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 金庸已去,江湖不在!


本文来源:凤凰网(ID:ifeng-news)摘编整理相关报道

金庸本名查良镛,1924年3月10日生于浙江海宁,1948年移居香港, 金庸是新派武侠小说最杰出的代表作家,香港著名的政论家、企业家、报人,与黄霑、蔡澜、倪匡并称“香港四大才子”。

从20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初,金庸共写武侠小说15部,取其中14部作品名称的字首,可概括为“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外加一部《越女剑》。“凡是有华人的地方,就一定有金庸的武侠小说。”

今天,特选摘一篇稿件,以为纪念。


沧海一声笑,滔滔两岸潮。

昨晚,一个突发消息,让神州同悲:新派武侠小说一代宗师金庸逝世,享年94岁。

广陵散,从此绝矣!

在多少武侠迷里,金庸已经成为了独孤求败大侠,是永远不会老去的,更别说死亡。

可惜,一切的神话都是骗人的,金庸还是驾鹤西去了。

唯一可以告慰的是,金庸走了,但郭靖、黄蓉、杨过、小龙女、乔峰、韦小宝等,永远不会走......

说起来,金庸还是中国自媒体人的鼻祖,是第一批用写作的稿费,体面养活自己的人。

1955年2月的一个夜晚,冷冬还未过,暖春亦未到。一个男人刚完成了他小说的开头,还缺一个笔名。交稿时间快到了,他突然灵光一闪,把他姓名最后一个字“镛”一分为二,是为金庸。

自此,世人大多只知金庸,而不知查良镛。让世人记住金庸的,更多是他的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的10几部武侠小说,还有自媒体大号——《明报》。

话说,同一些自媒体大号一样,《明报》初创时,也走过一段弯路。刚开始,明报的头条,污就一个字。 作为自媒体人,为了流量,金庸拼了,必须拼,不拼就破产了。

幸好《神雕侠侣》大火,自此金庸笔下那些成年人的童话,一篇篇在他的自媒体大号《明报》上连载,一时华人世界洛阳纸贵,也带火了全庸、太庸等拼多多式的伪作。

明报的流量一下子浩浩荡荡,金庸于是走上来左手武侠、右手社论的康庄大道。在《明报》这个自媒体大号上,金庸讲很多敢讲真话的侠气,留下了不畏强权的风骨。

于是,他成了一些人的墓中鼎。有人放出话来:要消灭五个香港人,排名第二的就是金庸。有段时间,金庸甚至列入了暗杀名单。

一个敢发声的媒体人,是社会良知的体现,尤其是对于最近出现疫苗问题、性侵事件的社会来说。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发声,讲真话也是一种侠。

历史上,文人当皇上的御用文人或帮闲,才能养活自己。金庸是第一批真正靠自己的笔,利用市场经济养活自己的人。正因如此,他才有自由的心灵,飞翔的想象力,纵横的才思,敢担道义的铁肩膀。

敢想、敢说,成就了金庸,也成就了那个时代。金庸,就是香港那个大时代的东方明珠。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看过金庸小说的人都会好奇,金庸到底跟他笔下的哪个人物比较像。是机灵圆滑的韦小宝?老实憨厚的郭靖?还是优柔寡断的张无忌?

金庸自己说了“如果在我的小说中选一个角色让我做,我愿做天龙八部中的段誉。”的确,在金刚怒目的社论后面,金庸和段誉一样,是温和的,也是佛系的。

金庸心向佛学,源于1976年10月。当时金庸十九岁的长子传侠突然在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自杀丧命。

金庸当时有一个强烈的疑问:“为什么要自杀?为什么忽然厌弃了生命?”他想到阴世去和传侠会面,让儿子亲自解释这个疑问。

“人之生死”这个疑问,只有到宗教中去求解答。于是,金庸后来后来读到《杂阿含经》、《中阿含经》、《长阿含经》,又研读各种大乘佛经,例如《维摩诘经》、《楞严经》、《般若经》、《妙法莲华经》,经过长期思考之后,终于了悟。

缘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回来。正因为丧子之痛这个缘,金庸与佛法结缘缘,也正是这样的结缘,他早已完成了看破生死,自我解脱。

是的,金庸已经走了。但我们不必过于悲伤。在佛学里,生与死是同一件事。死亡只不过如同旧屋残破剥落,搬了新家而已,身体好比房子,损坏了,换一个好身体,前往另一个去处,如是而已。

