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往开来的儒者风范——读徐复观《学术与政治之间》

  最早接触到的徐复观先生的作品是《中国艺术精神》。二十多年前,在天津百货大楼对面的新华书店中,买到这书。当年,既不谙世事又对庄子知之不详的我,读这本书的感觉真是如堕五里雾之中——毫无头绪!然而,正是这本《中国艺术精神》让我认识了“利用授课间隙时间历经五年而创作了这本书”的徐复观先生!

  这些年来,断断续续地了解到了一些关于徐先生的事迹和学术成就,然而,却无缘再次正式拜读徐先生的作品。这本《学术与政治之间》恰好向我提供了这样的一个机会。

  这本《学术与政治之间》,前些年也曾在大陆出版过,然而由于两岸的不同价值取向,故而书中的很多篇目变成了有目无文的存目,这无疑是颇为令人扫兴的一件事情。而这次九州出版生引进的《徐复观全集》极大程度上保持了原著的面貌,可以说是给读者提供得窥全豹的机会。

  这本《学术与政治之间》是徐先生从1949年起到1956年之间,几十篇文章的合集。在这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徐先生在这段时间的思想轨迹、人格魅力、学术建树以及儒者情怀。诚然,在这本书中还存在着一些略带情绪化的表述,揆诸具体的年代背景,我们对这些表述当抱着理解的态度予以分析。虽然这些表述,为徐先生所主张的学术应当与政治分离的说法抹上了一笔灰色调,然而,从广义的角度上来说,学术与政治之间的分野却也未是泾渭分明的,例如,当年马一孚先生办复兴书院,虽然远离政治,但也不得不接受蒋介石的拨款。而最为典型的“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的傅斯年,为了实现他的学术理念,让学术研究工作顺利展开,也不得不以从政的方式,为史语所筹集资金。在此,我更愿意采用郑板桥读书“学一半,撇一半”的态度,了解一下在本书中,徐复观先生的立身处世的风采。

  统观本书,笔者个人认为,徐先生在这本书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怀和精神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徐先生热爱中国文化,坚信中国文化的价值,尤其是儒家思想中的核心精神。徐先生指出中国文化,充满了“万物并育而不相害”的忠恕精神,然而“中国文化,充满了忠恕精神,却不曾发现实现此一精神的生活方式”,所以没有发展出真正的“民主形式”。此外,徐先生通过儒家与法家的比较,提出了在“儒家思想”中“人与人的关系是以互信互爱为基础”的、儒家思想强调的人君是政治秩序中不可缺少的一环“但君臣之间只是互相对待的关系”、“儒家对我们民族最大的贡献之一,是在二千年以前即明白指出政治乃至人君是人民的工具儒家对我们民族最大的贡献之一,是在二千年以前即明白指出政治乃至人君是人民的工具”。徐先生对儒家思想的分析,从学理上,指出了儒家思想在中国文化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徐先生说“中国每一个人的真实价值并不是由皇帝所决定,而是由圣人所决定,连皇帝自己的本身也是如此。因此,人们虽生存于专制政治之下,还可以过着互相教养、互相救助的人伦生活。虽有时政脉断绝于上,而教脉依然延续于下。我国民族不至随朝代的变更、夷狄的侵占而同归于尽,其关键全在于此。”

  其次,徐先生坚持理性地对待历史,要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去理解历史背后蕴含的规律。面对当时对历史的种种怀疑,徐先生指出看历史要“看其背后所倚靠以成其为特殊性的普遍性的真理,使后世的人能感受到怎样的程度。”;要注意历史的“特殊性”(变)和“普遍性”(常),要承认“变以体常,常以御变,使人类能各在其历史之具体的特殊条件下,不断地向人类之所以成其为人类的常道实践前进。”;不能“蔑视历史,厌恶传统,觉得他自己是完全站在历史范畴之外,纯靠自力以创造其人生”,凡是“不知这种横断面的想法”无异于是“无历史意识”的动物。而“历史意识的强弱正说明某一民族生命力的强弱”,徐先生在文中尖锐指出“一个失掉了记忆力的人,他会变成白痴;失掉了记忆力的民族,一定堕退为原始状态而不能继续生存下去的民族。”

