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到底补哪里的气?|三焦|卫气|活血|中焦

  全国招募合作伙伴、新模式、超省心、高回报

  大多数人认为黄芪补气,却不去关注黄芪到底补哪里的气,是补肺气?还是肝胆之气?还是脾胃之气?是补表之气?还是补里之气呢?几乎没有人深究,只是盲目使用。其实,黄芪是有其独特的功效,不单是补气那么简单。

  黄芪,味甘、微温,无毒。其根茎独上独下,其根有三层,中间黄,次一层是白色,最外层为褐色,三层界限分明清清楚楚地向我们展示了它的独特功效:直入中土行三焦调和营卫之气。其根中间黄为脾土之色,次外层白色为肺金之色,最外层褐色为心火之色,肺主一身之气,一身之气在表的运行叫卫气,心生血,主血脉,血脉在表的运行叫营血,然营卫气血的生成和运行依赖于三焦之气,而三焦之气出自脾土。

  也就是说,三焦之气有助于脾土化生气血且运行气血到周身上下,脾土化生气血反过来也滋养三焦之气,给三焦之气输入能量。

  那么,何谓三焦?

  三焦有上、中、下,我们看看它们各自的作用:

  1. 上焦出于胃上口,贯膈,并咽,布胸中,以发呼吸而行营卫,是为中气。说的通俗些,上焦与胃相连,其管辖的部位为胸中,胸中为中气的地盘,中气的作用就是运行营卫之气,也就是说,上焦助其运行营卫之气。因此有了黄芪治疗中气下陷的说法。

  2. 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泌糟柏蒸津液,上注于肺,乃化为血。说的是,中焦也和胃相连,吸收水谷之气,胃得到中焦之气的帮助开始把我们吃进去的食物腐熟转化为津液,上交给肺就化生为血了,也就是说,中焦助其化血;

  3. 下焦别回肠,济泌别汁,注于膀胱,是为卫气。说的是,下焦把剩下的糟柏通过回肠进入大肠排泄出去,把我们喝进去的水分别清浊之后,下交于膀胱,膀胱的水被气化后生成卫气。也就是说,下焦助其化气。因此,有了黄芪补气的说法。

  这样看来,卫气出自下焦,营血出自中焦,上焦运行营卫气血于周身上下。所以,三焦为营卫之本,脾胃之蒸腐变化,又为三焦之本。黄芪就作用于此,助脾土行三焦利营卫,可谓一气呵成。当周身气血的运行不畅或气血不足来自于三焦之气不足时,这就是运用黄芪的时机了。

  这也说明了黄芪重在补三焦之气以行营卫中气,只治脾之标病(脾主肌肉,脾主四肢),并不治脾之本病(脾之阴阳本虚)。

  倘若脾气本身不足被寒湿占据引起的腹泻、四肢冰冷等,则不是黄芪的治疗范围了;又如,伤寒汗多亡阳,属阴寒之气盛逼迫阳气外泄,必以附子 振其阳气,阴寒之气被驱赶,汗就止了,这也不是黄芪的治疗范围了;又比如,桂枝也调和营卫之气,但其的功效只是通营卫逐营卫之邪,没有补充营卫之气的功效, 而黄芪通营卫重在补营卫以逐营卫之邪。

  最需要我们注意的是,黄芪虽有健脾土的作用,那是在脾土中气无堵塞的情况下,若是脾土有寒湿或胃中有燥热则不是黄芪的治疗时机了,所以“胃家实”不可用,“胃家实”也就是胃肠有躁屎,也就是实热型的便秘。还有就是本身阴虚(津液亏乏或者水、血不足)的人当以补虚为主,这也不是黄芪的治疗范围了。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黄芪不但补气血还补中气通营卫,其重点作用于三焦,补三焦之气;虽健脾,但只治脾之标病,不治脾之本病。

  一、应用广泛,辨证为纲

  前人用药经验的基础上,消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以辨证为纲,归纳出黄芪的十二大功效。

  1. 益肺

  黄芪性微温,入肺,古今医家均视其为补益肺气之要药。

  主要用于肺气不足,卫外功能减退,外邪乘虚侵袭之感冒、鼻炎、咳喘诸病。

  因其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抑制异常免疫反应,提高抗病能力,尤其是对过敏性鼻炎、荨麻疹、支气管哮喘、湿疹等正常免疫低下、异常的疾病,具有较好的效果。

