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明才:橘红橘绿(二十七)​走进高考的考场

现在,通过考试就能读大学的机会来了,我们心情激动,久久不能平静。我们知道,这次高考是堂堂正正凭自己的本事公平竞争,无须去走歪门邪道;因此大家都憋着一股劲,开始了紧张的复习。有条件的,就请假回城复习去了,我队的黄洋仲请了两个月假,回区里的家去了。而我条件不允许,无法回家,就只能在队里边干活边复习。

那段时间,每天晚上我谢绝了队里农民的造访,包括那些女孩子来借书等,闭门就着马灯的微弱光亮,独自读书、写作业、演算公式、背诵古文。夏天蚊子多。就躲进蚊帐里做,热了就从井里打桶水冲凉。大哥在公社也很少出去,也在全力以赴地备战高考。

考试的日子终于盼来了。

1977年7月7日,文革后的第一次高考在全国各地如期举行。我和大哥怀着激动、兴奋的心情走进了高考考场。虽然时间上有些仓促,但我们还是以一种渴望的心情,参加了自己人生道路上的第一次大考,历经了十年浩劫后的我们,个个卯足了劲,希望能成为脱颖而出的佼佼者。

那考场是个什么样的环境,我现在已经记不清了,只记得当时考生太多,考场是设在区属中学内。我们头一天就到了区上,下午,在监考老师的带领下熟悉考场;晚上我就住在大哥认识的一个熟人家里。

第二天上午,我拿着准考证跨进了学校的大门。久违了的考场,严肃的考纪,严厉的考官,对我来说是那么陌生。我虽然名义上是高中毕业生。但由于小学、初中和高中都是在文革动乱中度过,三天两头地停课搞运动,让我们的学业成了走过场。在学校里也从未参加过正规考试,从未见过如此庄严肃穆的考场。一种无形的巨大压力向我直逼而来。而且我感觉到,这种压力在现场参考的每个人中相互传染着,从大家默默无言的行动中体现出来。

由于是文革结束后的第一次高考,老三届、新三届、文革后期历届和应届高中生,下乡知青、回乡知青及社会青年,同在一个考场。

钟声敲响,考生们有序地进入教室,静静地坐在自己的桌前,等老师发考卷。在试卷上,我工工整整地写上了自己名字和考号。那一刹那,我百感交集,短暂心悸后,投入了战斗。

语文卷的第一题是:默写毛泽东诗词《蝶恋花·答李淑一》,另外还考了一些很简单的语法知识。写毛泽东诗词对我来说太容易了,早在学校读书时我就把毛泽东的每一首诗词背得滚瓜烂熟,写于何年何月以及时代背景都一点不含糊地印在了脑子里。所以我很快就把这首诗词默写下来了。那些简单的语法知识对我来说也不是什么难事。作文题是《青松赞》和《攻书莫畏难》。我结合陈毅同志“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节,待到雪化时” 的诗句,结合自己从小生长在重庆歌乐山青松翠柏中对青松的特殊感情,再联想到为新中国的建立而献身的无数先烈,对青松的品格认识又有了升华,很快就写完了《青松赞》作文。在接下来的《攻书莫畏难》作文里,我将自己多年来对读书的渴望以及求学的艰辛,在有限的字数中抒发得淋漓尽致。

我平心静气,奋笔疾书,一口气做完了答卷。剩下的时间,再一遍又一遍地仔细检查。当考试结束的钟声敲响,我满意地走出了考场。

下午的数学考试对我来说有一定难处,我只能勉强完成,心里完全没有底。糟糕的是英语考试,由于英语基础很差,面对试题完全是一筹莫展。我只得草草地画了几下就交了卷,想把精力放在最后的政治考试上。政治考试虽说也有让我费解的题,但总的说来还是做得比较满意。

整场考试下来,感觉几个月的艰辛没有白费,自信能挤上这独木桥。怀着极其复杂的心情,考试一结束,我和大哥就匆忙地搭车回到了公社。以后的日子就是等待高考的结果。

俗话说,等待的日子是最难熬也最痛苦的。高考后,我的心从未平静过,无时无刻不在挂念考试的成绩,希望早日得到通知。那段日子对我们每一个参加了高考的人来说,是最最难熬的时光,一个个像坐在火山口上,心急如焚。

终于,高考成绩下来了,我和大哥的分数都没有上大学本科线。虽然上了中专线,但由于我们报名时有非大学不读的想法,就没有填报中专,所以兄弟俩双双落榜。细想来,没考上也是一种必然。为什么这么说呢?一是当时非大学不考的思想坚定;二是由于高中学的知识不牢固,复习时缺乏老师指点和有效方法,抓不到考试的重点;三是刚恢复高考,大学少,大学开的专业也少,因此录取名额少,只有百分之十七左右,升学率太低。

但我没有气馁,发誓要用一到两年的时间考上大学。于是,我又重新拟订了复习计划,准备从头再来。同队的黄洋仲,因为要求不高,报名时降低了志愿标准,填报的是四川粮食学校——一所省属中专学校。结果他不负家里的期望,如愿以偿考上了。接到录取通知书后,他很快办完了一切手续,离开了生产队。他走时来跟我道别,祝我早点离开农村,我报以微笑和祝贺,但心里还是有些微的酸楚。

(0)

相关推荐

  • 刻骨铭心的1965年高考——谨以此文祭奠我逝去的青春

    一年一度的高考开始了,黑色的六月又拉开了帷幕.近日读了不少踏入大学校门同学回顾高考的文章,这勾起了我对自己高考的回忆--那段痛心的.不堪回首的记忆. 那是1965年7月10日上午,天气闷热,我参加了自 ...

