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靠谱的黑公司,都长什么样?
“小直,我觉得我遇到传说中的黑公司了,我该怎么办?“
后台收到这样的留言时,心里也很不是滋味。这些年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活动频发,求职市场也深受其扰。正值金九银十求职旺季,亦是诈骗份子猖獗的时候。
求职者在享受网络求职便利的同时,也更容易被“黑公司”盯上。尤其对于刚工作没几年的应届生与职场新人来说,容易因为求职心切,落入诈骗、违规等“黑”公司的陷阱里,成为被“收割”的廉价劳动力,甚至是付出财产、经济乃至安全的损失。
为了避免黑公司的侵扰,我们总结了一些方法步骤,帮助求职者在求职面试的过程中,尽可能地把他们从伪装好的“包装纸”下揪出来。
毕竟,找到好公司的前提,安全一定是第一位。
求职者在成长,这些黑公司也学会了利用各种名头美化包装自己。但本质上,主要还是那3种类型的黑公司。
一类是空壳公司,就是俗称的“皮包公司”。主要出于避税、临时项目等原因而成立,可以查到注册信息、也有法人、但没有实际经营项目的企业。虽然,不是所有的空壳公司都是黑公司,但出现黑公司的几率还是不小。
第二类,是违规的诈骗公司,大部分都是有组织地诈骗。比如合同诈骗,这些组织为了表现真实性,以招聘的形式将人带进公司,没工作不说,一不小心还可能被划为这类犯罪组织的“帮凶”。
第三类,是我们比较熟知的传销公司,常说的交“培训费”和拉“人头”,是比较常见的辨识点。但现在的传销公司,不只是以前那一套“棒槌”大法,还会用“虚假繁荣”等招式来吸引人加入。更有甚者,借着“入伙分股”的求职模式来吸引人加入,实在防不胜防。
所以第一步,是观察这些公司的基础信息,看看是否真实可靠。
·查官网,重点看业务信息
作为一个公司的门面,官网是否有人打理,经常进行更新维护、是否有真实的团队成员照片以及高管的信息等,都能体现这个公司的真实程度。甚至可以将高管的信息与照片进行二次搜索,查看其名下有无新闻报道、获奖消息等。如果这名高管创业经历非常丰富、甚至本人曾获得主流媒体的报道,企业的可靠性肯定是会大大增加的。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在官网上查看公司是否有实际业务信息。对于创业公司来说,尤其如此。
比如查看公告、新闻稿、产品介绍中,提到的公司主营业务、目前取得了怎样的成果与发展历史等。存在时间长的公司,一般更容易获得信赖,业务活跃情况也可以说明公司的健康状况,就连留下的联系信息,是否使用的是企业邮箱这样的小细节,也能帮助我们进行更合理地判断。
即使没有制作专门的官网,一般也会在大主流平台上设置官方账号。比如像企业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等,查看认证信息,看账号主体上是写着企业还是个人,这些都能从侧面论证企业的可靠程度。
如果以上内容,一看就缺乏维护、甚至自身业务内容都描述的含糊不清、存在重大错误等情况,那这家企业不靠谱的概率,必然直线上升。
·看工商信息
可靠的查询网站主要为「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由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主办,可靠性更高。除此以外,也可以使用到像看准之类的第三方平台,直接查看综合的工商信息与风险提示,数据取自各大国家信息平台,一键查询,更加便捷。
查到工商信息后,不要只看见有这家企业就算完事。首先得看公司全称、成立时间、老板、注册资金、相关法律信息、与经营范围,并将其与要进行求职的企业进行逐字对比。那种一字之差的假冒企业,虽然离谱,但也不是不可能发生。如果发现有些公司招聘时用的名称与注册工商信息不符时,脑海里的警钟必须敲起来了。
☑成立时间越长,企业相对越稳定。
☑老板有几家公司,其他公司是什么经营状况。
☑新闻舆情有没有对老板的负面报道
☑公司股东是否经常变更
☑注册资本有多少,是认缴的还是实缴。实缴是实际缴纳,认缴则是承诺,会在规定期限内分期缴纳。这能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公司初创时期的实力。
☑注册资本是不是与公司体量相符。像商贸、服务等公司,因为没有特别多的实体重资产,容易被用来做“黑”公司。比如一个普通的初创型商贸公司,注册资本却达到上亿的级别,这大多就是虚高了。
