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者的格局》【1】
‘’
如何才算一个成功的人?本书为你详细解读其中的奥秘。
编辑推荐
洞察人性的弱点和成功的奥义,成功人士必须要有的大格局!美国前总统奥巴马曾表示:马登先生不仅是美国的,更是全世界的,其作品无不充满启迪和力量,是积极人生态度的传播者,是青年成长的良师益友。
内容简介
人们时常谈到的成功,实际上是由精力、坚忍以及全面组成的。马登多次表达过,对一个人真正的考验是看他与失败斗争的勇气,真正的强者是“第一次不成功,那么,再试一次”!全书二十一个章节,为读者详细讲述“成功”的奥秘。
作者简介
奥里森·S·马登博士(1848-1924),著名的《成功》杂志创始人,美国著名“新思维运动”励志作家。他是比戴尔·卡耐基、拿破仑·希尔等人更早研究成功学的人,被公认为“成功学的奠基者”。他的代表作《生而为赢》《正确思考的奇迹》《写给年轻人》《人自为王》等70余部经典作品,被翻译成20多种语言,全球累计销量超1亿册。
第一章 成功为人将人类自身的成功天性展现出来,这应是我们前进的一个方向。第二章 人生之远景理想主义者是充满想象力、富于希望的、洋溢着生气与能量的。他能看到未来的远景,敢于梦想,生活在一个充满希望、幸福的世界,不断散发着活力。第三章 自我尊重通往失败的第一步,就是从自我怀疑开始。如果我们想要获得成功,就必须要期望成功。第四章 自我鞭策在生活的每个时刻中,人不是自身的主宰,就是自己的奴隶。当人屈服于一个错误的欲望,向人类的弱点投降,向环境作出无条件的妥协时,他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奴隶。第五章 天使的日记若是年轻人对自己心智的呼唤置之不理,让自己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养成了低效与懒惰的习惯——他所遭受的损失是日后所难以弥补的。第六章 金钱、物质与知足任何年轻人如果有能力走出贫穷的怪圈的话,那么他就没有权利一味地逗留在那里。自尊强烈要求我们走出贫穷的生活。我们有责任让自己活在一种富有自尊与独立的生活之中。第七章 抓住时机更多的人只能看到机会,真正既看到又动手的人是很少的。这种敢于把握机遇的人是不常见的。年轻人不能缺乏野心,否则他们很容易陷入别人走过的老路。第八章 虚拟的英雄这个世界上充斥着那些“将要成为英雄”的虚拟英雄。他们的心中都整天盼着成功,但是却不想脚踏实地,只想走捷径。第九章 成功的代价在决定自己以后的人生之路何处何从之后,我们为之所做的准备工作就会显得更具价值。你将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自己愿意为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付出多大的代价?第十章 罗斯金的座右铭时间正是我们所亟需的:在智者手中,这是一种美好的祝福;在愚者手中,则是一种诅咒。对于智者,时间意味着为一种永恒而不断做着准备。第十一章 微粒的频率与蜜蜂的嗡嗡有能力的人与无能的人之间的主要区别,只是一个方法的问题而已。做事有方法的人,总是会以一种有序、系统的方式来安排自己的工作,这样可以节省身心在不经意间被无谓地消耗掉的能量。第十二章 铭刻在磐石上格拉斯通说:“最好将字刻在磐石上,而不要辛辛苦苦写在沙滩上。”与其泛泛地了解很多事情,不如精通一行。第十三章 果敢为人世界上一些真正成就伟业的人,几乎都是清一色的心智强韧者,拥有着强大的神经。他们旺盛的精力与意志力不仅能让其谋划一些宏伟的计划,也能为了取得成功而克服重重困难。第十四章 勇往直前的激情无论你从事什么工作,如果你不能全身心地投入,你将缺乏一种极为重要的素质,这种素质本身就足以让你摆脱平庸。第十五章 “我想,因此我一定能做到。”在逆境中奋起,虽历经磨练,却无怨无悔,这是历史上成大事者的必然要付出的代价。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要想在未来成为有所成就必须从一开始就为生活做好准备。第十六章 关键时刻的勇气成功不是以我们取得什么来衡量的,而是我们所克服的障碍,在面对难以逾越的挫折时所展现的勇气。第十七章 谦恭、整洁与心灵阳光在过往的历史中,没有哪个时代比现在更加凸显良好举止的重要性了。现在,一个人所取得成就或是进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良好修养所带来的魅力。第十八章 全面与完整的教育一个心智没有得到全面发展的人实际上并非一个正常人。若一个人没有接受广泛与自由的教育,就很难真正将自身的潜能发掘出来。第十九章 知识——现实的力量无论怎样,如果可能的话,都要去接受大学教育。事实证明,如果一个人能以更为恰当的方式去实现自身的潜质,他会感到更为快乐、更为圆满。第二十章 道德的勇气平常生活中的英雄主义。勇气所表现出各种形式在平常的生活中都有所彰显。第二十一章 爱——人生真正的荣光正是爱,让人类创造了最伟大的事情
第一章 成功为人
将人类自身的成功天性展现出来,这应是我们前进的一个方向。
怎样才算是一匹上乘的马匹呢?答案是一匹充分释放天性的马儿。将人类自身的成功天性展现出来,这应是我们前进的一个方向。如果一本书没有让我们获得这方面的知识,那么,这就是一个错误的人生指引。
希罗多德曾说:“人类这种动物的数量是庞大的,但是,真正意义上的人,则是稀少的。”什么是做人的气概呢,怎样方可称为一个成功之人?学习如何对自身行为的价值进行判断,这难道不应该是人生学习的第一堂课程吗?难道真正的成功不是与此息息相关吗?
