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浓家乡味 深深故乡情——读王兴满的散文集《抒写宁海》
浓浓家乡味 深深故乡情
——读王兴满的散文集《抒写宁海》
文/林海燕
2021年1月,王兴满先生的散文集《抒写宁海》终于面世,该书由团结出版社出版。实话说,拿到此书时,我并没有马上去阅读。今天是国庆长假期间,因不想出门,便宅在家里看书写文。无意之中,从书架上再次看到此书,便拿在手里翻阅。当看到王先生在后记中写道:“在此,我要对帮助指导支持过我这部书的所有老师、朋友、同事 ,表示深深的谢意,感谢文友林海燕不辞辛苦整理打印有关资料……”读到这里,我的内心不免有些感动。
是的,此书的印行,可谓是倾注了王兴满先生多年的心愿。他现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全国图书馆学会会员、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原宁波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宁海县民间文艺家协会名誉主席,曾出版《宁海故事精选》《前童古村落》《走进前童》《骨骾千秋方孝孺》《舒岳祥的故事》《传统文化村庙岭》等书籍。在此书出版前,王兴满先生时常说,心里有个愿望,因为出过多本书,很想出一本散文集,而这些作品大多是他在县图书馆、县文联、县民间文艺家协会期间创作的,也有不少是退休后在县志办、县徐霞客研究会时的创作。这也是他由于工作关系,走遍了全县18个乡镇街道(原49个乡镇)和各乡镇所在的大部分村落,亲眼目睹,亲身感受了宁海的一山一海一水一草一木和各地的民间信仰、民俗风情,这些在他的心中,有着深深的感受和情怀,这些文章大多在各个媒体出版过,如今,需要一篇一篇重新整理出来才行。那个时候,我是由衷地佩服王先生对文学的执着和热爱,便自告奋勇地说,那就让我帮你一起整理吧。
由此王先生把所有发表过或者未发表过的文章都找出来,有些在媒体发表过的文章,因时间久远,甚至连墨迹都快要褪色了。那个时候,王先生就把文章拍成照片,通过微信传给我,我又对着一张张照片,看着手机,通过电脑,把这些文章都打印成文档。因此,书中的好多文章,在出版前,我就已经读过多遍了。一点都不夸张地说,当我把这些文章全部整理好的同时,对于我的创作来说,也是一种很大的学习和帮助。
诚然,正如王先生所说,他文中所写宁海的山、海、水、名人、民俗等只是个名目,也只能是以点带面,而不能面面俱到,但在创作过程当中,每一句话每一个字几乎都是过去生活中的轨迹。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东西,才能写出更真实真感人的文章,因此,此书可读性很强。读他的作品,假如从来没有过这样的体验,那么,这本书一定能够告诉你,这种共鸣就是一种浓浓的家乡味,深深的故乡情。全书共收录了99篇文章,图文并茂,王先生之于文,可谓是涵盖广泛、入情入理,点睛之笔,概括之语,共鸣之外,便是欣慰。
➤ 一、地域风光与景色。
“地域风光”是全书的第一篇章。总共收录了40篇文章。从“宁海的山”“宁海的海”“宁海的水”“宁海的茶”“宁海的地名”“徐霞客游宁海”六个部分来写,俗话说,人类具有最亲切最熟悉的就是一种家乡味。在他的笔下,那山,那海,那水,那茶,还有那徐霞客到过的每一处地方,都以一种短章片段的方式呈现给了读者。那些事物,经过作者细细咀嚼和主观意识上的描述,外面的味道最好吃,不如自己的家乡味。好吃不如家乡味!在这本书里,可以让远在他乡的游子同样品尝到熟悉的家乡味道。有句话说,一个人不论走多远,都忘不了从小吃到大的家乡味,走得越远越是思念家乡的亲人,家乡的美味。正是因为宁海的山美海蓝水清茶香,名扬四海,他把目光里的风景,通过文字从灵魂深处自然溢出,亦可视为一种情怀。另外还有“天下旅游,宁海开游”的“徐霞客开游节”,宁海昔日是游记的开篇地,今日成为中国旅游日的发祥地,这些文章都将成为珍贵的史实资料。
➤ 二、人文风范与效应。
