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伟丨皇甫山,寻幽探古品茶香

皇甫山,在中国九千六百万平方公里的版图上,实在是太微不足道了,简直可以说是“渺小”。小到以至于横亘在家乡皖东这么些年,与我生活的城市几乎是近在咫尺,自己居然和她都未曾谋过面,也好像从来不曾听人提起过。

认识黄甫山,就在今年初夏。还是应朋友的邀请,几个人一起结伴出游,才走进了她的怀抱,让我得以一堵她的芳容。

初夏的午后,阳光点缀在青山绿水之间。连绵起伏的山峦牵着我们的思绪,徜徉在大自然的美轮美奂里。心情随着汽车在水泥山道上颠簸前行,把一串串闲情逸致播种在弯弯的山道旁。

车离开城市越来越远,山野丛林越来越深。冥冥之中,我感觉皇甫山快要到了。此时,车转过一个山脚,在山坳里的一个水泥广场上停了下来。原来,真的是到了皇甫山景区的大门口。

走下汽车,四周高低错落的山峦如一层层屏障把我们紧紧围绕在中间,夏日的炙热全部被挡在了山外。阵阵山风送来沁人心脾的花草幽香和一片清爽怡人的气息。

山门外右侧,一块竖立的山石上,遒劲有力的“皇甫山国家森林公园”几个鲜红色大字格外醒目。大家走到近前,纷纷以此为背景留影。旁边几棵百年以上树龄的枫杨绿荫如盖。让我们还没有进入山门,就已经感受到了一份古朴与幽静。

皇甫山大门是四柱三层歇山式仿古建筑,黄色的琉璃瓦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山门上方的正中间镶嵌着“皇甫山”三个金字。

迈入山门,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一排高大的水杉,像标兵一样整齐的站立在数百十米笔直的水泥路右边,树的高矮粗壮不差上下,每一颗主干都高达数十米。看着这些水杉,我想起了矛盾在《白杨礼赞》

中的一段话:“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觉得用来描写眼前的水杉,是最确切不过了。每一颗水杉宝塔型的枝干,都仿佛一把利剑,直插云端。让目睹它的我平添了一股冲天的豪气。

一路前行,越过不远处的森林游乐竞技场和篝火晚会场,又观看了山道边的野生动物园等几处人造景点。我们继续沿着石条铺就的山道向皇甫山深处探寻。

两侧是山峰,路在山谷底部绵延。路的一侧紧紧依靠在山脚,树木葱茏,杂草丛生,几乎少有上山路径。路的另一侧有时开阔,有时狭窄。不时有通往其它景点的岔道出现。一条由山林深处伸展下来的沟壑,就镶嵌在路边,清澈见底的潺潺水流,欢快的向着山下流淌。

走在山道上,两旁古木参天,山野植被繁茂,郁郁葱葱。鸟儿躲在密林深处歌唱,虫儿在路旁的草丛和沟壑里低吟。我们被山野的幽静和清凉包裹着。一种悠闲淡然的心绪在心头潜滋暗长。

翻过了几个小坡,又拐过了几道弯,前方绿树掩映下的一幢建筑闯进了我们的视野。斑驳的粉色墙体上隐隐约约可以看见“南无阿弥陀佛”几个黄色字样。毫无疑问,那是一处寺庙。站在远处,仔细品味一番,真的有“深山藏古寺”的意境。

转过山角到了近前,寺庙的正面才真真切切呈现在我们眼前。这是一个面积不大的正方形围合建筑群,丈于高的寺庙院墙中央开一孔圆形山门,上方的“弥陀寺”三个字豁然在目。进入寺院,早有善男信女在寺庙内礼佛上香。佛香袅袅,梵呗声声里尤为彰显出佛门清静。

后来,在寺外的一块简介牌上,我才了解到,弥陀寺虽小,却是很有些渊源来历的。据《滁州市民族宗教志》记载:弥陀寺始建于元朝至正元年(1314年),初名为弥陀庵。明朝定都南京后,因为朱元璋三次幸临于此,使得此庙名声大振,前来朝拜进香的人络绎不绝,后更名为弥陀寺。朱元璋朝政期间,弥陀寺发展至鼎盛时期,此后经过多次兴废。1942年冬,此庙因收治新四军重伤员,而被日军彻底焚毁。

出了弥陀寺山门,站在寺前的一方平地上,四周群峰汇聚,山峦叠翠。小小寺庙就静卧在这一方幽静里,远离了尘俗喧嚣,沐浴着山野乡风。沉思片刻,再浏览四周景色,寺门前数十米开外,不规则的山石基座上,一个硕大的褐色紫砂壶小品建筑吸引了我的目光。原来,旁边就是南谯贡茶园。看着那紫砂壶嘴,仿佛有一缕茶香随风送入自己鼻翼,令我神清气爽。

对于南谯贡茶,我并不陌生。相传:朱元璋在南京登基后,曾三次幸临于此品茶会友。皇甫山的茶叶经弥陀寺泉水冲泡,顷刻间暗香浮动,清气袅袅,入口细品清醇悠长。朱元璋连声称赞:“此乃好茶!好茶!” 定此茶叶为朝廷贡茶。据明《南京户部志》记载:“秦淮南京库岁用茶,坐派滁州茶叶二百斤”便是指此茶,因滁州在南北朝时,曾设置为南谯州,后人便称此茶为“南谯贡茶”。

现在,虽然已经是初夏时节,山谷里和山坡上的茶树,依然犹如春雨洗涤过一般碧绿苍翠,叶片绿油油的泛着绿光。茶树丛中氤氲着几缕淡青色的云雾,为茶园披上了一层清幽、脱俗的面纱。