难道精神的纯净、怜悯之心的推及、洞察力的深入以及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常识,与人生的活动或是成功没有关联吗?如果真的如此,那么,我们人类也不免太可悲了。
难道真诚的性情、忠实地履行自己的诺言、全身心投入的精神,这些不是衡量真正成功的标准吗?世上只有来去无踪的风儿,才会将朝秦暮楚的人视为成功的人。
人与低等动物之间的区别,在于前者具有一种道德性。达尔文说过:“良心的驱动,与我们自身的愧疚之情及责任感相连。这是我们区分于动物最大的不同点。”这只是我们在人生早期所见的另一种阐述方式:上帝在创造人类的时候,融入了自己的影子。
那么,当我们再去问诸如何谓成功这个问题时,答案在于道德层面上。一匹优秀的马儿,必然在其种群中有称得上优秀的特性,让它区分于其他的动物。如果我们不发展自身的道德水准——这是我们区分于其他动物的唯一标准,那么我们岂能奢谈成功呢?
最近出版了历史学家吉本的一封书信。在信中,吉本就自己最近到洛桑拜访的查尔斯·詹姆斯·福克斯作了深入的研究。在整篇信件中,吉本热情洋溢地描述着与福克斯的对话,但在结尾处却与一种深深遗憾的口吻质问,点出了福克斯本身的不足。
“难道福克斯从来就不知道品行的重要性吗?”从某个层面上说,福克斯无疑是他那个时代最为杰出的英国作家。在演讲口才方面,风头一时无俩。他是一个具有广阔视野的政治家,他的仁慈超过了那个时代的桎梏。他强烈倡议废除奴隶贸易,顶着自己强大政治对手皮特的反对。虽然在政治的斗争中起伏不定,险象环生,但他仍能保持乐观豁达的性格,没有结下任何私人恩怨。但是让人跌破眼镜的,是他在私人生活的所作所为。私底下,他是一个颇为优柔寡断的人,一个赌徒,一个十足的酒鬼,丝毫不顾及自身所背负的道德义务。结果,他逐渐失去了国民的信任。看到自己不断被一些能力平平的人,甚至是能力远逊于自己的人上位,他的内心倍感屈辱。其实,这些人的确没有什么才干,但是却有一定的道德品质。
人们时常谈到的成功,实际上是由精力、坚忍以及全面组成的。其他一些零碎的暂且不提。诚然,这三种品质确实可以带给人们成功。但是,很多人只是拥有其中的一种能力,深受缺乏其他两种的拖累之苦。拿破仑是拥有这三种素质的罕见之人,这让他成为了一个勇于进取、无所畏惧与坚定不移的人。历史上还没有出现过像他这样富于天才与军事才华的人,也没有哪个统帅能获得如此之多的帮助,赢取这么多的追随者。但是,这位不可一世、威震四方的人,在到处焚毁城市,挥霍珍宝,让生灵涂炭,让欧洲为之颤抖之后,得到的是一个怎样的结果?他的穷兵黩武让法国疆土更小,民众的生活更差,国力更加衰微。一位法国作家曾这样描述:“当拿破仑大帝死亡的消息在巴黎到处流传的时候,在巴黎皇宫前,一个人在大声地呼喊着‘这就是波拿巴死亡的下场!’而这就是当年那位振臂一呼,让整个欧洲为之惊慌,让人们的脸色为之惶恐的拿破仑所获得的待遇。我走进几间咖啡厅,看到人们脸上几乎一致的冷漠的表情——一副无所谓的神色。没有人为此显得焦躁或是伤感。这个曾经将欧洲踏在脚下、让世界颤抖的人,却无法获得自己国民的爱戴。他以自己无与伦比的才华在世界的历史上留下深深的痕迹,让人们时常在回味的时候仍觉得不可思议。但这一切的得来,却没有一丝爱的成分。”爱默生曾这样说:“拿破仑是一个‘命定之人’。他将自身的才华发挥到了极致,毫不顾及人类所存在的道德原则。他本人其实就是一个试验品,阐明了即便是在最佳的环境下,一个人可以在毫无良心驱使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才华的道理。最终让他功败垂成的,不是他的敌人,而是事物的一种性质,人类与世间的一种永恒不变的法则。在往后的岁月中,类似的效仿都将无一例外获得同样失败的下场。”半个多世纪之前,一群拥护共和制与建国者理想的学生聚集在哈佛大学。其中的一个学生是查尔斯·舒姆纳。他一生高尚与光明磊落的事业生涯对每个有志于政坛之人都是一种激励。他与温德尔·菲利普一样,都是出身于家境优渥、富于盛名的家族。他觉得,自己的生活应该有一个目标,让自己的人生服务于人类。舒姆纳说:“服务人们,这比巴亚德用武力征服更为高尚。”马萨诸塞州人民很快就认识到,年轻的舒姆纳能够带给人心灵的震撼。在一场场向错误斗争的过程中,舒姆纳成为了他们的代表,成为代表民众心声的人。
一位朋友在选期临近时曾对他说:“去成为一名立法机构的成员吧。虽然人们对此感到怀疑。善待自己的影响力吧。”舒姆纳回答说:“绝不。我将前往剑桥,在这场选举尘埃落定之前,任何立法会成员都将见不到我。”这位来自罗得岛的年轻人写下了一封向品行致敬的著名赞歌。查尔斯·舒姆纳耗尽一生精力完成的著名演讲《论国家自由与地方奴隶制》,就值得罗得岛人民永远铭记。他说:“我自己并没有刻意去争取或是被欲望所驱使,就成为了一名国会议员。之前,我并没有担任过任何公职。在我的个人生活中,获得了许多的机会,对此我深为感激。在我的墓碑上,就刻上这样的话语吧:‘这里埋葬着一位没有名气与钱财的人,只是为自己的同胞做了一点事而已。’在我的一生中,我没有计较过自己的荣辱得失。为了我的人民,以及人们赐予我的议员职务,我将鞠躬尽瘁。我希望自己的一生都可以成为人民的孺子牛。”在舒姆纳逝去的纪念日里,3月的马萨诸塞州,教堂的钟声从波士顿传来,被赤褐色山峦包围的小城里,长号奏出哀乐,“审判的赞歌”则发出庄严肃穆的音乐。在一个夕阳缓缓西下的黄昏,查尔斯·舒姆纳的灵柩被安放于墓穴。是的,他找到了一种比巴亚德更为高尚的方式,征服了人心。在他的一生中,他知晓了这个简单的真理,在临死前他道出了这个真理:品行大过天。
比彻曾说,我们每个人都是在建造一座让灵魂永远安躺的圣殿——但是,每个人的建造能力与用心程度的差异是多么巨大啊!
