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王琦:痛风怎么治?辨清体质,事半功倍!
华医世界
图*国医大师王琦教授
痛风是一种单钠尿酸盐沉积所致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病,与嘌呤代谢紊乱及(或)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是痛风的高发群体,并且患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上升,近年来有年轻化的趋势,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
现代医学一般采取对症治疗措施,急性期可给予秋水仙碱、糖皮质激素或非甾体抗炎药,虽然起效快,但易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如排尿困难、神经炎、肝功能异常等。
王琦教授是第二届国医大师、全国第二、三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长期从事中医教学、临床、科研工作,对内伤杂病、男科疾病等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对于痛风一病,王琦教授诊疗思路与方法独特,临床疗效显著。
今天小师妹就整理了王琦教授治疗痛风的临床经验,分享给各位优秀临床中医师。
01
辨清标本
体质偏颇为本
痛风作为病名最早出现于朱丹溪的《格致余论·痛风》,但其含义与现代医学的痛风不同。在众多古代文献中,将风寒湿热瘀等邪气痹阻经络,引起的关节肌肉疼痛均归为痹证,又有历节、筋挛等称谓。
证
因
脉
治
“痹者,闭也。经络闭塞,麻痹不仁,或攻注作疼,或凝结关节,或重着难移,故名曰闭。”
痛风属热痹范畴,表现为关节伸屈不利,红肿热痛等。
关于热痹,在《内经》中早有论述——
“厥阴有余病阴痹,不足病热痹。”
“其热者,阳气多,阴气少,病气盛,阳遭阴,故为痹热。”
体质是机体的固有特质,是百病滋生和发展的内在基础,应从体病相关的角度去认识疾病。
“天下有同此一病,而治此则效,治彼则不效,且不惟无效而反有大害者,何也?则以病同而人异也。”
——徐大椿《医学源流论》
人体正气的旺盛与否取决于其体质状态。痛风患者由于先天禀赋和后天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机体存在阴阳失调,脏腑功能紊乱,从而导致体质偏颇。
痰湿体质,湿热体质,血瘀体质为痛风的高发体质,其中又以痰湿体质最为多见,余者次之。其余几种体质也可发生痛风,但所占比例较少。
+
痰湿体质
痰湿体质是8种偏颇体质中的一种,因体内津液运化失司,痰湿凝聚而形成,主要特征为黏滞重浊。
究其根本,则为脾胃功能失常,对水液以及水谷精微的运化能力减弱,进而津液输布异常,停积于体内,水饮痰湿渐生。
长此以往,痰湿凝聚,阻遏气机,困阻清阳,则脾湿更甚,周而复始,终成痰湿之体。
因其水液代谢障碍,机体产生的尿酸无法正常排出,沉积在肢体关节处,形成痛风,表现为水液泛溢四肢,骨节肿胀、胸脘痞闷、足肿面浮等。
“肥人肢节痛,多是风湿痰饮流注。”
——《张氏医通·卷六·痛风历节》
痰湿体质人群多嗜食肥甘厚味,如动物内脏、鱼、烧烤等,这些食物大多含有嘌呤成分,为外源性尿酸的重要来源,在一定程度上可促使痛风的发生。
同时,过食肥甘厚腻又可加剧体内痰湿的堆积,使得痰湿体质偏颇更甚。
+
湿热体质
湿热体质是以湿热内蕴为主要表现的一种体质状态。由于先天禀赋及后天饮酒过多、嗜食辛辣食物等因素,导致机体湿热蕴结而形成。湿热结聚于体内,灼伤脉络,气血运行不畅,阻滞经络,而易发痛风。
“一切痛风,肢节痛者,痛属火,肿属湿。”
——《万病回春·卷五·痛风》
湿热痰瘀交阻为标
王琦教授认为,痛风的病机为患者自身存在体质偏颇,湿、热、痰、瘀交阻,经脉不通,而非风寒湿邪外袭机体。
痛风患者发病之初,或因湿阻,或因热结,或因血瘀,然日久湿与热结,热与血结,循环往复,必成湿热痰瘀结聚之势,阻碍气血运行,浊毒留聚筋骨关节,而有红肿热痛,伸屈不利的表现。
02
治疗特色
调体治疗贯穿始终
治病当先治本,需遵循“辨体—辨病—辨证”三辨合参的原则,根据体质具有可调性,通过使用药物、精神调摄等方法,调整体质偏颇,改善体质状态,增强机体正气和抗御外邪的能力。
痛风分为发作期和缓解期。
在发作期,用药针对疾病本身,以清热利湿活血化瘀泄浊的药物为主,同时予以调体方剂;
在缓解期,则以调理偏颇体质为主,改善体质状态,增强机体御邪能力。
针对不同体质的痛风患者,遣方用药也不尽相同。
痰湿:自创“益气健运汤”——山楂、荷叶、海藻、昆布、蒲黄、黄芪,健脾益气、化痰消脂,除湿化浊
湿热:薏苡仁、白茅根、赤小豆、茵陈等清热泻火,分消湿浊
血瘀:桃仁、生地黄、赤芍、红花、当归等活血化瘀通络:
其余几种体质患痛风者较为少见:
气虚:黄芪、白术、党参等益气健脾
阴虚:熟地黄、山茱萸、麦冬、玉竹、百合等滋阴清热
阳虚:附子、肉桂、干姜等温补元阳
