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第七集)浅谈红三军团各部建制沿袭及各军事主官下场: 红七军小传
红七军,作为红军的主力军,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即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支部队的领导者全是有资历有能力之人,另外喝过洋墨水的也不少。笔者认为,如果兵力能达到8000左右,给个军团番号也不为过。可是由于兵力太少,只能编为一个军,再后来只能编为一个师,所以只能屈居于红三军团的建制下了。
提到红七军,必定要提到桂系将领俞作柏和李明瑞,可以说,百色起义的成功离不开此二人的支持。作为国民党旧军阀出身的他们却拥有进步思想,这为共产党实例在广西的发展提供了契机,为红七军的成立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俞作柏和李明瑞,两个常年在李宗仁麾下作战的猛将,在蒋桂战争期间脱离了李宗仁,被蒋介石分别委任为广西省政府主席和编遣区军事特派员,于是俞、李二人在广西建立了一个脱离蒋桂军阀控制的独立局面,采取了一些改良主义政策,给工农群众一定的民主权利,并要求共产党派干部到广西与之合作。
这一时期进入广西担任重要职务的共产党员有:任广西国民党省政府警备第4大队大队长兼教导总队副队长的张云逸;任警备第5大队大队长的共产党员俞作豫(即俞作柏胞弟);任省政府机要秘书的陈豪人;任南宁公安局长的龚楚;当然少不了我们的小平同志负责广西地区的党务活动。就这样,共产党在广西处于半公开的状态,党组织和工农革命群众组织迅速恢复和发展,特别是掌握了一些军权,这就为百色起义的成功奠定了坚实而有力的基础。
1929年10月,俞作柏和李明瑞响应张发奎发对蒋介石的斗争失败,广西形势恶化,中共中央代表邓小平和广西特委立即做出决定,准备举行百色起义。起义准备工作正全面展开。
12月11日,中共宣布发动百色起义,成立红七军,张云逸任军长,邓小平任政治委员,李谦任副军长,龚楚任参谋长,陈豪人任政治部主任。
司令部:
参谋处长:陈叔度,后钟鼎;参谋:莫文骅、黄奇彦、陈可夫。
副官处长:刘健,后陈叔度;
经理处长:张逸秋,后叶季壮;
军医处长:吴清培;
政治部:
秘书科长:余惠;
组织科长:罗少彦;
宣传科长:许进
社会科长:黄一平;
宣传队长:文冠球;
军直属队:
教导队长:许卓;
特务营长:符禄;
炮兵连:不详
下辖3个纵队:
第1纵队:由原警备第4大队大部和教导总队一部编成,李谦任纵队长,沈静斋任政治部主任。下辖3个营;
第1营:营长:何莽;指导员:黄启涛。
第2营:营长:王展;指导员:不详。
第3营:营长:雷竹平;指导员:不详。
第2纵队:由东兰等县农民军编成,韦拔群任纵队长,李卜任政治部主任。下辖3个营:
第1营:营长:陈恩深;指导员:黄冕伦。
第2营:营长:黄?日;指导员:黎心诚。
第3营:营长:黄世新;指导员:李干辉。
第3纵队:由原警备第5大队第5营和平马、思林等地的农军编成,胡斌任纵队长,何世昌任政治部主任。下辖3个营:
第1营:营长:符镇;指导员:杨英。
第2营:营长:冯达飞;指导员:麦农本。
第3营:营长:黄治峰;指导员:杨成之。
新成立的红七军总计4000余人。后第2纵队和第3纵队番号对调。新成立的红七军即投入到革命的洪流中。
经过半年多的游击战,中共又成立了红八军,建立了左右江苏区,苏区建立赤卫队4路共28个营,拥有步枪和火枪6000支,1930年6月,将奉议、平马等县的赤卫军编为红七军第4纵队,将东兰、凤山等县的赤卫军编为红七军第5纵队。此时的红七军扩大到约7000余人,拥有各种枪4000支,迫击炮及各种火炮数门。
不知各位看官还记得否?我们在讲红三军团时曾经说过,30年夏天,红军受“左倾思想”所控制,中央要求红军攻取大城市,红军遂攻打长沙。而这个时候的红七军,也收到了中央的指示,要求红七军攻打柳州、桂林,向广东发展,为适应这种战斗方式的转变,红七军于11月7日对部队进行了改编。
总指挥:李明瑞;军长:张云逸;政治委员:邓小平;参谋长:龚楚;政治部主任:陈豪人;经理处处长:叶季壮;下辖3个师:
第19师:由原第1纵队和第3纵队合编,师长:龚楚兼;政治委员:邓小平兼;政治部主任:徐进。下辖第55团和第56团。
第20师:由原第2纵队和第4纵队以及第八军第1纵队一部合编,师长:李谦;政治委员:陈豪人兼;政治部主任:黄治峰。下辖第58团和第59团;
第21师:由原第3纵队抽调1个连作为骨干组建,准备日后扩大,是个架子部队。师长:韦拔群;政治委员:陈洪涛;副师长:黄松坚。
整编后全军共7000余人,长短枪2800余支,机关枪7挺,迫击炮3门,山炮2门。
部队整编后,由第21师师长韦拔群和政治委员陈洪涛率1个连留在右江根据地扩大武装,坚持斗争。主力部队于10日出发,执行中共中央关于攻打柳州、桂林的命令。
11月11日,红七军攻占怀远,伤亡300多人;
12月5日,红七军攻打长安镇失败,伤亡500多人;
12月26日,红七军攻打武冈失败,伤亡500多人,第55团团长何莽牺牲;
由于受到左倾思想的束缚,经过数月的行军作战加之夺取城市的失败,至1931年1月,红七军只剩下3500多人,是出发前的一半且许多连队建制不健全。红七军不得不再一次调整建制,将第19师和第20师的番号取消,将部队所编为2个大团,将第19师所编为第55团,龚楚任团长,下辖2个营;将第20师所编为第58团,李明瑞兼任团长,黎心诚任政治委员,李谦任副团长,下辖2个营。所编后的红七军继续转战。
31年1月3日,红七军与敌遭遇,伤亡700余人,李谦牺牲。
2月5日,红七军东渡武水,正当部队渡河之际,红军遭到敌人截击,李明瑞、邓小平率1500余人渡河成功,而包括张云逸在内的4个连共600余人滞留在河的对岸,没有渡河成功,遂就地转入游击,后与主力部队汇合。
4月底,经过失败的红七军总结了这一段时间的作战情况,批判了李立三的“左倾思想”。
7月11日,红七军东渡赣江,与红三军团会师,编入红三军团,红七军即将迎来新的篇章。
笔者注:由于本文探讨的是红三军团各部建制沿袭及军事主官,所以为红七军单独做了个小传。然而这一时期的红七军一直单独作战,还没有编入红三军团建制,遂只是简单的概述这支部队的情况,其军事主官的结局在本文中也不宜展开。还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