某人见到邻居请人将一些建筑材料聚集起来,他就问邻居:“你在建造什么呢?”邻居说:“我也不清楚啊。我也是见步行步,悉听天命了。”墙一堵一堵地垒起来了,房间一间紧挨一间。而邻居则在一旁漠然地看着,所有的旁观者都在大叫:此人愚不可耐!但这就是很多人营造属于自身美德时的真实写照。只是在不断地增加房子,毫无计划与目标,缺乏远虑,急切地想看到效果。
我们有时会说,性格是一种产物。但是这种产物在多大程度上属于外在环境影响呢?又在多大程度上是内在因素的?简而言之,性格的形成在多大程度上是直接受制于我们的意志呢?
关于环境对性格的影响,众说纷纭。一般而言,环境对孩子性格的发展的确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在一些博物馆中,我们可以看到石模,上面残存着人类出现之前雨点的痕迹,还有在远古时期,一些野生鸟儿留在沙滩上的印记。不断地冲刷以及浅浅的足印在慢慢的沉淀之中留下了印记。无数个世纪过去了,这些沉淀固化为石头,而痕迹则依然如故,并且将永久地保存下去。所以,小孩子的性格是那么具有多向性,那么容易受各种环境的影响。他们乐于接受新的观念,珍藏起来,逐渐凝结起来,最后永远地保存下来。
罗伯特·沃特斯说过,一个国家的地貌对其居民的性格与性情有着极大的影响。生活在多山国家里的人们,一般都具有乐观、愉悦的性情;而生活在平原或是单一地貌的人们,则有一种强烈的忧郁或是悲观的情感。例如,生活在阿尔卑斯山脉的人们,特别是居住在提罗尔的农民,他们以其乐观豁达的性情而闻名,养成了一边劳作,一边唱歌的习惯。实际上,提罗尔的民歌的名气不逊于苏格兰民歌。而生活在俄罗斯平原的居民,则是以其悲伤的性情及对生活忧郁的观点而闻名。埃蒙德·诺贝尔在一本关于俄罗斯有趣的书中,有这样一段精辟的描述:
“弥漫于俄国人们心中的,是一种极为普遍的悲观情绪。这种情绪充溢于所有的思想层面上,表现在每个圈子或是学校里。即使是在幅员辽阔的土地上,制造形式不同的钢笔上,都能看出这种相似之处。在一个社会动荡的时代,这也是国民阴郁心境的写照。在俄国,没有这种悲观的心境,就好似与这个国家人民的生活失去了联系,缺乏了共鸣之处,好像自己就是一个异乡人,或是被某些邪恶的心魔阻碍了自然的天性,远离了这株国家大树的正常生长趋势。任何影响与具有历史影响的事件都对此有推波助澜的作用。一望无尽单调的山川景色,缺乏自由民主的体制,加之拜占庭式风格所带来的残忍之气与毫无仁慈的专制,一个新生政权面临的沉重财政负担,自身与欧洲文明的对比,个人主义价值观被摧残得体无完肤,任何在别国存在的让人富于公民精神的健康活动在这里都被取缔,思想与行为的桎梏,国家机器营造出的欢乐祥和——此上种种,催生了俄国人这种阴郁的心理状态,直至今日。现在,悲观可以说是俄国人思想中一种正常状态下的存在。”但是,真正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国民存在的一种心理活动。苏格兰只有350万国民,领土也不过3.1万平方公里,但相比于人口过亿、幅员辽阔的俄罗斯,苏格兰在艺术与文学领域上杰出的人才的数量,却是俄国的20多倍。也许,这就不能说是因为某国多山或是景色秀丽,另一国则是景色单调,地面缺乏起伏所致。而是因为,一国的人民所处一种自由的状态,而另一国的民众处于一种被奴役的状态。但究竟是什么让苏格兰的人们觉得自由,而俄国人却觉得奴役呢?难道不是因为大山的雄伟俊俏激发人性中的勇敢的天性,让人获得一种独立感,不惧危险,热爱自由?难道不是因为多山的国家养育了身强体壮、体格健硕的人,心智健全,更倾向于人文思想或是按照人的情感去做事?常住在山里的人从小就习惯了去面对危险与困难,从悬崖往下看,心不惊眼不眨,跨越岩石,更是健步如飞;不惧猛烈的暴风雨或是咆哮的洪流;而住在平原地带的人们,生活在一个与海平面相当的地域,几乎没有特别险阻的事情需要为之操心,所以,身心也得不到锻炼,身心的发展会停滞不前。
以上是对居住在平原与山脉地域人们生活的比喻式的阐述。一个人是强是弱,与其出生的环境甚有关系,但是造就一个高尚的心却与环境的关系不大。在恶劣的环境中,我们仍可活出生活的精彩。
伊恩·麦克拉伦说:“在我们这个国家里,有不少大型的制造工厂,里面有着大型的机械装备,烟囱总是在不断地释放出黑色的浓烟,污染着大气。这些工厂生产出一些色泽极为亮丽的地毯,让你的眼睛为之昏眩,但是,很快也就失去其亮丽了。而远在东方一些贫苦的小屋里,一位工人在一针一线地绣着,身边摆着许多颜色的线。他已经忙活了几年了,当他最终完成时,展示每一平方米上极为美丽的颜色与巧夺天工的手艺。在我们这个国家里,这可以卖个很好的价钱,这张地毯直到孙辈们看了,还是会觉得那么亮丽与新颖。巨型机械的隆隆声、轮轴的旋转、噪声、黑烟与一个工人在被世人遗忘的角落安静的一针一线,反差巨大。”“你怎么闻起来这么芳香呢?”波斯诗人萨蒂问一块泥土。
“芳香并不是源于我自身,而是我一直与玫瑰在一起,它生长在我这块泥土之上。”泥土回答说。
