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小柴胡汤——五官杂证

63甲亢——廖世煌医案

冯某,女,29岁。诊见:双侧眼球突出,目赤肿痛,形体消瘦,烦躁易怒,心悸,手震颤,多汗烦热,口苦,多食,失眠。舌红,苔黄,脉弦数。查甲状腺功能:T3、T,FT3,FT,均明显升高,TSH下降。突眼度:左眼21mm,右眼20mm。诊断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突眼。辩证为肝火夹痰证。治予疏肝清火,凉血化痰明目。方以小柴胡汤合白虎汤加减。药用:柴胡、知母各12g,黄芩、生地黄、丹皮、葵藜、夏枯草各15g,太子参、石膏、车前子各30g,白芍、酸枣仁各20g0每日1剂,水煎2次分服。治疗2个月。

二诊:测甲状腺功能正常,突眼度下降至左眼16mm,右眼15mm。继续服药巩固疗效。摘自:张鹏,高红霞,廖世煌运用金匮方辨证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经验.湖北中医杂志,2006,28(4):26-27.《经方治验内分泌代谢病》

论:本案是小柴胡合白虎汤。心是烦燥易怒者,都是胆火不降。心悸,是乙木之郁冲,因于胆木不降,经气阻塞之故。惊为胆木失根,悸为乙木下陷,而本条的烦燥易怒,就是惊的另一种表现,此火逆不降而烦燥,木气不疏而易怒。本条之心悸者,不要用桂枝芍药甘草治肝升陷,而是用柴胡汤降逆。

《金匮》卷八,惊悸一,十口脉动而弱,动则为惊,弱则为悸。动则为惊,胆木不降。如果脉动也有悸,此悸也为惊,惊为胆不降,则乙木不升而为悸。悸为乙木之陷,因胆木之不降,不降则不升,上逆则从陷之理。

64痤疮——董正平医案

(标题)满脸痤疮的女生。

这位女生今天来找我,其面容让我大吃一惊。半年前,我曾见过她两次,当时脸部只有少许痤疮。今天,只见她痤疮满脸,色红,口周为甚。自述,痤疮加剧3天,可能与近来着急上火,吃麻辣烫有关。自觉烦热,身热夜甚,睡眠不实。最近3周,大便日一次,量少,不畅。月经延后1周,色暗,量少,第一天腹胀痛。月经将至。舌略暗,苔薄黄,脉弦涩。

处方:柴胡10g,黄芩8g,天花粉15g,党参6g,麻黄3g,连翘10g,杏仁8g,赤小豆15g,桑白皮15g,酒大黄8g,丹皮8g,赤芍8g,桂枝6g,茯苓15g,大枣15g,生姜10g.6副。

患者服上药后,痤疮大减,月经来潮,量较多,疼痛减。经净后,以小柴胡汤、四逆散、当归芍药散合方调理。2周后,痤疮已稀,遂停药。《经方浅悟》

论:本案是小柴胡合麻黄连翘小豆汤。痤疮,按照面赤理解,外有表证,内有胃热。

65鼻炎——董正平医案

这是2015年夏天治疗的一则病例。患者,女,33岁,鼻炎多年,近2周加重:鼻塞,喷嚏,冷、热空气刺激则发,白天流清鼻涕,晨起流黄鼻涕,伴左侧头疼,后项不适,咽不适,略痛。口微渴,不喜饮。平素怕冷,汗少。月经周期准,色偏暗,略疼,月经量可,面部浅灰色斑。舌淡嫩,苔白中略厚,脉弦细。处方:

葛根25g,生麻黄4g,桂枝10g,生白芍10g,生甘草8g,柴胡10g,黄芩6g,姜半夏8g,党参20g,干姜8g,桔梗10g,苍耳子5g,辛夷花5g,大枣4枚。6副。

服药后,鼻炎症状及头项不适均减轻。上方略作调整,继服6副后,以柴胡桂枝汤合玉屏风散善后。《经方浅悟》

66鼻渊

隋某,男,20岁。自述头痛鼻塞三月余,鼻酸阻塞,呼吸不利,时流黄涕,气味腥臭,前额持续疼痛,头晕朝轻暮重,西医诊断为“鼻窦炎”,经穿刺不愈,故来诊,舌边尖红赤,苔薄白,脉弦,右稍滑。治宜救风清热,疏畅气机。处方:柴胡9克,黄9克,葛根9克,法夏9克,党参9克,生姜9克,甘草3克,大枣4枚,水煎服。服药二剂,头痛头晕消失,鼻酸塞大减,舌同前,脉沉缓,仍以上方加辛夷、苍耳子各6克,薄荷9克,以善其后。(录自《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77.2)

