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陕西关中西府与东府

(图1:陕西关中西府手工布艺)

(图2:陕西关中东府泥塑)

文|邱轩洛

众所周知,虽说这陕西关中西府东府共饮一水,同处一道,然其民风民俗一切等等却大相径庭!请看:

01.说话

西府人在说话时,一般是卷舌顶腭耸着鼻,很是客气地操着一口“周秦雅言”,同时他们在说话时亦比较喜欢边说边看对方的表情变化,在交流中是表现出了一种非常谦卑的亲和态。可以看出,西府口音切于关陇口音,且是以舌音为突出标志,请听吧,就一句“试知试哈搧个知”(柿子树下拴个猪),咋听好象全是舌头在忙乎。

但是到了东府,人们在说话时的情感表达那可全都寄托在了唇音上,他们是一天到晚吊着个线腔老腔的调调,在说话时是从不看他人的脸,且常以“弄索”、“大(庹tuo)很”、“美太”为口头禅,言语间是永远透着啥世面都见过的自豪。

02.吃的

西府人吃食以面条为尊,口味以酸辣见著,此处有誉甲天下的臊子面、涎水面、擀面皮儿等。另外在西府还有一种与其软糯民风相映成趣的小吃,那就是煎煎和和软软乎乎的豆花泡馍——在一碗豆浆“高汤”里,是泾渭分明地漂着一些豆花儿与油泼辣子,在吃时将细长锅盔条泡入其中,再佐以小菜,入口的感觉是相当的温暖、实惠。

应该说,馍在东府食谱中那可是占着绝对的统治地位,在这里,是除了著名“非遗”项目面花馍外,像风干馍、椽头馍、肉夹馍等,亦是东府人常吃的'干粮'。实际上,纵观东府所有小吃,应该说基本都是与馍相关的,比如水盆羊肉、羊肉泡、豆腐泡等——哼!像这样的一碗碗“实货”,我想无论赶考仕子或土匪兵痞,只要稀哩呼噜咥下,那是绝对可以耐过潼关或勒马到长安的。

03.住的

但凡去过西府农村的人也都知道:西府的庭院一般都是四合院,其院中是必含正房、厅房、厦房与门楼,总之,其整个格局是一丝不苟地在严守着“周礼”规制,而且不管蓬门小户或深宅大院,其间干净整洁那是绝对的。实际上,像西府人的这种近乎强迫症式的条理化讲究,本身也是他们血脉中的存在,不信您瞧瞧西府老太太头上的那月白色帕帕——不都是在方方正正干干净净地飘着?

再回头看东府,其或因靠近三晋受晋商作派影响之故,在过去,如从渭北塬上南望,在村落之间,那可真是土堡垒垒青砖宅院嵯峨相望。应该说,东府房舍之所以如此“气派”讲究,其也不全是为了奓势摆阔,从很大程度上讲,或也是一种安全感上的需要:因为东府据于三秦东大门,为频繁“过兵”之处,想想看,在这里一会儿来了黄巢李闯王,一会儿又在过“镇嵩军”,像那些大户人家,如无高墙巨屋,将何以御贼?

04.民风

说起民风,于西府而言,此处或因地处“周礼”故地之故,是以民风素来温婉好礼。另外西府人的六亲孝悌观念也比较浓厚,比如像“五服”以内的平辈姑表、姨表亲戚,大家是都会经常相互走动的。还有就是在对待祖先的态度上,西府人也是恭敬有加,典型标志如西府的乡下春联,其中是有相当一部分内容都是与“慎终追远”之类的意涵有关。

然而到了东府,可能因为水硬山峭区位特殊之故,所以民风素来剽悍霸气,民性则以耿直、好义、豪气为特点。东府人在做事时讲究桥归桥路归路,而且一个个胆子比天大,不怕事,也敢挏事。应该说,东府的这一民风,是在造就出一些英雄豪杰的同时,也是惯养了一批刁野好讼之徒。

05.民俗

在西府,因为有六月积雪之太白山,好山好水好风脉的,再加之'周礼'之薰陶,是以孕育出了一代代的神仙雅士与高人,同时也酿造出了一瓶瓶的香醋与醇酒。西府的手艺人喜欢捏泥塑、缝布艺、刺刺绣等等,总之弄啥都弄得很雅,就是西府人听戏,也是比较喜欢听婉转悦耳的眉户戏和五泉小曲等。

但是到了东府,其或因据华岳、临河洛,山河气度不凡之故,所以教化出了一个个的王侯将相与豪杰来,就是在民俗表现上,东府那也是处处显现出了雄霸的一面,比如在过节时,东府人常常是十几人一伙,晃着皮影,打着行鼓,咋整看上去都很豪气。另外东府人除了爱看秦腔武戏外,那豪气冲天的老腔、线腔、碗碗腔亦有不少拥虿。

(邱轩洛 2021.8.25 写于西安尚朴路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