大仲马说:“当我发现自己是黑色皮肤的时候,我就下定决心,要像一个白人那样活。我要让人们不再议论我是何种肤色的。”“这个世界无时无刻不再呼喊着‘拯救我们的人在何处呢?’”大仲马说,“我们需要这个人!不要在别处找寻这个人了。你已经紧紧地握着他的手了。这个人就是你自己,是我,是我们每个人!如何让自己成为拯救自己的人呢?如果你不知道如何思想,世上无易事;若你知晓如何思想,世上无难事。”约翰·斯图亚特·密尔说:“尽管我们难逃环境对自身的塑造,我们自身的欲望却可以改变自身所处的环境。在一颗真正自由的心中,让人为之欢呼与雀跃的,就是我们拥有改变自身性格的能力。我们的意志可以改变自身所处的环境,改变我们日后的习性或是思想的厚度。”不在拥挤大街的喧闹,不在人群的咆哮或是掌声,成与败,在我们。
第二章 人生之远景
理想主义者是充满想象力、富于希望的、洋溢着生气与能量的。他能看到未来的远景,敢于梦想,生活在一个充满希望、幸福的世界,不断散发着活力。
“如果你与一个真正有才能的人展开真诚的交谈,不论你多么敬佩他,他始终都会觉得自己还远远没有实现心中的目标。那个更为美好与漂浮的理想,难道不是造物者许下的永恒诺言?”爱默生这样说。
一个人自由地徜徉于理想之中,这是一种荣耀与极大的特权。我们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理想。这个理想可能通往山顶,让人超脱于现实的桎梏,也可能是一个毫无价值与低俗的理想,让人停滞不前,堕向不可知的深渊。“人之所想,人之所为。”迪恩·法拉尔说:“如果我们能看到未来的颜色,那么,我们现在就必须要看到。如果我们想注视命运的星辰,就必须要在自己的心中找寻。”约翰·弥尔顿在儿时就梦想着有朝一日可以写就一篇史诗般的诗歌,不被滚滚的岁月所湮没。儿时这个虚无缥缈的梦想,在青年时期已经变得坚不可摧。他通过学习、旅行,走过了艰难的岁月,直至成年。这个人生的远景始终留在他的心坎里。耄耋之年,双眼失明,诗人终于实现了自己儿时的梦想。洋溢着英雄气概的诗歌《失乐园》,穿过了漫漫岁月的洪流,至今仍为人们传诵。“仍旧指引着最高的梦想”,这位不朽的诗人在浅唱低吟着。
正是这个梦想,让他超越了布满阴翳的生活。
爱默生在给年轻人建议时这样说:“心中要有一颗指引的星星。”他并不是说,我们要将目标定得太高,以致成为水中月、镜中花。我们要将理想看作一颗星星,时刻在寂寥的晨空中熠熠闪光,让我们不断前进,升华我们的品行。当我们撇开所有物质上的追求,或是世人眼中成功的所谓标准,我们的第一个理想就要拥有高尚的品格,让不断追求完美的神性驻足心间。他发出神谕:你要追求完美,因为在天国的天父也是完美的。只有理想的品格才能收获真正的成功,而不论从事什么追求。查尔斯·舒姆纳说:“心中要有不息的理想之火,并非一定要成为一名著名的律师、医生、商人、科学家、制造商或是学者,而是要成为一个好人,做最好的自己。”我们的理想、我们的希冀,就是我们未来命运的预言者。
向往光明的善男信女们,长存着希望。这种向上的激情就好像一些树,有着对阳光天生不可遏制的渴求,让它们冲破层层阻碍,勇往向前,以一种迂回的方式渐次上升,绕开一切阻碍,向上爬呀爬,最终到达顶端,俯视着整片森林,仰起骄傲的头颅,在清新的空气中,沐浴着阳光,惬意地摇摆。
崇高的理想与果敢的决定是推动世界前进的重要动力。若是没有了理想与果敢,到哪里去找伟大的艺术家、杰出的诗人、音乐家、雕刻家、发明家或是科学家呢?诸如南丁格尔、利文斯通、莫德·巴灵顿·布斯或是乔治·穆勒等将毕生精力奉献给人类的博爱者将难以寻觅。
崇高理想之人是人类前进的守护者。他们不畏艰险,弯着腰,不顾额前的汗水淋漓,一代一代地前赴后继,将荆棘劈开,铺就一条康庄大道,让历史进步的车轮飞速奔跑。
理想主义者是充满想象力、富于希望的,洋溢着生气与能量的。他能看到未来的愿景,敢于梦想,生活在一个充满希望、幸福的世界,不断散发着活力。正是他们,让煤炭为人类服务。
对于理想主义者而言,他们就好像“大西洋冲刷海岸时所散发出的泰然与从容”,让平淡的生活漾起波澜的,正是背后那股“潜藏的力量”。
埋掉一块卵石,它将永远地遵循万有引力定律了。埋下一颗橡子,它将遵循一种向上的法则,不断地向天进发。橡子里潜藏的能量战胜了地球的诱惑。所有的动植物都有一种向上跳跃与攀爬的趋向。大自然向所有存在之物的耳旁低声细语:嘿,记得向上啊!而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更应有一种“欲与天公试比高”的气概。
卡莱尔说:“可怜的亚当所希冀的,并不是品尝美味的食物,而是去做高尚与富于价值的事情,以一个上帝子民的名义实现自己的潜能。指引他如何去做吧,最让人烦闷无聊的工作,都将燃起团团激情之火。”菲利普·布鲁克斯说:“悲伤是难以避免的。当我们全然满足于自己的所处的生活、自己所做的行为、自己所想所思;当我们不再需要时刻在灵魂的大门上敲打,驱使我们为着自身更为高远的目标奋斗时,原因很简单,我们是上帝的孩子。真正理想的生活在于一种圆满,弥漫于生活的每个角落。在事物的表象之下,仍能感受到应有的跳跃。”乔治·埃利奥特说:“当我们充实地活着,是不可能放弃对生活的盼望或是许愿的。生活中总有一些让我们觉得美好与善良的东西,值得我们为之追寻。”“人们永远也难以达到心中理想的标准,”马格莱特·福勒·奥所利说,“正是不朽的精神让这个理想的标杆越来越高,让我们不断地前进,直至浩渺的未知远方。”理想是激励我们前进不竭的源泉。没有了理想,任何方向的前进都变得不可能,反而带来深深的失落之感。金斯利说,世上唯一让人难以原谅的懦夫行为,就是放弃努力。让自己时刻冥想,而不亲自努力去尝试。让我们以一种尽善尽美的态度营造我们的灵魂的寝室,仔细地做好计划,有序地实现心中的理想。
