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琐忆:故乡的机帆船
十岁那一年,我第一次跟着父亲远行。父亲是一名船工,在“小胜2”号机帆船上工作。得此便利,我便有了机会“走后门”,从家乡“小胜渡”出发,坐“便船”来到大埔县的茶阳古城旅游。
我家在韩江中游西岸的古渡口,虽然站在家门口,就常常可以看到机帆船从韩江河上驶过。但搭乘机帆船出行,对我来说,还是第一次。加上这也是我第一次走出县门,到这么远的地方去,因此内心是非常兴奋的。
“小胜2”号机帆船从小胜渡启航,向着大埔县的茶阳出发,沿着潭江、赤米、高陂、南坑、三河,一路逆流而上。坐在船上时,柴油机微微震动着,身体有一种特殊的舒适感。暖暖的阳光洒落在船外的江面上,泛起粼粼波光,美丽极了。每当船只靠岸上落客时,机帆船便掀起一阵阵波浪,岸边停泊着的一些不起眼的小木船,则随之慢悠悠地晃荡......
父亲工作的船只,编号为”小胜2”。它是韩江河上为数不多的机帆船之一,由胜坑大队调度使用。它是继珠坑大队的“小胜1”号面世不久之后,小胜公社出现的第二艘机帆船。机帆船没有风帆,它是由柴油机驱动的木制船只。
那时候,故乡公路交通不发达,对外主要靠韩江这条水路。小胜公社及周边村落的客运货运,来来往往全通过渡口码头,靠帆船运输,运力很低。机帆船出现以后,家乡的先辈们便瞄准这一难得商机,由大队出资购置了这种新型的交通工具。
机帆船既载客,也运货。乡亲们常常搭乘这种全新的交通工具,到留隍、潭江去赶集、或者走亲访友、或中转到有车站的地方坐车。
货运更是机帆船的重要功能。人们常用机帆船到茶阳、高陂等地去运送瓷器、木柴、木炭、竹片以及竹制品、工艺品。货物到潮州,回程就运送鱼露、咸鱼、包菜、海带、紫菜等物资回来。机帆船不仅方便了货物的流通,而大队集体经济也从中获得丰盈的收入,壮大集体经济。船工作为生产队的劳动力,走一趟船可以记300工分,并且还可得到额外的补助,虽然额度不大,却也帮补了当时家庭清苦的生活。
木制机帆船容易漏水,且不耐使用。后来胜坑大队又在五华重造了一艘水泥船,继续发挥其水运交通作用。船规模大了,载重量提高了,
运输效率得到了大大的提高,山里的货物也更加便利走出山门。
改革开放以后,经济放开了,允许私人个体经营。人们就将附近村民的香蕉、橄榄、番薯苗等农产品统一收购,通过“小胜机2”运送到潭江、留隍等地售卖,从中赚取差价,做起了小本生意;有一定积蓄的更是打造属于自己的“艇尾机”、“舵尾机”。沿着“小胜机2”的机帆船的路线,做起了水运老板,运载煤炭等物资到潮州、汕头等地,靠水吃水、发家致富。
到了九十年代,随着山区公路联通内外,陆路交通逐渐发达,“小胜2”先是转让给了私人老板,后来也因水路生意渐淡,逐步衰落消失,渡口也渐渐冷清了下来。机帆船逐步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而今,韩江两岸公路坦荡如砥,韩江江水因东山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也不再湍急,大坝截出平湖,水面平静如镜,一片如诗如画。随着梅州市韩江生态经济带的确立,留隍特色小镇的加紧建设,站口太湖天池旅游项目的启动,也许有一天,长江的渡轮游会惊现韩江水上,韩江两岸也会出现“大小三峡”等著名景点。说不定在那时故乡机帆船又会派上用场,再度启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