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最好的生活,莫过于学会断舍离
01山下英子的《断舍离》中有这样一句话:从加法生活转向减法生活很重要,并不是心灵改变了行动,而是行动带来了心灵的变化。可以说,断舍离就是一种动禅。山下英子认为断舍离的“断”是“入口”,“舍”就是“出口”,我们要从“入口”和“出口”两个方面来把控。现代社会,大家的生存压力都很大,负面情绪随处可见。比如,新来的同事明明点头说明白了此次的任务,可是做出来的东西却根本没法看;夜晚隔壁邻居夫妻两人吵架,吵得你心烦意乱根本没法入睡;朋友答应你的事情,却没有做到,最后连句道歉的话都没有……好像总是有各种烦心事、和不愉快,向我们不断砸来。当我们有了负面情绪,如果不发泄,我们的情绪就会像一座又一座休眠的火山,当达到一定的条件时,可能会集体爆发。一旦爆发,产生的结果很可能是毁灭性的。所以,我们需要发泄,需要给自己的负面情绪找一个“出口”。曾经看过一位新手妈妈谈到自己哺乳期的一段故事。她说那个时候,因为奶水不足,承受了很大的压力,整天尝试各种方法,喝各种催奶汤、不停地让孩子吸吮等等,可是奶水依然不够宝宝喝。她坦然:“那种挫败感,让我很长时间都一直很沮丧、很压抑。”直到有一天,她喂奶喂得筋疲力尽,终于受不了了,自己一个人躲到厕所里大哭了一场,把自己这段时间所有的委屈、压力、劳累,全都化作泪水释放了出来。大哭之后,她觉得自己好多了,整个人似乎轻松多了。更神奇的是,那次哭完后,她的奶水竟然奇迹般地比之前多了不少。她想,应该是负面情绪释放出去了,身体通畅了吧。02篮球比赛中,有一个术语叫“垃圾时间”,是说双方分数相差悬殊、胜负已无悬念的情况下。这时可能会把主力队员换下来,双方用替补队员把比赛打完,这段时间称为垃圾时间。仔细想一想,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也会有很多“垃圾时间”。篮球赛中的垃圾时间是一种战术上的明智之举,而我们很多人的“垃圾时间”,确是真的把时间当成了垃圾。房间里的大量鸡肋物品、手机和电脑里的各种没用信息、低效重复的行动、无意义的社交等等,都在浪费着我们的时间和精力。久而久之,我们似乎成了一个垃圾收容站,这样的生活又怎能谈得上品质和效率?1845年,美国学者梭罗只身一人,带着一把斧头跑到瓦尔登湖边上的山林中,自己动手搭建了一个小木屋,独居了2年2个月零2天的时间。在这期间,他自力更生,自给自足,种菜、钓鱼、不购买任何东西,以大自然为乐,听鸟语花香,过上了真正简朴的生活,可以说是“断舍离”的先行者。他说“我愿意深深地扎入生活,吮尽生活的骨髓,过得扎实,简单。把一切不属于生活的内容剔除得干净利落,把生活逼到绝处,用最基本的形式,简单,简单,再简单。”梭罗认为,如果一个人能满足于基本的生活所需,其实就可以更从容、更充实地享受人生。用最少的时间和精力,满足生命的必需品,为探索体验生命的意义留下更多的能量。苏格拉底就曾站在大街上宣称,“这世界上有那么多我不需要的东西。”广厦万间,晚上睡觉还是只需要一张床而已;美食无数,你的胃也只需要一日三餐而已。03吴彦祖身材已经很好,但他依然每星期雷打不动去健身房健身,陆川导演回忆在拍《王的盛宴》时,每次大家出去喝酒唱歌,吴彦祖滴酒不沾,也自觉和女性保持距离。正是因为他的自律,如今四十多岁了看起来依然像个小鲜肉。他曾经发过一篇英文微博,翻译过来的意思是:父母之言,尊听兮;工作之事,尽力兮;身之固本,自律兮。越是优秀的人,越懂得控制自己的欲望。他们懂得外界诱惑无边无际,唯有守住本心,才能守住自我。电影《一个购物狂的自白》中,住在纽约的女主人公丽贝卡是一家杂志的记者,在这个繁花渐欲迷人眼的国际大都市,丽贝卡的购物欲望得到极大宣泄。各种东西源源不断买回家,衣帽鞋包多得都没地方放了。为了购物,她不仅工资月光,还欠下了一屁股债,生活、爱情都受到了威胁。在电影里面,有一句经典的台词:“这世界一团糟,是因为东西被拿来爱了,而人却被拿来用了。”我们如果做不到断舍离,颠倒了人和物的位置,一定会出问题。一说到“断舍离”,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扔东西”,我们首先会想到物质上的断舍离。的确,我们在物质上需要断舍离,但除此之外,在我们生活的其他一些方面,我们也需要断舍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