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树湘 || 王天时老师二三事
★嘉年华时光原创文学,文字爱好者的摇篮★
----------------------------------------------------------
【新朋友】点击文章标题下方蓝色字“嘉年华时光”快速关注
【老朋友】如果喜欢这篇文章,欢迎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
-----------------------------------------------------------
王天时老师二三事
文 | 曹树湘(陕西商洛)
时隔18年,再次聆听王老师讲课是在暑假的教师培训大会上。依然是温厚质朴的脸庞,依然是一口流利而本色的商州话,讲课时旁征博引,深入浅出,时而讲述时政要闻,时而穿插生活经验,时而谈论奇闻异事,上至天文下到地理,无所不知,无所不用得恰到好处,可见其学养之深厚。用王老师自己的话说:“我从乡村的早期民办教师成为现在的大学教授,没有捷径,我就是爱学习,勤钻研。”
18年前我上大一,王老师给我们班带写作指导课。那时候王老师经常穿深色衣服,头发乌黑浓密,理得很短,更显精神。每周的写作指导课,他在课堂上用我们听不太懂的商州话讲课,开始的时候,作为外地学生的我们,不太习惯也不太喜欢。但王老师深刻剖析理论,恰当列举事例,精准分析例文,精心指导修改,准确点拨方法,甚至来几句我们当时不解其意随之恍然大悟的诸如“鸡沟子等蛋”之类的俗语让道理更加浅显易懂。
几节课下来,大家能够听懂商州话了,也都喜欢上了写作指导课。而我们最喜欢的是他用本色的商州方言朗读自己的文章,哪怕是没有发表的文章,我们都听得津津有味,然后热烈讨论,吐露钦佩敬仰之情。其次比较喜欢他分析评论指点同学们的文章,无论是谋篇布局,间架结构,语言表达总能发现优点指出不足,让人豁然开朗欣然接受。
王老师上课要求极其严格,丝毫不能有交头接耳、打瞌睡、开小差之类的行为。有一次我们正聚精会神地听王老师讲课呢,王老师突兀地喊“小琴,小琴,你来说说!”大家有点莫名其妙,哦!原来小琴趴在桌子上睡着了。每当有这样的事情,那个同学必然会被王老师犀利的眼睛发现然后点名,或语气温和善意提醒,或言辞激烈严肃批评,或就所讲内容让你阐述,总能让人心服口服。
那时的我们大多数都是从信息闭塞、物质匮乏的农村考进学院的,也许是农村本来就缺乏读物,也许是紧张艰苦的高考终于结束,进入大学后总算有了较为宽松的读书时间,大家从图书馆借来各种书籍如饥似渴地阅读,甚至在上课时也有人偷偷阅读书籍而忽略了听课。有一次,荣艳被抓了个正着,王老师说:“荣艳,看什么书呢?哦——《红楼梦》,曹雪芹写得肯定比我的课有意思多了,你继续看。”然后转身走向讲台的时候,补充一句:“下去写5000字的‘作文’(其实是检讨)。”通过这种方法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每当上课有人偷偷看书被发现的时候,王老师都会责备批评,甚至把书收走,但课后还是把书还给我们,还态度温和情真意切地嘱咐我们多读书读好书,说“读书无罪”。
课余时间,王老师最爱的运动是打乒乓球,而且球技精湛,拉、削、扣、杀样样精通,尤其擅长打长球,看他离乒乓球案子好几米远,奔跑腾挪却很迅速,总能接到意想不到的每一个球。我那时候初学乒乓球,有几次偶然在乒乓球室遇到王老师,王老师也是精心点拨,不吝赐教,还时常鼓励我要多打多练,表扬进步颇大,依如课堂教学。王老师后来有一篇文章发表在某刊物上(记不清名字了),题目是《我爱乒乓球》。
大学毕业后的几年还时常联系,后来渐少,终于失去联系。再一次对王老师的了解是在报纸上:他在丹江边散步,发现了落水妇女,奋不顾身救了落水母子三人,受到关注和表彰,成为热门话题,也成为我们同学之间为之自豪和敬仰的话题。这一年,王老师五十二岁。
如今,王老师已经退休好几年了,已经离开讲台而且孙绕膝下,本该颐养天年,尽享天伦之乐,但依旧勤奋钻研,笔耕不辍。也到处讲学,坐在台上妙语连珠,侃侃而谈,虽然头发花白但点击鼠标的手指依然灵活。用他的话说是发挥余热,其实是为年轻人引路,毕竟“爱学习,勤钻研”对于当教师的我们而言,任何时候都不过时。
曹树湘,1981年3月出生于汉水之滨的白河小城,现供职于丹江之畔的商州。闲来书写小文字,随心记录点滴生活,是回忆,也是纪念。
征稿启事
〈嘉年华时光〉“我的扶贫故事”和“最好的风景在路上”全国有奖征文大赛正在开展,欢迎关注了解。除丰厚奖品外,一二三等奖获奖作者均颁发荣誉证书。
投稿邮箱408440374@qq.com
温馨提示:请各位作者对自己的原创作品再三修改完善以后,附作者简介、个人照片、联系方式(微信号)等投到指定邮箱。切记,请不要一稿多投!感谢各位读者、作者朋友长期以来的关注支持!读者赞赏的70%为作者稿费,每月8号左右统计、公布并发给原创作者本人,30%留作平台运营、宣传及编辑、校对、制作等费用,无赞赏则无稿酬。
主编微信:408440374(嘉年华)
嘉年华时光,原创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