我们切不可误地认为,真正实现理想的人生,只是属于那些在世上成就了惊天动地伟业的人。一位女裁缝从早到晚在穿针引线,以自己的努力养活家庭,贫穷的补鞋匠坐在长凳上认真忙活着。与那些伟人相比,他们也是在真切地实现着自己的理想。
奥利弗·温德尔·霍姆斯说:“一个人所处的位置并不是最重要的,他所前进的方向才是最紧要的。”这就是我们所要为之苦苦追求的理想。真正构成你生活基调的,并不是你所做的工作,而是你所具有的精神状态。不论你的工作或是地位是否卑微,你仍可做到最好的自己。
从一开始,我们就该认真地扪心自问:我们的理想是什么呢?我们的步伐指引到何处呢?一个低俗与志趣不高的目标,只能猎取一个“生活中尚值得尊重的位置”。
每个人的灵魂之中隐藏着上帝的某些理想。在生活的某个时段,我们每个人都会感受到一种震颤,一种对美好行为的向往。生命最为高尚的清泉,隐逸于做到最好冲动的背后。
也许,在今日的美国,最为时尚、最为流行的字眼,非“成功”二字莫属。这两个字充斥着所有的新闻报纸与杂志,让社会各个阶层的人为之狂热——这两个字让人们铤而走险,将所有的不良行为归咎于此。美国的孩子从小就接受这种教育,对“成功”更是到达了顶礼膜拜的地步。成功是人们生活中“一切的一切”。在这个词下面,掩藏着许多人类的罪恶。许多美国年轻人学习的楷模,就是那些身无分文只身到芝加哥、纽约或是波士顿这样的大城市闯荡的人,来时口袋空空如也,死时腰缠万贯。年轻人将这些人视为成功的榜样,但是,为什么不呢?他们看到这个世界都是围绕着金钱而转,而对他们做什么或如何获取金钱一概不管。
一个人在死时,倘能留下百万家财,不管他生前是如何赚取,如何挥霍或是如何积攒,也没人会去问一句,这个人是否富于才华,视野广阔,品格是否高尚抑或狭隘、卑鄙甚至邪恶;人们仍会将他的一生归结为成功。不论此人生前是否想方设法压榨员工,让自己的财富建立在别人贫穷的基础之上;不论他是否觊觎邻居每寸土地,千方百计地搞到手;不论他的孩子在心智上、道德上存在严重缺陷,让自己的家庭遭殃;假如他能留下百万家财,人们仍会将他的人生视为一种充满胜利的人生。这种在民间传扬的成功哲学,让那些牙牙学语的孩子们耳濡目染,也就不足为奇了。
千万不要教会年轻人将成功视为获取财富或地位视为幸福生活的唯一条件。
许许多多的善良的男女,他们原本想致力于服务他人,努力帮助老弱病残,但在现实生活中,他们却没有机会让自己接受教育或是变得富有。其实,即便他们按照世间成功的标准成功了,也是难以保证就可高枕无忧了。许多穷苦的女人,在病房里度过人生或是做着卑微的工作,但她们所达到的成功,远比一些百万富翁更为高尚。
不要尝试去追寻难以企及的目标。努力去发展自己,这是在你能力范围之内的,但是没有必要强求自己去做自身办不到的事情。许多人都会有被这样的幻觉迷惑的经历,将目标定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外,完全超出了自身执行力之外。你可能对于自身才华或是能力充满信心,但一个前提就是要有宽广的自我教育基础。一些年轻的男女初涉社会之时,将理想中的成功仅限于财富的累积或是做一些让人们为之鼓掌的事情。这是让人倍感遗憾的。
因为,按照这种标准行事,许多人必将是生活的失败者。
后生之辈,若能与品格高尚者多加接触,耳濡目染,亦能受益匪浅。父母、朋友、老师不仅是孩子们模仿的对象,更会对他们形成高尚的理想产生重要的作用。他们可向孩子们推荐优秀的文学著作,以一种凡事做到最好的激情来激励他们。家长与老师在引导年轻人树立远大志向上,具有难以估量的作用。
无论怎样,朋友、伙伴与榜样的作用是巨大的!诚然,我们所交的朋友受环境所制约。因此,我们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小心择友。
据说,杜加德·斯图尔特将爱的美德灌输给了几代的学生。已故的科伯恩爵士曾说:“对我来说,他的演讲就好像打开了通往天国的大门。我感觉自己拥有了一颗灵魂。他那深远的见解缓缓流淌于充满睿智的句子之中,将我带到了一个更为高远的世界,全然改变了我的习性。”每个学生不大可能去挑选自己喜欢的老师,但是每个有灵性的学生,都是可以选择与自己志趣相投的人交往。
一个人的理想或是生活方式,是一根牢牢标记一个人视野的绳索。只要理想与生活方式不发生变化,一个人的心智或是生活就不会有多大的波澜。伊丽莎白·斯图亚特·普尔普斯在著作《埃利斯的故事》中写到一个人对“杯形糕饼有着强烈的兴趣”。
她想让所有认识她的人都有一种着迷的感觉,地面上铺就的辫子形的地毯也是她的一个理想。她做好家务,而在空闲时间里,则是专心于用各种颜色去将各种各样的鸟类或是动物,甚至是将一些根本不存在的动物绣在地毯之上。她没有时间阅读,参与丈夫与孩子们的消遣与游戏,也没有时间去感受时代变迁的脉搏。她的人生,正如其理想一样,相对而言是微不足道的、狭窄的,没有给孩子留下一个好的榜样,没有给丈夫一个好的陪伴,以及为自己的发展提供空间。
没有远大的志向,我们就像老鹰难以展翅。我们应该展翅翱翔,志向就是让我们“乘风破浪,云游四方”的双翅。没有理想,我们只能在低空盘旋。克利勒博士曾说,达尔文关于老鹰翅膀进化的过程是富于建设性的。老鹰向下俯冲的欲望在有翅膀之前就有了。经过漫长岁月的演进与适应自然,最后拥有了一对强有力的翅膀,双翅展开,足有7尺之长,让它随心所欲地向天际翱翔。这带给我们的教益,就是每一个有意义的试验与进取意图都是前进的一部分。每次尝试都让老鹰的翅膀更为坚韧。
