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在洋 || 留名
★嘉年华时光原创文学,文字爱好者的摇篮★
----------------------------------------------------------
【新朋友】点击文章标题下方蓝色字“嘉年华时光”快速关注
【老朋友】如果喜欢这篇文章,欢迎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
-----------------------------------------------------------
留名
作者 | 鱼在洋(陕西商洛)
人都不愿意死,即使万不得已告别这个世界,也想留点名声。老话说,雁过留声,人过留名。咱中国人就好这口,名节比天大呀。
圣人说,立德,立功,立言,古人叫三不朽。言是重中之重。文章千古事,言要留下就得写书,书就能留下来否?神都不知道。看看几千年的文化史,能不朽的比熊猫还少。本来敢说真话的书就不多,又遇上文字狱一次次扫荡,一篇文章能让亲人生灵涂炭,文人的胆早就吓破了,谁还敢用自己的脑袋思考,用个性的笔写自己的思想?
生活好了,人活得长了,出书成了风气一点也不奇怪。尤其是老年人。出书无非三类:一是回忆录。这类人要么当过大官,要么发过大财,要么有着过五关斩六将的传奇经历,书肯定要出,不就是几个钱吗,说到底是怕人忘了自己曾经的英武,相当于在纸上做的报告。二类是弄了一辈子文字,却没出过书,就像一个女人一生没生过娃,不想给自己留下遗憾。这类书值得出,算是文学名旌。这个词得多说两句,故乡人死了要有块红布苫在棺材上,相当于大人物的盖上那个旗,上头写着众多的赞美之辞,哄亡人上路。三类更了不得,不能藏之名山等后人发现,至少像写出《红楼梦》的曹雪芹一样,等着后世一批红学家靠他吃饭哩。不过,这个几率几乎没有,不是那个人人爱抄书的年代了,也没有那种旷世奇才了。不过,老年人出书总归是好事,给自己一个交代,给亲人留个作念,给生活增加点情趣,挺好。花些钱出本小册子,总比打麻将输了强吧。
世上最不文明的留名方法是学孙悟空。老孙很张狂,把如来都不放在眼里。自以为他的斤头天下无敌,还得意的用下体的笔留下大名,宣誓似的题写到此一游,却不知还没逃出如来的手心。老孙是猴子,毕竟不是人,可咱们好些人到了名胜古迹,也露出了猴性,总想与古迹同在,把名字刻在石头上,王二狗李老三刘老九到此一游,让名胜蒙羞,让世人耻笑,不值。
想让人记住不是坏事,得有好的创意。官人要有好名声得把老百姓当人,在位时尽心尽力干点好事;商人要不让人骂,先得不卖害人的东西,多给穷苦人捐点钱;名人要留下名声,先得不把浮名当回事,多扶助些新人,多写些不害人的书。至于老百姓先得活得有德性,让家人先舍不得你走,才谈得上写点小书。
清明前后,天气时雨时晴。如同人生,祸福相依。站在先人的坟前,没人是不真诚的。细想想先人们留下了什么,大多是一片茫然。就连先人的面容也大多模糊,更别谈英名了。如同飞过的鸟儿,谁能想起它们的叫声?也许那叫声当年多么与众不同,都淹没在风中雨中,淹没在无声的岁月中……五千年的历史,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想青史留名的想法很丰满,现实却相当的骨感。还是好好活着,做点有意义的事吧,活好人立好德再说。
人活着总得有想法,有想法就有干劲。流芳百世的想法让人激动,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是真英雄。站在春天的阳光下,想着诗和远方,想着与山河一样不朽的事,可笑又可敬,说到底都是白日梦而已。倒不如趁着大美春光去栽一棵小树,若干年后,当我等上了天堂,有风吹过,长成了的大树枝桠摆动,轻轻唤着我等的名字,那该是多么幸福呀。那时候,我等就能对天堂里的朋友们说,我没留下啥名,却留下了站在春风里的好大一棵树。
鱼在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商洛市作协主席。著有《鱼在洋作品精选·雪夜奇遇》等作品10种。
关注原创公众号,请扫描下方的二维码:
关注方式
★长按二维码,选择“识别图中二维码”免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