气郁:柴胡、香附、陈皮、枳壳、川芎以疏肝行气
特禀质:乌梅、防风、蝉蜕、灵芝等益气固表,凉血消风
主病主方
一病必有主方,一方必有主药。
王琦教授善用四妙勇安汤加减治疗痛风性关节炎,该方首见于华佗的《神医秘传》,是治疗热毒脱疽的名方,王教授古方新用,取异病同治之意。
方中重用金银花为君,清热解毒;
玄参凉血解毒,泻火滋阴;
两药合用则既可清气分之邪热,又泻血分热毒,有气血双清之效。
当归养血活血散瘀,可养阴血以濡四末,兼润肠通便;
甘草和中,清解百毒,缓急止痛。
四药合用,有散瘀止痛,清热解毒,活血之功效。
遣方用药灵活
王琦教授用药时,除主方四妙勇安汤外,另根据病情对主方进行加减,常用药物有威灵仙、土茯苓、薏苡仁、忍冬藤、萆薢、金樱子等。
土茯苓——清热利湿,活络除痹,通利关节
生薏苡仁——淡渗利湿,清热消肿
金樱子——开尿窍以利水
防己——利水消肿
姜黄——行气活血、通经止痛
威灵仙——祛风通络
03
验案举隅
患者:某男,43岁。
初诊:2012年12月19日,因右侧脚趾骨节灼热疼痛前来就诊。
现病史:患者自2012年1月开始出现右侧脚趾骨节疼痛、红肿、灼热的症状,查血尿酸688μmol/L,约每月发作1~2次。未曾服药治疗。其面色暗,额头面部出油多,易生粉刺痤疮,脱发,体形肥胖,腹部肥满松软,身重不爽。夜间睡眠时打鼾,痰多,胸闷,口微干,有口臭,嗳气。纳可,寐差,醒后疲乏,精神萎靡。大便黏滞不爽,小便黄。患者患有高脂血症,中度脂肪肝,喜饮酒。舌淡胖,苔黄腻,脉沉滑。
体质类型:痰湿体质兼夹湿热体质
西医诊断: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中医诊断:痹证(热痹)
治疗:予健脾利湿,化痰泄浊以调整体质偏颇;予清热通络,祛风除湿以治疾病本身。
处方:
黄芪20g 制苍术20g 生薏苡仁20g
赤小豆20g 忍冬藤30g 萆薢20g
生蒲黄(包煎)10g 生山楂30g
晚蚕砂(包煎)15g 土茯苓20g
30剂,每天1剂,水煎服。
二诊:2013年1月23日。
血尿酸540μmol/L,服药期间共疼痛1次,疼痛程度较之前减轻,精神渐振,嗳气减轻。患者查有甲状腺结节。
处方:
上方加:夏枯草20g、蒲公英30g、皂角刺20g。
30剂,水煎服,每天1剂。
三诊:2013年3月20日。查血尿酸为433μmol/L。体重减轻,咳痰减少,舌淡红,苔薄黄,脉沉滑。
处方:
二诊方加金银花20g、当归15g、玄参20g、金钱草30g、金樱子20g、昆布20g、海藻20g、炮甲粉冲服3g。
30剂,水煎服,每天1剂。
四诊:2013年4月26日。两次查血尿酸分别为410μmol/L、390μmol/L,痛风未发作,病愈。血脂明显改善,体重减少10kg。故用调体方继续调体,以期患者得以阴平阳秘,体质平和。后定期随访,两年来未再发作。
按语
患者处于痛风缓解期,故以调理体质偏颇为主,稍佐以针对痛风性关节炎的药物。
患者体胖,面色晦暗,额头出油多,腹部肥满,夜间睡眠时打鼾,痰多,苔白腻,脉滑,是典型的痰湿体质。
此外患者又有大便黏滞不爽,易生粉刺痤疮,苔黄腻,可认为兼夹湿热体质。
痰湿体质源于气虚阳弱,脾湿运化失常而水湿内停,进而痰湿夹瘀。
王琦教授使用自创方药益气健运汤,以益气温阳,化痰祛湿,活血祛瘀之法调整患者体质偏颇。方中:
制苍术——解湿郁、消痰水
生山楂、生蒲黄——活血祛瘀
黄芪——益气健脾
生薏苡仁、赤小豆、忍冬藤——利水渗湿
萆薢、土茯苓、晚蚕砂——清热利湿祛浊
患者服用本方后,精神状态转好,嗳气减轻,且血尿酸降低,痛风发作时疼痛症状减轻,故二诊后治依前法。
因患有甲状腺结节,故加夏枯草、蒲公英、皂角刺,用此三药以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三诊时患者体重减轻,咳痰减少,痰湿体质已得到改善,故此次处方主要针对痛风疾病本身,予四妙勇安汤加减以清热解毒、活血、散瘀止痛,加金钱草清热利湿,金樱子开尿窍以利尿酸排出。
除原调体方药外,另予昆布、海藻化痰软坚以助调体;针对甲状腺结节加入炮山甲活血散结、消肿溃坚。
04
总结
痛风作为一种难治疗、易复发的临床常见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
王琦教授强调,在未病阶段和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期,进行体质类型辨识,针对好发体质人群,及时进行干预,可通过饮食,锻炼,精神调摄以及药物治疗等方式调整体质偏颇,纠正阴阳失衡,消除痛风发生的内在病理基础,从而有效预防该病的发生。
对于已病防变和愈后复发,应在治疗过程中关注体质因素对疾病的影响,将调理自身体质偏颇这一理念贯穿始终,因人制宜。
以上就是国医大师王琦教授对于痛风的临床经验和诊疗思想。您在临床遇到痛风患者时,有什么特殊的治疗心得吗?
欢迎您在文末留言区留言,与广大中医师们一同交流~
读完这篇王琦教授对于痛风的辨证论治,您是否颇有些收获,意犹未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