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操奥运冠军刘璇“铁血教育”上热搜:孩子5岁没吃过冰淇淋巧克力,简直太可怜…

前两天刘璇铁血教育上了热搜,对,就是那个体操奥运冠军刘璇。

但这次上热搜不是因为奥运会,而是大家被她的铁血严格教育震惊了

我心里一惊:这也太接地气了吧,刘璇辅导功课的样子,看起来比我辅导我家吸金兽还要铁血无情。

这节奏真有戳到我,运动学习排满一天日程,从写字、读绘本、学英语,到作息、饮食、训练,通通安排明白。饭没吃完、练习没做完,都不可以。

就连老公王弢都开玩笑说刘璇当妈是“铁血教育”。

刘璇的“严格”vs王弢的“宽松”

《新生日记2》最新一期播出后,网友们被刘璇每日对儿子的“精细投喂”惊呆了,也佩服当母亲的细心与不辞辛苦。

刘璇有一个餐食记录本,是对5岁儿子雄赳赳每日饮食营养的记录,严格把控每顿食物摄入品类和克数,做饭用精准的电子称量勺,且投喂的精髓在于“无盐”和“绝不吃零食”。

而爸爸王弢想法与刘璇相反,认为三四岁以上的孩子应该吃百家饭了,能尝试不同的食物。

显然,雄赳赳在日常管理下没吃过果冻、冰激凌、巧克力等让人眼馋的食物,甚至很多吃的都不知道是什么东西,这让王弢觉得“孩子太可怜了”。

但刘璇觉得,孩子小时候需要把身体基础打好,这样吃不可怜。

面对分歧,王弢做了个小测试,看一直以来在吃上自律的儿子是严格管理下的克制还是真的不喜欢。

于是餐桌上,在一旁享受“豪华餐”的王弢,开始对雄赳赳进行一轮轮的食物诱惑。

先是曲奇、再来花生,都被“自律”的儿子否决了,直到剥开蛋黄酥鲜嫩的碎皮,散发出的香味终于惹馋了儿子,他说:“好想吃。”

你看,其实孩子的天性对食物是有天然欲望的,最后雄赳赳征得刘璇同意吃了一口酥皮,露出开心的笑容。

对小孩子来说,在吃上太过严防和太过放纵都不好。

学会选择“中和”是最顾及孩子的最优方式,孩子需要控制,但也需要见识。

就像雄赳赳的那一口蛋黄酥,就是刘璇的改变。

不给吃孩子馋,给吃了孩子尝到了甜的味道,也体验了更多的滋味,而且还能够和父母有更多的交流,其乐融融的结果何乐而不为呢?

对孩子的爱,要张弛有度

仔细想想,刘璇在教育孩子上其实是张弛有度的。

毕竟在常年运动员身份下形成的严格和浪漫音乐家的佛系中找出平衡点不容易,也试着在大原则不变的前提下,适时给孩子甜头。

更重要的是,在和老公的教育分歧中不断调整。

比如喂食分歧也是进步,通过探讨,真正看到了孩子的需求,彼此都在做父母这件事上有了新的收获和成长。

但现实生活中,不少父母有一个通病,就是无微不至地照顾孩子,然而可能都不知道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小到吃饭穿衣、上学交朋友,大到结婚生子,都会有父母指导插手的痕迹,在这种过度保护里,长此以往总会产生一些负面结果。

最明显的一个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过多的控制会产生反弹作用,也就是所谓的逆反心理。

知乎上曾有人分享过自己一段经历,最早和父母“对着干”是,父母不让吃糖,他就偷偷吃,一吃十几块;父母不让看课外书,他就钻被窝里看,直到他有了龋齿、眼睛近视,父母才意识到,强硬地禁止不如和缓地开放。

孩子向来是越需要什么,才会越在意什么。

在孩子眼里,过多的保护不是爱护而是控制,让孩子多表达需求会加深理解,减少不必要的矛盾。

另一种被过度保护的后果是把孩子养成温室里的花朵,对未知承受力差。

参加《变形计》前的富二代刘思琦就是被保护得过好的花骨朵,衣服妈妈给穿、吃饭是二姨姥喂、花钱不眨眼,结果被养成了玻璃心的公主。

去了乡村后,刘思琦才慢慢开始自理,离开了对父母的依赖,她自己动手反而学会很多,还认识到自己喜欢买衣服的原因是因为喜欢设计,于是找准方向认真学习。

大树下好乘凉,但大树下难成才。

对孩子来说,他们真正的想法和爱好,是在父母慢慢放手后的独立思考中得来的。

别小瞧孩子拥有的思想,正视孩子内心需求,避免过度保护,才能让孩子安然快乐地成长。

对孩子爱的关键在于适度

在父母与孩子的关系中,父母只能为孩子引路,不能代替他们行走。

但我们往往是,给少了怕不够,给多了怕溺爱。于是在天平的两端左右摇摆。

而这何尝不是作为父母的一门功课呢?

