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经验』仲景用药组方之规律原则探讨

《内经)之组方理论为仲景撰写《伤寒杂病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透过经方配伍可以看出仲景对《内经》所述。君臣佐使”、“七方”、“气味阴阳配伍”、“升降浮沉”、。反佐”等经旨进行了全面的实践,并以此构建了特有的方药配伍理论体系。经方组成,精明简练,配伍恰当,药少效宏,经过千百年的实践验证,其价值永盛不衰。
    仲景用药规律
    综观仲景临床施治,始终从全局出发,而不是追寻一个个症状去处理。
    1.针对病机,注重药物组合。仲景用药有专病使用专药,充分发挥单味药的功效。如茵陈退黄、百合以治百合病等均含有专病专药的意义。但这种专病专药的情况少之又少,单味药的加减多在整体方阵中发挥作用,更多的还是依据病机,运用药物组合成方。
    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由多首类方分析发现,有些药物常与其他药物以组合方式出现,发挥多种协同功能。如桂枝甘草汤、桂枝去芍药汤、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等,在这些方剂中,桂枝与甘草为其唯一相同的药物组成,显示出这二者之间存在着稳定的配伍关系,这个配伍是针对主治病证中心阳虚的病机而设置的,并且这种配伍关系并不是由同类功效药物单纯地、任意地叠加构成,具备着一定的规律性[1]。再如桂枝汤、桂枝加杏仁厚朴汤等方中,桂芍组合,调和营卫;五苓散、苓桂术甘汤,桂苓组合,化气行水等。又如附子的组合应用,配干姜回阳救逆;配白术温散寒湿;配大黄温阳通便等,不胜枚举。如上述,药物的原有功能经过组合既可增强疗效,又能扩大应用范围,从而形成许多“药对”,是仲景用药的一大特长,为后人揭示了用药规律。
    2.针对病机,灵活化裁药物。唐容川在《金匮要略浅注补正》说:“仲景用药之法,全凭乎证,添一证则添一药,易一证亦易一药。”这正是在辨证论治、治病求本的前提下,当病机发生变化时,随证用药的典范。对药物的变化采用如下方法:其一,药味增减:如太阳中风证,用桂枝汤调和营卫,解肌祛邪;若阳虚漏汗者,加附子,成桂枝加附子汤;若兼项背拘急不舒者,加葛根,成桂枝加葛根汤;若太阳病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汤去芍药;若微恶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等。其二,药量增减:如桂枝加桂汤,加重桂枝用以平冲降逆;小建中汤倍芍药以缓急止痛,健运中气;通脉四逆汤重用干姜温阳散寒等,均是药物剂量的增减而增强或扩充了方剂的功用,体现了仲景用药既有按法立方,又有据病机化裁的灵活性。
    仲景组方的原则
    仲景是在辨证立法的基础上,选择适当的药物组合成方。
    1.审机辨证,立法用方。仲景组方的一大特点,是以“凭脉辨证”为基础,根据四诊所获得的具体资料,严格依据病证病机而确定立法组方的原则。仲景指出“病皆与方相应者,乃服之”,可见组方要以调和病机整体功能关系失调,恢复机体正常的功能关系为标准和依据。处处体现“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严谨的组方原则。如风寒表证,风寒袭表,肺卫郁闭之表实证当发汗,用麻黄汤;风邪袭表,营卫不和之表虚证当解肌,用桂枝汤;里证热实,当攻下清里,则用承气剂;里证虚寒,当建中温里,则用建中、理中剂;表寒里饮、表寒里热,当表里双解,则用青龙剂等等,皆是先行审机辨证,继而立法,然后用方,这是固定不变的原则。同时,在方剂加减变化时,亦严格遵守“方随证变”的原则,即在辨清主要病机的基础上,查明兼症,根据主方加减变化,如太阳中风证兼喘,治以解肌祛风,兼以平喘,用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少阴病阴盛戴阳证,服白通汤发生格拒之象,治以破阴回阳,宣通上下,兼以咸寒反佐,用白通加猪胆汁汤等。诸如此类,充分说明运用方剂及其加减变化,均以审机辨证为用方的恒定原则。
