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李诞、薛兆丰、叶三、阿乙、贾行家推荐《暗中观察》
不是标题党,几位老师确实推荐了《暗中观察》,至于为什么我后面回答。
总之,新书《暗中观察》终于要和大家见面了。
这本书整个出版过程真是一言难尽。有些正常人类可以理解,比如内容审核,被干掉了三分二,这种事只能理解了。还有人类不能理解的,原本马上就要进厂印刷了,但某出版社的领导居然不让署名“吴主任”,荒谬到不可思议。凭借个人不成熟的猜测,就是单位内斗,故意恶心人,我被误伤了。
只好紧急换了个出版社。一切都从头再来,审稿,排版,申请书号这那的,又是几个月过去了。复旦大学出版社的编辑谷雨老师说,不要抱怨慢,这本书已经飞快了。
总之,原本半年前就可以和大家见面的《暗中观察》因为能理解和不能理解的各种原因,现在至少印出来了!
先说我满意的地方。
无论如何我都想出一本书,管他什么内容,但书名必须是《暗中观察》,这是我多年上网最喜欢的一系列表情包,而且在我看来也是今天互联网生态的重要特征。以前有一个庞大的群体叫“沉默的大多数”,就看看不发言。有了微信微博各种社交软件,人人都在观察和被观察,暗中观察。
各种官方非官方的,西装革履的正派气息,字正腔圆,xx观察,发言人都是xx领域观察家。嗨,谁还不是个观察家了,有智能手机的都是观察家。忍不住敲几个字的就是键盘侠了。谁也别说谁。下一本书我考虑书名叫,忧伤的键盘侠。
我承认书名虽然耐人寻味,有些不严肃,但内容是严肃的,尽管被干得七零八落,但其中有好几篇我至今看还是觉得值得印出来。
这个封面设计,包括所有的细节,我都非常喜欢。在这里要特别感谢牛逼的字体设计师飞龙,与他对这本书设计上的投入相比,几千块设计费(出版社没什么设计预算)可以认为是纯义务帮忙了。
我觉得啊书名和整书的设计就值回书价了,内容就是送的。
再说我不满意的地方。
被砍掉太多文章了。用的是特种纸,拿在手里显得毫无分量。其实严格说,内容也很“轻”,不仅是阅读体验上的轻松,整体上话题也不可能像大部头专著一样深入。