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光玲 || 染烟10余年
★嘉年华时光原创文学,文字爱好者的摇篮★
----------------------------------------------------------
【新朋友】点击文章标题下方蓝色字“嘉年华时光”快速关注
【老朋友】如果喜欢这篇文章,欢迎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
-----------------------------------------------------------
染烟10余年
文 | 聂光玲(陕西商洛)
2003年,我到烟草公司上班。于我而言,与烟草的结缘不仅仅只是我与烟的关系,它有着更多的意义,意味着一段情缘,意味着一段随着时光悄然而逝却又始终深藏心间的青春年华。
我记得,初到烟草公司时,最开始几天先是在城区的一个批发部跟班学习、认识烟,那时候所有的零售户都是到就近的批发部自己进烟。之后经历了烟草公司满载一车烟到各个辖区让零售户选购的阶段;再到烟草行业与时俱进推出电话订货业务,只需一个电话,所需香烟品种数量款项全部搞定,烟款存到银行,第三天,零售户就只等着烟草人员送货到店就好,快捷方便又实惠。
如今,由于电脑的普及,更快更好的“新商盟”订烟方式又来到了零售户的面前。打开“新商盟”,不仅仅是为订烟,里面很多卷烟品牌和烟草相关知识更是让零售户受益匪浅,以至于好多客户说,不仅“喜欢上了‘新商盟’,更喜欢上了里面那份自在畅游的感觉。”
回首和烟草共同前进的这14年点滴岁月,亲身经历着烟草行业每一次的变革,真的思绪万千、感慨良多。走过的,是一段别人不可复制的独有历史,回头望望走过的路,脚印有深有浅,有高有低。
我的业余写作爱好,一路随着烟草工作的变化,也在不断坚持中,慢慢前行。
记得我上小学三年级,开始写的第一篇作文是老师的命题作文《我的家园》,这篇作文是父亲当时一边磨面一边给我讲框架引导我写完的。后来他总是会定期的从学校带回一本本的《少年月刊》,每每饭后我坐在自家院墙旁的苹果树下,看的不亦乐乎,那是我这个农村孩子最初接触的文学书籍。
到初中二年级时,碰到了一位语文老师张吉华老师,他鼓励学生们写作,建议我们每天写日记,交上去给批阅,还经常搜集和组织作文比赛,学校组织的演讲比赛,他也是要求我们每个人自己写稿。
有一天,张老师拿着一则“金土地——如何保护耕地”的征文启事,让全年级的同学写完上交,他再自己筛选。倍感意外的事情就在1996年的夏天发生了,我的《保护耕地之我见》获个小奖,但是我异常兴奋。
后来,老师拿着汇款单和学校开好的证明,让我自己去邮局取钱。那个兴奋,是长那么大以来的头一次。学校到邮局有一公里的路程,我没有骑自行车,一路欢笑、各种畅想地走到邮局。拿到手上9块钱的稿费,当时激动喜悦的心情无法用言语形容,份外觉得,邮局的工作人员怎么都那么的和蔼可亲!
