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条是通胀还是通缩,顺便聊个理财
图:Aristarkh Lentulov
也许不少人还在从历史书上去寻找大萧条的对应痕迹,甚至会问,是不是要经济危机了,是不是要大萧条了。此时此刻已经是了。全球性的。
最近陆续复工,前阵子有商场里儿童游乐场的人打电话促销,以前玩一次的价格现在可以玩一个月。完全是跳楼价。但我估计依然很难卖出去,应该不会有家长敢贪这种小便宜。线下很多实体店能撑多久,完全未知数。
各国的目前解决的办法差不多,工具箱里的工具都是量产版的。降息放水。所以你也许会奇怪,为什么并不见物价猛涨?
其实是萧条时期的不同阶段的反映。其次更细节处分行业,还分行业里的某些品牌。比如海底捞涨价就成了热门话题。
有网友发布消息称,海底捞恢复堂食之后涨价了:自助调料10块钱一位,米饭7块钱一碗,小酥肉50块钱一盘……海底捞相关负责人回应,涨价是受疫情及成本上涨影响,但整体菜品价格调整控制在6%,各城市实行差异化定价。
海底捞的回应就是例行公事,没什么值得深入琢磨的。其实就是基于市场需求的判断。如果海底捞是一个儿童游乐场品牌,别说涨价了,免费都未必有人敢带孩子去。但现在逐步复工复产,在家憋坏的人群涌入火锅店,涨价也就是一次很合理的策略。
消费品市场物价的涨跌,不仅跟货币供应量有关,也跟供需状况强相关。但多印出来的钱,如果不是全部都去到债券和股票,就必然会流入生产和消费市场,等到经济慢慢恢复过来,一波全方位的消费品涨价大概率是难以避免的。
比如日本都零利率了,还被说成是“通缩”。我今天特地请教了几位老师。综合一下老师们的解释:市场中企业家的投资生产意愿不足时,日本央行通过货币政策强行信用扩张,生产出来的广义货币(大部分)就只在金融化的资产端流转,不进入真实的商品生产市场。至于我们媒体上说的“通缩”讲的是物价(CPI)下跌,因为整个日本社会的经济低迷,整体货币的流动速度不强,但多年来消费品生产效率是有在逐步提高,所以在消费品上有价格下降的“通缩”效果。但也必然扭曲资本和生产结构。整体上并不健康。
听不懂上面的几段话也没关系。但结论你知道的,危机来了,很多个人和公司的资产缩水,但要还债,就得贱卖资产,然后连锁反应,也就是大家能看到的各种商品和服务的贱卖以及整个市场的不景气,让人觉得萧瑟得很。但是等市场渐渐恢复,印的钱跟原来的钱流速恢复,刺激的效果就出来了,该涨的都得涨。货币通胀就来了。
等着吧,还没到时候。
所以你一定在为自己口袋里的钱必将被稀释而担心,所以你也许会花钱去听什么理财课程。实不相瞒,我不懂理财,并且拒绝了所有的理财推广(说实话放弃了不菲的广告费),我认为那就是骗人的,过去现在未来我都不会推荐任何理财课程。
也希望各位能聪明一点,不懂没关系,投资也是门学问,不是谁天生就懂,要么花时间去学,听听真正的投资界大佬们的方法论(其实就是那几本经典的图书),然后拿点学费(最好是闲钱)去股市里锻炼一趟就明白了。
一个真正厉害的投资大师怎么可能靠分享投资秘籍赚钱?毫无性价比的操作嘛。当然,你要买个安心也挺好。毕竟过去几年楼市暴涨的时候,有不少人愿意花好几千块钱仅仅就是问一些“房地产专家”,大师,房子买哪里好。中国市场丰富多彩,算命师永远有市场。
不懂投资,最保守的方式就是勤俭节约,虽然被稀释,但总比不懂又胡乱投资强。再则就是一些实物资产,只是为了水涨船高不会被稀释太狠。房子可能有点大额,但长期看,不出大乱子的话,一线城市房子是优质资产。最后听巴菲特说的:一个什么都不懂的业余投资者,通过定期投资指数基金,竟然往往能够战胜大多数的专业投资者。
定投基金的话要简单很多,但也需要自己稍微去了解一下,毕竟不是储蓄,买的点不对依然会亏。我不懂投资,也没太多时间去钻研。所以选择的都是保守策略,不亏钱是首要任务。于是我就听巴菲特的。很保守,但死不了。
如果你没有足够的耐心,但想着要发笔横财,那就是另一种思路了。确实有不少赌徒成功了,只是海量的惨叫声一般都不会被听到。
以上就是在理财方面我的粗糙的看法(非投资建议)。第一,远离所有理财课程(包括不限于收费的房地产投资、股评师荐股等等)第二、普通人保守一点吧,活得久更重要。第三,投资是门实践性比较强的学问,需要投入的学习和该踩的坑别觉得自己是例外可以绕过去。第四、或许这个世界上有神奇的致富秘籍,很遗憾我这里没有。
这疫情不知道什么时候彻底结束,每个人都不同程度受到影响。挺住意味着一切,祝我们都好运。
推荐:刺激啊!刺激啥啊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