历了2018年版号停发的寒冬期后,去年整个行业的盈利水平在快速恢复,今年受到疫情影响,宅经济更是火爆,游戏行业公司的盈利水平大幅攀升,在这样的背景下,柠檬微趣逆行业下滑确实难以让人接受。
《每日财报》注意到,对单一产品《宾果消消消》的过分依赖是造成盈利能力下滑的根本原因。2017年-2020年上半年,《宾果消消消》的营收分别占当期总营收的96.49%、74.43%、88.92%、95.12%。
值得注意的是,消除类游戏经过几年的发展之后已经出现了众多明星产品,包括乐元素开发的《开心消消乐》、腾讯天美工作室开发的《天天爱消除》、创梦天地开发的《梦幻花园》、King开发的《糖果传奇》等在国内均有不少玩家和粉丝。
这些竞争者无疑对《宾果消消消》形成了巨大冲击,截至2020年6月30日,《宾果消消消》的累计注册用户数超过3.09 亿,最高月度活跃用户数曾接近4000万。
但月度活跃用户数在2017年8月左右达到峰值后开始下滑,至2020年2月,月活已跌至1000万以下,月度付费账户数也跌到500万以下。
另一方面,根据App Annie发布的《2020年移动市场报告》显示,2019年度热门游戏中国市场iPhone和Android手机综合月活跃用户数排名中,《开心消消乐》排名第一,《宾果消消消》排名第七,距头部产品已有不小差距。
事实上,柠檬微趣自身已经意识到过度依赖单一产品的危害,曾先后试图开发新产品,但最终一部分夭折,另一部分在市场推广的游戏产品的效果也并不好。
2017年柠檬微趣新增两款研发游戏项目,因市场形势发生变化在2018年中止研发,2018年7月,公司新增了两款新的游戏研发项目,但根据市场调研、玩家反馈以及公司研讨,最后还是终止了两款研发项目。
而新开发的《飞屋消消消》、《梦幻蛋糕店》和《冰雪奇缘:冰纷乐》等消除类游戏并没有给公司带来可观的收入,公司未来盈利能力的持续性堪忧。
此外《每日财报》注意到,国家监管机构在近几年加大了监管力度,相当一部分游戏产品因不合规而被迫下架,而一旦下架,对于运营这款产品的游戏公司来说都是一种巨大的打击,而柠檬微趣也面临这一风险。
2020年7月24日工信部官网通报侵害用户权益行为的APP(2020年第三批)名单,共有58款手机APP在通报名单中,其中柠檬微趣旗下《宾果消消消》存在多项侵害用户权益的行为。
2020年9月11日,《宾果消消消》再遭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通报批评,原因同样为涉嫌非法收集用户信息。
据悉,《宾果消消消》分别涉及两项违法违规行为,其中包括在APP首次运营时未通过弹窗等明显方式提醒用户阅读隐私收集使用规则;未提供有效的更正、删除个人信息及注销用户账号功能,或注销用户设置不符条件。
频繁的被监管机构点名和通报,如果后期整改不到位,那么《宾果消消消》恐怕也难逃被下架的命运,对于正在IPO的柠檬微趣是一个不小的潜在风险。
自2017年发审委换届以来,审核尺度开始收紧,拟上市的游戏公司基本全军覆没,但这并不意味着游戏行业整体发展不好。
相反,在经历了2018年版号停发的寒冬期后,中国游戏厂商更加珍惜每一个已获得版号的游戏产品,这也使得“深度打磨产品质量”和“提高运营精细程度”这两个游戏产业发展方向被真正的落实。
本土游戏的高质量发展阶段已经到来,行业正在走向强者恒强的“巨头通吃”时代。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游戏市场营收规模约2884.8亿元,同比增长17.1%,移动游戏用户规模约6.6亿人,PC游戏用户规模约4.0亿人。
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对大多数行业都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但游戏行业作为“宅经济”的主体,反而成为了一个少有的“避风港”。
截至8月31日,各大上市游戏公司2020年半年度报告已披露完毕,A股和港股总计65家上市公司。
众所周知,腾讯和网易一直是中国游戏行业中的两大巨头,今年受疫情影响,游戏用户增量显著且大多朝行业头部产品聚合,导致了业内马太效应进一步加剧。
得益于此,腾讯及网易也均在上半年录得了极佳的业绩表现,2020年第一季度,腾讯旗下网络游戏收入约合372.98亿元,同比增长31%,2020年第二季度,网络游戏业务收入约合382.88亿元,同比增长40%。
2020年第一季度,网易提供的网络游戏服务收入约135.18亿元,同比增长14.1%;2020年第二季度,网络游戏服务收入约合138.29亿元,同比增长20.9%。
两大游戏巨头上半年剥离后的游戏业务营收合计高达1029.33亿元人民币,超过其余63家营收之和718.11亿。
从这个角度来看,巨头通吃的时代已经到来。另一方面,三七互娱、世纪华通两家公司上半年的营收分别为79.89亿和77.68亿,领衔国内游戏上市公司第一梯队。
此外,吉比特和盛天网络也有不错的业绩表现,其中盛天网络上半年的扣非净利润增幅高达217.94%,是游戏公司中增速最高的一家。在此背景下,即使IPO成功后的柠檬微趣仍将面临较大压力,对此《每日财报》将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