若是失去了对卓越的追求,最高尚的品格都会逐渐堕落。因为,这是所有品格的支柱。对卓越的渴求是上帝的声音,催促我们不断完善自己,唯恐我们忘记了上帝的恩赐,再度沦落入野蛮的状态。这一原则是人类不断进步的重要推动者,上帝的声音响彻于人的肺腑之间。正是这种声音在我们每次行为中,轻轻呼唤出“对”与“错”。当造物者按照自身的影像塑造我们时,我们最高的理想亦不过是上帝赐予的这份礼物。
乔治·A.戈登牧师说过:“良好的品行可能会受环境的影响。但是良好品格本身是不会从遗传中获得的。这是以每个人行为的一针一线编织的美丽的织物,以期望与祈祷来构筑。理想的愿景,果敢为人,希冀与人能有一个更为公正的关系,能与上帝愉悦地交流。正是这些品质,让到处充满棱角的社会散发出金子般的光彩。这与我们忠诚与远大的志向是分不开的。”让自己的人生按照一个完美或是残缺的模子去塑造,这完全取决于你。若你聪明地做出抉择,然后坚贞不渝,你将成为一个高尚的人。
第三章 自我尊重
通往失败的第一步,就是从自我怀疑开始。如果我们想要获得成功,就必须要期望成功。
通往失败的第一步,就是从自我怀疑开始。
我们要教会孩子们去迎接成功的生活,让他们相信自己可以发掘上天赐予的潜能,就好比橡子最终必将成为一棵巨大的橡树一般。孩子的成长应该沿着这种信念,不断前进。但却有不少老师,反其道行之,总是不停地在说,孩子们会通过不了背诵或是考试,而不是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让他们充满自信与希望。
无数的例子都在阐明一个道理:倘若孩子们在早年能够感受到一点,即他们的父母与老师尊重他们的思想与能力,并且对他们的未来寄予厚望。那么,他们就可以免去在疑惑与恐惧中的独自探索多年了。有人依赖我们,相信我们,比起那些毫无期待的人而言,会变得更加可靠,更加努力追求自己的价值。这个事实不断为一位著名的教学导师所证明。他是负责橄榄球的托马斯·阿诺德,他让数以千计的学生避免了一些失礼的异常举动,因为,这些学生不想让“这位将他们视为学者或是绅士的老头子失望”。
如果我们想要获得成功,就必须期望成功。不要一味地自我怀疑或是发表一些悲观的言论,让自己处于一种不和谐的氛围之中。对失败的恐惧,对自己能力的时刻忧郁,这让许多高尚的灵魂离成功总是咫尺之遥。我们要笃信一点,如果找不到一条出路,那么就创造一条吧,你将会取得成功的。
当一位聪明与有能力的人表达了自己必将能做到最好的信念时,我们有必要对其给予关注与信心。尽管可能他过去的行为不足以支撑这个论调。
当约翰·卡尔霍恩在耶鲁大学就申请入学的问题被一位同学讥笑时,他反驳道:“什么?先生?我必须要充分利用时间,这样我日后才能在国会中实现自己的价值。”当他发表一篇演讲时,有人发出了讪笑。他这样说:“你们有什么怀疑吗?我可以向你们保证,如果我不相信自己有能力在未来三年成为国会议员的话,那么,我今天就会离开这所大学。”有时,在别人眼中看起来是狂妄的自大,通常在只是说话者对自身能力的一种强烈的自信。伟大之人通常都会有这种强烈的自信。华兹华斯在年轻时就敢确定自己日后在英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并且毫不掩饰自己的这种想法。但丁也并不羞于预测自己辉煌的未来。开普勒曾说,同辈人是否看他的书,其实并不重要。
“我可以等上一个世纪,让百年后的读者去阅读。为什么不呢?因为上帝等待我这样的观察者,也有上千年了。”恺撒曾对害怕暴风雨的士兵们豪迈地说:“不要害怕!你们跟着的是我——恺撒。你们会拥有他的好运的。”弗路德曾这样写道:“一棵树要想开花结果,根系必须要深深扎根土壤。一个人必须要凭借自己的双脚站立在这个世界上,尊重自己,不要坐等别人的施舍或是百年一遇的机会。正是在这些基础之上,我们方可逐渐营造心灵的灯塔。”艾利亚斯·豪依在试验缝纫机器的时候,忽视了家人与工作,生活在穷苦与悲惨之中,被人们所嘲笑。但是,他对自己能够取得成功充满了信心。最终,他给这个世界带来最富于价值的发明创造。
那些在不信任、嘲笑、沮丧的包围下,仅凭对自身的信心,突破重围的人的名单是很长的。这其中包括了萨缪尔·B.菲尔德与塞勒斯·W.菲尔德,还可以追溯到哥伦布,在那之前,也还有许许多多让世人铭记的名字。
倘若一个人对自己都缺乏充分的尊重,那么,要想别人对你有高度持久的信心是不现实的。
对于那些不时自贬的人,总是埋怨自己时运不佳、命运多舛,我们并不少见。一个人要是失去了对自己能力的信念,岂能期望成功呢?催眠师能够在催眠的过程中将一个人的自信夺走,即便你是一位运动员,你也会没有力气从椅子上站起来。那些在生活中时常抱怨命运不顺,总是觉得成功只是别人的,离自己却又是那么的遥远的人;这些人必然是失败者。因为自信是所有成就的基石。
华盛顿·欧文说过:“心灵健全与富于自律才华的人,必然是社会所极为渴求的。但是,这种能力绝不是由于畏惧外部世界,蜗居在家中,然后期望有所获得。”这个世界相信那些相信自己的人,而鄙视畏缩不前的人。因为一个不敢自我确定的人,不相信自己判断能力的人,总是想着从别人那里获得建议,不敢为天下先的人,怎能对他有大的期望呢?
