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放松越有力量,致虚极,守静笃

​一张一弛,才是文武之道。

当你越放松,你就变得越有力量。你放松的程度,决定你人生的高度。

当你完全放松的时候,你会发现整个宇宙的力量都在,就像跟整个宇宙紧密连接在一起一样。

当你身心归位,天人合一,你就会凝聚更多的能量,你的工作将会开始有一种创造力的生机,展现出更自由的空间。

学会放松,这是一生的功课。想要成事,你要让身心灵的放松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一种持续的生命能量供给。

身体柔软,精神愉悦,灵魂放光,关于自我放松的16个极简建议,建议收藏。

01、敬畏天道

顺天应时,早睡早起,动静结合,使自己身体的节奏天地的变化保持一致。这样身体就处于一种开合有度、一张一弛的规律运行中,保持身体的弹性,可以从根本上达到身体放松的状态。

02、万物为师

万事万物皆有运行的规律,春种夏长秋收冬藏,不急不缓,按照自己内在的节奏循环往复。花开花谢,潮起潮落,鱼翔浅底,鹰击长空,安静下来,多观察自然界的万事万物,你就会发现很多生命放松的秘密。

03、呼吸开始

呼吸连接身心,也是意识及潜意识之间的桥梁。经常习练深度呼吸,一呼一吸间,吐故纳新,可以快速放松身体,舒缓压力,净化心灵,启动身心的内在自愈力。特别是正念呼吸,可以让自己活在当下,随时可以获得爱的滋养、安全感、内在智慧和能量。

04、试着不看

眼睛是“耗能大户”,每天看不完的东西,眼累心更累。想要放松自己,首先要学会经常闭目养神,眼睛向内看。闭目可以蓄精,可以静气,可以养神。在闭目养神的状态中,人的神经与意念处于稳定、平静、缓和的状态,神经系统会自然的将身体调整至平稳、柔和、松弛的状态。

05、学会不听

所有的放松,都离不开耳朵的“断舍离”。很多人活在虚荣中,活在攀比中,总竖着耳朵去听是非,听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与议论,精神流离失所,导致能量大量流失。我们要学会把耳朵收回来,听自然流转的声音,听身体呼吸的声音,安静下来,身体的紧张感也会快速消除。

06、觉察情绪

情绪波动是一种正常的现象,情绪出现,不要试图去对抗,去刻意控制,这样会加剧身体的紧张感与焦虑感。正确的方法是,当情绪出现,要悦纳情绪,接受情绪,抓住发生情绪的念头,向内觉察它的来处。当你全身全意地向内体察时,情绪的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07、极简欲望

《道德经》曰:“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欲望太多,受制的东西也就越多,身心受到外在太多的牵扯,紧张焦虑自然放松不了。真正有智慧的人,知足惜福,会极简自己的各种虚妄的欲念,该断的“断”,该舍的“舍”,该离的“离”,不被物质所累,不为自己的身心增加额外的负担。

08、进入自然

把精神狭隘、纠结于相互比较,不如把意念放逐于远山沧海间。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在草木间,上有天,下有地,置身其中,不管是树木、花朵或海洋,都是一种自然的激活和疗愈。打开自己,融入自然,多登登山,观观海,仰望蓝天星空,与自然融为一体,在壮丽山河间汲取能量,开合人生,宠辱偕忘,神清气爽。

09、姿势正确

身正才能气顺,古人说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身体放松,也不是完全松弛、松懈或松散无力,而是松而不懈、松中有紧、紧而不僵。坐有坐相,站有站相,走有走相,行立坐卧,都要调整身体,使身体的各个部位处于自然归位的状态,这样才能保证身体的松弛,气机的通畅。

10、静坐冥想

真正的身心放松,一定是在安静状态中完成的。静坐冥想使身体归位,各处合各处,自动启动内在的自愈力,使身体能量越来越整体,越来越和谐。静坐冥想使精神收回体内,向内寻找自己的宝藏。静坐中培养出的心灵力量,一个人就能够做到念念分明,全然地观照内在的自我与外在世界,回归生命本来的喜悦。

