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拒做皇家宫廷琴师,是岭南指画第一人,但终生未娶,且双目失明
别人用笔画画,他于指甲中藏棉花少许来作画。
在170多年前,他自称“天地一指”,被称为岭南指画第一人。在探索指画法上,他是非常成功的画家,其画作现在广州艺术博物院可以看到。
而除了画,他诗文兼修,且造诣不凡,更重要的是他还是著名琴师,却无心仕途拒绝做宫廷琴师。
他是广州黄埔区横沙村人——罗清。
▲ 罗清画作。
以指作画,精于山水兰竹
罗清,(182l—1899),字雪谷,号壶冰,乡人皆称其为雪谷,番禺县鹿步司横沙堡横沙乡(今黄埔区横沙村)人。
汪兆镛编纂的《岭南画征略》载:“罗清,字雪谷,番禺人。善指画兰竹。尝游京师,克勤郡王称为奇士,香山梁碧珊赠以诗,有'侯门竹阁称奇士,十指槎桠烟景阔’之句”。
罗清工画,以擅长指头画著称,画上常自钤一白文印曰:“天地一指”。他作画常于指甲中藏棉花少许以蓄水墨,故其指墨较接近笔墨。
香山梁碧珊以“十指槎桠烟景阔”赞之,李玉棻《瓯钵罗室书画过目考》称其指画墨竹“雨染烟烘,发秀润于指间”,画梅“有古艳古香之势”。另有论者称其笔墨山水得奚冈空灵静逸之趣。
罗氏传世画迹不多,公库所藏主要有十三件,多为指画,其中花卉、兰竹居多,有十一件,山水两件。署有年款者凡九件,最早的为作于同治九年(1870)的《兰竹石图》(广州艺术博物院藏),最晚为作于光绪十二年(1886)的《牡丹图》(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和《山水图》(广州艺术博物院藏)。
在诸作中,以山水画为精湛,如《深林隐士图》即是一例。
此图远山淡墨晕染,人物简笔;近处树影斑驳,纯用墨的浓淡深浅加以衬托,并用浓墨点细苔,极富层次感。图中立于高山之巅的隐士、幽谷中之茅屋、青翠的深林及层峦起伏之山峰相互依存,经作者艺术渲染,益觉简淡疏远,反映出一种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文人意趣。
另有一件山水图《纳晚凉幽图》用指墨更为老辣,与前作相比,秀润不足而苍劲有余,应属晚年力作。
罗清于花卉、竹石也独擅胜场。广东省博物馆所藏之《四季花卉图》屏,分别以兰、荷、竹、梅为渲染对象,指法精到,形神兼备。各图水墨淋漓,气势连贯,堪称大幅精品之作。另有作于光绪乙酉(1885)的《兰石》扇面,兰花纤细婀娜,石头用笔简淡。粗粗几笔,便已勾勒出兰花玉柄袅风、不染尘埃的意态。
因为他,指画开始有文人画气质
画史上,较早擅长指画者有清初广东的吴韦和铁岭的高其佩。此后,高氏后人及江苏的蒋璋(字铁琳)、满洲的英宝(字梦祥)、浙江的刘锡玲(字梓谦)等均于指画独树一帜。广东方面,则有顺德的梁枢、苏六朋和番禺的罗清、居廉,其中尤以罗清为著。
指头作画,点线飞动,形象塑造生动有趣,并且这个“趣”字是明显带有民间世俗的趣味,风格偏于粗犷、古拙、奇掘等。把“指画”与传统的“文人画”(士夫画)相比,两者就存在著明显的造型与审美差异。
一般来说,传统的“文人画”是带有明显的士大夫审美观念,追求抒写胸中之“逸”气、清淡蕴藉的审美观念、天人合一的境界和画品与人品的关系等,而“指画”相反,它抛弃了士大夫清淡蕴藉的审美观念,以生拙快利来迎合市民喜好。所以指画的创始人扬州八怪之一的高其佩,就是摒弃传统的绘画理念,反“正统派”而标新立异。
罗清则发展了指画的绘画理念,把趋于世俗的“指画”和趋于士大夫“逸趣”文人画理念相互的融为了一体,绘画趋于“文人气”,而在文人气中也夹杂着挺直向上,勃发刚毅的不屈性情。
从传世的作品看,罗清不刻意求形似,但也不流于恣肆狂怪一路。其作品逸笔草草,独抒胸臆,既有清新与秀气,也不乏老练与苍劲,这是罗氏指画的精深之处。无愧于“岭南指画第一人”的称号。
此外,他的指画全用水墨,因不事颜色,所以使其在画中将传统国画之“墨分五色”的原理发挥得淋漓尽致,这也是罗清指画的独到之处。
诗词造诣深厚,晚年归隐横沙
罗清自少饱读诗书,研究学问,精通各类通史与各家著作,并爱好琴棋书画,文学素养是很深的。但凡诗、画、文章经他润色,顿觉璀璨生辉。他素喜酌酒吟诗,每饮多醉,而醉吟不绝。他的诗词造诣很深,但他无心仕途,不图利禄,曾遨游京城,颇得京中贤人、士大夫的赏识与敬重,甚至朝中大臣都十分敬重他的才华。朝中大师梁储拟请罗清任清宫廷乐队琴艺大师,他没有接受。
罗清对事物有独到见解,是同辈之首。据白云区双井村罗氏族谱载:
“清同治十二年庚辰孟春,进士出身诰授荣禄大夫督理江苏学政翰林院国史编修莫国勋作《罗君雪谷懿行序》曰:……论公之蕴,藉公之识见,则自有真得,卓冠绝伦,故与之析义理,则如玉镜出匣,纤毫毕照;与之评论人物,臧否帝王兴亡得失,则如老吏断案,词严义当,芥蒂不疑;与之谈时务,讲世风,则酌宜持正,崇雅黜浮,卓有定衡……”
足可见罗清为人。
他认为一个人饱读诗书,钻研学问,并非是为求取功名,而是要充实自己。他能以白衣之身见帝王,但不接受清朝廷之聘,笑傲烟霞,寄情于山水之间,畅游名山秀水后,回乡做林泉隐士。
罗清归隐后,朝中官员和京都文人墨客曾专程到横沙乡拜访过他,求诗讨画,切磋学问,盛极一时,门前拴马石墩常不够用。凡新官求他作画,他决不受馈赠,只取一瓶水,一面镜,寓意清如水,明如镜。
罗清居于横沙大街,一向生活俭朴。他为自己的居室题为“月圃”,并用石刻作匾,嵌于门楣。他曾为自己画像,一生以诗画自娱。
因为他才气不凡,品格清高,钦敬者极众,但难免妒才之虞。某年,罗清又因事进京,途中不幸遭人暗算,被撒以灰沙刺激之物,遂致双目失明,故后来有“盲雪谷”之称。但他仍能指头画兰竹。他终生不娶,晚境孤凄,唯与胞弟彼此相依。其胞弟亦仅得一子,于是兄弟二人均靠此子养老。晚年,罗清在横沙乡故居生活,并在此屋辞世。
罗清故居现为后人改建,那块“月圃”石匾已于拆建祖屋时被弃,不知所踪。他的曾孙罗庆威在家居正厅墙上,挂着罗清的自画像,以作纪念。至于罗清的遗作——手指画《风吹竹》,现藏于广东省新会市棠下镇良溪村委会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