在这个拥挤与竞争激烈的世界,适合畏畏缩缩与犹豫不决的人生存的空间极度狭隘。在今天这个时代,那些想要获得成功的人,必须要敢于冒险。一心想着走安全路线的人,难以胜出。
正是天性乐观积极的人,在紧急状况下仍相信自己有能力去应对的人,才能获得别人的信任。人们之所爱戴他,因其勇敢与充分的自信。
一般而言,在世上取得非凡成就的人基本上都是那些勇敢、富于进取心与自信的人。他们敢于从芸芸众生中踏出勇敢的一步,以一种让世人诧异的创造性方式脱颖而出。他们对于别人的看法不予理会。他们深谙爱默生当年的忠言:坚持自己,不要模仿。通过人生不断的积累,必然能将自身的天赋全然地释放出来。但是照搬别人的想法,你已然失去了一半的智慧。每个人都能做到最好,做到造物主所要求的。
在人生的这场戏剧中,担任自己喜欢的角色是极为重要的。
如果你想扮演一位成功之人,就必须有具备成功人士的心理态度,外在的风度。所以,如果你想成功,这些是必不可少的。
一位敏锐的观察者在大街上可以辨认出那些生活的失败者。因为他们的脚步没有力量,彷徨无助的眼神已将内心的惶恐展露无遗;他们的穿着、仪表无不彰显出他们的无能。他们的每一个动作都是那么杂乱无章,没有规律。
另外,通过他们的风度与行为举止,辨认出成功与有能力的人也是很容易的。如果他是一位领袖,那么每一步、每个动作都会彰显出来。他的仪表散发出自信,走起路来,昂首挺胸,给人一种泰然自若的感觉,让人相信他有能力去做好某件事,获得好的结果。他那种自信的磁场是成功与才华的一种指标。
世界按照我们对自身的评判来判断我们,这是很有道理的。自身的价值是自己所创造的,但不能期望世人对我们有过高的评价。
你真能融入社会吗?人们注视着你的脸与眼睛,审视着你对自己的评价。假如他们给你的是低分的话,那么他们根本没有必要去探问,你是否是这样想的。他们认为,你是与自己生活时间最长的人,你应该比任何人都更加清楚地知道自身的价值。
内森·罗斯柴尔德对托马斯·巴勒斯顿说:“我的成功归咎于一句格言:别人能做之事,我亦能。所以,我能,无限可能。”如果想将自身的潜能发挥到极致,那么,你就要笃信一点:自己天生就是为成功而制造的,自己必然能够取得成功,不论有什么艰难险阻。绝不要让任何疑惑的阴影闯进我们的心灵。造物者希望你能赢得这场人生的战斗。
自信拥有将所有机能调动起来、联合起来的神奇力量。不论一个人多么才华横溢,如果他没有了自信,那么也是难以发挥出来的;没有了自信,他就无法将心理活动联系起来,协调自身的能力,当然也不能取得任何成就。
许多人之所以失败,并非因为他们缺乏对自身缺点的了解,而是因为对自身的才华视而不见。
要想在生活中取得成功,自信与能力本身都是极为需要的。假如你还没有自信的话,那么最好的获得方法,就是设想自己已经具备了应对生活所有挑战的能力,让自己洋溢着自信。这样,你不仅能以自己的能力鼓励别人,更重要的是,你会逐渐地自信起来。
相信自己。当别人对你怀疑的时候,你仍可能取得成功;当你对自己怀疑起来,成功就无望了。
弥尔顿这样说过:“对我们自身虔诚与适宜的尊重,这是成就值得赞美与富于价值的事业的源泉。”
第四章 自我鞭策
在生活的每个时刻中,人不是自身的主宰,就是自己的奴隶。当人屈服于一个错误的欲望,向人类的弱点投降,向环境作出无条件的妥协时,他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奴隶。
“成功的秘诀,”奥利芬女士说,“就是知道如何节制自己。
倘若知道如何鞭策自己,你就是自己最好的教育者。向我证明,你能够控制自己。我就会承认,你是一个富于教养的人。没有这种自控力,所有的教育亦是徒然。”早年的阿伯拉罕·林肯脾气十分暴躁,经常与人争辩。后来,他学会了自我控制,成为一个最有耐心的人。他曾这样描述自己的这种性格:“我是在黑鹰战争期间,学会了控制自己脾气的必要性。自此之后,这种良好的习惯就伴随着我。”这也是林肯善于调动别人能力的主要原因。
格兰特将军也同样是一个泰山崩于眼前而面不改色的人,拥有极强的自我控制能力,无论是军队在将败的时候,抑或是华盛顿举行盛大的检阅仪式上,人山人海,欢迎军队的胜利凯旋之时,他都是那么的冷静、自若。
法国著名哲学家狄德罗曾说:“冷静与从容的人,才是自己气质、声音、行为、举止乃至每个细节的发号施令者。他们能让别人乐意地为自己工作。”歌德也说过:“那些掌控不了自己的人,谈何管理别人?”以爱尔兰著名领袖查尔斯·斯图尔特·帕内尔为例。他在年轻时,脾气大得不行,常常难以自控。他之所以被逐出剑桥大学,是因为他一时气愤,打倒了两个人。其中一个被他打倒的人,看见他坐在路的一旁,就好心地上前问了一句:“你好,你没事吧?”帕内尔的辩护律师承认了帕内尔所犯的错误。他的这种炫耀武力的愚蠢做法被法院罚款25几尼。
不只是愤怒,还有尴尬惶恐紧紧地控制着他。当他做自己的第一次演讲时,差点昏厥于讲台之上。这让许多选民对他极为失望,改为支持其他候选人。
数年之后,当格拉斯通成为大英帝国首相,在谈到帕内尔时,他这样说:“帕内尔是我见到的最为杰出的人之一。我在演讲中对他进行了长篇幅的指责。但是,他始终静静地坐着,一动不动。他仔细地聆听着,面容诚恳,但是没有显露一丝情感,没有一点急躁,显得这与自己无关。他的冷静,以最为简洁的方式去处理事情,对议会成员的想法全然不予理会——这真是让人大为惊讶。这完全不像一个正常人在这样场合应有的反应!”在一些优点之中,也许在演讲中自我控制的能力对于女人的一生是最为重要的。这种习惯的养成必须要在早年就开始培训,否则日后就要下苦功夫才能获得。即使不能在女孩阶段养成,也要争取在少女时期树立起来。我看到许多原本富于前途的人,正是在一些所谓的“合理的挑衅”下,将一些恶毒之语、鄙视、愤怒展现出来,让幸福投下了阴影。有时候,我们的唯一责任,就是紧闭嘴巴,不置一言。