当时的那9块钱稿费,相当于我们班家庭条件好的人家孩子三周的零花钱。到今天,怎么都想不起来,我用那个钱干过什么了。后来,学校又因为征文获奖,给我奖励了一支钢笔。那支钢笔一直留着,开始是没舍得用,再到后来,想起来用的时候,已无法再用。
1998年,我考入商洛农业学校。那年因为洪水灾害,我们10月份才入校。那是我第一次出远门。第一天从我的老家西口坐车到镇安县城,住在亲戚家。第二天天没亮就起来,坐了7个多小时的破乱大巴车,一路颠簸到商州。到站下车的时候,用餐巾纸擦,脸上有厚厚一层灰尘。
从那之后,我和家人的联系,就变成了楼下的一个公用电话和书信。301宿舍楼下一部可放电话卡的电话响了,宿舍管理员会在楼下喊:301宿舍,**电话。从301飞快跑到楼下抓起电话,不需要两分钟。电话线那头,我和父母之间的距离隔着200公里。
农校的学习和生活,没有了中学时的紧张。我便开始在街道上买书,读书。后来还给校广播站投稿。接连两次广播稿顺利通过,我编写的短短的文字通过广播传遍了整个校园,那个月得到班级20块钱的奖学金。之后通过试播,又顺利地成为了一名广播员。每天两次的广播稿从时事政治、来稿展播,再到校园通讯、点歌台等等,一期节目十几页,全都都是手抄编辑好(那时候电脑还没普及),拿到学生会和校团委审核。
后来,又加入学校的《征帆》文学社,那些充满青涩青春的校园文字,在《征帆》上记录了我4年的青葱岁月,后来校团委编辑出版了《梦的翅膀》有收录。
2002年毕业,刚好碰上国家计划生和委培生并轨。不再分配工作,毕业找工作的那段日子,现在想起来过的很清苦。因为毕业了,不想再给家里任何负担,想要自己养活自己,所以再苦都不会告诉家里,也不会张口跟家里要钱。在那段时间里,天天写日记,几句话,一两百字,或者三五百字,几大本厚厚的日记堆起来,现在看着很壮观,也佩服那时候的坚持习惯。
起初,通过考试在镇安县广电局呆过半年,拿过三个月500块钱的报酬。也有一次,谈好的广告,一个老同事扛着摄相机去拍回来就变成他的了,说那是他的熟人。当时委屈的在所有人面前大哭一场,生气甩门离开了工作单位。现在想起来,那时候那个少不更事的黄毛丫头也过于不谙世事了。
虽然在广电局只呆了特别短的时间,但是非典期间,自己亲手拍摄制作的那个环保专题,却一直记得。花了整整两星期,稿子写了七八次,写了改,改了写,和小同事扛着摄像机到各个地方找素材拍照片录视频,联系医院传染科、城市管理部门,以及到人流密集的汽车站火车站找相关部门相关人员采访,再到后期找专业人士配音、剪辑,到最后的合成,当时觉得身心相当累,我一个一点不懂电视的人,非常吃力。不知道如何控制片子的节奏,不知道如何选择内容,不知道如何充分运用画面。当后来终于完成,专题片的雏形被领导和环保局负责人基本通过的时候,如释重负。
2003年,我接触烟草。初到镇安烟草公司,看到仓库里一天卖掉那么多的卷烟品牌,不由得在心里想:烟的滋味果真如此神奇吗?当时的自己已经置身于烟草味中,顾客买的是烟,同事抽的是烟,大小会议讲的也是烟。几天的时间里,我发现自己居然能将卷烟品种一一道来,在别处看到不认识的烟,也会情不自禁地询问并且与别人谈论。
慢慢地,在那样一个特定的工作环境中,我对中国烟草由陌生到了解,由了解到熟悉,由熟悉到对它的一种需求。我知道了中国烟草,周边的朋友也从我这里更多了解了中国烟草,家人在我回家的时候谈论最多的也是与烟草有关的人和事。
这时候,我又开始了自己的练笔写作。已经记不清第一次给《陕西烟草》投稿的初衷,但我清晰记得,第一次正式投稿全部是手抄完成,信封投寄过去的。那次的手写稿《电话访销,你做得如何?》发表在《陕西烟草》“网络前沿”模块。当时还是同事看到并告诉我的,他们说:“光玲,你写的文章发表了……”当时有些不敢相信,因为《陕西烟草》是个特别大的平台,直到我亲眼看到自己熟悉的文章和名字。虽然有一点失误,作者单位由“镇安县烟草专卖局(公司)”印成了“镇江县烟草专卖局(公司)”,但这丝毫不影响我内心无比兴奋的心情。
不久,我在网易给自己申请了一个邮箱,开始学着用邮件投稿。随着《一起走过的日子》、《北京娃饺子馆》等在《陕西烟草》的发表,我好像越来越喜欢偶尔写写了。
