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中秋”有奖征文】中秋节吃狼肉/刘国林

四十年过去了,可我在锅盔山遇险的情景仍历历在目。那惊心动魄的场面,至今历历在目……

那时1969年中秋节前夕,我高中毕业回生产队参加劳动。恰巧中秋节生产队破天荒地放了一天假。邻居大虎哥跟我说:“敢不敢跟我进山打狍子?这时的袍子最肥了!”“有什么不敢的?你敢我就敢!”敲定之后,我快活地像个孩子似的,脑子里想的全是猎获了袍子后的设想。

当晚,我和大虎哥带上照明工具、匕首、双管猎枪、干粮和水壶,便钻进了锅盔山的原始森林。按大虎哥的推算,翻山越岭约个把钟头,正好在天黑前能赶到袍子沟。大虎哥告诉我,袍子沟里的袍子特多,但袍子多狼也多,它们吃袍子就像咱吃园子里的小葱那样方便,想什么时候吃就什么什么时候吃,咱俩得防着点它们,别让狼群先把咱俩算计了。

走到半路上天就黑下来了,山林里静得吓人,我想打开头上的照明灯,却被大虎哥制止了,原本跨在腰里的蓄电池只能维持六个小时的照明,必须得节省着用才行。天完全黑下来的时候,我俩仍然没舍得开灯,一前一后地摸索着进入袍子沟,悄无声息地前进。我平端着猎枪,两只耳朵高度集中地分辨着四周细微地响声。越是凝神静气,越是感到深山里的夜晚可怕。因为我知道狼捕获猎物时喜欢单枪匹马,常常用车轮战术,夜晚常常结伴而行,发现目标后便一拥而上。我和大虎哥若真的和狼群遭遇,后果便不堪设想了。

当我和大虎哥磨刀袍子沟的拐弯处时,借着初升月亮的微光,我看到大虎哥正向我摆手,只见他止步不前,面色凝重。我意识到有什么异常情况了,于是端着猎枪一边慢慢向大虎哥靠拢,一边小心地环视着四周。就在接近大胡戈的时候,我发现四周不知什么时候亮起了无数盏闪着幽光的绿灯,我的头发根儿一下子竖起来,妈呀,那一定是狼群的眼睛,我和大虎哥被狼群包围了!大虎哥见我吓得魂不附体的样子,低声安慰道:“别慌,有我呢!先打开戴在头上的灯,然后在周围找一颗粗一些的树。越快越好!”我环顾一下四周,见左前方有一颗老桦树,便飞快地奔过去,大虎哥随后跟上来:“我们一起开灯,你先上树!”

在那紧张而短暂的瞬间,大虎哥首先考虑的是我的安全,而将自己的生死却置之度外,我一激动,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什么时候了?还有时间哭?少婆婆妈妈的,快爬树!”大虎哥吼道。我箭一般地冲向老桦树,没想到狼群反应更快,就在我冲到老桦树下面,还没有摸到树干的时候,两只毛茸茸的爪子那搭载我肩上。我很快意识到此时决不能转身,因为我一转身,我的咽喉正好在那只狼的嘴边,它一张嘴,我就必死无疑,这是老狼惯用的伎俩,我才不上它的当呢!

就在我无法脱身时,随后冲上来的大虎哥狠狠地给了扒在我背上的那只狼一刀。一声低低的哀鸣之后,那只狼倒下了。我正准备飞快地爬上老桦树,只见又一只狼飞快地扑过来,它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就在要落地的一刹那,它扬起后退,从胯下嗖地喷出一股骚哄哄的热尿,全喷在大虎哥的脸上。大虎哥猝不及防,只能捂着脸迅速急转身,用袖头不停地擦脸。这又是狼的绝招儿,它腾跃扑向前面我的同时,又喷出一股热尿,使身后的大虎哥睁不开眼,然后趁机想我偷袭。大虎哥的视线模糊以后,他本来可以及时开枪结束那只狼的性命的,无奈我们枪里装的都是散弹,一旦开枪很可能上到近在咫尺的我。我顾不得多想,一猫腰拔出绑在腰里的匕首,猛地一回身,一刀捅在趴在我背上那只狼的肚子上,一股热血带着腥味喷了我一身。我顾不了许多,随手拉起大虎哥,冲向眼前的老桦树。

生死存亡的关头,没想到人的反应竟出奇的机敏,眨眼功夫,我和大虎哥已经爬到老桦树两米多高的地方。突然,我听到脚下的大虎哥发出一声尖叫,低头一瞧,原来他的腿被追上来的一只狼窜至脚下,活活撕掉一大块肉!

