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领先的正负极材料供应商——贝特瑞


1. 摘要

深耕负极材料二十年,连续9年全球第一。贝特瑞主要从事锂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和生产,自2013年起出货量连续9年位列全球第一。根据GGII数据显示,2017-19年公司在全球负极材料市场分别占据16.56%、16.05%、15.5%的份额,2020年在国内市场率22%,是全球最大的锂电池负极材料厂商。2021年公司负极材料产能预计达到14万吨,将进一步巩固公司在市场的领先地位。

技术领先,硅碳负极绝对垄断。公司在研发方面投入高,负极材料技术领先,产品性能受到下游客户的广泛认可,已经深度绑定松下、LG化学、宁德时代等主流动力电池企业。公司在硅基负极材料的布局早,充分享受先发优势,目前在国内市场处于绝对垄断地位,相关产品已经进入松下产业链。

剥离磷酸铁锂,专注三元正极。公司在21年4月将子公司江苏贝特瑞出售给龙蟠科技,专注于高镍三元材料的研发和生产。江苏贝特瑞成立于2017年,成立至今持续处于亏损,产能集中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出售完成后,公司正极材料业务会有所缩水,但公司整体,特别是正极业务的盈利能力等方面将有明显的改善。21年上半年,公司高镍三元正极材料占国内市场的14%,持续追赶容百科技和天津巴莫。

完整的优质客户体系,支撑长期高速发展。公司客户覆盖全面,囊括了绝大多数海内外锂电池厂商,目前以松下、三星、LG化学等为主。作为松下的负极材料主供,3年内由松下贡献的收入增长5倍。随着松下、LG化学等企业陆续公布产能扩建计划,以及下游应用端的强劲需求,公司收入增长预期十分乐观。


2. 负极材料市场简述

2.1 受电动化带动,负极市场增长迅速

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负极材料市场在过去数年内保持强势增长态势。按照GGII数据,2020年中国负极材料总出货量达到33.9万吨,较2014年增长556.98%;2022年增长到53万吨,增速持续位于20%以上。

2.2 人造石墨为未来主流方向

负极材料主要分为人造石墨和天然石墨。相比天然石墨材料,人造石墨具有更好的循环性能、倍率性能、电解液相容性以及更高的充电效率和安全性,更适合用于动力电池。凭借出色的性能,人造石墨的出货量在过去5年内保持高速增长,2020年达到30.7万吨,5年复合增速高达39.8%。

2.3 负极材料市场集中度高

负极材料市场体现出“三大五小”的格局,集中度较高。“三大”指的是贝特瑞、江西紫宸和杉杉股份,2020年合计市占率达到57%;“五小”包括东莞凯金、中科星城、翔丰华、尚太科技以及江西正拓,受益于绑定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动力电池龙头,近年来出货量快速提升。

3. 贝特瑞——全球负极材料龙头

贝特瑞是国内锂电池材料的领军企业之一。公司成立于2000年,是中国宝安集团的子公司,专注于锂电领域,业务覆盖正极和负极材料,核心产品包括天然石墨、人造石墨以及三元正极材料。除此之外,公司业务还涉及储能、回收、石墨烯研发等领域,产业链布局颇具前瞻性。

3.1 20年公司业绩下滑

近年来,公司业绩持续增长,10-19年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分别为30.00%和26.91%。2020年营业收入44.52亿元,同比增长1.41%;归母净利润4.95亿元,同比下降25.79%,业绩下滑主要是由于疫情对下游需求的负面冲击,以及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汇兑损失等因素。21年业绩迅速回归到正常水平,1季度收入18.53亿元,同比增长167.06%(由于20Q1下滑严重,可参考19Q1-21Q1的两年复合增速35.25%)。

3.2 主要业务包括负极、正极材料

公司主要业务包括负极材料、正极材料、天然鳞片石墨等五大类。其中,负极材料是公司最大的业务板块,2020年收入31.51亿元,占公司总量的70.79%。正极材料是公司第二大收入板块,2020年收入10.42亿元,占总量的23.41%。

3.3 客户结构持续优化,覆盖全球锂电龙头

公司与多家动力电池龙头深度合作,核心客户包括三星SDI、松下、LG化学、SKI、宁德时代、比亚迪、国轩高科等,兼顾国内和国际市场,可以获利于不同地区的新能源政策。此外,公司对客户提供的服务也在逐渐全面化,从单一业务(负极)逐渐拓展成正负极同时覆盖。2020年,公司前五大客户为公司贡献27.89亿元,占总收入的62.63%,较2019年上升4个百分点。

