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初期,神垕钧瓷断烧了吗?

关于建国初期的神垕陶瓷业发展状况,尤其是钧瓷生产状况,我们常见这样一笔带过的说法:

“因战乱、灾荒频繁,艺人外流,钧瓷生产举步维艰,趋于停产状态。”

“建国初期钧瓷的传承几乎断代。”

今从1949年《许昌人民报》揖出《禹县神后(垕)镇的陶瓷器工业》一文,参照1934年《矿业周刊》所载《河南禹县陶瓷原料之来源》,略探民国时期神垕陶瓷业与钧瓷生产的概况。

民国钧瓷

神垕长期是河南最大陶瓷区

结合两篇文章,可以得出这样的印象:民国时期,神垕陶瓷业是河南省最重要的陶瓷产区,产品以日用陶瓷、尤其是碗类为大宗。从1934年到1949年,神垕陶瓷业无论瓷窑数目还是从业人员,都有明显增长。

就生产状况而言,1934年报道称:“全镇居民一千一百六十六户,人口有七千余,现在从事瓷业者,约四百户。瓷窑数目,在昔有九十余窑,现仅五十六窑,其中正烧用者计有四十窑。每窑平均基本工人有四十名,共约一千六百人,其除做盘及碎货者,尙不在内。”

1949年报道称:神垕“是本省最大的陶瓷区”“瓷厂五十四家、瓷窑七十七座、工人二千五百余人,附近村庄依靠瓷窑维持生活的,总在一万人以上。”

近年,有群众从一处瓷窑旧址中拣出许多民国时期瓷片,从上面的字句来看,生产于抗日战争时期。

抗日战争时期神垕生产的瓷器残片

1934年报道:“日用瓷碗产量——全年多者能烧二十五窑,少者二十窑。大窑每器每次出碗三十车,每车七十五箍,每箍二十个,此外代烧盘子碎货五百至七百件不等。至小窑每次出产量,为数甚不一定。”

1949年报道:“瓷器以日用饭碗为大宗,平均每日可产二十六万个至三十万个,其他如盘、瓶、罐等约计也在五千个以上。”

可见,自1934年,直至解放前昔,神垕陶瓷业在持续发展之中。

1959年,钧瓷老艺人合影

民国时期,钧瓷业“存”而不“兴”

至于钧瓷生产,1934年的生产状况是“多数以小窑烧之,火力不定,时常烧毁,而大窑全年行烧次数不定,故产量无法统计。”而销路则“多当古宋瓷及珍品售给外国人”。

至1949年,“全国驰名的仿宋钧瓷即产在这里”。仍未断烧。

我们说建国初期钧瓷几乎断烧,可以作为一种事实陈述。因为钧瓷烧制成本、烧制质量的限制,一直是小批量、小范围的存在,在神垕陶瓷市场中没有什么位置。销售也剑走偏峰,甚至充作宋钧。

“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这样的营销手段,上不了台面。

可以说,民国时期,神垕钧瓷生产“存”而不“兴”,但也没到失传的地步。

钧瓷一厂旧址

钧瓷的新生

建国之后,在人民政府主导下,不同窑口的艺人们得以集中起来,将文化底蕴深厚、附加值高的钧瓷作为重要产品加以开发。

陶瓷艺人们在古法基础上,对钧瓷制作工艺进行了提升改进,不断丰富其釉色与器形,“钧不过尺、钧瓷无双”等技术难题逐渐成为历史,为大批量生产与推广奠定了基础。

以钧瓷一厂、钧瓷二厂的设立为标志,钧瓷在新的时代迎来了新生,可以作为一个产业而存在了。

民国瓷窑

附:禹县神后镇的陶瓷器工业

神后在禹县西部,距城六十华里,是本省最大的陶瓷区。该处陶瓷器工业,据传说已有五百余年的历史。全国驰名的仿宋钧瓷即产在这里,所出产的普通日用瓷器,除供给本省应用外,并行销于安徽、陕西、湖北诸省。该处现有瓷厂五十四家、瓷窑七十七座、工人二千五百余人,附近村庄依靠瓷窑维持生活的,总在一万人以上。

瓷器以日用饭碗为大宗,平均每日可产二十六万个至三十万个,其他如盘、瓶、罐等约计也在五千个以上。该地瓷品“价廉”“适用”,所以多少年来在瓷业竞争上,它是一直占着优势的,但因为过去受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封建势力的蛮横压迫和剥削,而日渐衰落。解放后,我人民政府以恢复与发展工商业作为中心工作,各地交通又逐渐恢复,所以神后瓷业,又慢慢复兴起来。但各瓷厂都因为缺乏动力,釉块不能粉碎,釉粉用量突然增加,供不应求,还需要人民政府设法帮助解决。神后附近的重点煤矿,也要给以较长期的贷款扶助,才能保证供给瓷窑的大量用煤。

目前神后的工商业,还缺乏适宜的扶持与有计划的领导,根据神后所产原料,如果在政府适宜的扶助与领导下,不但能够生产大量的日用品,供给几省的需用,并能够生产大量的电用瓷器、耐火砖、洋灰等,供给今后各项建设的需用。(陈志刚)

1949年7月2日《许昌人民报》2版

↑↑ 点击可加关注,浏览更多内容

↑↑ 长按扫码,加入微信交流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