爬到老桦树的树冠时,我俩已经到了相对安全的地方,才敢稍稍地松口气。这时我才发现我的右脖颈儿也被狼撕开一个大口子,不停地淌着血。一种莫名的仇恨涌上我的心头:“血债要用血来还!”我边骂边把猎枪瞄向不远处狼群集中的地方。正准备开火时,突然大虎哥压低了我的枪口,让我向下看。这一看不要紧,我又吓出了一身冷汗!老桦树下有七八只狼正围着老桦树拼命地啃咬呢,边啃边撞,发出阵阵声响。我和大虎哥赶忙将枪口对准树下的狼一齐开火,随着四声枪响,树下的狼有六只应声倒下了,另两只受伤的狼见势不妙,夹着尾巴逃走了,趁这间隙,我和大虎哥赶紧往猎枪里装了子弹。刚装好子弹,几只狼又冲上来拼命地啃着树干,迫使我俩不停地开火。

经过几番攻击,倒下的狼足有二十多只。因伤亡过大,让俺们不得不暂时退却,在稍远的地方向我俩张望。漫漫的长夜才拉刚开中帷幕,我和大虎哥的命运完全被这群凶恶贪婪的饿狼主宰着,我俩只能盼着天明后再寻找脱险的机会。这时,大虎哥因伤口疼痛全身剧烈地颤抖起来,我急忙脱下外衣,希望帮他抵御寒冷,但被他拒绝了。头等的灯光照着他因为失血过多而苍白的脸,我清楚地看到他脸上的状豫。我只能先用皮腰带将他的腰部和树干系在一起,以免他不小心从树枝上坠入狼群,然后用匕首从我的衬衣下角穿下一条布,为他包扎伤口。大虎哥的伤很重,在包扎时我看到他大腿上被狼咬去碗口大的伤口,裤角都被鲜血浸透了,胶鞋里积了不少血。

包扎好伤口,我用匕首砍了些桦树枝,在大虎哥骑坐的树杈旁搭了一个简易的靠背,尽量让他倚的舒服些。忙完这一切,我抬手看了看表,时间已是深夜11点多,离天明还有六个多钟头呢。这时,狼群好像窥出我俩的忧虑,再次向我俩发起了攻势。大虎哥见状竭力控制着伤痛带来的颤抖,哆嗦着嘴唇向我交代,如果他真的葬身狼腹,而我能够脱险的话,一定要替他关照他七十岁的老娘,眼泪却忍不住流了下来。这次进攻的狼群在头狼的指挥下分成多个战斗梯队,每个梯队有三只狼组成,轮着冲到树下拼命地啃着树干。当我俩的猎枪响过后,坐在旁边观望的狼又迅速冲上来替补死亡的同伴儿,同样凶猛地啃咬树干。没过多久,我俩的子弹剩下几颗了。这时,大虎哥从包里取出用来捆绑猎物的绳子,将头灯和电池用绳子系好后一点一点地往下放。正在拼命啃咬树干的狼见到灯光坠落,以为是什么新式武器,夹着尾巴四下逃走了。

怕光是狼的最大弱点,大虎哥急中生智。让我看到了生的希望。稍稍地松了口气。可就在这时,我俩栖身的老桦树突然发出一声可怕的声响,向一边倒去,我“妈呀”一声尖叫,绝望地闭上眼睛。在我魂魄四散的时候,大虎哥一记重掌击在我肩上,吼道:“快跟我来!”说着便飞快地爬到树梢——我俩栖身的老桦树同另一棵老杨树连到一起时,他一手抓住树梢,另一只手死死地搂住老杨树的树干,命令我赶紧爬过去。

我手忙脚乱地移到另一棵老杨树上时,大虎哥用力地一推,被狼咬断的老桦树被呼的一声倒了下去。我俩生的希望就那么一瞬间,但还是被大虎哥不失时机地抓住了。当我低头看倒下的老桦树时,不由得倒吸一口冷气——就在老桦树倒下之时,几只狼乘机顺着倾斜的老树干爬了上来,它们被重重地摔在地上,我俩又一次绝处逢生。刚定下神来,我发现大虎哥的身体又在剧烈地颤抖,刚才他用两只手连接两棵树的时候,可能是使劲过猛,腿上的伤口又裂开了,血流不止。我又不顾一切地为他搭个简易的靠背,从衬衣襟上割下布条,重新为他包扎伤口。逃生时我的腰带掉到地上,此时他只能小心地坐在树枝上,不敢有丝毫大意。树下的狼瞪大的眼睛想飘忽不定的鬼火,不停地闪动,我俩仍然处在恐怖的包围中。

