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美术1978~2018 (九)
▶ 风起云涌的青年艺术家群体和艺术活动
· “黄山会议”与“前进中的青年美展”
- 1985年在黄山脚下召开的“油画艺术讨论会”,成为一次对艺术自由和变革呼声非常强烈的会议。许多画家对“重题材、轻艺术”的倾向提出尖锐批评;
- 黄山会议后不久,“前进中的中国青年美术作品展览”于1985年5月在中国美术馆举办,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探索性展览,正是这个展览,揭开了“85美术新潮”的大幕。
- 评论家将他们的绘画称为“新现实'绘画,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肢解的现实“,如获一等奖的《李大钊·瞿秋白·萧红》,用非情节式的方式把这三位不直接相关联而思想上有传承关系的历史人物组合在一起;另一类是”无意义的现实“,如获得展览大奖的《在新时代——亚当夏娃的启示》,是反映80年代文化和艺术思潮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 北京:“无名画会”
- 这群没有经过美术学院正规教育的业余画家,在无意之中创造了一个在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北京风景画派,在当时(文革)时代背景下,这样的风景画,体现了一种可贵的前卫的反抗姿态,也是对真、善、美艺术的拯救
- 但当有着学院背景的大批群体涌现的时候,当以西方艺术思潮为主导的中国前卫艺术风生水起的时候,“无名画会”又悄然隐对了,因为他们对任何形式的媚俗都持排斥态度。
· “北方艺术群体”和“西北艺术群体”
- 北方艺术群体成立于1984年,是一个文艺沙龙式的群众团体,他们公开宣称:“我们的绘画并不是艺术!它仅仅是传达我们思想的一种手段,它必须也只能是我们全部思想中的一个局部。”他们还宣称其艺术特征是“冷”,而对中国传统文化——“温带文化”作出了严厉批判,认为应该以冷峻拒绝温情,对中国传统文化作全盘改造。
- 偏远的大西北,兰州、西安、内蒙古、青海等地,都受到了85美术运动的波及。1981年,西安举办“西安首届现代艺术展”,表现手法风格包括印象、抽象、象征、超现实、立体等。展览宣称——艺术,无规矩、无定律、无标准、无楷模、无样板、无大功告成、无登峰造极、无天下第一、无一劳永逸!艺术,有思想、有情感、有意识、有痛苦、有孤独、有呐喊、有大哭大叫、有大痴大癫、有放浪形骸、有苦海无边!艺术只有一个字:变!
· “新具象”与“西南艺术研究群体”
- 西南青年艺术家最初亮出的旗号是“新具象”,主要成员有毛旭辉、张晓刚、叶永青、潘德海等人。“新具象”就是指“心灵的具象,灵魂的具象。”
· 江苏:“大型现代艺术展”、“红色·旅”、“新野性画派”
- 1985年“江苏青年艺术周·大型现代艺术展”的宗旨是:反映青年热情,体现时代精神,提倡变革创新。
- “红色·旅”于1986年成立,成员有丁方、杨志麟等南京艺术学院毕业生,“红色”象征生命,“旅”象征生命的过程,他们追求的是:努力体现绘画气息的严肃性,通过绘画传递出精神生命的崇高感和神秘性。
- “江苏新野性画派”骨干为樊波,发表了大量理性文章,在全国造成了较大影响。
· 浙江:“青年创造社”、“池社”和“红色幽默”
- “85美术新潮”的代表人物,四分之三都出自杭州中国美院,甚至其缘起就是以77级油画班为代表的叛逆精神。“青年创造社”成立于1984年,最初成员为包剑斐、张培力、查力、耿建翌、宋陵。他们的展览旨在传达“现代意味”、“强化造型语言,抑制表现”,被人评论为:孤僻、冷漠、神秘。
- 85新空间画展后,他们又新建一个群体“池社”,追求“回归艺术本体,思考艺术本质,追求艺术自律,关注人的健康发展”。1986年他们完成了《作品1号——杨氏太极系列》,这件作品的亮点是将普通观众纳入创作过程之中,实现了观众与作品之间的平等交流。