人文风范”是全书的第二篇章。总共收录了22篇文章。这部分内容又分为“宁海的名人”和“宁海的崇学”两个小章节来写。书中收集的名人有很多,有罗适、叶梦鼎、胡三省、舒岳祥、方孝孺、柔石、潘天寿等,他说自己很荣幸参加柔石和潘天寿两位名人百年诞辰纪念活动的一些纪实情况。这些名人,不仅在宁海树立起光辉的形象,更潜移默化地发挥了名人效应的作用。他在《回忆老照片》里写道:“这些照片,伴随着人生的足迹,记录了人生的历程,演绎了人生的故事。觉得这些照片不仅是直观资料,形象资料,而且能反映出当时的真实情况,真实面貌,承载着丰富的情感和内涵,具有独特的历史韵味。有些照片随着跨越时空的推移,会显得越来越重要,也会显示出它的份量与永恒的价值。”读罢此文,看到诸多举办的大型活动,像是历历在目,且记载的是宁海历史变迁、社会发展的踪迹,不仅是读者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更是给历史记录所提供资料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 三、民情风俗与习惯。
民情风俗”是全书的第三篇章。总共收录了23篇文章。主要内容有“宁海的民俗民风”“宁海的根雕”“宁海的古村”三个部分。作者在文中说,什么样的地方地域会形成什么样的民俗民风,每个地方 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生产方式、生活习惯都有所不同,但所产生形成的民俗民风的特征也会有所不同。可见,在我们这个统一的民族国家里,汉族有汉族的风俗,少数民族有民族的特色,这些风俗文化,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在宁海的有关风俗又是怎么样的呢?作者在《宁海的民俗民风》文章里,无论从民风习惯来说,从方言角度来讲,还是从生活方式来决定,详细阐述分析了宁海的民俗民风的特征有着十分明显而突出的特点,它既有传统优秀、光明进步的一面,也有封建糟粕、愚昧落后的一面,既有长足之处,也有不足缺陷。写到《宁海的根雕》,宁海素有“雕刻之乡”的美誉,最为突出的竹木根雕之艺,以竹、木、石为材料的雕刻,是工艺艺苑中的一枝奇葩,比如童小海,黄才良、葛安飞、倪小明等。而《宁海的古村》历史悠久,属于历史遗产的群落,有前童古镇、西岙古村、龙宫古村、庙岭古村等,这些作品都是通过亲身体验,描述了古村的意韵和村民淳朴的民风。
➤ 四、散文拾粹与憾意。
“散文拾粹”是全书的第四篇章。总共收录了14篇文章。此章节大多是记叙型散文,比如《印象前童》,他说走进前童,已经无数次了,但每次感受都是不一样。他对前童有着独特的见解,在他眼里,一个村落和魅力与活力,除了在于他有悠久的历史、宽广的地域、优越的位置外,还在于它富有积淀深厚的民间文化,把优秀的传统佳节、民俗风情更好地继承弘扬,把民间文化遗产挖掘抢救保护好,并且从现实生活状态出发,与时俱进,有效地推动新农村建设。比如《西藏之行》,在作者眼里,西藏就像天堂一样美丽,尤其是布达拉宫,据说是观世音菩萨居住的圣地,现在已然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地。可是由于气候变化无形,忽而云雾,忽而风沙,这些大自然所造成的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因而诸多美景和观赏地,无法观赏到最美的景色,难免会留下些许的遗憾。这世间总会有一些遗憾留下,但在遗憾中寻求一份安慰,意蕴含于文字之间,也不失为一种美丽。
如此看来,一部好的文学作品,归根结底还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且从这些传统文化中所汲取的思想养料,以及对文字的饱满情感,读后有些爱不释手。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动心,让人们的灵魂经受洗礼,让人们发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而我之所以喜爱这本书,那是因为该书传递的是向上向善向美的价值观,对于奔走他乡的游子来说,一道道脍炙人口的家乡菜,一处处湖光山色的风景线,一个个技艺超群的艺术家,不仅浓缩了对故乡的思念,更是体现出对宁海的了解和对亲人的牵挂。可见,那就是浓浓家乡味,深深故乡情,被一种细腻的温暖所感动,更是每一位读者和游子的情感寄托!
作
者
简
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