☑法律信息上,是否存在大量法律纠纷。业务纠纷要考虑公司的经营状况,而劳动纠纷,没有哪个求职者看到这样的记录,会不心理嘀咕吧。如果劳动纠纷非常多的话,不管是不是黑公司,都要提高警惕。
☑公司是否有实际的经营范围,求职的岗位是不是包括其中。
二十一世纪,活用搜索已是每位互联网冲浪者必备的吃饭技能。在求职这样的大事上,这一套“连招”也十分管用。以下几个搜索清单,或许能组合成一套不错的筛查打法,帮助大家清耳明目,扩宽思路,顺利揪出黑公司的破绽。
1、在各大平台搜索其产品/服务
一个企业要经营,势必会做业务,也总要出成果。不管是实际产品还是提供某项服务,总能在线下实体或网络平台上能搜到这个业务。即使是创业型企业,老板也应该有一套完整而自洽的业务方案。如果这些都没有,即使不是黑公司,入职之后的职业发展,也不会有太大的保障。
2、在行业论坛与职场社群等地方,了解行业内对公司的认可度。
行业论坛是同行者聚集的地方,职场社区则很可能找到这个企业的员工进行咨询,都是有可能获取到蛛丝马迹的地方。如果一个企业宣传得天花乱坠,描述成行业领先的样子,在这些地方却找不到一丁点真实的信息,甚至只能搜到某些广告,那么就需要警惕了。
3、核实其所说的奖项、成就项目以及资质。
企业做得好,收获赞誉是常有的事。有些黑公司也很懂得,利用各类获奖信息、与让人看不懂的资质包装自己。但作为求职者,这也是一个我们能发现问题的地方。
比如,可以看它展示的奖项是什么性质的,由哪家机构颁发,是在领域内有分量的奖项,还是可以直接购买的。甚至可以去这些机构官网、报道查询获奖名录,看看是不是真的榜上有名。
4、将企业与诈骗、黑产等词汇联合起来进行搜索。
除公示的经营异常名录与严重违法失信名单以外,还可以将企业名与诈骗、黑产等负面词汇联合起来搜索,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但这样的信息,也需要辨别,看是否有真实的事实证据、或是媒体报道。
通过了这一步,对于我们准备去面试的企业,已经能有一个基本的判断了。但对于入职,还需要更多警惕与实战演习。在面试中观察企业环境与面试官,当然是最直接的方法。
·看公司
主要看公司的地址与办公环境。
一般来说,企业大多是在各类写字楼,也有初创公司会在民居楼或是租下别墅办公。但总体上,公司的装修、选址一定会与业务方向、业务大小相符合。一个号称融资了好几个亿的企业,租在一个人多口杂的居民楼里;一个初创公司,内里装修上却是“金碧辉煌”,就很不对劲。
一般金融类的企业喜欢租在市中心的高档写字楼里,而文化类初创企业更偏好创业工坊、共享别墅等地方。如果有那么些企业,反其道而行,也会显得“异类”。
企业的内部环境也容易反应出问题。除了前台和面试的HR,办公室就没有别人;公司里的员工寥寥无几,或是说都完全不是一个工作的状态,全都在工位上睡觉、玩手机、打游戏;说是互联网企业,但整个办公区只能看到打着电话的销售等等。
这些情况的出现,不代表一定就有问题,但多警觉一些,倒没什么不好。
·看面试官
面试官对岗位、待遇的描述是否具有“洗脑式引导”。
比如,来面试的产品、运营岗位。面试官在描述岗位职责时,却被要求背上销售的指标,要求每个月完成多少销售额才能拿到约定好的工资。甚至所谓的HR还会以做其他的没前途,这个职位有更多的提成收入来有意引导面试者“转岗”的,都需要更多一层警惕。尤其是应届生,在这样的话术下,更容易被“洗脑”,作出不理智的决定。
提问面试官时,他会紧张,甚至答非所问。
每个求职者,都应该主动向面试官咨询公司的组织架构与业务情况。了解情况是一方面,另外也要看面试官本人对业务项目是否了然于心。
比如,在询问主营业务范围时,面试官都没有正面回答,只能说一大堆看似专业的词语来搪塞,甚至开始顾左右而言他时,不说这个企业的真实度,能否在其中获得良好的发展,都需要打一个问号了。
其实,一个企业是否为黑公司,在简历投递阶段就已经可以看到一些端倪。比如写着初创公司,招聘应届生、不限经验,不仅薪酬高于市场平均水平,分红与休假等福利之好,连一些著名福利大厂都要眼红时,就已经说明了问题。但有时候,我们会被“太期待找到一份好工作”的想法,冲昏头脑,分不清,天下掉下的是馅饼还是陷阱。
但总要记得,不管什么时候,自身的安全才应该是第一位。各方力量都在努力维护求职安全环境的同时,我们自己的防范意识也要“加码”。遇到“漏网”的黑公司,保持清醒,理智分辨,求助官方,一键举报才是正理。
作者丨V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