按:鼻渊流浊涕,此胆热移于脑也,故用小柴胡汤加味清泄胆热,疏风通窍,沏为正治。《经方应用》

67角膜炎——权依经医案

魏某,男,34岁,庆阳县人,医生。1957年3月18日初诊。患者三天前右眼外眦发红疼痛,西医诊断为急性巩膜炎。舌淡红、苔薄白,脉弦。方用本方加减:紫胡24克,半夏12克,桂枝9克,甘草9克,黄芩9克,生牡蛎12克,生姜9克。水煎分二次服。二剂。

二诊:患者服上药一剂后,右眼红痛减轻。服第二剂后,其症全消。《古方新用》

论:此属目赤。足少阳之经,起于锐眦,就是目之外眦。相火不降,所以目赤。虽不是经气上逆目眩,但是化气之火逆,也是一理。这就叫象,象不同而已。类比取象。

68视网膜炎——刘景琪医案

王某,男,42岁,1975年5月初诊。视力减退已五、六日,渐加重,现在左右视力均为0.1(病前为1.5)视物模糊。病前4~5日曾患感冒,曾服解热剂。之后即出现口苦咽干,心烦喜呕,两胁发胀,视力日渐模糊,头晕,寒热往来。舌质红,苔白,脉弦。印象:视瞻昏渺。此为邪热郁于少阳,肝胆之火薰蒸于目,内经云:“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辩证;少阳热盛。治则:和解少阳。处方:柴胡24克 黄苓9克半夏9克党参15克生姜9克甘草9克大枣3个草决明12克,复三剂后,视力恢复到1.5,能开车。《经方验》

69复视——赵明锐医案

李某,男,30岁。患温病发高热,后遗双目复视,用过不少中西药治疗无效。内科医生曾怀疑过是脑部疾患,患者也非常焦虑。诊断时除复视外,尚有头晕、口干、耳鸣等证,脉数,无苔。考虑是邪热久郁于少阳之经,损伤其阴液,肝胆之火又薰蒸于眼目,而产生的复视。试给予小柴胡汤加减二剂。处方:柴胡12克 黄芩15克 半夏6克 党参15克 甘草15克 加姜10片 枣五枚 杭菊花30克 元参15克 麦冬15克,服二剂后目中所见两物的距离有明显的缩短。守方共服六剂,复视痊愈。

按:本例患者因患温热病发高热,经用西药治愈,后遗复视一症。这种复视的病理机制有二:一为热邪未尽,仍扰于少阳之经,因而薰蒸于目,一为热伤津液,津液涸乏,不能润养筋脉所致。既热且燥,于是眼中就幻化出复视现象。在治疗方面,两者必须兼顾,方能奏效。小柴胡汤加重黄芩量以清解少阳经之热,再加生地、元参增津以润燥,使热除津复,复视自愈。《经方发挥》

70斜视——赵明锐医案

王某,女,50岁。患斜视已有二、三年,刚开始的时候,偶尔看见东西略微倾斜,以后逐渐发展成为延续性,经常看见东西是倾斜的,而且倾斜度越来越厉害。就诊时目中所见的东西,不论是人物,还是房屋皆为40~50倾斜度,而且视力也大为减低。

经多方面治疗,未能矫正。鉴于此病已日久,非朝夕可以见效,遂将小柴胡汤加桂枝、黄芪、菊花、当归、白芍制为散剂,日服12克,共服了3~4个月痊愈。

按:本例患者开始发病时,可能是因热邪侵入少阳之经引起的斜视,并且视力显著减低。鉴于患者年纪较大,体质也比较虚弱,而且患此病业已数年之久,已属气血不足状态,非正盛邪实可比。故在治疗时,除继续清解少阳外,更不可忽视的是兼补气血,使其“目得血而视”,故在小柴胡汤方中又加入助阳益气的黄芪、桂枝,滋阴养血的当归、白芍。

另外,本例患者患病既久,在治疗方面不能一朝一夕求得速效,故将药物为细末,持续久服,缓缓图之。

斜视、复视症和少阳经的目眩以及发热病的幻视,皆为热邪侵犯少阳之经所造成的。肝胆相表里,内经谓“肝通气于目”,“肝开窍于目”。因之肝胆之经和眼的关系至为密切。在正常生理情况下,肝胆经之气血充沛,必然是目睛和而视力佳,所谓“目得血而视”。如果发生了肝血亏损,肝阴不足,目得不到足够的气血营养,就会出现眼目昏花,视力低下。若因邪热扰于经脉,肝胆之火上亢,薰蒸眼目,目中就会幻化百出,于是斜视、复视、幻视等症候由此而产生。斜视、复视在治疗方面必须是以清解少阳经之热邪为主,佐以清上焦明目之品,方以小柴胡汤加杭菊30克,治疗由功能性病变引起的斜视、复视效果甚好。《经方发挥》

