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五脏六腑皆令人咳”,该怎么理解?
对我们现代人来说,“咳嗽”是一个很常见的症状,而它的出现,主要就是和呼吸系统有关。
而在中医理论里,“司呼吸”的脏腑就是肺。既然如此,咳嗽也就应该属于肺的问题。
但是,在《黄帝内经》里,有一个专门论述咳嗽的章节,里面的论述虽然比较复杂,但观点却很明确,那就是认为咳嗽的问题,并不仅限于肺,而是与五脏六腑都可能有关系。
《素问.咳论》:黄帝问曰:肺之令人咳何也?岐伯对曰: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帝曰:愿闻其状?岐伯曰: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其寒饮食人胃,从肺脉上至于肺,则肺寒,肺寒则外内合,邪因而客之,则为肺咳。
从这段原文里我们可以很清晰地得出结论,那就是古人认为,咳嗽和五脏六腑都有关系,不能看到咳嗽就拘泥于肺。
那么,我们到底该怎么去理解“五脏六腑皆令人咳”的论述呢?
从一般情况来看,咳嗽确实是肺经问题最主要的表现之一,其中,有声无痰谓之咳,有痰无声为之嗽,而又以痰声并见居多。
《内经》对咳嗽的论述其实有很多,如《素问·宣明五气篇》说:“五气所病…肺为咳”。至于《咳论》说到的“五脏六腑皆令咳,非独肺也”,后文还用脏腑冠名,有“肺咳、心咳、肝咳、脾咳、肾咳”等多个表述。
内经的经文,揭示了一个基本理念,那就是“咳”虽然是肺的问题,可其他脏腑也可影响肺继而发生咳嗽。这个思路,也就更加拓宽了咳嗽的辨证范围,对临证论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首先,“肝心脾肺肾”五脏,会在一定的时令受病之后而传肺。按内经的阐述,有“乘春肝先受邪,乘夏心先受邪,乘秋肺先受邪,乘至阴脾先受邪,乘冬肾先受邪”等等。
这就是五脏受邪而后传肺引起的咳嗽,而各脏之咳又可以继续传“胃、大肠、胆、小肠、膀胱、三焦”六腑。反过来,六腑也可逆传五脏,此外还有脏象间横传,这些问题都可引起“咳”。
内经还阐述了五脏咳和六腑咳的区别,邪犯各脏经脉,导致各脏经脉的气血逆乱,而出现的相应咳证。诸如“肺咳之状,咳而喘息有音,甚则唾血……”之类。
这里面其实有一个更基础的知识点,那就是为什么会出现“五脏六腑皆令人咳”?
在这个病理过程中,有两个因素不可忽视,那就是痰和淤。
其中,痰是脏腑功能失调、津液输布障碍,或邪热伤津,炼液而成的产物,这里面的脏腑功能失调又以肺、脾、肾三脏为主。
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为水之上源,感受六淫外邪,或其它脏腑功能失调,如肝气郁结,横逆伤肺,或久病肺虚,都可以使肺失宣降,津液输布失常,停聚为痰;
脾主运化,各种原因导致脾胃运化失常,水湿内停而为痰浊,痰浊上乘,蕴贮于肺脏,也就是“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的原理;
肾主水,为水脏,久病肾虚,或劳欲伤肾,肾阳虚弱,不能温化水湿,聚成痰浊。慢性肺病长期反复、迁延不愈,久病必致脾肾,为痰的产生提供了病理基础。痰既成之后,又作为一种“内因”,导致肺失宣肃而见咳嗽咯痰、气喘等问题。
上述三点,是和“痰”相关的部分。
而中医认为,机体的营血运行,有赖于气的推动、阳的温煦,所谓“血不自行,随气而至”。无论是气虚还是阳虚,都将导致气机郁结或者阴寒内生,继而出现血瘀。
其中,肺主一身之气,久咳之人大多肺气渐虚,无力推动血行而易形成瘀血;
心主血脉,肺朝百脉,帮助调节血液循环,如果外邪壅肺、痰郁阻肺,都可导致肺失宣降,不能助心主治节而形成瘀血;
久病脾肾阳虚,甚而累及心阳,不能温煦经脉或鼓动血脉,血液凝滞,形成瘀血。
如果久咳之人出现唇甲青紫、面色黧黑、肌肤甲错、胁下痞块、舌质暗红或紫暗或有瘀斑、脉涩等表现,那就不能忽视血瘀络滞的问题。
以上是和“淤”有关的部分。
痰和瘀二者并不是单独存在的,大多又相互影响。比如“痰”一开始是阻遏气机,尤其郁阻肺气。肺气被郁,失于宣降,百脉不能正常朝汇于肺,肺不能助心主治节,于是便可能出现瘀血;
反过来,瘀血停滞,经脉涩滞,势必引起肺气郁闭或肺气损伤,从而使肺失宣发肃降,津液不能长出输布,从而停滞为痰。
由此可见,内经“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的论述,其实就是建立在中医整体观念之上的。这个论述就是在告诫我们,咳嗽产生的病因病机是复杂而多变的,并不能拘泥于肺之一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