乘同伴们去玩高空滑索的时间,我独自去到弥陀寺山门右前方的洪武茶楼小憩。对于洪武茶楼,相传:朱元璋在位时,回安徽凤阳祭奠自己父母,曾三次取道弥陀寺。一是品茶,二是会晤师兄悟真主持。悟真主持首次接到通报后,招募工匠一个月内建起一座徽派建筑风格的茶楼,以供朱元璋品茶,后人称此茶楼为“洪武茶楼”。 眼前的茶楼是一座木竹结构的古色古香的建筑。茶楼正门前是一座小小的石拱桥,游人通过这座小桥才能进到楼内。门上方悬挂着“洪武茶楼”字样的匾额。

一根细长的毛竹从不远的山根下,引一股清澈的山泉到达楼侧蓄水处。溢出的山泉水,就从桥下的沟壑里,向着山下缓缓流去。待我落座,店家端来一只嵌着金丝的花色带盖彩瓷茶碗,放到我面前冲水泡茶。随着山泉水的冲泡,一根根细长的叶片在水中上下翻滚,泉水的色泽逐渐由淡变浓,一股暗香迅速弥散开来,眼前氤氲着袅袅清气。我端起茶碗,轻呷一口,茶香便在唇齿间慢慢荡漾开来,充溢齿喉。

待茶水滑入喉部深处,再深深的吸一口气,茶香的清醇与悠长,在肺腑间迅速蔓延开去,让我久久回味,不忍丢弃。

在落日的余晖中,我们才恋恋不舍的踏上归途,还有许多的景点都没有一一亲历。回眸身后的皇甫山,山谷和丛林里已经腾起层层云雾。可是,皇甫山那幽静的山林;厚重的历史;还有萦绕在唇齿间的茶香,就如这慢慢升腾的云雾,一直氤氲在我的心头,怎么也化不开。

作 者 简 介

孙伟,业余文学爱好者,工作之余,喜欢把自己的情感倾注于笔端,有新闻、散文、诗歌、小小说等分别散见于报刊和《江山文学》《齐鲁文学》等网络公众号。中国著名行走散文作家联盟成员,新媒体《行参菩提》签约作家。





投稿信箱:289341034@qq.com

版权联系:jgy328(微信)

(0)

相关推荐

  • 精妙的叠词运用令这首诗韵律感极强|每日一诗——唐代寒山《杳杳寒山道》

    (附:杳杳寒山道 唐·寒山 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 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 淅淅风吹面,纷纷雪积身. 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 诗词赏析 这是唐代诗僧寒山的作品.此诗主要写作者居住天台山寒岩时亲 ...

  • 『博野秀场』第140期:孙伟丨《飘雨的秋》送给大家

    博野秀场 征集 这是一个展现博野人魅力的舞台.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吟咏诵读,武术杂技随您展示.音频.视频不限,男女老幼皆可.只要您有才,尽可呈上来,期待您的风姿风采. 词:陈金文/刘艳梅     曲: ...

  • 登临丫头山 寻幽烟波寨

    快,关注这个公众号,一起涨姿势- 登临丫头山 寻幽烟波寨 本文作者/向桥中学八三班 宋沛锋   辅导老师:王新潮 [蕲春文化蓓蕾]栏目专发蕲春各地中小学生作文,今天的稚嫩幼芽,必将是明天的参天大树-- ...

  • 『雕塑头条』孙伟丨滴水湖中国名家主题雕塑园雕塑家

    ▲ 滴水湖中国名家主题雕塑园位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滴水湖环湖景观带内,由临港新片区管理委员会实施建设,于2020年8月19日临港新片区成立一周年之际正式向公众开放. 现实生活.人民形 ...

  • 孙 伟丨桃花朵朵开

    也许,是我们的性子太过于急了一些,小草才露个头,我就应朋友夫妻二人的邀请,急急忙忙去乡下赏桃花. 春风和暖,艳阳高照,我们驾车直奔中国桃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家乡最具特色的桃园--梅花垄. 梅花垄,俗称谎 ...

  • 孙 伟丨椒陵美食话牛肉

    说起家乡全椒的特色美食,还真是不少.有管坝牛肉.赤镇麻雀.马厂羊肉面等等.在这些特色美食中,形成规模经济,坐上头把交椅的,要数管坝牛肉了. 管坝,原来是全椒西部的一个乡镇.经过几轮乡镇建制的撤并组合以 ...

  • 孙 伟丨椒城山水有清音

    俗话说:六月天,小孩子的脸.雨说下就下,说停就立马停了.刚才还是阴云密布,大雨滂沱,这会,已经是云开见日,阳光灿烂. 这雨后的椒城山水应该是另外一番景象吧!这样想着,便出了家门一探究竟. 游山,城里最 ...

  • 孙 伟丨病中小记

    "有什么,千万不能有病."这话一点不假. 今年的夏天很是有些特别.高温天气持续的时间比较长,算算应该半个月有余了吧!并且,还有要继续高温下去的迹象.和往年相比,气温高的也有点儿离谱 ...

  • 孙 伟丨雨中登黄山

    走出困与累交织的梦境,体内残存的一丝酒精,已在清凉的晨风里灰飞烟灭.抖擞抖擞精神,背上简单的行囊,带着灵魂和身体踏上了旅途.匆匆去圆一个与黄山约会的梦. 说到黄山,眼前就会不由自主浮现出奇松.怪石.云 ...

  • 孙 伟丨清清的骆马湖

    一踏入宿迁星辰国际酒店十一层套房,我并迫不及待地奔到房间落地玻璃窗前,寻找令我神往已久的骆马湖的踪迹.透过宽大的玻璃窗户,遥望着骆马湖水面,我更惊诧于她的无际与清澈了. 在下午淅淅沥沥的小雨中,随团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