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常见的几大误区你还要错误多久?
对于中医,很多年轻人(比如小编这样的)可能存在一些误区。
比如认为看中医就是吃中药、中药疗效慢、中医只用于治疗慢性病或者不治之症。
其实这些观点都是一些误区,中医是五千年的祖国文化的沉淀,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并且能使用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今天就将日常生活中大家最常出现的几个误区进行整理,一起来看看你有没有过这样的误解呢?
误区一:看中医就是吃中药
中医学以中医的阴阳五行、气血津液、五脏六腑等理论为基础,通过望闻问切四法,分后运用各种中医传统疗法。
如中药、针灸、推拿、生活作息、饮食习惯等指导、治疗或调理身体。
作为中国的国粹,中医有着非常庞大而又完善的系统。
作为一门学科,中医又有各个子学科,因此看中医绝不等同于吃中药。
中医除了吃中草药,还有针灸、艾灸、拔罐、推拿、药浴、刮痧、食疗等各种方法,且疗效甚佳。
殊不知我们熟知的那些中医大家,古代如:扁鹊、华佗、孙思邈等,现代的邓铁涛、刘力红、徐文兵等。
都是首推不用药的推拿、针灸、导引这些外治法的,'是药三分毒’,是没有中西之分的。
误区二:中药疗效慢
不少人都觉得,中药疗效慢。其实西医更多是所见即所得,中医则是祛邪固本养生。
另外,中医在治疗一些急症方面很有奇效。
例如针刺治疗急性疼痛往往一针见效,甚至对于急病的抢救方面,中医也有独到之效。
如从古代的华佗针刺麻醉,到现今的参附汤药抢救心衰患者。
又例如手法矫正各部关节的错位以及软组织扭挫伤可谓'手到病除’等等。
误区三:西医治疗不好的才去找中医
有些病人到西医疗效不好时才想起找中医,把中医当做是“救命稻草”,此时若中医疗效不好就认为中医不行。
其实许多病中医一开始就可以介入,这样效果会更好。例如糖尿病,西医治疗糖尿病,多数是控制饮食、注射胰岛素。
但糖尿病在中医上即为“消渴症”,治疗方式需清胃泻火,养阴生津,并且辅以食疗,即显效。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中医对于疾病的治疗,多从整体出发,调节脏腑功能,从而达到阴平阳秘、气血充盈之效。
误区四:西医营养学等于中医食疗
西医营养学十分重视和强调食物的酸碱性,不是凭口感,而是看食物摄入人体内经过代谢转化后,在体内最终代谢产物是呈酸性还是碱性。
用以控制饮食,最终达到平衡体质的目的。中医食疗是利用“药食同源”的食物进行防病治病,用以促进病体康复。
中医食疗根据食物的气对人体进行调养,把人当成人,讲究顺天应时,天时、地利、人和;
顺应四时,吃应季的食物。用食物来调理身体,达到阴阳平衡的目的。
误区五:中医养生和年轻人没关系
现在很多年轻人觉得,中医养生就是老年人的事情,其实这是完全错误的。
中医养生,就是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