挤眼睛抽鼻子做怪相,宝宝春季抽动症频发,是在提醒你:爱给少了

“不听话”“教不好”“太调皮”“管不住”……

作为家长,你有没有经常这样当面或背后抱怨自己的孩子?

这些让宝宝心头一痛的评价,会像一个个烙印狠狠地打在他们身上。

不要再这样说宝宝了!世上没有“坏宝宝”。宝宝不听话,往往是情志没有呵护好。

如果没有重视起来,等发展成抽动症,才想起来补救,就需要花费更多精力,对宝宝的生长发育、日常生活造成很大影响。

刚过春分,春光正盛,最近却有不少家长问到孩子抽动症易发怎么办。

抽动症是怎么产生的呢?

孩子心中有郁结之气,积淤过久,没有及时疏导,长此以往就会堵塞脉络,导致气血凝结,“筋脉驰纵”——也就是抽动的意思。

原来,看上去是生理性的疾病,根源却在心理。

周末,我们来系统讲讲抽动症,聊聊情志,一起疏通宝宝心里的小郁结。

抽动症和多动症不是一回事

抽动症又叫做抽动秽语综合征,是一种以肢体性抽动和发声性抽动为特征的慢性神经精神疾病。

据临床医学发现,抽动症一般在宝宝3~15岁之间发病,男孩患病的概率比女孩略高。

抽动症主要有以下4大症状,家长可以参考甄别:

抽动表现

动作反复、短促、不规律,如无法自控地挤眼睛、抽鼻子、噘嘴、耸肩、甩手踢腿等。

怪言怪语

如“嗯嗯”地清嗓子声、“吭吭”声、尖叫、吼叫,甚至骂脏话。

注意力差

做事情总是分心、神游天外,叫TA无应答反应或反应慢。

逆反

经常发小脾气、爱哭闹,甚至故意和家长反着干。

但要注意:不是所有爱尖叫、有小脾气的宝宝都是抽动症。

抽动症的孩子在多数情况下,都是无意识、无法自控地做出上述行为,并伴随身体部位肌肉的抽动。

不过,即使不是抽动症,家长也不能放松对孩子情志的呵护。具体做法,可以参考之前的推文:

宝宝频繁尖叫,原来藏着这些小心思!2个阶段2个方,找回天使宝宝

许教授小贴士

如何判断宝宝是

抽动症还是多动症?

虽然都是和“异常动作”相关的疾病,但抽动症和多动症两者区别还是比较大的。

家长可以通过有无抽动表现来判断:

抽动症 vs 多动症

抽动症

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

多动症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慢性神经精神障碍

心理障碍

肢体动作异常

行为、性格异常

主要表现:

不受控的肌肉抽动

语言异常

次要表现:

注意力不集中

情绪不稳定

主要表现:

注意力不集中

情绪不稳定

次要表现:

自控力较弱

无抽动表现

情志受伤

你还认为只是情绪小问题吗?

抽动症的发病原因比较多,除了先天遗传因素、后天神经发育缺陷之外,最常见的就是宝宝情志的受损。

情绪过度起伏、常常处于焦虑状态、易怒易惊……如果家长不及时疏导,就容易诱发孩子的抽动症。

在教导宝宝时,用引导代替呵斥很关键!

此外,有时家长自认为已做到了科学育儿,宝宝仍然在情志上受损,导致抽动症的发生。

我们来看看我最近遇到的2个经典例子:

案例① 家庭氛围多争吵

第一个宝宝面诊时,抽动症状严重,甚至开始发展成自闭倾向——经常做鬼脸,手臂不自觉地摆动,嘴里嘀嘀咕咕、自言自语,问话不答。

陪同的两位家长情绪则比较焦躁,在面诊时发生了矛盾,当着宝宝的面互相指责起来。

我在劝阻的同时也了解到,类似的争吵在家里时常发生,这无疑对宝宝的负面影响极大。

一个家庭总充斥着指责与争吵,肯定是不健康的。

别以为宝宝年龄小、不懂事,面对家人长期争执,内心肯定是无所适从的。过度的“忧、悲、惊、恐”,时刻增加着宝宝的心理负担。

在长期积累的不良情绪刺激下,宝宝心智不成熟,抗压性差,极易出现矛盾心理,正是抽动症酝酿发酵的“温床”。

不过,给宝宝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也不是说家人之间不能有争执。

我曾见过有家长表面和睦多年,其实家里的大小矛盾都瞒着宝宝,以至于后来家长突然离婚,给孩子带来难以承受的心理打击。

引导宝宝理解大人之间的“小烦恼”,并从中学会解决烦恼、矛盾的正确沟通方法,恰恰是非常好的心灵课堂。

这不仅需要家长和宝宝之间做好沟通,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关系也要好好经营。

案例② 过早接触电子产品

另一个宝宝,过早接触电子产品,3岁就开始解锁家长的手机屏幕,熟练地玩游戏。

平时家长也常用动画片代替陪伴和安抚。6岁时开始跟着大孩子玩电脑游戏。

家长发现宝宝经常挤眼睛、抽鼻子,一开始以为是用眼过度,后经诊察发现是抽动症。

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不仅会影响宝宝的视力,更会影响宝宝的大脑发育。

在看电视或玩游戏的过程中,宝宝的大脑处于高度集中的状态。成人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尚且觉得疲惫,更何况宝宝呢?

