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刘慕颖:阅读培养语感,直觉秒杀难题

编者按
昨日,蔡凌锋同学文章《我失误了,有几句话想对学弟学妹们说》(点击阅读)引起热议,很多网友表示“写得好,很有用”。但对于他总结的一些复习方法,网友们也有争议,比如关于英语语感的来源,有人主张来源于语法知识,也有人主张来自于阅读。那么,语感究竟如何培养呢?今天,我们看看北京大学刘慕颖同学怎么说。

【刘慕颖:2017年高考664分,恩施州文科第一名】

刘慕颖和父亲合影

刘慕颖和母亲合影

校友

刘慕颖谈英语语感

今天是蔡凌锋同学的18岁生日。首先祝我们善良可爱又帅气的蔡凌锋生日快乐!在北航好好努力~

昨天,看到有人在《收心斋》留言说,英语语感不是靠看书看出来的,我有一点不赞同,在此谈谈我的看法。

语法基础固然重要,但是当你做题不确定的时候,第一直觉想到的往往是正确答案,而这种感觉可能正是在你曾经看到的那些东西中潜移默化得到的。

在你学语法之前,很多题就能很自然的做出来,因为你可能在某一首歌,某一篇文章里读到过类似的句子。学语法的时候,很多东西都可能有熟悉、甚至豁然开朗的感觉:原来以前那个我读熟了却不知道结构、或者我一直觉得组成很奇怪的句子,是这样的道理。这种感觉,如果缺少阅读,是不可能有的。

当然这种阅读不只是指读纸质书籍甚至大部头,对我来说,听英文歌、看电影都算是接受英语影响的过程。在我看来,语感很依赖天分,培养语感也需要很早就开始,但这绝对不是我们看轻阅读的理由。你要相信,你付出的每一份努力都是会有回报的,只是可能你会在很久以后的某一刻才感受到,我以前经历过的某个东西让我现在做起事情比别人要轻松很多。

不过,如果一心指望靠阅读来培养语感,靠语感来做题,我觉得对已经身在高三的同学来说可能已经晚了点,所以,语法掌握对你们来说更是一条捷径,要认真地去记。但是一定要思考,要配合阅读去理解,你们平时做的文章都是阅读的好材料啊。

只记忆死的语法是靠不住的(至少我是这样),因为高三你要记的东西太多了,混淆、记不清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在考场上要用的时候,可能有时候你都会怀疑你自己记的到底是不是对的,甚至会大脑一片空白,所以,我觉得语法真的要变成你自己的、自然能用的东西

读英语书很有意思!我推荐大家去看看福尔摩斯的原著,原著和翻译版简直天差地别。

以上仅是个人想法,希望能辩证看待。因《收心斋》留言字数不能超过600,所以把上述留言文字发给彭老师单独推送,若有曲解那位同学的意思,很抱歉哦。

未名湖风光
刘慕颖摄影
刘慕颖谈备考动力:北大情结

文科生心中常有北大情结。

作为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划时代的开创者,北京大学一直是我心中人文气息最为浓厚的高校。从校园风姿到学风校训,北大一直站在传统与现代的连接点上,上承太学正统,下立大学祖庭。在整个高三岁月,对北大的向往是支撑我努力学习的最大动力。

刘慕颖谈大学生活:努力才有收获

在收到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的录取通知时,刘慕颖同学非常激动,她说,“选择光华,是幸运,也是挑战。光华的优秀同学太多,学习的节奏也很紧张。但是,大学是人生一个新的起点,我相信努力才有收获。对于北大,对于光华,我有太多的期待和憧憬,希望自己能度过无悔的大学生活。”

未名湖风光
刘慕颖随拍
恩施高中清北咨询
QQ群:597578119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