对于深研佛学的金庸来说,此间的生命,不过是无穷无尽轮回中的一段历程。他的往生,不过是搬了一个新家,这更像是一种重生。

儿女情长今犹在,江湖侠骨已无多。

这个十月,我们失去了太多名人。昨天是李咏,今天是金庸、王光英。

虽然他们领域不同,重量级也不同,但对于沉迷于红尘三丈、不断焦虑的我们来说,也带来来一种启示:

“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其实,你的这些烦恼,在生死面前,全都不是事儿。

哲学家叔本华说,生命是一团欲望,欲望不能满足便痛苦,满足便无聊,人生就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幸福不过是欲望的暂时停止。

是啊,到了我们这个年龄,该开始做做减法来:在永恒的生死面前,人生其实还有什么坎过不去,有什么事值得计较,有什么钱,非花不可或者舍不得花呢?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再见,金庸;再见,江湖。

延伸阅读:金庸逝世: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不是官话  


金庸:人生就是大闹一场,然后,悄然离去

看过金庸小说的人都会好奇,金庸到底跟他笔下的哪个人物比较像。是机灵圆滑的韦小宝?老实憨厚的郭靖?还是优柔寡断的张无忌?

虽然因创作出许多豪气万丈的大侠形象而被称为“查大侠”,但是金庸却觉得这个称谓实在过誉:“如果在我的小说中选一个角色让我做,我愿做天龙八部中的段誉,他身上没有以势压人的霸道,总给人留有余地。”

电视剧版段誉和王语嫣

倪匡曾经评价“段誉有绝顶武功,朱蛤神功好象没有怎么用过,六脉神剑要紧时用不出,斗酒时却大派用场,凌波微步要来作逃命之用,倒十分实在。”在性格上,段誉博学多才、善良固执,被爹娘取小名为“痴儿”。由此看来,段誉的这些特征倒是与金庸有些相似。

生为“痴儿”

金庸本名查良镛,出生在浙江海宁,祖上是名门望族,不但善于经商,而且出了很多学识渊博的后人。

虽然在查良镛出生时家道已经有些衰落,但依然有良田三千亩。男孩子都淘气,但他不同。家里藏书多,他便整天泡在藏书堆里,读得废寝忘食。父亲怕他读出毛病,便想方设法让他出去玩。

有一次,父亲拖他出去放风筝,放着放着,一回头,查良镛不见了。

父亲急得不行:“怕被别人拐走了。”找了半天没找着,回家一看:“这小子正泡在书房看书呢。”

在读书这方面,查良镛也可算是个“痴儿”。但他虽爱书成痴却并不呆板,相反,他还颇有做生意的天赋。其实要论他真正的处女作,并不是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而是一本叫做《给初中投考者》的试题精编,由查良镛和其他两位同学根据所考的内容自己出题编写。这本试题精编类书籍畅销几省,赚到的第一桶金就足够把他供到大学。那时他只有十五岁。

侠气外露

虽然成绩优异,但查良镛却不是那种“乖乖仔”。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天生自由散漫、不守规矩”。

1940年,查良镛考入浙江联合高中。当时学校常办壁报,文笔极佳又爱好写作的查良镛成为了壁报的常客。有一天,壁报前面挤满了人,大家都在争相看着一篇名为《阿丽丝漫游记》的文章:

“阿丽丝小姐来到校园,

忽见一条色彩斑斓的眼镜蛇东游西窜,

伸毒舌,喷毒汁,还口出狂言,

威吓学生:我叫你永不得超生……”

学生们看了,禁不住哈哈大笑。因为谁都知道眼镜蛇指的就是他们的训导主任,训导主任的名言就是——我叫你永不得超生。

这篇大作的作者就是查良镛。因为看不惯训导主任的种种行径,“瞧不得他有事没事就辱骂学生”,便仗义执言,用笔来讨伐他。

训导主任看到文章,气得全身发抖,立马跑到校长那里哭诉:“请立即开除他。”几天后,查良镛被勒令退学了。他便转到衢州中学,念完了高中。

一个人一生中被开除过一次,已经可以称得上是个“传奇人物”,但难就难在还被开除过两次。

查良镛在四川重庆读大学时代,念的是外交系,希望成为一名外交官来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但由于看不惯学校里不良的校风,他再次因大胆直言,于是遭遇了平生第二次开除。外交官理想因此幻灭。

从查良镛到金庸

命运有时说来也奇怪,查良镛虽然一生都未实现他的外交官理想,但他后来也说:“虽然没有成为一名外交官,但我并不后悔。我自由散漫的性格确实不适合做这个职业。外交官的规矩太多,说不定做到一周我就被开除了。”

于是命运把他带进了人生的另一个方向。1946年秋天,《大公报》刊登启事:面向全国公开招聘三名国际电讯编辑。应聘者蜂拥而来,竟多达3000人。查良镛凭借自己的才华被千里挑一,进入上海《大公报》,正式步入了报人生涯。

