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苏伊士运河堵塞想起的千古谜题:为什么隋炀帝宁愿亡国也不惜代价要修大运河?

近期最大的新闻莫过于苏伊士运河堵塞了。3 月 23 日,中国台湾货轮“长赐号”在苏伊士运河新航道搁浅,苏伊士运河航运被迫暂停。这一“堵”,不仅卡住了国际海运的一个咽喉要道,也刺痛了世界经济的敏感神经。

苏伊士运河可以说是世界上最为繁忙的运河了,这一堵塞带来的代价是非常巨大的,此次堵塞给国际贸易带来的损失约为每小时 4 亿美元,全球贸易增长就可能减少 0.2 个至 0.4 个百分点。目前,“堵”在苏伊士运河的货船已经多达 300 多艘。

由于苏伊士运河连接着世界主要产油地区中东,可以说,全球的油价已经随之上涨,随之而来的原材料上涨甚至可能引发经济危机。

而埃及也很不给力,用了小挖掘机挖,又不请中国帮忙,好几天都不能搞定,最新消息,今天才搞定,已经堵塞一周了。

那么,问题来了,为何要修苏伊士运河?由此而来,想到的是中国历史上也有一条大运河,隋炀帝为何不顾一切,宁愿亡国也要不惜代价修建运河呢?

一、为何要修苏伊士运河?

苏伊士运河是连接欧洲与亚洲的重要水路通道,货运量约占全球贸易量的12%。

 

  

苏伊士运河

大家看图,苏伊士运河的货运如此繁忙,因为这里正好位于欧洲和中东之间。每年约25000艘船只通过苏伊士运河,占世界海运贸易的14%。

欧洲从工业革命之后就是世界主要的经济中心,而中东正好是世界上主要的石油产地。

石油是工业革命时代的主要原料,所以欧洲需要石油,中东有石油,那么,这自然是世界上最为繁忙的路线。

在运河开通之前,欧洲到中东,除了走陆路,只能绕过非洲大陆,经过南非的好望角,这是15世纪葡萄牙的迪亚士就发现的路线。

好望角

这样就必须绕过整个非洲大陆,航线是非常远的,至少需要多一个月的时间,要多走7000公里!

所以,欧洲迫切需要开辟新的航运路线。

都知道的,和地理大发现发现美洲的原因一样,当时占据中东的是奥斯曼土耳其。

大家都记得,我们的瓦良格号通过博斯普鲁斯海峡被土耳其收了保护费的事情吧。

欧洲为了避开土耳其,不走陆路,只能开辟运河。

于是,他们发现,只需要在埃及的东北部开一个口子,一切就解决了。

苏伊士

那个地方就是苏伊士,只要这个地方开一个口子,那么,地中海就可以和红海相通,进而进入阿拉伯海,就可以进入主要产油地区波斯湾了。

所以苏伊士运河就像美洲的巴拿马运河一样,一开始就有着非同凡响的地位。而且通过苏伊士运河缩短的距离比巴拿马运河缩短的距离还要多,所以这个运河一旦通航,南非就开始了经济衰弱,因为大家都不愿意走好望角了。

苏伊士运河

其实,苏伊士运河的开通很早,早在古埃及时期,法老新努赛尔特三世就开始开挖运河,但是那个时候的经济水平十分有限,该运河今天只有一点的考古遗址在,而且只开挖了10米深,早早就干涸了。

后来,真正意义上的运河开始于波斯人,征服埃及的波斯国王大流士三世开挖了大运河,大约在中国的战国时代,这条运河十分深,而且两岸还有花岗岩石做成的岸,岸边有一块碑文,在19世纪出土,上面刻着碑文,写着:

大流士王曰:吾乃波斯人。吾起于波斯而征于埃及。吾命开此河,发于尼罗奔流埃及,止于瀚海濒临波斯。此河即成,埃及之舟舶可沿诸直抵波斯,合吾所愿。

铭记大流士的功绩。

波斯帝国

公元9世纪,阿拉伯人统治埃及时期,不愿意和欧洲贸易,只和波斯、印度、中国贸易。就此,这条运河也没有作用了,渐渐废弃,用了1200年之久。

阿拉伯帝国

此后,长达千年的时间,埃及都没有运河,一直到18世纪末,拿破仑征服埃及的时候,还准备开挖运河,只可惜没多久拿破仑失败了。

拿破仑

19世纪中,法国公司还是主导了开发,按照奥地利工程师Alois Negrelli制定的计划建造向所有国家船只开放的海运运河。

就此,有了初步的苏伊士运河。运河于1869年11月17日通航,这一天被定为运河的通航纪念日。

这条运河之所以难以开通,因为它是海运运河,必须通过海船,所以它的深度必须很深,目前的深度达22.5米,要知道长江的水深也只有30-40米左右,可见其深度。海船又是十分巨大的,所以和中国的内河运河相比,它的工程量其实也十分巨大,这点,法国工程师用了30万埃及劳工才做成了苏伊士运河。

今天的苏伊士运河

苏伊士运河因为巨大的经济效益,一直是列强争夺的产物,1882年,埃及统治者把运河割让给了英国,法国只维持了13年的统治。在1936年英埃条约中,英国坚持保留了对运河的控制权。

二战期间,苏伊士运河又成为了德国觊觎的目标,著名统帅隆美尔就主导了夺取运河的战争,但被英军干扰,随后放弃。

埃及独立之后,要求英国撤走,但是英国虽然撤军,依然把持着运河,就像美国把持着巴拿马运河所有权一样,不愿意把钱袋子给埃及。

纳赛尔

就此,有着“埃及雄狮”之城的强人、埃及总统纳赛尔宣布运河国有化,英法联军联合以色列入侵埃及,引发了第二次中东战争,也就是苏伊士战争,虽然埃及失败,但是美国和苏联达成了协议,最终埃及守住了运河。以色列不服,后来又发动了第三次中东战争并且占领埃及西奈半岛,可以说,这条运河引发了中东两次战争。

第二次中东战争

也就是说,这条运河堪称中东战争的导火索,可见其重要性。

这条运河是十分必要的,而埃及收回运河的壮举也极大激励了阿拉伯世界。

那么,说到运河,中国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古代大工程:

大运河。

那么,为何隋炀帝要不顾一切,宁愿亡国也要不惜代价修建大运河呢?

 二、隋炀帝为何要修大运河?

关于隋炀帝,传统史书多持否定态度,主要来源于唐朝编写的《隋书》。《隋书》确立了炀帝的“暴君”人物形象,为后世史学家和史书所承袭。

“炀帝爱在弱龄,早有令闻,南平吴会,北却匈奴,昆弟之中,独著声绩。于是矫情饰貌,璋厥奸回,故得献后钟心……狭殷、周之制度,尚秦、汉之规摹。淫荒无度,法令滋章,教绝四维,刑参五虐,锄诛骨肉,屠荆忠民,受赏者莫见其功,为戮者不知其罪。骄怒之兵屡动,土木之功不息。”

这是《隋书》的描写,隋炀帝也成为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暴君和亡国之君。

可是,就算大家都知道他是暴君,有一点也是不能否认的,那就是他开掘的大运河,成为唐朝重要的水运通道。

大运河对于北宋也十分重要。隋朝运河和元朝时期的京杭大运河最大的不同在于向西有一个“之”字型的拐角,这是通往洛阳城的运河,也就是著名的“通济渠”,而开封正好处在泗水和黄河之间。远古时期,开封一带曾经有河流,名叫汴河,后来干涸了,开封一直是一座没有水的内陆城市(当时黄河并不经过开封)。

因为隋朝运河的开通,运河让开封有了河水,开封经济终于开始复苏和繁荣,后人把经过开封的通济渠也称为“汴河”,其实,这个汴河根本是一个人工开凿出来的运河。

直到唐朝,隋炀帝开凿的运河还在用,唐朝人感念隋朝运河带来的便利,把开封汴河旁的堤坝就称为“隋堤”。晚唐诗人皮日休看着涛涛的汴河和两岸的柳树,写下了著名的诗篇《汴河怀古》。

万艘龙舸绿丝间,载到扬州尽不还。

应是天教开汴水,一千余里地无山。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虽然对隋炀帝夸奖得有点夸张,但是大运河对于开封而言确实是大有裨益。因为运河,开封得以和洛阳、长安沟通,还可以向东,和江淮等地沟通。