  再次,徐先生竭尽全力地呼吁学人应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治学方法。在吸收外来文化方面,徐先生主张“只有知道自己国家的甘苦,知道自己文化的甘苦的人,才能丝入扣底弥补国家的需要、文化的需要。”因为这样才能“在世界文化的其他个性中,挺身站起来”!徐先生提醒人们不要被“口头上喊科学方法,一沾到实际问题,便多胡说八道”的人所蛊惑,要小心“富有阴狠、刚愎、忿厉气质的人”因为这些人,“一遇着与己意不合的时候”“立刻引起反感,立刻加以恶意的推测”因为这些人是专断专横的,而这样两种人无疑是“今日学术研究工作中的最大危机”!此外,徐先生强调治学要尊重科学方法,而“科学方法是要先顺着研究对象自身的生成构造的程序而得出其一定的规律”,他反对以僵化的“科学方法模型”去做“凡是模型套不上去的便说这是不科学的”的傻事。

  第四,徐先生能够以冷静客观的态度对时事进行鞭辟入里的分析和批判。这一点不但体现在他对军队建设方面强调曾国藩的治军思想上,不但体现在当时国民政府中存在的“孔宋财团”和革命投机者的批评上,尤其体现在对五四运动的分析和批判上,他认为“五四运动之基调,还是承考据之余波,再附上科学民主的幌子”,因此,五四运动“没有真正的学人,没有真正的思想家”“没有真正人格的建立,更没有真正思想的领导”。然而,他并没有因噎废食、一叶障目,面对对他关于五四批评的非议,徐先生强调“五四应当尊重,也应当批评。尊重五四,并非把它当作一个偶像以为树立门户之资,批评它也并非等于否定科学民主。科学民主,不是任何人的专利品,也不是五四的专利品。中国对科学民主的要求,并非始于五四,戊戌变法,便是追求科学民主的实际行动。但五四的可贵,在其对社会发生了远超过戊戌变法的启蒙运动的作用,而白话文学的成功,更有不朽的价值。这是值得尊重的。但值得尊重的东西,并非即是不可批评的东西。五四运动的本身也可以说是一个大的批评运动。批评运动的本身,却禁止旁人的批评,那才真是笑话。至于'现实权力’对五四批评的动机及其得失如何,自有'现实权力’负责;批评有其具体内容,不能因为某一部分人的批评不对而即认为凡是批评的都不对。”从这段话中,我们不难看出徐先生对学术批判行为中应有的客观性及公正性的追求。

  行文至此,相信大家已经能对徐复观先生的思想有了大略的了解,然而,限于我个人的学识和笔力,我所陈述的内容,恐怕尚不及先生在书中所展示出的儒者精神的三分之一。所述不到之处,尚望各位书友海涵,更敦请方家予以批评指正。

(0)

相关推荐

  • 徐复观专栏 | 中国艺术精神:庄子的再发现

    道家的有老子.庄子,也像儒家的有孔子.孟子.孔子死后,儒分为八[1]:但将孔子的精神发展到高峰,以形成儒家正统的,还是孟子.老子以后的道家,有杨朱.慎到等互不相同的别派[2]:但将老子的精神发展到高峰 ...

  • 【试题研究】高考历史特点类题型简要答题要点

    高考历史特点类题型简要答题要点 历史论文悦读分享 "历史特点是指某一个历史事物的特殊之处,既反映了历史事物的具体性,又显现出其所具有的特殊性. 把握历史事物的特点,是历史认识的一个重要方面, ...

  • 读懂中国,必先读懂中国儒学

    很多国人对儒学或追捧,或批判,都是把儒学当作铁板一块,一概而论. 其实,发展了三千年的儒学,本身有着漫长的变化轨迹,坚实的经济社会背景支撑,丰富的思想内涵,以及复杂的思想流派. 在发展的过程中,儒学吸 ...