3.4 石墨负极业务——天然石墨优势明显,人造石墨持续追赶

公司的负极产品以天然石墨为主,是全球最大的天然石墨生产企业。经过多年的布局和研发,公司的天然石墨材料技术全球领先,产品性能优异。同时,公司建立了从石墨矿开采到天然石墨负极材料成品的完整产业链,具有明显的成本和品控优势。
考虑到未来负极材料主要方向为人造石墨,公司也在积极布局相应领域。公司通过自建石墨化加工基地、投资石墨化专业企业、与石墨化企业合作的方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人造石墨产业链布局,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成本。公司2019年开始,人造石墨销量3.1万吨,超过天然石墨的2.63万吨,在国内排名第四。
公司在人造石墨方面持续扩大产能,20年7月募资20亿元,用于惠州市年产4万吨负极材料和年产3万吨正极材料项目。截至2020年末,公司共拥有10.38万吨负极材料产能,产能利用率77%。惠州4万吨项目建成后,公司将拥有超过14万吨的负极材料年产能,可以显著提高公司在负极材料市场的占有率,巩固负极龙头地位。
公司的人造石墨产品已经成功进入主流动力电池企业的供应链。2017-2019年,公司持续对松下供应人造石墨+硅碳,销售额从2.3亿元迅速增长到11.3亿元;2019年,公司开始对宁德时代供应人造石墨,实现了批量销售。由此可见,公司的人造石墨技术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贝特瑞负极材料收入不断提升,2020年为31.51亿元,同比增长7.54%,毛利率保持在35%左右。与其他负极材料企业对比,贝特瑞的毛利率较高,受19年负极材料降价的影响不大。

3.5 正极材料业务——剥离磷酸铁锂,专注高镍三元

21年之前,公司正极材料业务包括三元和磷酸铁锂两大类。正极业务的收入在17年达到顶峰11.14亿元,18和19年逐渐下滑,20年回升至10.42亿元,走势与磷酸铁锂市场大体一致。17-19年下滑主要由于市场偏好转向三元锂电池,磷酸铁锂需求萎靡;20年受铁锂回潮的影响,收入有所提升。
三元锂电池未来高镍方向确定性较强,市场集中度高。高镍三元市场以容百科技和天津巴莫为主,以21年1-5月数据来看,两家公司合计市占率超过60%。贝特瑞在高镍三元市场中,以14%的市占率位列第三。虽然与前两名的差距巨大,但考虑到公司已布局的三元正极项目,未来增长空间仍然较为可观。
2021年上半年,公司将子公司江苏贝特瑞出售给龙蟠科技,剥离公司的磷酸铁锂正极业务,专注于高镍三元材料,主要产品包括NCA和NCM811电池。公告显示,2020年江苏贝特瑞收入7.70亿元,占贝特瑞正极收入的73.90%,净亏损1.00亿元。在出售江苏贝特瑞之后,预计公司的正极材料业务收入将有较为明显的下降,但盈利能力有望得到改善。
21年5月18日,贝特瑞与亿纬锂能、SKI签订增资协议,共同投资建设5万吨高镍三元项目,其中贝特瑞持股51%,预计在未来数年内投产,将进一步带动公司高镍三元业务的增长。

3.6 硅碳负极——尽享先发优势,垄断国内市场

目前石墨负极的性能已经逐渐达到上限,硅基负极材料有望成为行业的新增长点。石墨负极的理论能量密度上限为372mAh/g,硅基负极理论可达4200mAh/g,具有明显优势。目前硅基负极材料的主要缺陷在于成本较高、循环性能较差,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市场需求上升。未来随着技术的革新和改良,硅碳负极材料需求有望不断上涨,预计2022年将达到2.2万吨。
贝特瑞的硅碳负极材料技术全球领先,部分产品的比容量已经超过1500mAh/g,年产能3000吨,产能和产量均领先于国内同行。由于硅基材料市场处于早期阶段,多数企业仍以研发和小试为主,规模化生产尚未形成,贝特瑞在国内处于绝对垄断地位。

总结:

贝特瑞是全球负极材料龙头之一,连续数年位居全球出货量第一。公司与松下、LG化学等多家全球锂电池领军企业深度合作,成功进入“松下-特斯拉”以及宁德时代产业链,享受下游电动汽车高增速带来的机遇。公司在稳抓石墨负极业务的同时,也积极拓展和优化正极、硅碳负极等业务。目前公司的高镍三元国内第三,硅碳负极国内垄断,行业话语权继续加码。

特别声明:

本文的数据和资料均来自公开渠道,仅为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推荐。希望各位朋友在投资的时候理性、谨慎,注意风险。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