休息了一会儿,大虎哥有了一点儿精神时,又往猎枪里装了两发子弹。他将猎枪的枪管架在树枝上,寻找狼群集中的地方扣动扳机,又有几只狼被打死。我仔细数了一下,地上活着的狼只剩下十只左右,而我俩只有一发子弹了。头灯的光线越来越暗,我看了一下手表,已是凌晨三点了,只要在树上撑到天亮,一定有办法逃离袍子沟的。我和大虎哥心里都明白,我俩已是筋疲力尽了,眼皮在不停地打架,只要一合眼睛就能睡过去。或者就在打盹的当儿,有可能就会掉下去,葬身狼腹的。因此,我俩只能相互鼓励,不时地发出放纵的笑声,以此来驱赶睡意。太阳刚从树枝的间隙照到我俩的脸上时,狼群已经退得无影无踪了。往树下细瞧,地上横七竖八地躺着四十多具狼的尸体,其中有二十多只狼在啃书干的时候,牙都掉光了,张着血糊糊的嘴,瞪着眼睛死去的,一副不甘心的样子。

果然天亮了,但大虎哥仍然愁眉紧锁,不让我下树。因为树下到处是分散着的狼窝。我俩仍被狼群包围着。知道太阳升到头顶时,仍然没有发现有人来的迹象。大虎哥已完全提不起精神,几次险些从树上掉下来,但都被我及时拉住了。此时我只能冒险溜到树下,拾起那根栓头灯的绳子,再爬回树上把我俩的腰和树干拴在一起。就在这时,远方传来砰地一声枪响,我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仔细倾听,又一次响起更清晰的枪声后,我才欣喜若狂地举起手中的猎枪,向天空发射出最后一发子弹。

没多久,生产队长领着一群人出现在我俩栖身的老杨树下。原来,是大虎哥七十多岁的老娘见我俩一宿未回家,便有了一种不祥的预感,赶忙跑到生产队长家报信儿,于是,全村的人没顾得上吃早饭,都上山来寻找,我和大虎哥转危为安地获救了。

生产队长指挥着全村的人把四十多只狼全背下山,统一背到生产队的队部。中秋节的晚上,全村的男女老幼都集中到队部的大会议室里会餐,大碗喝酒,大块吃肉,一派喜气的景象。我和大虎哥成了全村人眼里的英雄,长辈们轮着给我俩敬酒,喝的我云里雾里的,也不能不喝,只能强打精神往肚里灌。大虎哥就像换了另一个人似的,喝了三大碗酒也不见他醉,越喝眼睛越亮,还挤眉弄眼地对我说:“兄弟,咋样?这狼肉的味道比袍子肉好吃吧?你可知道,中秋节能吃上狼肉,可是全村人的福分呐!”我没敢扫大虎哥的兴,嘴上没说,心里却想:“什么福分不福分的,这辈子我算不再想跟你上山打袍子了,若不是命大,早就喂狼了!”

作 者 简 介

刘国林,1950年生,中国作家协会黑龙江分会会员。1975年以来,创作地域散文1000多篇,先后在《人民日报》、《青年文学》、《散文》、《儿童文学》、《延河》、《萌芽》、《少年文艺》、《北方文学》、《北大荒文学》、《青海湖》、《雪莲》、《四川文学》、《作品》、《青春》、《山西文学》、《厦门文学》、《黄河文学》等全国报刊发表散文作品近600篇。其中《草塘风情画》1984年获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中国地理学会、中国少儿出版社联合举办的《我爱祖国山河美》散文征文中获一等奖,著名老作家叶圣陶之子、中国少儿出版社社长叶至善先生亲自为《草塘风情画》写了读后感。《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分别对刘国林进行采访和报道。1986年,经叶至善先生的推荐,刘国林的散文《草塘风情画》被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入小学课本至今,题目改为《可爱的草塘》。

2006年,刘国林的散文《捉蛇记》发表在《儿童文学》元月号上。经日中儿童文学交流协会会长中尾明先生的推荐,该作品被译成日文,发表在《彩虹图书室》2006年第2卷上,成为日本少儿的课外读物,为中日文化交流,为日本少年儿童了解作者的家乡七台河起到了桥梁和纽带的作用。2013年聘为《中国散文网》专栏作家、《草根文学网》驻站作家、《优酷网》作家刘国林作文大课堂主讲。2016年被聘为《上海文艺网》签约作家、中国老年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家会员。2017年被世界汉语文学出版社与杂志社聘为副总编辑,世界汉语文学作家协会中国东北分会主席,《作家刘国林作文大课堂》被聘为世界汉语文学作家协会理事单位。2017年7月被聘为《今古传奇》签约作家。《中国作家文学》北方编辑部总编。