- 1986年2月,“红色幽默”艺术群体在舟山成立,他们以集体名义创作举办的“红70%,黑25%,白5%”展览,以“严肃的荒诞”为主要特征。在这一时期,谷文达是值得一提的个体画家,从1985年开始,他以一系列不大符合传统中国水墨画规范的作品成为引人瞩目的创新画家,收到赞誉与非议。他的一系列反文化、反理性的文字系列,给中国现代艺术带来久远的影响。
· 上海:“街头布雕”、“M艺术体”以及系列新潮联展
- 在85美术新潮中,上海青年艺术家策划并实施了一系列接受观众参与的艺术活动。
· “厦门达达”、“南方艺术家沙龙”和“珠海会议”
- 厦门达达比欧洲达达晚了整整70年,只能算一个迟到的模仿者。达达的精神是否定艺术,认为把展品保存在美术馆是可笑的,黄永砯是厦门达达的主要策划者和组织者。
- 南方艺术家沙龙的艺术态度是对传统派和现代派各打五十大板,试图超越由两种对立造成的局限性,以求得与西方艺术同步不同路的发展。
- 1986年8月,“85青年美术思潮大型幻灯展暨学术讨论会”在珠海召开,讨论的重点一是强调艺术性;二是对“85美术新潮”是否是现代艺术运动提出质疑;三是就“85美术新潮”如何超越自身寻求出路。可以说通过这次会议,对全国青年艺术群体及其作品做了一次检阅。
· 女性艺术
- 女性主义指的是运用女性主义的观念和眼光,来对传统与现实文化进行重新审视与批判,其最主要的特点,是以女性主义为诉求,以女性的身份进行审视和反思。
- 1990年,“女画家的世界”展在北京中央陈列馆展出,喻红、陈淑霞、宁方倩等女艺术家展出作品70余件,被视为中国20世纪90年代女性艺术的开端。2008年,上海举行“深度呼吸”中国当代女性艺术展,显示了中国女性艺术正由“女性的自觉”向着“人的自由”不断迈进。
· 其他:行为艺术、波普艺术、艳俗艺术
- 行为艺术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兴起于欧洲的一种现代艺术形态,“85美术新潮'时期,行为艺术开始在中国出现,并形成热潮。主要表现为两种:一种是由艺术家参与社会活动的行为过程;一种是艺术家展现自身生存生活状态的行为活动。此外还出现赵半狄与玩具熊猫就环保问题展开对话、舒勇在情人节找花草树木谈情说爱、王晋与一头骡子结婚等千奇百怪、层出不穷的行为艺术与行为艺术家。
- 中国的”波普艺术“形成与20世纪90年代初期,是对兴起于50年代的西方”波普艺术“的模仿和变异,如反文化的“达达”热崛起,黄永砯拿《中国绘画史》和《现代绘画史》放在洗衣机搅了两分钟;如王广义拿“文革”宣传画中的“大批判”人物图像与可口可乐等西方文化符号并置,制成“政治波普”,实际上只是苏联“政治波普”的翻版。
- “艳俗和艺术”是中国现实主义的一种扭曲、或者说是变形的延续,他们采取了移花接木的手法来模仿现实生活中的庸俗,借以发出善意的讥讽和嘲弄。
· 1989年“中国现代艺术大展”
- 1989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中国现代艺术大展”,是20世纪整个80年代新潮美术的大聚会,一次总结性的展览,也是“85美术新潮”运动的谢幕仪式。这次展览最吸引人的地方,是把行为艺术、装置艺术、观念艺术纳入了展览范围,造成了强烈的冲击力,但也为本次展览带来了致命的后果。
- 当时在第一展厅展出的“艺术作品”,已经超出了艺术的范畴,超出了正规美术馆可以容忍的范围,甚至超出了其他公共场所公共秩序可以允许的范围。装置艺术《电话亭》的枪击事件,体现了这种偏激和问题,原因之一在于“85美术新潮”机械模仿西方艺术家。
- 栗宪庭和高名潞都是“85美术新潮”的积极推动者,但栗宪庭认为“85美术新潮”没有西方现代艺术的语言发展史,因而不是一种现代艺术运动;但高名潞则认为它为“前卫艺术”,是“理性之潮”与“生命之流”。他们分歧的另一点是:栗注重的是“国际效果”,高则要求中国艺术回到本土的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