根据科学研究,电子屏幕上的闪光、快速的场景转换、过于刺激的情节画面等,都可能造成孩子头晕、有恶心感、眼部肌肉抽搐,甚至引发癫痫。

宝宝玩起来不知节制,更不知道什么是不适合自己的。家长不及时纠正,抽动症就容易在不知不觉中产生。

而且,让电子产品代替亲子陪伴,其实是一种家长偷懒、不负责任的行为。

我常强调有效陪伴的重要性。卡通片、电子游戏,都不如和家长的一段高质量亲子时光。

而且,更重要的是,孩子一定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充分的休息。学龄期的孩子,周末一定要给予足够的放松,不能让孩子学业压力过重,否则真的会引起抽动症等疾病。

抽动症调养关键:

呵护情志兼护肝

抽动症是一个慢性病,很多调养上的小细节需要家长多注意 🔽

宝宝抽动时,要不要及时制止?

宝宝无法控制地抽动时,本身情绪就十分紧张无助,此时不要严厉阻止,无须出声提醒,顺其自然即可。

但可以用温和的方式转移宝宝注意力。比如,在宝宝抽动频繁时,和TA聊聊天、用其它TA感兴趣的东西或者活动把TA从紧张的情绪中拉出来。

抽动症治好了,还会复发吗?

这里要提防抽动症假性治愈。抽动症状消失,不意味着抽动症治愈。

暑假、寒假是小儿抽动症高发期。这往往是因为孩子在假期和同学、朋友接触变少,与家长接触变多。

大人的情绪如果过于压抑、紧迫,无形中会给宝宝造成压力,宝宝抽动症就有可能复发!

此外,春季容易肝木过亢,这也是造成抽动症季节性频发的原因之一。

运动可以缓解抽动症状吗?

适当运动可以帮助宝宝缓解紧张情绪,抵消过度的疲劳与紧张,平衡或发泄体内积累的负面情绪。

对于抽动症宝宝,我推荐能动用到四肢的但强度较小的全身性运动,如溜冰、游泳等,既能起到锻炼的作用,又不至于给宝宝身体过重的负担。

饮食上要注意什么?

在饮食上,首先是要清淡饮食,同时注意重点放在让肝气及时疏解、条达上。

尤其在春天,不注重消化的宝宝往往会土虚木亢,极容易诱发抽动症。顾护脾胃、及时助消化的同时,需要兼顾疏肝气。

春季可以给宝宝饮用疏春方健脾、祛湿、调和肝脾,平台回复关键词“疏春方”,或者直接在平台首页“搜索文章”中搜索,即可查看详细食疗方。

建议饮食:

推荐食物:

牛肉、瘦肉、豆制品、樱桃、香蕉等。

忌吃食物:

辣椒、大蒜等刺激性强的食物;

滋腻肥厚食物;

含有咖啡因或带色素的饮料。

许尤佳教授 推荐

抽动症食疗方

甘麦大枣核桃煲猪心

材料:浮小麦10g,甘草3g,大枣3个, 核桃仁15g,猪心1个。

做法:猪心洗净焯水,切块;与其它食材一同加入锅中,加约5碗水,文火煲1小时即可调味食用。

功效:宁心安神,健脾补肾,缓解小儿多动症。

适用年龄:3岁以上宝宝消化好时辨证服用。

许尤佳育儿堂(xyjyet)

▲ 了解更多 ▲

许教授推荐  /  小儿推拿

按揉三足里 / 3分钟 

用拇指或食指作逆时针按揉三足里穴

捏脊 / 5次

用食、中二指自下而上作捏提动作,“捏三提一”

清肝经 / 50~100次 

从食指掌面末节指纹推向指尖

揉按小天心 /  1~2 分钟

食指或中指的指端揉小天心穴

许尤佳育儿堂(xyjyet)

▲ 了解更多 ▲

春季是抽动症高发期,除了帮宝宝呵护情志,春季应季养护也十分关键。把肝护好了,宝宝心烦气躁的情绪就能得到缓解。

● 推荐课程

本期推送就到这儿啦!

关于宝宝抽动症和情志呵护

您都有哪些经验和感受?

欢迎在下方留言探讨

一起来交流育儿经吧!

全国著名儿科医生许尤佳

与广东科技出版社

联袂打造的

唯一官方育儿平台

百万家庭身边的育儿专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