在接下来的又一次投稿中,我顺便提到了那个失误。没想到竟然接到时任《陕西烟草》责任编辑的刘宏波老师的电话,他说看到了我的那封邮件,还问我是不是因为作者单位印错了导致我没有收到稿费。之后刘宏波老师还告诉我一个投稿邮箱和每月投搞的截止日期。刘宏波老师的这个小小举动,让我看到了这群烟草人对每一个作者和读者的细微关心,从另一个侧面更加激发我好好写作的心。
2005年9月,我到市局上班近半年,赶上行业“两个维护”演讲比赛,那次我有幸参加了市局六县一区的演讲选拔,最终获得个二等奖。完全是用我自己亲身工作经历写成的《切实维护消费者利益,筑烟草美好明天!》被选登在市局当年10月的《商洛烟草》。虽然没有资格继续参加省局组织的比赛,不过很高兴,后来以代表的形式,去西安曲江观摩了全省各市其它选手整场演讲,获益良多。
随着本职营销工作的经历增多,我开始试着写烟草人烟草事的通讯报道,会发在市局或者省局内网。《近些,再近一些》、《一个乞丐的市场营销学》在《陕西烟草》陆续发表。2009年参加了省烟草学会的国庆征文,《服装的变迁》获奖并选登在杂志。同年被陕西省烟草学会授予“2009年度宣传报道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随后,我更加不断学习充电,只要有空闲时间,就开始买书读书,再写。于是也就有更多的小文字相继发表:《在商洛,细支烟的花样年华》、《新常态下如何做好卷烟品牌培育工作——陕西省商洛市烟草公司山阳县分公司卷烟品牌培育侧记》、《招财猫漂流记》、《白沙(天天向上),年轻就是前路无忌》、《苏烟(沉香):“细”出名门 追香不止》、《满意商店的经营哲学》、《“不速之客”盯上高档烟》、《吐纳之间,最喜“天下名楼”》、《“法”的坚守》、《嘿,朋友,品质好猫,抽长乐吧!》、《最是好猫情深》、《今年流行红好猫》等不间断发表在烟草刊物。
这之后,读了好多文友的文章,学习中发现自己的不足,花时间整理了办公室的报纸并分门别类学习研究,慢慢地开始试着写纯文学的小字。2016年3月,注册开始运营原创文学公众号《嘉年华时光》,不间断地走到现在,可谓五味杂陈。可是这个经历,是独一无二的。没有人可以复制。
长长的路,慢慢的走。于我而言,办公室里的专注,业余活动的精彩,本职工作的进步,写作上的小意外惊喜,都是这一路上的最美年华。
干烟草工作的14年,这些时光不算是沧海桑田,但足以穿越一个人金色年华的美好回忆,让我对烟草人烟草事产生很多无法忘怀的永恒记忆。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嘉年华,那些时光,或明媚,或难忘,或记录,或张扬,如果个人觉得好,便是最好的年华,亦是最美的时光!
写作,我的知识、阅历、水平,都过于浅薄,但是,这种形式的输出,是为我自己提供道路的又一个出口,是一种记录光阴的凭证,代表着自我,代表着回望,代表着继续。
以后的路,还无限远;路上的风景,一定无限美。如果选择了一个方向,就一定多了一个机会去收获另一种与众不同的生活。那么,带着一个个小小的梦想,认真地,用眼去观察,用心去感受,用行动努力实践!
聂光玲,女,80后,中级营销师,业余运营管理原创文学公众号“嘉年华时光”(slycniegl)。文字见于《东方烟草报》《新烟草》《陕西烟草》《陕西中烟报》《陕西好猫》《三秦广播电视报》《商洛日报》《烟草在线》、中国烟草市场、大美黑龙江、新陕网、零售户在线等。《给库存“痛点”支招》被评为“2015——2016年度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优秀理论成果”特等奖;《我和图书馆不得不说的故事》收录入安康首届“我心目中的图书馆”全国征文作品集。
征稿启事
〈嘉年华时光〉“我的扶贫故事”和“最好的风景在路上”全国有奖征文大赛正在开展,欢迎关注了解。除丰厚奖品外,一二三等奖获奖作者均颁发荣誉证书。
投稿邮箱408440374@qq.com
温馨提示:请各位作者对自己的原创作品再三修改完善以后,附作者简介、个人照片、联系方式(微信号)等投到指定邮箱。切记,请不要一稿多投!感谢各位读者、作者朋友长期以来的关注支持!读者赞赏的70%为作者稿费,每月8号左右统计、公布并发给原创作者本人,30%留作平台运营、宣传及编辑、校对、制作等费用,无赞赏则无稿酬。
主编微信:408440374(嘉年华)
嘉年华时光,原创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