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英 丨我所受的家教
从一个懵懂无知的孩童成长为一个能够承担责任的成人,我常常感恩我的父母,是他们教会了我基本的生活技能,给了我赖以生活的一切。今天,当我以一个母亲兼教师的身份回顾我的成长历程、反思我自己的教育行为时,我特别叹服父母亲的教育智慧。
平等民主的家庭关系
一次,跟一个和我年龄相仿的朋友在街上闲步,与妹妹迎面相遇,当她听到妹妹直呼我的名字时,禁不住露出了惊讶的表情。当妹妹走过,朋友问我:“我刚才没有听错吧?你妹妹直接叫你的名字?”
我笑着回答:“是啊!我们兄妹间都是称呼名字的。怎么啦?”
“你爸妈不是老师吗?他们允许你们这样?”
“我们一直这样啊!”
“我平时听你说话挺讲究的,没想到,真没想到!”朋友摇着头说。
看到朋友大惑不解的样子,我忍不住笑了。她不知道,在我们家里,孩子之间不仅可以相互叫名字,还可以相互批评。兄妹之间不能调和的矛盾,不能解决的问题,闹到父母那儿“打官司”,绝对是谁正确谁赢,他们从来不会偏袒哪一个。我们家是大小孩儿平等,男女孩儿平等,大人孩子平等。孩子错了父母批评;父母错了,孩子也可以提出批评。
当我们小孩子指出父母的错误时,他们不仅不认为是忤逆,反而会承认自己的错误。当然,小孩子的见识毕竟是有限的,有时候我们眼中的错误并非真的错误,这时候,父母亲就会耐心给我们解释,讲一些做人处事的道理和方法。
这并非父母对我们的娇宠和放任,而是培养了我们平等民主的思想。
严厉却不乏温情的教育
在我们家,孩子犯了不该犯的错误,轻则遭严厉斥责,重则领受皮肉之苦。从小,父母亲就给我们立下了很多规矩,吃饭有吃饭的规矩,串门有串门的规矩,待客有待客的规矩。吃饭时,能吃多少就盛多少,不得剩饭糟蹋粮食。我现在还记得小时候母亲组织我们几个小孩子开展“看谁吃得最干净”的比赛的事。那时候早餐大多是大米粥或玉米糁,每次吃饭,我和弟弟妹妹想尽办法,甚至用舌头舔碗沿儿,也比不过哥哥姐姐。我们百思不得其解,只好虚心求教。原来他俩吃饭时不像我们用筷子或勺子在碗里搅和,而是认准一个地方,把饭直接送入口中,相当于一碗饭沿一个方向整体慢慢滑入口中,所以他俩的碗就像洗过一样干净。知道方法后我也想学,却没有他们那样的耐心,没学成。
我们有时候会应邀或主动到小伙伴家里玩,母亲规定,不许吃、拿人家的东西,不准乱翻人家的东西。见主人家开始做饭时,就必须立刻告辞回家。我们不解,问母亲为什么,母亲说,这时候还待在人家家里,会给人一种想要蹭饭吃的印象,那是不懂自尊、好吃懒做的人才会做的事。家里来了客人,小孩子要帮忙招待,敬烟敬茶必须双手奉上,好菜好饭要先请客人享用。母亲还规定我们不许说脏话、粗话,不许说不吉利的话,不许擅自接受别人送的东西。邻居有时会把他们自制的零食如红薯干、爆米花、柿饼之类送给我们小孩子吃,即便我们再嘴馋,也必须在得到母亲的许可后才能接受,接受时必须道谢,否则就会在人家离开后教训我们。
记得有一次,母亲把哥哥的一件已经嫌小的黑色灯芯绒褂子找出来给我穿,我认定这是男孩子穿的衣服,不管母亲怎么哄我,死活都不穿。一气之下,母亲打了我一顿。我十分委屈,哭个不停。父亲就讲革命故事教育我要艰苦朴素,说革命者穿衣服都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还找来《雷锋的故事》让我读,于是我又高兴起来了,那件黑色灯芯绒褂子也终于穿在了我的身上。
轻松快乐的家庭气氛
小时候我们生活在山区农村,没有太多可供娱乐、消遣的东西。工作之余,在母亲给我们做饭、洗衣服的时候,父亲就给我们讲故事,教我们唱儿歌、念童谣,到现在我还记得父亲教我们唱的“螃蟹螃蟹八只脚,背上背着个硬壳壳”的儿歌和“月亮走我也走,我给月亮背笆篓”的童谣。每次进城,父亲母亲都会给我们买回一些好看的故事书和连环画。有一次吃饭时我们嫌菜少且不合胃口,就不高兴,父亲见状,故作神秘地说:“人们常说,连‘指筷头’的菜都没有。你们知道‘指筷头’这个说法的来历吗?”一听有故事,我们就来了劲,父亲就绘声绘色地给我们讲起了“指筷头”的故事。在父亲的讲述中,我们不知不觉就把碗里的饭吃完了。因为父亲的乐观开朗,我们家才得以在清贫的日子里欢声笑语不断。
母亲也会在难得的空闲时间教我们用鸡毛、碎布、铜钱做毽子,或用纸做风车、折纸飞机、纸手枪,在端午节来临时给我们做香囊,教我们画画,陪我们玩翻红绳的游戏,甚至打扑克牌等,让我们的童年生活平添了许多乐趣。
培养孩子读书习惯
尽管家里经济条件不好,但身为教师的父亲和母亲总是在有限的工资里挤出一部分钱来,购买一些课外读物,借此培养我们的读书习惯,丰富我们的头脑,开阔我们的眼界。也因此我从小就养成了爱读书的习惯,尤其喜欢看文学类的书。遇到不认识的字,就去问父亲母亲。记得是一天晚上,父亲找来一本封面是褐色的已经用旧了的《新华字典》,把我叫到面前,笑眯眯地对我说:“你不是喜欢读书吗?遇到不认识的字咋办?”我脱口而出:“问你和妈呀。”父亲说:“这不是长法——遇到我和你妈都忙着或不在家时你咋办?”