  辨证要点:反复皮肤斑疹或易于感冒、流涕、咳喘、少气息促、语声低微。

  2. 补中

  黄芪归脾经,味甘可滋土,性温促运化,为历代医家补中培土之首选。

  临床上广泛应用于脾胃虚弱,运化失常之胃痛、腹泻、呕吐等脾胃病证。

  因其布精养脏,具强壮作用,能调整促进胃肠功能,故对消化道疾病具有上佳疗效。

  辨证要点:消化系疾病伴神疲乏力、脘腹虚胀、纳差便溏。

  3. 升阳

  黄芪性温,其气轻灵上升,善于升举阳气,主要用于阳气下陷,不能升举、输布水谷精微以养脏腑所致的脏器下垂诸症。

  从现代药理研究来看,因其含有多种营养成分能强壮身体,促进脏器功能,故对胃下垂、肾下垂、子宫下垂等有一定疗效。

  辨证要点:经检查,有各种脏器下垂伴神疲乏力、喜温喜按、形瘦少气、脉细弱。

  4. 利水

  黄芪补中,使中焦枢纽正常,能上通下达,温阳益气,通利三焦水道,故能利水。

  主要用于气虚,水液运化失常及阳虚不能化气行水之气虚、阳虚水肿,如急慢性肾炎、黏液性水肿、特发性水肿、肝源性及心源性水肿等均可用之治疗,尤其是黄芪有显著利尿作用,又能加速尿蛋白的消失,保护肝脏,防止肝糖原减少而对肾炎及肝源性水肿效佳

  辨证要点:水肿皮色晄白、按之凹陷难复、神疲乏力、四肢不温、喜热饮、大便溏。

  5. 温阳

  黄芪性温,有较强的温补元阳之力,尤善温补心阳,主要用于心阳不足、无力推动血液运行之心悸、胸痹、心性水肿等病证。

  此因黄芪能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心功能,具有较显著的强心作用

  辨证要点:心悸、心胸憋闷或作痛、畏寒肢冷、唇紫暗、脉结代。

  6. 托毒(生肌)

  《神农本草经》载黄芪“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前人称黄芪为“疮家要药”,常用于气血不足所致疮痈,脓成不溃或溃破后久不收口的皮肤及消化道黏膜病变,如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口疮、溃疡性结肠炎、白塞病、皮肤疾病溃烂后久不收口等内外疮疡病证。

  此因黄芪能增强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且对球菌、杆菌均有抑制作用,从而增强了局部抗病能力,促进局部病灶愈合

  辨证要点:内外溃疡久而不愈,伴神疲少气、面色不华、形体消瘦、舌淡、脉细。

  7. 活血

  黄芪性温善走,能益气温阳,鼓动血脉运行,促进血液环流不瘀而具有较显著的活血作用,临床主要用于脑络瘀滞的多种病证,如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脑动脉硬化等所致的眩晕、头痛及脑中风偏瘫等。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其能兴奋中枢神经系统,改善血液循环,促进脑细胞功能恢复,故能治疗缺血性脑病诸疾

  辨证要点:头痛、头晕、肢体偏瘫,伴手足麻木、唇舌紫暗、脉细涩无力。

  8. 固摄

  黄芪因其补气力强,而具有较好的固摄收敛作用,能控制血液及体液外泄。

  常用于气血虚弱所致的出血、体液过度丢失诸疾,如脏器的慢性出血、尿崩症、遗精、滑精、自汗、盗汗等。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黄芪所含成分中的葡萄醛酸、多种氨基酸均有强壮作用,且能补充体虚自汗而损耗蛋白质成分,及闭塞皮肤分泌孔,抑制发汗过多,所以具有止汗作用

  辨证要点:各种慢性出血、盗汗、自汗、尿多、遗精、滑精,伴面色无华、疲倦纳差、舌淡、脉细。

  9. 生血

  《本草纲目》载“黄芪甘温纯阳,其用有五,…...活血生血……,五也。”

  常用于多种原因所致的气血不足之血虚证,如各种原因贫血、恶性肿瘤放化疗后血细胞减少等。

  此因黄芪能促进骨髓各系正常原始细胞增生,且黄芪中含有的叶酸成分,为红细胞合成所必需,故黄芪能生血养血

  辨证要点:面色苍白、心悸头晕、体倦懒动、唇舌色淡、脉虚细无力。

  10. 止渴

  《别录》载黄芪“补丈夫虚损,五劳羸瘦。止渴、腹痛、泻痢,益气,利阴气”,临床用于治疗糖尿病之消瘦烦渴,有一定疗效,这是因为黄芪能调整机体免疫状态,抑制胰岛异常免疫反应,降低血糖

  辨证要点:消瘦、烦渴、口干、畏寒、舌淡、苔白、脉细。

  11. 发汗

  黄芪能益气养血而利阴气,且能提升阳气,故可补益汗源使其发汗

  临证常用于气血不足,外感风寒,又往往不能作汗及气血阴阳失衡,汗腺功能失常所致的无汗证,如体虚感冒、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干燥综合征等。