论:前面的一个医案中,患者也是出现复视,医者言是胆腑倒置之义,药后即愈。忘记是哪个医案了。

还有一种病,一个眼珠正常,另一个眼珠稍微有偏向一边,但视力是正常的。这个病如果是后天外感病引起的,或是少阳经病,也或太阳经病。因二者经脉之起止,太阳经起于目之内眦,少阳起于目之外眦。或是经脉病,而牵引导致目珠不对称。

71失明

一妇人发黄,心中烦乱,口燥,胸胁苦满,不能食,数日后两目盲,不得见物,余乃作小柴胡汤及芎黄散与之,目遂复明,一月余,诸证痊愈。(《古方便览》)《经方研习》

72口苦耳鸣——冯世纶医案

任某,女,62岁,初诊日期:2011年5月30日。患者诉口苦5个月,耳鸣5个月时有反复发作,出汗,纳可,饮水可,右腰稍痛,眠可,小便可,大便1日2~3次(吃通便药),舌淡润苔薄白,脉两关弦滑,右寸微浮滑。辨六经属少阳阳明合病证,辨方证为小柴胡加石膏汤证。处方:柴胡12g,黄芩10g,清半夏15g,党参10g,炙甘草6g,生石膏45g,生姜15g,大枣4枚。7剂,水煎服,石膏同煎,日1剂。结果:服上方7剂,口苦减,耳鸣未作,腰痛已,出汗已,大便如常。

按语:口苦为少阳证之标志性症状,使用小柴胡汤的概率极高,凭此一证已基本锁定用药方向,耳鸣结合264条“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少阳证已确定无误,小柴胡汤已经明确下来。《冯世纶经方带教医案》

73耳聋耳鸣——冯世纶医案

李某,女,61岁,初诊日期:2011年3月24日。患者诉右侧耳聋、耳鸣3个月,时眩晕,张口时耳中“刷”响一下,天热时头亦热,耳鸣声大时头胀,脸麻,晨起口干,后背凉,怕风多年,近日感冒咽痛,身怕冷,睡眠时好时坏,纳可,小便可,起夜1-2次,大便1日1次,不成形,舌淡润苔白根稍腻,脉沉弱数,右寸浮。

辨六经属太阳少阳太阴阳明合病挟饮证,辨方证为小柴胡加石膏桔梗合苓桂术甘汤证。处方:柴胡128,黄茎10g,清半夏15g,党参10g,桂枝10g,茯苓128,炙甘草6g,苍术15g,桔梗10g,生石膏45g,生姜15g,大枣4枚。7剂,水煎服,石膏同煎,日1剂。结果:患者服用7剂后,耳鸣、耳聋减轻,眩晕、咽痛、恶寒已不明显。《冯世纶经方带教医案》

论:本方是小柴胡加石膏,合方苓桂术甘汤。小柴胡汤证,是少阳经气上逆之耳鸣。而苓桂术甘汤,是湿盛中气,水停阻气,阳气不降,浊气上逆之耳聋。二方一合,统用治法。

74中耳炎——门纯德医案

郭某,男,37岁,患双侧中耳炎四年。局部肿痛,外耳道常流黄脓水,内服、外用许多消炎药物,症状时轻时重,后与小柴胡汤加金银花20克,蝉蜕6克,元参6克,防风9克,数剂而渐愈。《名方广用》

(0)

相关推荐

  • 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医案解析:痤疮(定体+定证)

    痤疮案 于某,女,37岁.身高158CM,体重75公斤.体壮,有便秘倾向.面部反复起痘,两颧部色素沉着.与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7剂.药后痘消,面色显得白净,配合节食.锻炼,体重减轻十余斤.唯觉口苦. ...

  • 柴胡桂枝证:同为少阳脉,都是柴胡桂枝汤。...

    柴胡桂枝证:同为少阳脉,都是柴胡桂枝汤.(1)阳证有热:祛桂或加阴药:(2)阴证:加桂枝:(3)便秘:加大黄.栝蒌.去桂枝:(4)便溏:加白术.茯苓.

  • 少阳病包括最多,用好了疗效最神奇,其中有少阳权变法

    柴胡桂枝汤证一条 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肢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 发热微恶寒.肢节烦疼.邪在肌表.所谓外证未去也.伤寒邪欲入里.而正不容则呕.微呕者.邪入未多也.支结者 ...