  • 想知道当年我是如何高考的吗

    那一年,我在高考.        又是一年高考季. 不过与20年前的自己高考来比,时间提前了整整一个月.1996年7月,有一个奇特称呼叫作"黑色七月七",一直留传了很久.那可真是个 ...

  • 散文天地 | 特殊的高考 难忘的经历

    我们一直期待着你的关注| 第 234期 特殊的高考   难忘的经历 --纪念高考制度恢复四十周年 文 | 张望喜 1977年12月6日和7日,是湖北省在恢复高考制度后首次举行高考的日子.光阴荏苒,一转 ...

  • [流金岁月]三代人的高考

    来源:衢州新闻网-衢州晚报 2016-06-09 10:59 艾里香 又是一年高考时.对于参加过高考的人来说,每个人都有一段属于自己的记忆. 父亲是受时代影响最大的一代.原本可能一辈子务农的他,在19 ...

  • ​焦爱民丨大学梦

    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小学生心目中没有大学的概念.因为从入学开始听到的就是"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宣传教育,做新一代有文化的农民就是我们当时的理想."文 ...

  • 吴明才:橘红橘绿(二十一)第一次参加婚礼

    作者:吴明才 临近过年了,队里最忙要数大队书记一家人.书记的大儿子上年底复员回家,准备在春节前完婚,全队的亲戚朋友总动员,帮着修整房子的修整房子.打造家具的打造家具,大婶和姑娘们则帮着布置新房,还有就 ...

  • 吴明才橘红橘绿(二十四)第一次养蚕获丰收

    橘红橘绿(二十四)第一次养蚕获丰收 插秧插到生产队后背低洼处的一片水田时,我发现田坎上的桑树又粗又大.记得上小学时,每逢春季,我们会找同学要些小蚕子来养起玩,附近坡上无数的桑树叶是蚕子的食物,那些桑叶 ...

  • 吴明才:橘红橘绿连载之二

    橘红橘绿连载之二 作者:吴明才 四.到达老家 "到了,老三."被父亲轻声叫醒,我睁开了熬得通红的双眼,起身向四处望去,一个陌生的小镇出现在眼前.说它是小镇还真的小,下得车来,站在镇 ...

  • 吴明才:橘红橘绿(二十二)早春时节青黄不接

    橘红橘绿(二十二)早春时节青黄不接 作者:吴明才 在成都过完大年,我回到了生产队.大哥由于公社有事,早在春节过后就回公社了. 开春后,春暖花开,阳光明媚,人们脱去了厚重臃肿的冬装,穿上了轻便的衣裳.燕 ...

  • ​吴明才:橘红橘绿(二十三双)抢农忙时节

    橘红橘绿(二十三双)抢农忙时节 作者:吴明才 小春收割的时候到了.为了赶时间和季节,队里让队团支书--肖大婶的大女儿组织青年突击队突击收割小麦.我也报名参加了突击队. 每天天还没亮,我们青年突击队的成 ...

  • ​吴明才:橘红橘绿(二十六)传来恢复高考的好消息

    橘红橘绿(二十六)传来恢复高考的好消息 在我们正忙着搞那些漫画的时候,传来了要恢复高考的好消息.这是邓小平复出后,对文革中被革掉的高考制度的平反.知青们知道后无不欢欣鼓舞,大家摩拳擦掌,开始准备迎接高 ...

  • 吴明才:橘红橘绿(二十八)飒爽英姿五尺枪

    橘红橘绿(二十八)飒爽英姿五尺枪 由于没考上大学,我们的知青生活很快恢复了常态. 这时,公社遵照上级指示,利用大春收割前的一段农闲时间,进行民兵队伍的整顿,年纪大的退出了民兵组织,一些适龄青年被吸纳进 ...

  • 吴明才:橘红橘绿(三十二)种红苕、挖红苕、吃红苕

    橘红橘绿(三十二)种红苕.挖红苕.吃红苕 作者:吴明才 半个月后,大妹和表弟被大哥送回了成都.队里的水稻收割得差不多了,接着就开始挖红苕了. 当地种红苕,与其他地方不一样,留的红苕种不是红苕本身,而是 ...

  • ​吴明才:橘红橘绿十七、我们生产队长

    橘红橘绿十七.我们生产队长 作者:吴明才 那段时间队长挺高兴,晚上趁到院坝守那些纸箱时到我的门前来坐一坐,摆谈起他的事来.这让我进一步了解到,他表面上不爱说话,其实心里很丰富,也有很多话要说,想找一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