曼特农宣称,女人的能力就是礼仪方面最高的表现,就是一种安详的状态。生活中一般的烦恼原本都是可以避免的,只要当我们感到烦忧时,记住沉默是金这个法则。
查尔斯·巴克斯顿称,不论男女,他们的天性都是易怒的。但在现实生活中,却可以做到对人温柔,富于爱心,博爱与周详,无私与慷慨。
当我们遭到严重挑衅的时候,忍住怒发冲冠的冲动,紧闭那张可能随时会脱口而出的恶言毒语,即使是在自己的痛处被攻击之时,亦能保持冷静与泰然,这需要一种精神上的耐力与性格的力量,这比单纯的体力运动的耐力更为伟大与崇高。
有些人以为,急躁与难以控制的脾气是精神高尚的表现,这是多么浅薄的愚见啊!这完全是站在错误的认知的一面。一般而言,火暴的性情或是完全屈服于此种脾性,都是一种心理失衡的表现。真正高尚的性格基本上都是恬淡的,一般不会轻易偏离原先的平衡。
F.W.罗伯森说:“品格的力量在于两方面:意志的力量与自我控制。在生活中,品格的这两方面时常被强烈的情感与自我意识所控制。我们误认为,强烈情感就是一种强有力性格的表现。一个能自我控制的人,不让自己的皱眉给家里人带来不悦的情绪,不想让自己的愤怒让孩子们为之惊颤的人——因为他能够控制自己的意志,然后冷静处事。这才是我们所称赞的‘真正的男人’。但事实上,他也是一个脆弱的人。但只有那些被如洪水猛兽般激情吞噬的人,才是真正的弱者。衡量一个人,要看他克制自己情绪的能力,而不是被情绪克制的能力。所以,镇静自若通常是力量的一种最高体现。我们是否曾见到过一个人在遭受到别人无端的羞辱,脸上只是稍有点变色,随即却又能淡淡地给予回答呢?这种人的神经实在是强大。我们可曾见到一人,内心极度苦闷,但是仍极有风度地行事,仿佛自己是在坚硬的磐石上雕刻一件艺术品?抑或一个人每天都在忍受痛苦的打击,却保持缄默,不愿诉说是什么让一个家庭的和睦分崩离析。这就是力量的体现。一个怒火中烧的人,仍旧举止得体;一个天性敏感的人,随时可能在愤怒中爆发,但在遭受挑衅之后,仍旧选择克制自己与宽容——这些人才是真正的男人,真正的精神英雄。”世上没有比成为“自我控制的君王”更为让人自豪的了。威廉·乔治·约旦说:“人有两个创造者——一是造物者;二是你自己。造物者赐予我们存在于世上的生理基础,以及适应于其为人类生存所制定的法则。第二个创造者——也即我们,同样拥有神奇的力量,但是真正实现的人却凤毛麟角。”真正重要的,是一个人如何利用自己。人类的天生的弱点可能是环境所致,但其力量则是环境的改造者。他是环境的被动受害者或是胜利者,完全取决于自己。在漫长的历史卷轴里,自我克制常常出现于最为精彩绚丽的篇章里,也出现于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在这两个场合所展现的,在善意与含金量上是一致的,唯一不同的,是在一个程度上。善于自控的人能够获得自己想要的,这只是一个我们是否愿意付出代价的问题而已。自我控制的能力是我们人类区分于低等动物的一个重要体现。人类是唯一一种能够进行道义上的斗争与道义上征服的动物。世界向前每走一步,其实都是人类对自己的一种全新的自我控制的体现。我们已经走过从对某一事实的专横态度到理性掌握事实的过程转变了。
在生活的每个时刻中,人不是自身的主宰,就是自己的奴隶。当人屈服于一个错误的欲望,向人类的弱点投降,向环境做出无条件的妥协时,他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奴隶。当他在日复一日地将人性弱点击碎,将心灵中所有反动的情绪牢牢掌控,走出过去所犯的过错与愚昧,重塑自我,他就是一个至高无上的君王。
自我控制能力对性格的形成与发展有着巨大的作用,与人生的成功有着紧密的联系。
每个人都有两种天性。一种天性总是向往真、善、美——受那些积极向上、纯化心灵的行为所鼓舞。这是上帝的影子在人心的体现,精神上的一种不朽性。这是灵魂的一种引力,让我们心向无所不能的造物者。另一种则是野蛮的天性,总是拽着我们往下掉。
我们只能通过在小事上的自控,方能在大事上拥有同样的自控能力。我们必须要仔细研究自身的弱点,到底是什么让我们无法取得最大的成功。这应是我们在开始自控锻炼时一种正确的态度。是自私、虚荣、懦弱、病态、脾性、懒惰、忧虑、三心二意或是没有目标呢?无论这些人性弱点如何乔装隐藏,都必须要找出它们。在生活的每一天,我们都要将自己的存在限在这一天,仔细地了解自己,完善自己。
过往空留遗憾,未来焉留烦忧?我们要活在今日,活在当下——今天是唯一彰显我最美好一面的时候,今天是唯一让我克服自身弱点的时候。我们的人性弱点稍有冒头,就该防患于未然。在这场战斗中,我们要成为每时每刻的胜利者。君王与奴隶之间,何去何从,高下立见。
每个时刻,记得举止优雅与得体;每个时刻都是富于意义的。若你逃避责任或是让勇气打折,品格就矮了一截。难道我一定要向现实低下高傲的头颅?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大动干戈?心灵是可以超脱于纷繁俗世的。让希望、梦想、期望与自信都能乘着双翅,引领我们俯瞰生活的一次小小的暴风雨,不再纠结于那些毫无价值的事物,让我们探出头,呼吸新鲜的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