投稿信箱:289341034@qq.com

版权联系:jgy328(微信)

行参菩提·“那年中秋”散文有奖征文

行参菩提·“那年中秋”散文有奖征文启事

【“那年中秋”有奖征文】明月千里寄相思/冀宏伟

(0)

相关推荐

  • 【征文021】散文《神秘的大山》|| 刘国林

    神秘的大山  文//刘国林 5年前的一天,出于好奇,我随几位乡亲去山里挖参.俗话说,7两为参,8两为宝.家乡的山里生长着名贵的人参,只要运气好,挖上个7.8两的人参就能卖上2.30万元的,太有诱惑力了 ...

  • 荒野狼情(散文) || 作者 胡帅

    荒 野 狼 情 (散文) 作者 | 兰州晚报高级记者 胡帅 作者前期文字链接: <恩师难忘--怀念大沟中学语文老师武止戈> 胡 帅,笔名秦月.秦子悦,兰州晚报房地产高级记者.1957年1月 ...

  • 【“那年中秋”有奖征文】月光下诗中的母亲/刘强

    去年中秋节前夕,我参加了当地一次"写给母亲一首诗"主题征文大赛并获得奖项,奖金300元.我为远在故乡的母亲买了一盒知名品牌的月饼,遥寄了回去. 本想让妈妈分享我的写作成果,同时送上 ...

  • 【“那年中秋”有奖征文】离别的中秋节/牛雨雪

    母亲终于要走了. 母亲要走的情形虽然已经在我心里预演过无数遍了,但真正到来的时候还是让我无法愉快的接受. 那是2004年,我还是一名刚上初中的学生.父亲在外地开了一家淀粉厂,要母亲去厂里帮忙打理,将我 ...

  • 【“那年中秋”有奖征文】中秋节的思念/张亚旭

    皓月当空,银辉闪闪洒落大地. 一群七八岁的小孩子在月光下嬉戏,打闹,处处飘散着开心的笑声. 时光向上追溯30年,记忆随时间慢慢展开,月亮.老树.土墙.红瓦,嬉戏的小伙伴,还有我的亲人-- 如果时光能够 ...

  • 【“那年中秋”有奖征文】中秋佳节聚北京/刘大敏

    一 在纪念毛主席诞辰100周年的日子里,美丽的北京更是呈现出一派花团锦簇.喜庆隆重的节日景象. 就在那年中秋节前夕,我参加了工人日报社和北京农林局联合举办的新闻培训班.使我有幸第一次在首都北京度过了中 ...

  • 【“那年中秋”有奖征文】那年中秋节/潘会艳

    四十三年前的八月十三日妈妈生下了我,按我们当地的习俗生完孩子三天是要吃面条.但我三天那日正好赶上八月十五,爸爸为了让哥哥姐姐们改善生活,和大姐商量中秋节那天包饺子. 说干就干,那时大姐只有十二岁,在妈 ...

  • 【“那年中秋”有奖征文】怀念儿时的中秋节/方帅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秋节快到了,现在想起小时候在农村过中秋节,那才是真正的过节,四处洋溢着美好的节日气息和氛围. 记得每到临近中秋节前半个月左右,农村家家户户都忙得不亦乐乎,每家都忙着饦馍馍(西 ...

  • 【“那年中秋”有奖征文】那年中秋节/俞传美

    在中秋这个节日里,无论你在山之南,水之北,抑或云之下,海之上,都会在这个金桂飘香的夜晚,举杯邀月. 游子的凄苍.友人的孤寂.放飞的思念.远古的情愫,都将在这一方雅致的宁静里,这一樽浓香的酒壶里,呈现出 ...

  • 【“那年中秋”有奖征文】难忘的中秋节/郝洪喜

    说起中秋节,一件往事浮出脑海. 那是五十六年前中秋节的头一天晚上,母亲一脸无奈,把我叫到她跟前,一手拽着我的手,一手摸着我的头,很难为情地对我说:"明日星期天,你有空,能不能到河里去弄点腥味 ...

  • 【“那年中秋”有奖征文】那年的中秋节,我家收获花生/郭敬伟

    儿时的中秋节,在我的记忆里,都是忙碌的. 家乡地处豫西南,中秋节时,总是与秋收联系在一起的. 上世纪八十年代,乡亲们种的秋庄稼种类很多.每户种的都有几种.玉米.红薯.秫秫(高粱).黄豆.绿豆.花生.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