教育孩子这门课,正是需要父母不断调整和学习。

其实没有一个家长是希望孩子不快乐的,但作为一个面对未来尚未可知的成年人,我们知晓当自己把快乐作为养育孩子的「终极目标」时,一不留神就会化为「溺爱的温床」。

我们这代人在成长过程中是对情感有偏见的,类似于“跌倒了不哭才是好孩子”之类,我们总认为开心愉快是好的,难过愤怒就是不好的。

这样的潜意识其实会造成我们“取悦”孩子,我们不希望孩子哭,更加见不得孩子哭。

于是只要孩子一哭一闹就马上缴械投降,把之前学到的所有育儿知识都抛在脑后——第一反应就是,如何让孩子不哭。

这个应激反应是很危险的,它只是在掩盖问题。

  • 得不到玩具哭了,马上买一个;

  • 吃饭时想要看电视,一哭马上打开电视机。

它没有教会孩子怎样是与他人、与世界的有效互动方式。长久下来,会给孩子一个错觉,外面的世界是围绕着我的,而且是围绕着我的哭声建立的。

这就是自我中心,这就是溺爱造成的结果。

而教育的另一端是严格。

比如给孩子有条件的爱,你要考多少多少分才是好孩子、妈妈带你很辛苦所以你一定要听话成绩好不然就不喜欢你了。

这会让孩子从小在建立亲密关系的初期,就误认为所有的爱都是要基于乖、听话、成绩好,而不是孩子本身就配得到爱。

更加极端的就是威胁,比如,“你这样父母的脸都被你丢光了!”,“你这样要气死我啊!”。

要知道,再顽劣的孩子他们都是爱我们的,对孩子最大的惩罚莫过于说这样的话,这是用爱在绑架孩子,给孩子深深的愧疚感。

有条件爱的根源其实是界限感模糊,分不清“对事”和“对人”的区别。

孩子一定会犯错,但我们需要时刻让孩子明白的是,“妈妈仍然爱你,但我不喜欢这个行为”;而不是因为孩子的一个行为,全盘否定孩子这个人,更加不该是因为把爱变成让孩子听话的筹码。

给孩子无条件的爱,温柔而坚定

在溺爱和严格之间,其实还有一个空间,是给孩子无条件的爱,情感上温柔、执行上坚定。

这句话我们常说的,给孩子无条件的爱,要温柔而坚定。

大家都知道的“无条件的爱”,概念今天就不谈了。

今天就想特别谈一下,在管教孩子时,怎么做才是真正地践行“无条件的爱”。

以前提到过无数次“温柔坚定”这个词,在我看来这是最好的注释了。

比如在我家执行一条规则,就是放学后必须首先把作业写完才能玩iPad。

孩子在一二年级的时候还好,作业比较少也比较简单。但是刚升三年级的时候,大约是学业压力一下子大了,她开始「乐此不疲」地拖延。

有时候也会来跟我或者跟爸爸撒娇说,今天上学太累了,想先玩一会儿iPad再写作业。

这时候我就会重申我们的作业规则:先去完成作业,完成作业后就可以玩iPad。

她肯定会反抗啊,最直接的当然就是大哭大闹。

这时候,我温柔的是对她情绪的反馈:“嗯,我知道你很生气,因为你很想很想玩iPad,今天上学太累了,真想放松一下。”

但我坚定的是规则的执行:“但是妈妈告诉过你,iPad只能写完作业玩,你快去写作业,写完了让爸爸陪你打游戏。”

这些说完,她还是会很难过,拼命哭大声叫,我会继续特别温柔平静地告诉她:“我知道现在不能玩iPad你很难过,你可以哭一会儿,妈妈陪着你。”

然后我会观察她的哭声,如果发现她哭声有转弱的趋势,我会及时说,“我们需要让身体平静下来,深呼吸,吸气~吐气~,我们要学会让自己平静下来”。

这整个过程,我接纳了孩子的情绪,而不是去制止她不许哭。

我是用爱陪伴着她,去度过这段不好受的情绪,并且告诉她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整个过程中我自己的情绪控制,温柔的语气本身也是在向她演示如何控制情绪)。

同时,我没有因为她的哭而妥协我对于规则的执行

这整个过程,孩子能感受到我的爱,而且是我对她的接纳,即使是她的坏脾气我也是接纳和理解的。

但更重要的是她也开始明白了,世界真的不是围绕着她转的,有些规则尽管不让人开心,但我们需要遵守。

无条件的爱并不意味着我们需要无条件地接受坏行为。。

而这点上,很多父母却常常容易弄反了。

孩子一哭,他们情感上是粗暴的,“不许哭,怎么这么不听话?再哭,妈妈打你了”。

但执行上却是软弱的,有时孩子还是继续哭,哭到最后他们没招了,就会说,“好好好,那你不要哭了,妈妈给你玩iPad,下次不允许来哦。”或者运用哄骗先忽悠过去再说。

但我们都知道,这次哭完了还会有下次。

慢慢地,你觉得自己管教不好孩子,而孩子也开始知道自己哭声的威力。

而最关键的是,整个过程中,孩子是没有得到爱的滋养的,他接受到的就是,妈妈在威胁我不哭,我可以进一步用哭来威胁她。

无条件的爱,爱本身是没有条件的,但对孩子的行为是有要求、有约束、有规则的。

无条件的爱,是不拿爱当做交换条件,而是父母出于爱、带着爱去教育引导孩子。

爱的态度应该无条件,但爱的方法是需要有策略的温柔而坚定,情感上温柔,执行时坚定!

究竟该不该打孩子——这届的老母亲真是太难了...
我为什么不愿意多等外卖员5分钟?
刘亦菲版《花木兰》被喷:中国有这么多女英雄,为什么只有她震惊了世界——我不要当公主,我要当英雄Shero
“女儿才13岁就要染头发,还要染很过分的颜色怎么办?”“那就陪她一起染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