  • 「学术中国·哲学」从智慧民主看现代化

    赵汀阳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研究领域为政治哲学.伦理学.历史哲学.代表理论有天下体系.旋涡模式.共在存在论等.著有<天下体系><第一哲学的支点&g ...

  • 罗祎楠 | 回到历史本身:政治学“历史转向”刍议

    内容摘要:本文提出"回向历史本身"这一命题,初步思考政治学"历史转向"过程中的研究路径和问题意识."回向历史本身"提供了这样一种研究过程:研 ...

  • 王锐 | 如何理解章太炎

    编者按 本文为王锐老师在<鼎革以文>读书会上的发言,主要对<鼎革以文>一书进行了讨论.通过关注学术思想与政治的复杂关联,他提出要重视章太炎思想的政治文化意义,思考章太炎思想的丰 ...

  • 缘遇荀子深味荀子俯首荀子

    原文标题:缘遇荀子,深味<荀子>,俯首荀子 作者: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 姚海涛 题记: 一位先秦儒者,没有变为过往残片,也没有化为历史尘埃,熔铸诸子而超越诸子,汇通百家而凌驾百家,今天依然 ...

  • 中学语文站孙东霞《慈爱、宽容:长辈的风范——读趣说红楼人物有感》读书感悟

    中学语文站孙东霞《慈爱、宽容:长辈的风范——读趣说红楼人物有感》读书感悟

  • 儒丨静读《大学》,开悟人生

    原文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译文 知道自己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 ...

  • 文穴鉴读|高校学术是个圈,入行必读《应物兄》

    不贩卖焦虑,不吹捧文艺,让文字回归阅读 Muzuer/撰文 L.Cave 工作室/排版.校对 <应物兄>这个书名最早是在朋友圈看到的,当时第十届茅盾文学奖的评选才刚刚拉开序幕,<应物 ...

  • 温儒敏:读些基本的书,读经典

    这里我顺便说说如今大学普遍实行的通识教育.所谓通识教育,应当包含这么几层含义:这是面对所有大学生的教育:又是相对专业教育而言,属于非专业.非职业性的教育,与专业教育可以互相补充:还有,这是全人教育或博 ...

  • 古道热肠,文人风范 ——读陈子善《自画像》

    爱过的人    读过的书    经历过的事 成就了当下的你 古道热肠,文人风范 --读陈子善<自画像> 陈老的书,一直在看,他的文字和他的性格颇为契合.文字的朴实,叙述的内敛,探求的热切, ...

  • 温儒敏:读些基本的书,读经典 | 经典书目

    开学在即,学生朋友们读书从何入手? 今日分享温儒敏老师谈书和读经典的文章,一起读好书! 温儒敏:读些基本的书,读经典 通识教育最重要的还是读书,是引导学生接触人类文化经典.不要搞知识 "拼盘 ...

  • 温儒敏丨读些基本的书,读经典(附经典书目)

    开学在即,学生朋友们读书从何入手?今日分享温儒敏老师谈书和读经典的文章,一起读好书! 温儒敏:读些基本的书,读经典 通识教育最重要的还是读书,是引导学生接触人类文化经典.不要搞知识 "拼盘& ...

  • 自我实现之为责任:读韦伯《学术与政治》

    自我实现之为责任 --读韦伯<学术与政治> 在韦伯的<学术与政治>里,我们能看到一个充满了矛盾和张力的韦伯.我一直觉得,<学术与政治>才是韦伯的精神地图.韦伯的生活 ...

  • 先秦儒典释读历史视域构建时,全息思维理念之引入

    先秦儒典释读历史视域构建时, 全息思维理念之引入 龚希平 摘要:释读先秦儒典,时常会出现历史视域错乱的问题.此种现象,在汉代经学家郑玄身上,就有苗头显露,而以宋明理学为最.今日新儒家,因为多走宋明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