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餐做不做标准化?餐饮人,你有答案吗?
中国餐饮业“标准化”的概念最早来自上世纪90年代。
彼时,肯德基和麦当劳刚刚进入中国大陆,是完全的舶来品,给广大消费者及整个内陆餐饮业带来了核弹级别的震撼。
今天,中式餐饮要不要标准化?依然没有绝对的答案,每个餐饮人都应该听听时代和内心的声音……
▼1987年 中国式的西式快餐
1987年,肯德基在北京前门开设了分店,这是第一家在中国大陆开设分店的西式快餐公司。之后,中国内陆迅速成为快餐业的新乐土。
快餐这个名词,是非常时尚的,1995年之前的各大汉语辞典中,我们根本找不到它的影子。
据说它诞生于18世纪的英国。
▼公元1700年 打牌时的快餐
18世纪,英国贵族约翰·三明治伯爵特别喜欢玩桥牌,常常玩得废寝忘餐,伯爵夫人为了方便丈夫在玩桥牌时容易取食,将蔬菜和肉放在两片面包中送到牌桌前。伯爵的朋友品尝过后大声叫好,由于这种食物没有名字,所以伯爵的朋友们将其命名为三明治。
这种快餐从此流行。从它诞生之日,高效、便捷、满足速食需求,节省大量时间,就是它的“本质”。而传统的中餐,我们讲究“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现在很多餐创人,可能都有80-90年代农村成长经历,经历过春种秋收,也可能亲手插过秧,种过稻,这个过程就是“农耕自然”,如此长大的我们,更执于入口的食物,需要时间的酝酿,就像妈妈手作的豆腐、炖煮的羹汤。
不过,随着时代的高速发展,这些最传统、最自然的味道,我们已经很难在日常生活中,花费大量时间去还原,一来没有父母几十年锤炼沉淀下来的那种技艺,二来少了父母下厨的那份怡然。
▼ 农耕文明5000年 美食是等待成长的“时间”
我们反对中餐变快的理由,源于,我们的旧日时光。我们让中餐变快的理由,来自,时代的进化。今天,即使我们的父母,在孩子不在家的日子,也会觉得下厨真挺累人。儿时的那碗手作豆腐花,如果你不想吃,母亲也不会刻意去做。
我们这一代人,就是这样处于一个传统和现代的交汇点,成了这个时代矛盾的结合体。不想变快,但又不得不变快。
我们的下一代,却完全不一样,几乎就是在快餐饮食环境里长大的。
1987年11月20日,肯德基在中国大陆的第一家餐厅在北京前门开业,是第一家进入内陆的现代化西式快餐品牌。
人们觉得很新奇,大排长龙,心里纳闷炸鸡怎么外带,还特意带着锅来装。也有人觉得炸鸡大概跟烤鸭一样论只卖吧,开口就是“给我两只肯德基”。
二十多年前,一部民国剧也有类似的剧情,两家酱油工坊商战,一家传统派,坚持用红纸黑字包装的竹筒 “打酱油”,一家创新派,借着民国初期工业化成果,推出时尚的玻璃瓶装酱油,因为包装新奇,一时间创新派的生意好过了传统派。
而当玻璃瓶落地摔碎的那一刻,打酱油的钱全白花,创新派的生意又一落千丈,勤俭持家的人们畏惧玻璃瓶如老虎。
▼打酱油用玻璃瓶可能会摔,但不用怎么知道它更合适?
当时的剧中人,谁又能想象100多年后的今天,酱油都是玻璃瓶装的。时代变迁,有主动选择也有被动选择的结果。就是没有一如既往的“一成不变”。
中餐过去是传统烹饪,现场制作。现在是标准化复刻的传统工艺流程,以及食品科学指导下的预制模式。
时代并没有强制我们选择“竹筒”还是“玻璃瓶”:只不过是现代社会,玻璃瓶更大众,更流行,更贴合商业市场的选择,而”竹筒“,更小众,更传统,成本和附加值更高,只在一定的环境和场景里被复原和传承。
作为中国连锁餐饮的黄埔军校,麦肯将快餐的概念带进中国。
刚进入内陆时,肯德基甚至在“盐”的问题上被难倒。当时中国的盐太粗了,跟调味粉掺在一起粗细不均。所以最开始肯德基连盐都是进口的。
不仅如此,受限于供应链,肯德基在内陆的头两年仅能提供原味鸡、土豆泥、菜丝沙拉、面包、可乐、七喜、美年达和啤酒这8种产品,后来才有了汉堡的面世。三年后,麦当劳在内陆的第一家餐厅在深圳开业,盛况无出其右。
麦肯进入内陆30余年,快餐商业伴随着中国现代化、城市化的进程,深刻改变人们的生活与餐饮方式。中餐也被证明可以标准化,供应链已相当成熟,壹柜通中餐标准化供应链就长期赋能中小餐饮,并和百强餐企保持紧密合作关系,助力大众餐饮和团餐提质增效发展。
▼ 行业最大的盛会,Hotelex见证中餐标准化
尤其是今天,大众餐饮都面临“三高一低”现象——房租高、人工成本高、食材成本高,利润低。绝大多数客单价较低的快餐首先往标准化方向靠拢,而且是标准化程度越高的品牌越容易成功(品牌名不一一列举了)。
业内人士也评价:中餐是否需要标准化,不是政府相关主管部门来决定,也不是专家出来“撑腰”,真正的决定权应交给市场。
当然,中餐的本质,有的适合标准化 ,有的不适合。有的餐企老板,想要坚守传统的小而美,有的餐企老板,想要进一步发展做大做强。言而总之,餐饮不仅仅是传统和传承,也是一门生意,没有绝对的正确与错误,餐饮人坚持自己认为可行的发展路线即可,如此中餐的未来才会不失多元化,同时又具备与时代共进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