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读《巴黎,艺术至上》

一.文化不是一个人的事情

书写得很不错,主要是写得比较真实。当然也还有很多矫情和虚饰的地方。

书中体现了大冯对艺术及文化的一贯的热情。对巴黎的文物与文化进行了详细地介绍,有些地方很值得人们深思,例如在面对价格不菲的中国走私文物时的思索。

这是我自我买了《灵性》后的又一本大冯的书,5元钱的价格,让人觉得物超所值。

不喜欢其中的《燃烧的石头》那一篇,主要是有点偏向罗丹了。

还好大冯在这本书里没有卖弄他的画技。

二.借我慧眼看巴黎——再读感言

  有一类心理测试的题目,设定一个环境,或是孤岛,或是世界末日,然后让人选择几样必须带的物品。这类题目的答案千差万别,因人而异,因为这一类的心理测试题侧重的不是统一的标准答案,而是以此窥见答题者近期的生活状态和所关注的内容。这只是了解他人的一种方法而已,对于不同的人会有很多不同的方法,而对一名作家来说最能体现他生活状态和所关注的内容的东西是他的作品。这个道理在《巴黎,艺术至上》这本书中充分展现了出来。

  这本书是冯骥才在巴黎生活的记录。冯骥才以它独特的视角,对巴黎文化,甚至法国文化是提出了自己的解读。这种解读不同于一般学人的游记中的观花、猎奇,而是注重文化方面的审视。在他眼中,巴黎文化是一种注重精神的文化,不管是世界闻名的“街头的吻”,还是天然去雕饰的“巴黎女郎”,或者晴朗的“巴黎的天空”,还有古朴的海边小城“翁弗勒尔”均能体现出一种“美的精神的浪漫”,在巴黎的公墓中既有“爱犬的天堂”也有璀璨群星的居所——拉雪兹公墓,光是听听那一串闪光的名字就足以令人心旌摇动,巴尔扎克,缪塞,德拉克罗瓦,莫蒂里安尼、肖邦、莫里哀……古朴而简单的墓穴,光辉的名字,在他的笔下令人产生了一种错觉,那里既是群星的归宿,也是他心灵的归宿!

  如果上面这些还不能体现出冯氏视角的独特,那么“地中海的菜单”中对法国民间艺术家、收藏爱好者的关注、“拉丁区,我们住的那条小街”中对生活状态的详细描述,则是独特的开始,而到后面分两次参观由火车站改建而成的奥赛美术馆,则完全是一种冯氏的独创!一般人到巴黎往往直奔卢浮宫,但严格地来说卢浮宫内的展品是世界文化,并不只属于法国属于巴黎,冯骥才注意到了这一点,所以在这本书的插图中,跟卢浮宫有关的只有一幅卢浮宫走廊的图片,因为在卢浮宫的走廊才是法国的、巴黎的!奥赛美术馆则不同,它是由火车站变为艺术殿堂的,既不失其最初的实用样貌,又荟萃代表着印象派的数千张油画,它是名副其实的“双重的博物馆”。

  在先贤祠的参观时,面对着雨果、卢梭、伏尔泰、居里夫人等人的棺木他感悟到“这里所安放的伟人们所奉献给世界的,不只是一种美,不只是具有永远的欣赏价值的杰出的艺术,而是一种思想和精神。他们是鲁迅式的人物,却不是朱自清。他们都是撑起民族精神大厦的一根根擎天的巨柱,不只是艺术殿堂的栋梁。”而当谈到乡间的古堡、城市的建筑物、城市历史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冯骥才近些年来之所以致力于民间文化保护的原因,“我们把遗产过于物质化了。如果只把它当作一种物质,我们就会随心所欲地处置它;如果也把它视为一种珍贵的精神,我们就会永远守卫着它;以它为伴,以它为荣,甚至把它作为生命的并不次要的一部分。”

  此外在这本书里,冯骥才还介绍了许多法国作家、艺术家的故居与轶事,娓娓而谈,别有趣味。在巴黎能够见到中国的艺术家,也能见到中国的古董,这些人与物的根都在中国,但却在海外与作者相见,到底是欣慰还是痛心应该是各有侧重罢。

  最初和冯骥才的作品结缘始于《神鞭》到后来《阴阳八卦》、《三寸金莲》、《灵性》、《守望民间》……一路读下来才发现,他已经不再是一个守在书斋里写字画画的作家,而是一个融入文化保护事业、关注文化发展的的文化人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