    2.综合药效,组合成方。仲景尊重《内经》组方理论,在辨证立法组方的基础上.通过选择功能恰当,疗效卓越的药物并组合使之成为组方的基本功能单元。如被誉为“群方之冠”的桂枝汤.是在辨清基本病机为“营卫不和”的基础上,尊《内经)。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泻为阴”,“风淫所胜,平以辛,佐以苦甘,以甘缓之,以酸收之”,“风淫于内,以甘缓之,以辛散之”的经旨和治则,选择以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五药组合,辛甘化阳,酸甘化阴,共奏疏风散邪、解肌和营卫、化气调阴阳功效。仲景所组之方,结构层次分明,配伍协调,功能明确.充分发挥药物组合后的整体综合药效。也有两味药物组合成方的,如桂枝甘草汤,辛甘化阳,针对心阳虚的病机;芍药甘草汤,酸甘化阴,针对肝阴血虚的病机而设.是最简明的药物组合方式。
    此外,仲景组方中还有一方之中包括不同治疗途径的药物组合,与复杂病机相适应,达到综合药效的作用。如:①开合相济法:桂枝汤治太阳中风证,病机为风邪外袭.营卫不和。方中桂枝通阳解肌祛风,芍药和营养阴固表.挂芍相配,一开一阖,相济而彰。②寒热并用法:半夏泻心汤治疗寒热错杂之痞满证,方中黄芩、黄连苦寒以泄热;干姜、半夏辛热以散寒,寒热并用。③阴阳两补法:炙三草汤治阴阳气血皆不足,以阴血不足为主之“脉结代,心悸”,方中炙甘草、人参、桂枝益心气壮心阳;生地黄、阿胶、麦门冬、麻仁养心血滋心阴,甘温壮阳,甘寒滋阴,阴阳互根,两补皆受益。④攻补兼施法:十枣汤治悬饮,方中甘遂、芫花、大戟逐水攻邪,大枣甘温益气而扶正,乃收攻补兼施之效。⑤滋利共用法:猪苓汤治阴虚之小便不利证,方中二苓、泽泻、滑石淡渗清热利水,阿胶益阴润燥,而收利水不伤阴、滋阴不碍湿的效果。⑥润燥同治法: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少阳病兼气化失常证,方中干姜、天花粉具有润燥同治之功。诸如上述,仲景组方往往使用一方多途,综合调节以适应错综复杂的疾病中存在着的相互矛盾的病理机转,而收卓效。这一组方方法,开拓了临床辨证和治疗用方的思路[2]。
    3.合并病机,创立合方。“合方”之词,始见于林亿等校注《伤寒论》时的按语中。合方是指两首或两首以上固有的方剂(经方或时方)相合而组成的方剂。《伤寒论》中合方之用有两种命名,一是以合方之名直接标出者,如桂枝麻黄各半汤等;二是重新命名者,如厚朴七物汤、大柴胡汤、黄芩加半夏生姜汤等,此虽无合方之名,但行合方之实[3]。
    合方的产生,基于审机辨证的需要,合方的依据,须从两方面考虑。其一,病机病证的转化是合方的前提,如桂枝去芍药加麻辛附子汤,是桂枝去芍药汤与麻黄附子细辛汤的合方。若仅从主证上去分析,两方无相同的主证,但于病机上却更多接近,皆有阳虚阴凝的病机要点。其二,方剂功效的对应是合方的条件。由此,合方也可以看做是两方或多方各自作为一个大的药物规律性组合,针对具体适应的证机而用。此为将复杂的病机条理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的有效途径[4]。
    合方的优势在于将不同方剂依据病机进行再组合,能扬长避短,既有原方功效的协同,又可产生新的功效。仲景合方论治堪称创举,是仲景组方的一大特色,对后世医学的发展影响深远。
    结语    。
    仲景用药组方的规律、原则,始终是遵循“审机求属”,药物有机组合成方来调整人体脏腑使之臻于平衡协调。在临证中如能“审机求属”准确辨证后,注重仲景的用药组方规律和原则去论治,能更好地为中医临床服务。
    参考文献
[1]蒋明.药物的规律性组合研究及其方剂学意义.中医杂志,2006,47:243—246.
[2]聂惠民.论《伤寒杂病论》的组方特色与经方创研优势.中医杂志,2006,47(11):806-808.
[3]聂惠民.聂氏伤寒学.北京:学苑出版社,2002:14.
[4]赵厚睿,姚建平.论方证之证的特点.中国医药导报,2007,4(32):74—75.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