1948年,《大公报》香港版复刊,查良镛被派到香港工作,这也成为他一生中最重要的转折。那时在香港工作并不是一个好差事。跟现在的国际化大都市来比,那时的香港比上海要差得多。但香港在发展,查良镛作为报人、作为金庸的人生也在一步步走上正轨。

1950年,《大公报》旗下《新晚报》创刊,查良镛被调到《新晚报》,做了副刊编辑。

当时《新晚报》总编辑罗孚注意到,比武擂台会受到很多人的关注。于是灵机一动,决定邀请编辑陈文统在报刊上连载武侠小说。小说连载后引起轰动,自此打开了新派武侠小说的大门。

这部小说叫做《龙虎斗京华》,陈文统给自己起了个笔名,叫“梁羽生”。

1955年2月初,梁羽生的《草莽龙蛇传》快连载完了,但他还没有想好下一部写什么。

罗孚便只好找到另一个武侠迷查良镛:“梁羽生顾不上了,只有你上了。”

于是查良镛的武侠处女作《书剑恩仇录》问世,反响甚至超过了梁羽生。他将名字最后一字一分为二,署名“金庸”。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香港的政治风气比较复杂。走到哪里,都是一片说谎声。金庸忍不住了:“我必须发声。”于是,他找到昔日同学沈宝新,两人一起出资,创办了《明报》。

办《明报》要十万块,金庸自己就出了八万。他将自己写小说和稿子赚的钱全部投了进去。他每天一篇的社论,在众多报纸中独树一帜。当时金庸一边写小说,一边写社评,小说要写八九百字,社评要写一千多字。还要随时关注国际时讯,精力消耗很大。

每天一睁眼,就有两千字的稿子等着他。晚饭都不吃,要写好社评才能坐下来安心吃饭。社评写完的时候,一般也就到了报纸要发的时候。时常看到金庸在边上写,报纸排字工就站在旁边等着他。

金庸一直持续地为正义发声,也将家国天下的主题融入进小说中,于是便有了《神雕侠侣》《飞狐外传》《倚天屠龙记》……身为持续发出声音的公众人物,金庸必然会被某些势力视为眼中钉。有人放出话来:要消灭五个香港人,排名第二的就是金庸。

金庸说:“我虽然成为暗杀目标,生命受到威胁,内心不免害怕,但我决不屈服于无理的压力之下,以至被我书中的英雄瞧不起。”

金庸和倪匡

最危险的一段时间,金庸听到风声,还跑去欧洲躲藏了一个月。连载的《天龙八部》只好找倪匡代笔。一个月后,金庸回到香港。倪匡笑着对他说:“抱歉抱歉,我讨厌阿紫,所以把她的眼睛写瞎了。”

但不屈服的金庸又撰写了政治寓言小说《笑傲江湖》,以及社会问题小说《鹿鼎记》。“为国为民,侠之大者”可谓是金庸的真实写照。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舆论风气归于平静。1972年,金庸宣布封笔:“如果没有什么意外,《鹿鼎记》是我最后的一部武侠小说了。”

八十岁的学生金庸

金庸写了十四部武侠小说,部部经典。但金庸的名气虽响彻中外,而且博古通今,历史、政治等知识信手拈来,他依然觉得自己学问不够。因此即使是在获得剑桥大学授予的荣誉博士学位后,金庸坚持选择作为普通学生申请就读剑桥大学的博士学位,那时的他已经是81岁高龄。

在剑桥读书时,金庸同普通学生一样。背着双肩包,里面放满了课本。有一段时间金庸还会骑着车上课,但因为太太担心会发生危险而就此作罢。

在剑桥上学,金庸又变成了那个别人不太关注的查先生。不再有知名作家光环、不再是浙江大学文学院院长,他做的一切都“不为学位,只为学问”。

有学生想找金庸拍照,签名。金庸说:“我现在是学生,不是作家。等我不是学生的时候,我再和你坐下来一起吃饭、喝茶。”

在金庸眼里,在任何时候学习都不算晚。永远保持谦卑的态度去探索人生中的未知,自尊而不自负,骄傲而不自满,这也是我们每个人的人生中必须修炼的一部武功秘籍。

有人曾经问金庸:“人生应如何度过?”老先生答:“大闹一场,悄然离去。”人生在世,去若朝露。一个人的一生,为何不可以是一部武侠小说,前半生纵情恣意、洒脱妄为,后半生心怀敬畏,有不断向学之心。就如查大侠的人生,可敬,可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