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5条忠告,实践任何一条,都能成为非凡之人
老子说,积跬步,至千里。
我以每天解读一章的速度,不知不觉间,今天已经读到最后一章——《道德经》第八十一章。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我在实践中,再一次体悟到老子的经典之言。
《道德经》最后一章,老子提出5条忠告,实践任何一条,都能成为非凡之人。
忠告1:诚信的话,不是那么好听。
老子说:“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老祖宗的教诲,已经流传几千年,至今仍然受用无穷。
人的天性,喜欢美言,得到他人的表扬和认可,会充满自信和干劲。然而,小人会用这个弱点,投其所好,喜欢听什么,就说什么,完全不在意事实,只为达到自己的目的。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我在实践这句话时,并不是那么容易。比如,朋友找我办事,我自己认为做不到的,就如实拒绝,这让对方很不悦。
然而,太多的人,只是嘴巴承诺,行动上却是零。他们会盛情邀请你做某事,你一旦做了,对方就会抱怨,因为对方只是口头说说而已,并不是真的希望你做。
可是,我真正实践“言必信,行必果”后,生活中就没有了人际关系的烦恼。没有了人情世故的牵绊。说到,就做到;做不到,就不说。简单,得自在。
忠告2:不要和别人争辩,不值得。
老子说:“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任何一件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而且每个人的看法,都不一样。只有少数立场相同、认知水平相似的人,才能认同和理解你的做法。
没有必要和别人争辩,不值得。浪费精力而已。
金子,不会因为别人的唾弃,而变成泥巴;反过来,泥巴,也不会因为别人的吹捧,而变成金子。
忠告3:有觉悟的人,不会滔滔不绝。
老子说:“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老子说的知,是知“道”。道,不可名,不可言,只能意会,难以言传。所以真正知“道”的人,不会滔滔不绝。贵在意会。
而看起来博学多才的人,并不是真正的悟道。
他们多停留在知识的层面,这是心智的、逻辑推理的范畴。悟道的人,思维会跳出物质世界的束缚,到达新的维度。这是精神层面的蜕变,表面看不出来。
智者寡言。因为领悟到了一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博学多才者,夸夸其谈,滔滔不绝,是因为还没领悟到其奥妙。
忠告4:越懂得分享的人,越富有。
老子说:“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现代人,把分享和做公益,混淆了。捐出自己的财富,自己成为一个穷人,这是普通人不会干的事,老子也没说要这样做。
确切地说,是越懂得分享的人,越富有。
你有3个苹果,你舍不得给别人,那么你就拥有了3个苹果。
你有3个苹果,你分享一个给甲,分享一个给乙,自己留一个苹果。乍一看,你只拥有1个苹果。然而,现实生活不是这样的。甲收下你的苹果,改天,他会回送你一个梨;乙收下你的苹果,改天,他会送你一把蔬菜。同时,在看不见的层面,你还得到他们“感激”的正能量反馈。
这就是分享的意义。
越分享的人,越富有:物质的富有,以及精神的富有。
有的人说,分享给那些忘恩负义的白眼狼,是浪费。
有这种想法,说明你的内心在计较,不是真正的分享。真正的分享,是发自内心的给与,并不要别人的回报,回报是幸运,不回报也是正常。
自然界的能量规律,有进,有出。得到的同时,也要分享出去,才能维持一个良性的循环。
现实生活中,牢牢抓住手中物,不愿意分享的人,不是病,就是痛,或者遭殃……老天会以其他方式,拿走他拥有的一些东西,以此强制平衡。
忠告5:专注做好自己该做的事,不争而得。
老子说:“故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弗争。”
有的人认为老子的不争,是消极哲学,那是因为没有真正读懂老子。天道和人道不同,人道是:为而不争。
读书的时候,如果你好胜心很强,天天想着争第一名,你努力之后,考了第一名,会很高兴;如果考了第二名以下,你会很沮丧。
有的人,专注努力,勤奋读书,不在意自己是否考第一名,只求尽自己的最大努力。这种人,没有心理压力,没有野心膨胀,踏踏实实专注复习考试,反而发挥最佳水平,考上好大学。
这就是“为而不争”的用处。太在乎的结果,往往是受挫和失去。
做任何事情,为而不争,专注投入,最后都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你去实践,就知道其正确性。反正,我自己实践了十几年,事实一次又一次地印证,的确如此。
《道德经》读完了,读懂了,更重要的是实践。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有心的人,总能做成自己想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