  • “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大肚子综合症(高血压、高血脂、腹胀、痤疮)好方子

    近年来,我(作者)使用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的机会很多,有时门诊上常常接二连三开出这张方.有时我也怀疑是否是思维定势?是否先入为主? 但没有啊,定神看眼前的病人,精气神俱足,腹部大多充实有力.不是高血压 ...

  • 柴胡桂枝汤医案

    18年11月 刘* 女 75 感冒多日未好 怕冷汗出 忽冷忽热 口苦口干 头晕 心烦 纳差 乏力 腿酸 腰疼 苔薄白 脉浮弦细弱 太阳少阳合病 柴胡桂枝汤 柴胡18 黄芩10 半夏12 党参12 炙甘 ...

  • 【新提醒】黄师医案拆解之失眠

     本帖最后由 木向阳 于 2019-11-15 09:18 编辑 失眠 选自黄师的三则医案 [案一]某女,28岁,春节期间生活不规律,昼夜颠倒,节后一个月来一直失眠,彻夜不眠,每隔四天(第五天)可以睡 ...

  • 丁元庆认为痤疮属于阳证而

    丁元庆认为痤疮属于阳证而好发于三阳经循行之处,三阳气机郁闭,郁而化热化火,火热内结是痤疮发病的病机关键,热结.瘀阻.滞毒于三阳经脉,外蒸而结于肌肤是痤疮的病理基础.临证从三阳论治,针对郁热.火热.湿热 ...

  • 广闻——七十二翻证

    民间有羊毛疔.攻心翻之说,临床表现为呕吐.腹痛.腹泻.头晕.四肢乏力.手足凉等,民间认为有生命危险,需用针刺破肛门粘膜或胸部皮肤,以排出毒素.有人解释攻心翻和羊毛疔本是克山病的俗称,在非流行病区应诊断 ...

  • 颜德馨擅用升麻治杂证

    颜德馨擅用升麻治杂证 升麻气甘味苦,性微寒,功擅升阳解毒.颜德馨教授在临床中常用升麻调畅气机,治疗多种疑难病证.颜老认为,升麻的作用与剂量大小有密切关系,9克以下升举阳气,15克以上则清热解毒,现将颜 ...

  • 因势利导,宣通三焦气机!分消走泄法治疗寒地儿童三焦杂证

    近年来,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副主任委员.龙江名医王有鹏教授带领团队搜集文献.查找史料,通过翻阅寒地儿科学派各医家现存著作及临床手札,并探访其后代弟子,对寒地儿科医家学术进行归纳总结,并在临床应用的基 ...

  • 分消走泄法论治寒地儿童三焦杂证

    王有鹏:分消走泄法论治寒地儿童三焦杂证 (2021-05-15 09:57:59) 转载▼ 杨阳 刘璐佳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近年来,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副主任委员.龙江名医王有鹏教授带领团队搜集文献 ...

  • 大家都知道,小柴胡汤的主治证是往来寒热、...

    大家都知道,小柴胡汤的主治证是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食.心烦喜呕等,临床上,只要患者有恶心.呕吐.口苦.脉弦等证,均应该使用小柴胡汤,那么,我们不禁不问了,那大柴胡汤的使用时机是什么?大.小柴胡 ...

  • 王有鹏分消走泄法论治寒地儿童三焦杂证

    近年来,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副主任委员.龙江名医王有鹏教授带领团队搜集文献.查找史料,通过翻阅寒地儿科学派各医家现存著作及临床手札,并探访其后代弟子,对寒地儿科医家学术进行归纳总结,并在临床应用的基 ...

  • 姚梅龄 | 根治子宫腺肌症,厥阴血分阴阳错杂证解析及论治

    编者按:本为源自姚梅龄老师讲课内容:妇人腺肌症"中厥阴寒热错杂证实案分析和问题探讨: 一.腺肌症 1.定义 子宫腺肌症是指子宫内膜的腺体及间质侵入子宫肌层,形成子宫腺肌病.当具有" ...

  • 柴松岩:辨证论治疑难杂证验案举隅

    柴松岩:辨证论治疑难杂证验案举隅 柴松岩主任是国家级名老中医,学术上既遵循古训,又有创新.对中医妇科理论有其独到的见地,临证诊治疑难重证注重辨证,并结合月经周期进行调治,常常获得满意疗效.笔者拜师学习 ...

  • 『伤寒论』《伤寒论》全文翻译13. 伤寒论卷第七 辨霍乱病脉证并治

    卷第七 辨霍乱病脉证并治 [原文] 问曰:病有霍乱①者何?答曰:呕吐而利,此名霍乱. [注释] ①霍乱:病名,形容病势急而变化快,挥霍之间便致撩乱,因而名为霍乱. [译文] 问:什么叫霍乱?答:呕吐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