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示:从胡希恕经方医学再出发(连载一)
尊敬的诸位同仁:
今天是元旦,2018年第一天,衷心祝愿各位同仁,新年快乐,预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学业精进,诸事顺遂,阖家幸福;也衷心祝愿我们共同的事业——经方医学的传承与发展,在新的一年里取得更大的成就!
胡老和冯老两代学人,潜心学问,专注于仲景之学,总结其理论体系,明确其修学路径,先行探索,孜孜不倦,为我们后生晚学做好示范和指引。我们不正应在前辈所引领的方向上,乘勇奋进吗?!
为此,新的一年里,我们将继续坚持“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刊登同仁来稿,更充分推动广大同仁的学术交流,更系统致力于胡老学术的推介,更全面展示大家学用胡老学术的成绩,更扎实促进和迎接经方医学自觉,自信和自强的伟大时代的到来!
“胡希恕经方医学”编辑组
2018年1月1日
胡希恕先生,毕生淡泊明志,潜心治学,专注于仲景之学,为我们揭示了经方医学的精神实质,整理总结了其理论体系,明确了研究方法路径,并竭尽全力做了先行探索和示范。
先生生前虽未能出版专著,但通过其弟子冯世纶老师、段治钧老师与陈雁黎老师等数十年来孜孜不倦的发掘整理,我们得以窥见先生之学概貌之一斑。
首先,提出、论证与明确经方医学学术内核。
经方,不仅限于数百首经验效方,而更是一个独立的医药学体系,这一体系的核心理论集中反映在六经八纲思想指导下的方证相应学说,临证先辨六经,继辨方证,求得方证相应而治愈疾病。《伤寒论》是其代表著作之一。张仲景是经方学派的杰出传人。
第一, 提出《伤寒论》是承自《汤液经法》,而有别于《内经》。
“仲景书本与《内经》无关”,鲜明指出经方自《神农本草经》至《汤液经法》再至《伤寒杂病论》,一脉相承,跳出了沿袭千余年的“以经释论”的藩篱,匡正了经方学术源流,为开辟经方医学独立发展指明了方向。
第二,揭示了《伤寒论》六经的实质,即六经来自八纲。
“六经”乃后世注家称言,代指三阴三阳病。其非一经一腑(脏)之病,也不是某一种个别的病。三阴三阳病的实质是证,是人体患病后,基于正邪相争,表、里、半表半里三个病位与阴阳两种病性的复合反应。即太阳病是表阳证,阳明病是里阳证,少阳病是半表半里阳证;少阴病是表阴证,太阴病是里阴证,厥阴病是半表半里阴证。疾病传变时,乃有六经之间的合并病。判定六经是基于辨证施治的精神实质,其依据在于具体症候反应,而非病因推测,经络感传或运气筹算等等。
第三,明确了《伤寒论》辨证论治的精神实质,即是在患病机体一般的规律反应基础上,而适应整体的,讲求疾病的通治方法。
这是以仲景书为代表的经方医学所蕴藏的最大理论价值所在。六经八纲这一一般为证规律的产生,正是“基于人体的自然结构,势所必然的对病斗争的有限方式”这一事实,“以是则表、里、半表半里便规定了凡病不逾的病位反应。若人体的机能旺盛,则就有阳性的一类证反应于病位;若人体的机能沉衰,则就有阴性的一类证反应于病位。”“一句话,疾病侵入于人体,人体即应之以斗争,疾病不除,斗争不已,以是则六经八纲便永续无间地而见于疾病的全过程,成为凡病不逾的一般的规律反应。”这是“适应人体的抗病机制的治疗,可以说是最理想的一种原因疗法。”正是在此精神实质指导下,进一步明确了经方医学辨证的纲领与施治的准则。
第四,进一步确认了辨证论治具体实施的方式方法与步骤,即辨六经——析八纲——再辨方证,辨方证是辨证的尖端,求得方证对应而治愈疾病。
“辨六经,析八纲,再辨方证”,以至施行适方的治疗,此即中医辨证施治的方法体系”,以八纲分析病情,以六经明确病位病性,以方证相应实现证治机转。在六经八纲辨证的基础上,还须细察全部脉证表现,来选用全面适应的方药,辨准方证。”辨方证是六经八纲辨证的继续,亦即辨证的尖端,中医治病有无疗效,其主要关键就是在于方证是否辨的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