在晚唐五代时期,经济重心南移,江南地区成为最为富裕的地区,有运河可以沟通东南的开封,一下子富甲天下,唐朝的汴州城十分繁华,后来晚唐节度使朱温就定都在此,并成为五代十国第一个王朝“后梁”的首都,可以说,后梁朝代名就来自于大梁城——开封汴州。

所以进一步说,北宋的繁华和《清明上河图》离不开汴河,也是离不开隋炀帝的,没有隋炀帝就没有唐宋繁华。

清明上河图

只是很多人还是不清楚,为何隋炀帝要开挖运河,历史学家提出了几点假设。

第一个是实现南北的统一。

关于隋炀帝修大运河是去江南游玩这一点已经很多人不相信了,但是隋炀帝确实喜欢去江南,最后甚至还死在了扬州,尽管扬州是江北。

事实上,隋炀帝对于南方的执念是因为南北朝和十六国时代,南北分裂已经400年了,隋炀帝所要做的就是实现南北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真正融合。我在写的刘焕读《易中天中华史》3—同样分崩离析,为何中国在隋朝重新统一了?一文中写道:

易中天比较全面地解释了南北朝的问题。

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概括南北朝的历史意义,我认为那就是:原来有的没了,原来没的有了。

什么没了?

五胡。

什么有了?

南北。

五胡是被消融的。

南北差异还是存在的,但除了饺子、汤圆,今天的南北都是中国了。

而让南北都成为中国的,就是隋朝。

更进一步说,是隋炀帝的大运河,让南北从此之后成为了一体!

换言之,就如同以后大陆统一了台湾,就要修建一条跨海隧道一样,这样的工程不是说是可修可不修,而是十分必要的,必须修。

而且,南方的经济当时已经很繁荣,虽然当时的经济重心还是黄河流域的北方,但是南方经济的发展需要配套的交通设施,修建大运河也是必要的。

况且隋炀帝作为晋王的时候参与平陈,对于南方文化十分痴迷,这些种种都彰显着隋炀帝对于江南的喜爱,而作为政治家,他必然要维护一统,修建大运河就是目的。

此外,历史学家还提出了一个观点,那就是修建大运河其实是方便水运粮草的,作为隋炀帝攻打高句丽的资本。

高句丽当时占据辽东,凡是占据辽东的,自古以来必要入主中原,比如十六国时期的前燕、五代时期的契丹、北宋时期的金国、明末的后金等等,只有一个是例外,那就是隋唐时期的高句丽,因为高句丽被中原政权察觉到了意图,最终灭掉了。

隋炀帝为了灭掉高句丽,必然需要运送粮草,华北缺水,很难运送粮草和物资,所以开辟一条南北的水道势在必行,从这个角度来看,其实修建大运河也是为了战争准备的。

但是,就像秦始皇修建长城一样,隋炀帝时期徭役、赋税太重了,民众无法承担,虽然他们是好的用意,但是好心办了坏事,民众活不下去只能造反。

巧合的是,后世还有一个时期也修建了运河,那就是元朝,为了维护北方的统治,需要南方的粮草,元朝在早期和末期也修建了运河,就是“京杭大运河”,今天所有的遗产主要是元朝运河。

但是可能运河有诅咒,元朝修建运河,也激发了民变,刘福通埋了一个石头人在工地,就此掀起了红巾军起义。

而后世也有一个时期修建长城,就是明成祖朱棣时期,今天的八达岭长城主要是明长城,结果朱棣也激发了民变,山东唐赛儿起义,但是朱棣后来还是平息了争端,朱棣成为了四个朝代唯一一个修建大工程还没有亡国的帝王。

新中国建立之后,海运发挥了巨大的优势,京杭大运河的作用越来越小了,在今天的华北,大运河大部分干涸了,只在江苏一代还承担着航运的功能。

而新中国也修建了很多大型水利工程,比如淮河入海道、南水北调工程,只不过新的时代,人民更有干劲了,而且有先进的思想和奉献的精神,所以新中国的大型工程跟古代造成的效果完全不同。

50年代修建淮河入海道

从今天苏伊士运河的堵塞想起的,大运河曾经也作为中国的大动脉存在着,今天的人们不能忘了隋炀帝的此项功绩。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