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有痰咳不出,吃止咳化痰的药物有用吗?

儿科医生最常遇到的宝宝患者中,十之五六都有咳嗽的问题。

许多家长深受其扰,因为咳嗽似乎有千百种形态,自行辨证起来很不容易,需要好好学习、花工夫。

之前,我在咱们平台推文中介绍了多种咳嗽以及它们的治疗、养护方法,家长们可以在公号回复“咳嗽”查阅学习。

但总有家长提及一些具体、细致、又十分常见的咳嗽问题,我认为有必要拿出来,和大家详细说一说。

比如,前几天有位家长问我:

宝宝咳嗽总是有“吭吭”声,像是有痰,但是咳不出来,只能勉强吐出一些带泡沫的唾液。这种情况该不该给他吃止咳化痰的药物?

其实,在临床医学中,止咳药化痰药属于两种类别的药物。我们时常放在一起说“止咳化痰”,但它们是应该分开辨证采用的。

如果咳嗽没有严重影响宝宝日常生活和作息的话,一般不建议家长滥用止咳药。

首先,“止咳”不等于“治咳”,仅仅遮掩了咳嗽的症状,没有真正除根,是没用的。

第二,化痰的药物,大多是通过刺激内粘膜、溶解痰液黏性等方法,达到稀释痰液的作用。

但是,宝宝咳不出痰的原因,有时并不仅仅是痰液太浓。这时,家长又该怎么办呢?

也分“有形”和“无形”

在帮宝宝“化痰”之前,家长需要先知道:痰,分为“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

有形之痰:

有形的痰,是通常人们所理解的、看得到的痰。

多数“有形之痰”停滞在肺部,裹挟着病菌等“脏东西”。

它们可以通过咳嗽排出体外,这其实也是身体排出外邪、“清理门户”的方法之一。

无形之痰:

无形的痰,是人们肉眼看不到的痰,它存在于人体的脏腑经络、皮里膜外、四肢百骸之中。

它们在全身上下流窜,随着气的流动而流动,或停留下来,阻碍身体的气机。

有形和无形的两种“痰”,都有可能出现宝宝有痰咳不出的情况。

有形之痰咳不出:

宝宝虚弱无力,可借外力排痰

宝宝咳不出痰,首先确实可能是有痰卡在喉咙里。

但是,宝宝气虚,身体的能量不足,没有足够的力气将它们咳出来。

如果家长发现宝宝有这些表现:

咳嗽无力

很艰难才咳出的痰呈泡沫状

打喷嚏、流清鼻涕

……

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宝宝体内入了风邪。

儿为虚寒,外感风寒的宝宝,体质更为虚弱。当痰液比较粘稠的时候,宝宝就更不容易咳出痰液。

在宝宝体虚的情况下,如果用攻伐过猛的药物,宝宝的身体就容易吃不消。

所以,我通常会建议,如果家长要选择给宝宝用药物止咳、化痰,建议选择对宝宝体质伤害较小的外治法——雾化。

此外,还可以借助外力帮宝宝排痰:

▶ 拍打排痰法

“拍背排痰法”是通过震动,使附着在肺部、气管内的分泌物脱落,帮助宝宝排出痰液:

步骤①

低龄宝宝可以竖抱,宝宝的头搭在家长肩膀上。

年龄较大的宝宝,可以反坐在椅子上,前胸趴在椅背上。

步骤②

拍背的手掌微微扣起,手指微微弯曲,呈“空碗状”。

 步骤③

胳膊不动,手腕摆动,有节奏地在下图红框区域内,由下至上、轻轻叩击宝宝的后背。

注意力度以发出“砰砰”的闷响、而宝宝又无不适感为佳。每分钟拍打40~50下,每次操作约10分钟。

资料来源:医视频

除了外力排痰法外,从身体内部也可以帮宝宝调理。

▶ 给宝宝补正气

如果发现宝宝正气不足、气虚,家长可以考虑给宝宝服用较为温和的食疗方给宝宝健脾益气。

宝宝正气足了,抵御外邪的能力也会跟着增强。

可以选太子参、白术、党参、黄芪这几种药材其中的1~3种煲瘦肉水,给宝宝服用。

注意,帮宝宝健脾益气的前提,是要在宝宝病好后、不积食的情况下进行。

无形之痰排不出:

脾胃运化失利,应该温脾化痰

比起有形的痰,无形之痰对宝宝的伤害要更大。

“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体内之所以产生无形的“痰饮”,根源在于脾胃的运化不利。

宝宝吃得太多,或者经常喝冷饮、吃生冷物,会导致脾胃负担太大,吃进肚子的水液无法转化成人体所需的津液,成为湿滞,堵塞在宝宝体内。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废水”越积越多,湿聚生痰,就形成痰饮。

它们随着气的流动四处乱窜,给宝宝的健康带来很大负担——“百病由痰生”。这个“痰”,指的就是“无形之痰”。

有经验的医师和家长可以通过触摸感受到宝宝是否体内积淤着“无形之痰”:

比如,摸摸宝宝的腹部、颈部,会不会摸起来异常柔软,某些部位比其它部位摸起来有增厚、肥满感,还有团块、片状、网状的形状?

再看看宝宝有没有这些体质特征:

常觉疲乏、精神不振

全身(尤其是四肢)感觉酸重

胃口差,腹部有胀满感,进食后明显

大便黏稠或不成形,严重者溏泻

口中黏腻不爽或口臭

舌苔厚,舌边有齿痕

痰多易咳

睡觉打呼噜或流口水

……

如果以上皆有,可以看出宝宝体内有痰饮,脾胃功能也是比较差的,中医认为属于“脾虚湿困”证。

这种情况,就是湿滞比较严重。好比不断往瓶子里倒水,满了之后还继续倒,水就会从瓶口溢出,上逆至喉咙,变成“有形之痰”。

这时,家长就不仅要帮孩子排痰,更要除痰饮,最根本的,还要格外注意消化,将已经失运的脾胃养护回来。

▶ 早期排痰+祛湿:

排痰食疗方

陈皮3g、茯苓10g、芡实10g、南杏仁5g,

可以这4味药材皆用,也可以选其中1~3味,轮换着来给宝宝煲水煲粥喝。

祛湿食疗方

四星汤

材料:谷芽10g,麦芽10g、山楂5g、木棉花5g。

做法:材料下锅,2碗水煮成半碗,1~2周喝1次。

功效:消积祛湿。适用于胃口不好、容易积食、湿气重的宝宝。

适用年龄:1岁以上辨证合适用。蚕豆病可以用。

▶ 后期健脾利湿:

等宝宝消化好的时候,可以给TA适当健脾。

此时宝宝的身体还是有湿气的,在健脾的同时,可以继续祛湿。

茯苓莲子粥

材料:大米50g,莲子15g,茯苓15g,红枣5g,红糖适量。

做法:红枣、莲子、茯苓、大米下锅,加约5碗水,文火煮烂,加红糖调味即可。1周1次。

功效:健脾利湿、益气补血。

适用年龄:1岁以上宝宝辨证合适用。蚕豆病可以用。

平时饮食上,注意也要以清淡、少食多餐为主,可不要体质一好就敞开了吃,湿滞容易趁机“卷土重来”。

本期推送就到这儿啦!

看完本期推文,关于宝宝有痰咳不出

您都有哪些经验和感受?

欢迎在下方留言探讨

一起来交流育儿经吧!

育儿路上,做你身边的儿科医生

看一看朋友们在读什么,点“在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