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汤美学:欣赏能力的获得
在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表演理论中推崇沉浸式体验、代入式表演——成为角色,而相对的布莱希特表演理论则要求始终保持与角色的间离感,——以第三者(角色、观众之外)的角度观察角色,扮演角色。
既然如此,那我们把视线转回到观众:观众的观看过程是否也存在“代入”与“间离”的问题?——显然存在。
注意,这里为“观察过程”而非“欣赏过程”是因为“欣赏”的目的是获得审美享受,而间离状态进行的只能是“观察”,至多得到艺术解析与答案却无法获得审美享受。
可见,我是沉浸式欣赏的的推崇者,——如果你是一位观众,如果你是开汤的品饮者,那么沉浸式欣赏是你唯一正确的打开方式。
我经常会看到有人边看电影边分析场面调度、镜头运动、对手戏的情绪传递;吃一道菜时拆解主料、辅料、烹饪过程;喝一道茶时琢磨树龄、海拔、阴阳面,加工过程、仓储条件等。虽然我有时也会这样,但我要告诉你,——这就是分析,理性分析,但要知道——欣赏是感性的。
这就是很多朋友至今学习了很多却依然不会享受观影、阅读、品茶的美好,而只是得到了一种所谓“知识”的获得感,并借此炫耀。但那是泡沫,会破掉,那时你便会一片茫然,甚至就此放弃。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很多人并没有欣赏的正确经验,所以错把分析、欣赏混为一谈,或者认为分析的过程就是欣赏。殊不知欣赏或者说享受也是要专门学习的。
那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呢?
曾经有一部电影其中的摄影师(肖恩·潘饰演)在拍摄一只动物的时候停下了拍摄,默默地看着,就默默地看着。旁边的朋友说遇到种动物很难得,问他为什么不拍了?他说:“拍摄是我的工作,但有时我只想看着那美的事物,——不拍……”这就是欣赏,这就是享受。
陈丹青的艺术鉴赏能力卓越,但他有时也讲:“我有时看到一些画作时真的不想讲什么,它们就是美的那么让你无话可说……”
那么如何获得欣赏能力呢?
说到底,欣赏能力是一种感知能力,要用对感知经验来喂养才能被唤醒。这个培养的过程,需要浸淫日久。老话说得好,“三代学穿,五代学吃”。
欣赏能力被唤醒,一次对的经验就够了。但人们往往就是缺乏这一次对的经验,——哪怕经验对象是对的,但打开方式不对也无济于事。
你不是去跟书本上学习“面食,多为北方主食,成分为碳水化合物……”而是跟着吃家赶早奔着面馆里去吃那碗头锅面,是跟着角色一同在不断丧失记忆的过程中挣扎,是一首说不上哪儿好却一直被你单曲循环的歌。
活动欣赏能力最快的方式就说跟随一名擅此者,跟他去共同经历,共同享受,进而被熏陶出来。
理论学习没有用么?有用,但那是后话,前提是你要具备欣赏能力。否则学习了理论也是空中楼阁,只能做谈资。
游泳就得在水里学,吃就是讲究个入口,音乐必须听,电影必须看……
所谓欣赏的学习,讨不得半点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