11、经典能量

经典可以治愈人生,觉醒生命。经典著作有一种天然的能量,能够快速引导你进入身心合一的状态。生活环境中多摆放一些经典书籍,并定期阅读这些经典,让自己的意识浸润于这些经典的能量中。当你全神贯注地体悟这些前人的智慧,你就会忘掉自我,彻底进入到积极光明的身心状态中。

12、活在当下

不恋过往,不忧将来。不活在过去的记忆中,不活在未来的忧虑中,最好的人生状态就是活在当下。生活就是此时此刻,修行就是专注当下。一心一意,心无旁骛,全神贯注地做好眼前的事,会让你进入身心合一的“心流”境界,身心得以放松,能量得以爆发,精神得以舒展。

13、身体归位

因为平时外向运用意识的缘故,加上紧张的生活节奏,我们的身体长期处于错位状态,导致各种亚健康的状况百出。想要放松身体,就要让精神内守,各个部位回归其本位,在自己的位置上发挥应有的功能。身体各处合各处,互不牵扯,互不干涉,同时又整体互动,一动整体都动,处于高度和谐的一体状态。

14、虚处入手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天道的规律永远是损掉多余的部分,来补充不足的地方。身体的虚处、弱处,身体的“后”与“下”,包含各个部位的后下,由于平时我们意念照顾不到,都是气机凝滞不通的地方。放松身体,首先就要从这些地方入手,用意念观照,用意念融合,用意念通透,使气机通畅无阻。

15、适度运动

身体不能一味好静,该动时一定要动起来。适量的运动,可以激活身体的能量,舒缓紧张的神经,加快新陈代谢,排除体内的垃圾废物,为身体获取更多的营养与能量腾出空间。运动要因人而异,选取最适合自己身体节奏与生活习惯的运动形式。最重要的是持之以恒地坚持,形成习惯。

16、价值使命

人生深层次的放松,一定是来自于内在生命的觉醒。当一个人对“我是谁”、“我为什么而奋斗”这样的问题有过深刻地思考,逐渐明了自己人生的价值与使命,他就会在精神的世界里顶天立地。当他心怀感恩,心有慈悲,竭尽全力地去利益他人,成就他人,他的精神是舒展的,他的灵魂是光明的,他在“忘我”中真正放松了自己,圆满着自己。

附:吸引力法则修炼秘笈之正念行走术

正念行走并不仅仅是为了我们的腿脚,它是一项与静坐同样具有分量的正念习练技术。

正念行走即不加评判的有意识的觉察当下生命流经的每一个地方。以“无所得”的心去体验就好了,只有走路而已,没有别的!

正念行走并不是关于步行去某个地方,相反,你每一步都在这里,全然地在这里,身心合一,与自然融为一体,体悟生命的欢喜生机。

为达到最佳效果,尽量选择一条你可以来回走动的、安全的小路,尽量不被人打扰。你也可以选择与伙伴一起,集体习练。

反复地全身放松,由上到下,由内而外,用意念多放松几遍。肩膀放松,两臂体会自由挂在两侧的感觉。两腿放松,不用力。

用意不用力,体会脚踏实地的感觉,前后平衡,把全身的注意力都放到双脚上面,感受脚掌与地面接触的直观感觉,全身的重量均匀分布在两个脚掌上。

慢慢抬起左脚后跟,用自身的力量指挥左脚向前迈出。然后把全身的重量转移到右腿上,慢慢抬起右脚,全神贯注体会右脚抬起,迈进及落地的感觉。越慢越好,越松越好,越柔越好。