  辨证要点:恶寒较甚、发热无汗、身楚倦怠或口干涩、皮肤干燥、肢冷无汗,脉细。

  12. 宣痹

  黄芪性温,走而不守,内外皆达,能温经活血通络,故具祛风散寒除湿作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各种风寒湿痹,如各种关节炎疼痛、肌肉疼痛、神经痛等气血虚弱,风寒湿邪入侵,瘀血阻络之痹

  辨证要点:肌肉、关节肿痛、麻木伴体弱易倦、畏寒肢冷得温则舒、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

(0)

相关推荐

  • 浅谈道家养生之黄芪补气

    西安正一堂 浅谈道家养生之黄芪补气 清虚子:日常养生中,大家都知道黄芪补气,却不知道黄芪到底补哪里的气,是补肺气?还是肝胆之气?还是脾胃之气?是补表之气?还是补里之气呢?几乎没有人深究,只是盲目使用. ...

  • 下卷 《中国医学归元》------三焦篇

    天地之元,万物之纪,纳一气分化三清而生神气精,生化机端而成三焦之化.因气纳于肺,而定三清,出三焦,故有人体百般杂症,莫不由此而出也.肺藏魄而统气,是以气以清浊而分,清者以扬上,有神魄所出,亦有气归戊巳 ...

  • 痞满辨治研究概况

    刘雪娇,鲁明源 山东中医杂志 2021-06-12 编辑推荐语 通过对文献的梳理,着重对痞满症状特点与病位.基本病因与病机等进行分析. [摘要]在中国知网以"痞满"为主题词检索相关 ...

  • 黄芪,到底补哪里的气?

    Official Account 大多数人认为黄芪补气,却不去关注黄芪到底补哪里的气,是补肺气?还是肝胆之气?还是脾胃之气?是补表之气?还是补里之气呢?几乎没有人深究,只是盲目使用.其实,黄芪是有其独 ...

  • 黄芪,到底补哪里的气?99%的人都搞错了!

    几乎没有人深究,只是盲目使用.其实,黄芪是有其独特的功效,不单是补气那么简单. 黄芪,味甘.微温,无毒.其根茎独上独下,其根有三成,中间黄,次一层是白色,最外层为褐色,三层界限分明清清楚楚地向我们展示 ...

  • 老中医告诉你:黄芪,到底补哪里的气?

    大多数人都知道黄芪补气,却很少关注黄芪到底补哪里的气,是补肺气?还是肝胆之气?还是脾胃之气?是补卫表之气?还是补里之气呢?几乎没有人深究,只是盲目使用.其实,黄芪是有其独特的功效,不单是补气那么简单. ...

  • 黄芪,到底补哪里的气?黄芪有其独特功效,不单是补气那么简单

    大多数人认为黄芪补气,却不去关注黄芪到底补哪里的气,是补肺气?还是肝胆之气?还是脾胃之气?是补表之气?还是补里之气呢?几乎没有人深究,只是盲目使用.其实,黄芪是有其独特的功效,不单是补气那么简单. 黄 ...

  • 黄芪补气,到底补哪里的气?

    思考部落版 偏方.秘方.验方 公众号 大多数人认为黄芪补气,却不去关注黄芪到底补哪里的气,是补肺气?还是肝胆之气?还是脾胃之气?是补表之气?还是补里之气呢?几乎没有人深究,只是盲目使用.其实,黄芪是有 ...

  • 【黄芪】又叫做北芪!中医认为黄芪能补一身之气,兼有升阳,固表止汗,对于贫血、浮肿、体虚多汗、胎动不安...

    【黄芪】又叫做北芪!中医认为黄芪能补一身之气,兼有升阳,固表止汗,对于贫血、浮肿、体虚多汗、胎动不安...

  • 黄茋到底补哪里的气

    老中医告诉你:黄芪,到底补哪里的气? 大多数人都知道黄芪补气,却很少关注黄芪到底补哪里的气,是补肺气?还是肝胆之气?还是脾胃之气?是补卫表之气?还是补里之气呢?几乎没有人深究,只是盲目使用.其实,黄芪 ...

  • 黄芪到底是怎么补气的?谁都可以吃吗?

    写给粉丝的话: 是补肺气?还是肝胆之气?还是脾胃之气?是补表之气?还是补里之气呢?几乎没有人深究,只是盲目使用.其实,黄芪是有其独特的功效,不单是补气那么简单. 黄芪,味甘.微温,无毒. 其根茎独上独 ...

  • 黄芪到底是怎么补气的?谁都可以吃吗?黄芪的7款最佳搭配方

    大多数人认为黄芪补气,却不去关注黄芪到底补哪里的气,是补肺气?还是肝胆之气?还是脾胃之气?是补表之气?还是补里之气呢?几乎没有人深究,只是盲目使用.其实,黄芪是有其独特的功效,不单是补气那么简单. 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