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娘的脚后跟,便知闺女三四分”,父母的修养,决定孩子的教养

引言

我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其实也是终生的老师。家长对于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毫不夸张的说:孩子就是家长的一面镜子。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语:“看着娘的脚后跟,便知闺女三四分”,其实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01

看着娘的脚后跟,便知闺女三四分

首先,这里的“脚后跟”并不是真的脚后跟,而是用来比喻母亲的性格以及为人处世,而“三四分”也不是一个具体的数字,泛指大概,差不多的意思。所以,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了解母亲的为人处世以及性格后,就能大概知道女儿是什么样的性格以及做事风格。

外貌

首先从外貌上来说,女儿通常会跟自己的母亲长得很像,人们常常会用“一个模具上刻下来的”来形容母女俩之间外貌上的相似。其实这里不仅仅单纯指外貌,也包括了举手投足间的神态,说话的语气都十分神似。

性格

人的性格分为先天性格与后天性格,而先天性格就由基因决定。我们常说一个孩子从小脾气就十分温顺,或者从小就十分暴躁,这就是基因性格所决定的。但是,父母的教育以及家庭、环境的改变都会对孩子的性格造成影响,这就是后天性格。
父母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的性格造成影响。如果母亲做事认真仔细,注重细节,孩子大多也会是个细节控,如果母亲大大咧咧,十分随意,孩子的性格一般也会比较随意。

品行

相比父亲的严厉冷静来说,母亲的爱就显得更加细腻温柔。而且,女儿一般情况下会跟母亲显得更亲近一些,更愿意跟母亲分享自己学习以及生活方面的喜与忧。所以,在潜移默化中,母亲的一言一行都对女儿的品行、为人处世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德国教育学家福䘵贝尔曾经说过一句话:“国民的命运与其说是操控在掌权人的手中,倒不如说是掌握在母亲的手中”。母亲对于子女的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古代有许许多多有关母亲教育子女的故事,岳母刺字、孟母三迁等,这都体现了母亲对于孩子教育的重要性。

婚姻

我们知道,古代的女子在没有出嫁之前是很少会出门的,所以这就导致媒人无法了解到女儿的性格、这个时候,就会根据其母亲的性格、为人处世来间接的了解女儿,然后再将自己了解到的情况告诉给男方。

如果双方都有意愿,两边家长就会约出来见一面,进一步了解与观察,从交流的言语间来了解其父母,根据父母的为人,推测对方的孩子与自己的孩子是否合适,结婚之后会不会幸福等等。

02

孟母三迁的故事

孟母三迁讲的是孟子与他母亲的故事。孟子的母亲倪氏是一个勤劳且有见识的妇女,孟子从小就十分顽皮,不喜欢读书,母亲为了让他读书煞费苦心,不管怎么打骂都不管用,为此还搬了三次家。第一次搬到了一个周围没有小孩的地方,但并没有起到什么效果,孟子还是十分贪玩,他跑到铁匠师傅那里玩,搞得满身油污。
第二次孟母将家搬到了荒郊野外,门前是一片坟地。最开始确实还好一些,但到了清明节的时候,门前热闹了起来,孟子看到送葬队伍一边哭一边挖墓穴,将棺材埋了进去。孟子也学了起来,将旁边的树枝当作棺材埋了进去。

第三次孟母将家搬到了学堂旁边,但好像也并没有让孟子喜欢上读书,一天孟子玩够了后突然跑了回来,这次孟母气极了,抄起剪刀将织好的布一刀下去全部剪断。

这让孟子有点害怕,孟母说到:“读书跟织布一样,布被剪断了,就没有衣服穿,不好好读书,就永远都成不了才”。这句话说到了孟子的心坎上,他想了很久,下定决心要好好读书,最终成为了儒家学说的代表人物。

03

父母的修养,决定孩子的教养

“看着娘的脚后跟,便知闺女三四分”这句话我们不能说完全是正确的,毕竟一个人的性格形成是由多方面决定的,遗传、家庭、教育、环境等等。

古人希望通过这句话来告诉后人,父母的言传身教对于孩子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父母的修养,就是孩子的教养。就像人们常说的:孩子就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在教育孩子之前,父母要先进行自我教育,才能称之为合格的父母。

作者 · 阿杜

一个喜欢分享智慧、分享生活,穿越历史长河,洞察社会本真,人性本色的文字梦想家。专注文学,专注与你分享每一次新发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