带着轻松自在的心情看待这个练习,在心中意识到行走的每一个环节,转移重心、抬脚、伸脚、放下……再慢慢迈出第二步、第三步,反复重复,就这样保持对全身的觉察。

当下,此时此刻,你就是一枝花。每一步,微风送凉。每一步,百花绽放。每一步都是生命,每一步都是平和与喜乐。行走,带你走出一种平静的力量,走出生命本初的自在与自由。

保持平和喜悦的状态,一步一步,一直走到路的尽头。静下来,体会一下此刻全身松驰的感觉,把这种感觉内化到神经血液里,内化到意念里。

在行走之时,如果出现任何念头、情绪和躯体感觉,让它们如实地呈现,不攀缘,不试图控制,不干预,不分析,只是安静觉察体悟。

如果被心头升起的某些杂念带走,你应及时地把意念拉回来,然后轻柔地把注意力带回到此刻、带回到呼吸上,带回到脚下正在走的这一步。

头顶蓝天,脚踩大地,任清风拂过,任白云卷舒。一心一意,满心欢喜地行走在天地间,融化在光明中,一切美好正在自然而然地发生。

放松自己,放心走,你就是一切的答案。

(0)

相关推荐

  • 身体损耗的本质

    每个物品都有其使用期限,塑料会在日月的使用过程逐渐老化,钢铁金属会在使用的过程中不的变脆弱,矿物也会因为经年累月的热胀冷缩.风化,逐渐碎裂.唯一稍微能自我更新,在原有基础上去修复自身的,也只有生命体, ...

  • 好好吃饭,就是修行。

    好好吃饭,就是修行. 所属专栏:富足能量场:21堂丰盛人生必修课 01 越是艰难处,越要好好吃饭. 能够好好吃饭的人,值得尊重. 从一个人如何吃饭,就能大致看出他的生活方式和品质,甚至是为人的修养.处 ...

  • 致虚极 , 守静笃 . 万物并作 , 吾以观其复

    16年的文字,粘来,如题. "这两日怎不见你写东西了?" "写东西是需要灵感的,不知道吗?咱这几日没有愁肠块垒,没有非要一说的语言.清闲."说完,白他爸两眼. ...

  • 致虚极守静笃(第十六章)

    <道德经>第十六章 致虚极,守静笃(dǔ).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 ...

  • 一日一印|杨剑《致虚极 守静笃》

    往 期 回 顾 一日一印|杨剑<鸿朗高畅> 一日一印|杨剑<激浊扬清> 一日一印|杨剑<兴酣落笔摇五岳> 一日一印|杨剑<共君一醉一陶然> 一日一印|杨 ...

  • 人越安静越有力量说得真好(事情发生时唯有静下心来好好思考才能解决问题)

    (事情发生时唯有静下心来好好思考才能解决问题) https://m.toutiao.com/is/ejbcKym/ 文/国文 来源/国学生活(ID: gxsh789) 古人云:"心动,则万物 ...

  • 【邂逅】书,越读越有力量

    吧啦原创文学,陪你走过每一个有梦的日子 编者按: 对读书的认知过程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段独特的心路历程,心灵的丰富和生命的愉悦在更多程度上正是依靠我们在与书为伴的过程中发现和挖掘的,因此只要我们足够用心 ...

  • 致虚极,守静笃——如何做到天人合一?

    壹 老子<道德经>第十六章:"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 ...

  • 致虚极,守静笃!教你如何做到天人合一!

    网络文章,纷繁复杂,良莠不齐.既有读之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的真知灼见,亦有牵强附会.东拼西凑的垃圾文章,更有一些如玄幻小说般云山雾罩.故弄玄虚的.我辈习武之人,唯有努力提高自身水平,擦亮一双慧眼,才能 ...

  • 致虚极,守静笃虚而至虚曰“极”。静而至静...

    致虚极,守静笃 虚而至虚曰"极". 静而至静曰"笃". 致虚者,天之道也.守静者,地之道也. 天之道若不致虚,以至于达到至极,则万物之气质不实 . 地之道若不守 ...

  • 致虚极,守静笃!道长教你如何做到天人合一!

    壹 老子<道德经>第十六章:"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