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自我,才能找到自由——《金都》
本公众号作者:任彧——专注14年的文字匠人。喜欢看电影聊人生。
作家,北京作协会员,影评家
本人悬疑惊悚小说《熔炉》早就上市啦,跪求大家多多支持
先介绍一下电影情节,就是女主阿芳要和男友结婚了,但她之前因为缺钱和一个大陆男生假结婚,所以陷入了窘境,但整个过程下来,阿芳也看透了许多许多事情……
我上一篇影评才刚提起之前写过的一句话,“人生就是这副狗样。”
没想到偶然间看到《金都》这部电影,又跟这句话有着很大的关联,我就来仔细解释一下这句话,我这句话是因为《大话西游》的结局写出来的,我们来分析一下狗生是什么样呢?就是没有自主性,几乎没有自我,一切喜怒哀乐都跟随主人的动态来动。
我们的人生是不是很多时候,也没什么自主性和自我呢?
《金都》这部电影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主题。
自由的第一个字就是自我的“自”,所以如果人在没有找到自我之前,谈自由,基本属于瞎扯,并且在没有做好心理准备的时候,自由还会带给人们相当大的痛苦。
这也是为什么,女主阿芳和男友已经谈了七年恋爱,男友的这些臭毛病她哪一样能不知道?控制欲强,没主见,思想封建。
露个肩都不行
结果女主却在这个事件平息之后,迎来了一个开放结局,她买了自己心仪的桌子,没有彻底和男友断开联系,但也不去在意那些短信轰炸。(说实话,李洁冰那个梗,不懂,有懂的人能帮忙解释一下么?)
开放结局意味什么?意味着有选择权,有自主的意识。
在整整七年里,阿芳也不知道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她几乎对男友到了听之任之的地步,两人之间看不到激情,但依旧不分手,问题的点恰恰就在这里,分手了之后呢?阿芳依旧是一叶扁舟,双手空空,飘荡在迷茫的海洋里。
没想到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人自然不会放弃现在紧握的东西,所以阿芳才会对这么个妈宝男男友忍让非常。
但人在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时候,更会犯一个更严重的问题,就是在周围的裹挟之下,去做出选择。
比如电影中的女主和妈宝男男友,一个是同学结婚,一个老妈的意愿,所以两个人都想起了结婚这事,女主也是因为这个事,才想起了要离婚这事……
现代社会本来就是一个洗脑的社会,我们都很难不被周围的人和事物影响,这类题材的影片真是很多很多,水平最高最著名的有《搏击俱乐部》,里面就说广告这个东西,不就是为了给我们洗脑,让我们觉得我们需要这些东西来凸显自己,才摆在你眼前的么?
我到现在清晰地记得,在苹果手机刚出来的时候,真有小伙子卖肾来买手机,当然我在日本也有人劝我可以在回国的时候分期付款买一个苹果手机,甚至最开始都不用付钱,反正回国了,也就无所谓还钱的事了。
当然我没干这事,因为我觉得为了一个手机,然后让自己当个贼没啥必要。在道德、显摆和利益上,我觉得一个手机还不至于让我放下道德。
苹果4.....
但反过来说,现实很多时候又会逼着很多人不得不低头,就比如电影中的男主,他假结婚也拿不到单程证,然后老家女友还怀了,让女友打掉孩子,也是一个极其残忍的决定,道德和自己的追求(毕竟也是他自己让女友怀的孕),两个都没有错的东西,双重压向自己的时候,再辅以古老的观念,什么重男轻女,这个孩子家里一定想要,就导致他最终放弃了通过香港再去美国追求自由的梦想。
现实和自由,很多时候都是一种悖论,我们顾及现实,很多时候就只能忘了梦想,我们追求梦想,很多时候也只能抛弃现实,没有对错之分。
很简单,如果一个充满梦想,刚刚在大城市落脚的年轻人,突然面临家庭的悲剧,那他是继续自己打拼,还是回去照顾家人呢?
这样两难的东西,在人间比比皆是,天天上演,我们有时也只能透过这些影视作品,一窥我们埋藏在心底的很多东西吧?
女方根本没有回应呢,男的就把戒指戴上了
最后不得不说这位电影导演,很会用一些镜头语言来表达影射整个影片的结构,比如女主阿芳和大陆男在电梯上的来回上下,其实就预示了结尾处,两个人在选择上的逆转。
最后给自己打个广告。
我前年11月出版的小说《熔炉》,最近英文版完整版《The Crucible》也在陆续上架亚马逊中,其中涉及了病毒的感染,不过我这里讲述的更多是精神与人格上的一种变异以及融合,还有很多人觉得这是本预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