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岙底的“乌衣红粬”
徐岙底,位于泰顺县筱村镇,是泰顺县保存较完整的古村落之一。村落具有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积淀,而且形态上古朴自然。古村落内街巷纵横,路面铺以鹅卵石,民居错落有致地分布在鹅卵石路两旁,颇具韵味。
不知人们是否知道,徐岙底还有一个历史悠久,一直闻名浙闽的“乌衣红粬”传统制作技艺。徐岙底生产的红粬皮黑质丹,又名“乌衣红粬”。据说,吴氏先祖吴畦于唐朝时从祖地山阴(绍兴)迁居泰顺时,带来乌衣红粬制作技艺,至今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明《泰顺县志》载:“然至十月,则家无不酿,谓之大冬酒,故有极陈美酒”。清后期及民国时期,徐岙底红粬生意最好,有粬窑100多条,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做粬。用徐岙底乌衣红粬酿制的红酒颜色亮红,口感香醇,略带甜味,是传统佳酿和菜肴佐料。徐岙底乌衣红粬制作工艺于2009年被列入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2年列入第四批省级非遗名录。
如今走进徐岙底,可以发现村中有一座座低矮黄泥土墙建筑,这些建筑就是以前的粬窑。“筱村粬,翁山竹”这句民间俗语,则见证着泰顺县徐岙底特产“乌衣红粬”在一代代泰顺人日常生活中的特殊地位。如今,泰顺县政府正把筱村镇打造成“红粬小镇”,来引领农户奔小康。
乌衣红粬传承人吴建云,是家族第五代乌衣红粬传承人,他朴实、憨厚。这次我们慕名而来,他欣然应允我们的拍摄。还和我们讲解乌衣红粬制作整个过程。从浸泡、蒸煮、摊匀、接种、养花、过水、站窑、烘晒等八个程序,从米变成红粬需要六、七天时间。
徐岙底古村落全景 林恩明摄
底矮黄泥土墙建筑 林恩明摄
吴建云的红粬制作工场 林恩明摄
“乌衣红粬”的第五代传人:吴建云 林恩明摄
冲洗大米 张文智摄
经过一定时间浸泡后捞起 项小眉摄
入蒸笼 林恩明摄
蒸煮熟了入摊匀槽 陈丽芬摄
散热摊匀 项小眉摄
进入搅拌机 陈丽芬摄
加入红粬菌“接种” 朱敏摄
搅拌均匀 张全印摄
入袋 林恩明摄
入养花槽 林恩明摄
闻香 张文智摄
“养花” 张全印摄
装篓过水 张全印摄
进暗室“站窑” 陈丽芬摄
拍篓 张文智摄
手工拨匀 陈丽芬摄
整体耙平 张文智摄
“站窑”——在暗室里发酵 张全印摄
烘床 张文智摄
最后一道程序——“晒干” 张全印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