我一时不知如何是好,父亲笑着拿起那本字典,说:“今晚上我就教给你查字典的方法,以后它就是你的老师了。”就这样,在一盏煤油灯下,父亲边教方法边让我练习,我学会了查字典的三种方法:拼音查字法、偏旁部首查字法和四角号码查字法。由于最后一种不常用,我现在都忘记怎么查了。
掌握了查字典的方法,以后读书就更加方便了。到我小学毕业,我几乎把家里所有的小说都读完了。像《矿山风云》《李自成》《红岩》等小说都是在小学期间读完的。小学毕业的那年暑假,父亲找出《红楼梦》让我尝试着读,说实话,11岁的孩子,根本读不懂《红楼梦》,但我还是稀里糊涂地把它“啃”完了,也许是因为我太爱读书了,也许是因为那时山里条件实在太差,没有更多的书供我选择。
为了带动弟弟妹妹读书,也为了锻炼我的表达能力,父亲经常让我把所读的故事讲给弟弟妹妹听,我记得在读《矿山风云》的时候,父亲每天都叫我把所读的故事讲给他俩听。
给孩子自由选择的权利
我在另一篇散文里写过我祖父在老家房子周围所植的树,其中有许多构树,叶子可以喂猪。我猜想,祖父大概想到我们一家(除祖父外)都吃商品粮,没有土地,万一将来没有工作,也许可以靠养猪吃饭。
也因此,在小学阶段,只要我们学习退步了,父亲就会提祖父所植的那些树,问我们是想回老家喂猪还是跟随他们在学校读书。这是不言自明的事——哪个孩子愿意离开爸爸妈妈回老家喂猪呢?我们只好加倍努力,争取下次考试打个翻身仗。到了上中学的时候,国家有个政策,吃商品粮的孩子如果没考上大学或中专,是可以通过招工当工人的。那时许多吃商品粮的孩子学习不甚努力,父亲担心我们也会因此不求上进,就经常教育我们自立自强,说:“你们想想,是靠吃商品粮的资格将来招工当工人光荣,还是靠自己的本事考大学得一份工作光荣。”这还用说吗?那个时代,考大学可是每个青少年的梦想啊!
我们家的孩子一个个长大到恋爱、结婚的年龄,父亲母亲从来都是只给建议,不作决定,不予干涉。父亲常给我们说的一句话是“买猪不买圈”, 此话粗听起来很糙,细究起来却极具哲理。意思是说,找对象要注重对方的人品、德性和能力,至于对方的家庭条件嘛,大可不必在乎。母亲也常说:“人穷不可怕,就怕志气短。”教育我们任何时候要做到“人穷志不穷”。我还记得父亲常念叨的一句话:“养儿有出息,要钱干什么;养儿没出息,要钱干什么。”最初我们不懂这句话的意思,父亲解释说:“如果孩子有出息,能自己挣钱,也就不需要父母的钱;如果孩子没出息,父母就是给孩子留下金山银山,也会坐吃山空的。与其这样,还不如一分钱不给,逼着孩子自己去奋斗。”正是基于父母亲灌输的这些观念,我当年才选择嫁给了老公。
如今,结婚二十多年,有正直善良的老公和阳光健康的儿子相伴,我的内心常常盈满了知足的幸福,而这一切都得益于我所受的家教。
作 者 简 介
高英,系湖北省房县第一中学教师,有近十多篇教学论文在《人民教育》《湖北教育》《班主任之友》《教师继续教育》等国家级、省级刊物上发表,另有十来篇论文在省级教育论文大赛中获一等奖、特等奖。工作之余,喜欢读书,也喜欢用文字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记录下来,有小说和散文在本地文学刊物《神泉》上发表。
投稿信箱:289341034@qq.com
版权联系:jgy328(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